打印

《宝积经讲记》讲义

425(1)《杂阿含》卷1(5经)(大正2,1b):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2)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二册(p.31-p.32):佛与圣弟子达到究竟解脱的,称为阿罗汉,有慧解脱,俱解脱二类。依慧得解脱,名慧解脱;心离烦恼而得解脱,名心解脱:这二者,本是一切阿罗汉所共通的。由于心是定的异名,所以分为慧解脱,及(心与慧)俱解脱二类。佛为须深说:慧解脱阿罗汉,不得四禅,也没有(五)神通,是以法住智通达缘起而得解脱的。俱解脱得四禅、无色定、灭尽定,依禅而引发神通,见法涅槃。如从离烦恼,得漏尽智而解脱来说,慧解脱与俱解脱,是平等而没有差别的。

  426(1)《赤铜鍱律》「大品」(日译南传三,p.21):具寿憍陈如远尘离垢法眼生:一切集法皆是灭法。

  (2)另参《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5(大正22,104c)。

  (3)《大毗婆沙论》卷115(大正27,599b-c)引经说:「若诸有情成就六法,虽闻如来所证所说法毗奈耶,而不堪任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何等为六?一、烦恼障,二、业障,三、异熟(报)障,四、不信,五、不乐(欲),六、恶慧」。---所引经文,与《增支部》「六集」相同。(日译南传二十,p.206-207)。另外,《大毗婆沙论》卷5(大正27,24a3-9)外人引经说:如世尊说:「若有一类成就六法,于现法中,必不能得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云何六法?一、不乐闻法;二、虽闻说法而不嘱耳;三、虽嘱耳听,而不安住奉行教心;四、于未证善法不勤求证;五、于已证善法不勤守护;六、不成就顺忍,应知白品与此相违。」

  (4)《大毗婆沙论》卷182(大正27,913b7):此中,远尘者,谓远随眠;离垢者,谓离缠垢。

  (5)《瑜伽师地论》卷83(大正30,763c11-15):复次,远尘离垢者: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令永无故,名远尘离垢。又复尘者,所谓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垢谓二品所有粗重。

  (6)《瑜伽师地论》卷86(大正30,778c8-13):复次,由二种相,当知圣者慧眼清净,谓由远尘及离垢故。由见所断诸烦恼缠得离系故,名为「远尘」;由彼随眠得离系故,说名「离垢」。又现观时,有麁我慢随入作意间无间转,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缘平等,彼即断灭,彼断灭故,说名「远尘」。一切见道所断烦恼随眠断故,说名「离垢」。

  (7)《披寻记》(四)p.2499:「远离尘垢等者:加位行中诸无漏智,是名生未究竟。于暖顶位,能障现观粗品我慢随入作意间无间转,是名为尘。忍智生已,能断如是粗品我慢现行,然所依中,见道所断诸烦恼品逼切粗重犹未永断,是名垢。入现观时,此永无故名远尘离垢。」

  427(1)《大智度论》卷7(大正25,112b18-20):慧眼知诸法实相,法眼见是人以何方便、行何法得道,佛眼名一切法现前了了知。

  (2)《大智度论》卷40(大正25,349a26-b4):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以肉眼见世界众生,受诸苦患,心生慈愍;学诸禅定,修得五通,以天眼遍见六道中众生,受种种身心苦,益加怜愍故,求慧眼以救济之。得是慧眼已,见众生心相种种不同,云何令众生得是实法?故求法眼,引导众生令入法中,故名法眼。

  (3)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83):慧眼,即知实相慧,此慧能彻见诸法的如实相,所以名慧眼。阿含经中,称为法眼,法即实相的异名,与此所说的慧眼同一;与大乘经中的法眼不同。须菩提所说慧眼,即指声闻的证智。

  428《大毗婆沙论》卷66(大正27,343c8-14):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者说前三果。谓诸具缚及离欲界五品染已,入正性离生生净法眼得预流果。若离欲界六七品染已,入正性离生生净法眼得一来果。若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已,入正性离生生净法眼得不还果。令尽诸漏及得无漏心、慧解脱者,即是令得阿罗汉果。

  429(1)《妙法莲华经》卷1〈2方便品〉(大正9,7a5-11):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2)《妙法莲华经》卷1(大正9,7b26-c9):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3)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p.91-p.92):有了小乘的功德为依据,那在学大乘法求空法时,才能稳当。有些人以为:《法华经》说一乘,一切众生成佛;学习小乘而终究回入大乘,那就学大乘法好了,何必再先学小乘?香港有一位老法师,对《法华经》有独特的见解。他以为,开权显实,即是开除权法而显实法,不要小乘之权,独显一乘的真实。这是最使人误解,学大乘一乘,即不要小乘了。但佛为什么要说唯一乘才是究竟,才能成佛?为什么到最后不说三乘而说一佛乘?要知道,佛说一乘,不是一般性的,是为身心清净的众生,有资格受大乘法而如是说的。佛并没有一开始即说唯有一佛乘。如《法华经》中,佛从三昧起,赞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不可思议。舍利弗请佛说法,佛再三止之,到舍利弗殷勤三请,才许可宣说。那时,五百增上慢人退席,佛说「退亦佳矣」!那时的法会大众,都是大乘根性,才宣说唯一佛乘。佛不曾开口教人学大乘,而确是因机施教,而渐渐引入,到此阶段,才为宣说一大乘法。换言之,小乘虽不究竟,但有适应性,对这样根性的众生,就必须说此法。

  (4)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61):明心菩提所证的诸相非相,是三乘所共入的。上文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十地经》也说二乘能得此无分别法性,所以再引声闻的自证来证成。《般若经》是教化菩萨的,但也密化声闻,不要妄执法相非法相,自称阿罗汉!要知道:般若空为不二门,要是亲证圣果的,一定会信解佛说的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法华经》以此平等大慧为一乘的根柢,所以也说:除去增上慢人,真阿罗汉是决会信受的。所以《般若经》说:二乘的智与断,都是菩萨无生法忍。这是以声闻例证菩萨圣境,也即密化声闻回心大乘。

  430 信顺:真实而通达。(《汉语大词典(一)》,p.1414)

  431 索然:引申为无兴味。(《汉语大词典(九)》,p.746)

  432 启白:陈述;禀告。(《汉语大词典(三)》,p.394)

  433《大毗婆沙论》卷80(大正27,411b-412a):问:何故名静虑?为能断结故名静虑。为能正观故名静虑。若能断结故名静虑,则无色定亦能断结应名静虑。若能正观故名静虑,则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观,应名静虑。……如是说者:要具二义方名静虑,谓能断结及能正观。欲界三摩地虽能正观而不能断结,诸无色定虽能断结而不能正观,故非静虑。复次,若能遍观、遍断结者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能遍观而不能遍断结,诸无色定二义俱无,故非静虑。复次,若能静息一切烦恼,及能思虑一切所缘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能思虑一切所缘,不能静息一切烦恼,诸无色定两义都无,故非静虑。复次,诸无色定有静无虑,欲界三摩地有虑无静,色定俱有故名静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

  434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22):说到定法的浅深阶段,先是四根本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是梵语,静虑的意思,比较的定慧均等,所以佛法是特别重视此禅的。

  435《传灯录》(大正51,240c):南岳怀让:「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5,卍续77,108a9-17)

  436《南山律学辞典》(p.1075a4-b5)「增上慢」: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正释)增上慢者,无漏正道,出过相有,名为增上。然于增上之法,未得谓得,名之为慢。(二、引缘)十诵云,久在山林,不睹妙色,暂伏烦恼,自谓永无,故生慢告;后近城傍,见色起染,知己是凡;更加精进,果成罗汉。佛言,犯吉障道。」行宗记释云:「正释中,初释增上,即目圣道。然下,释慢,谓不进求。缘中,妙即好也。境虚心实,但乖言议,故得吉罪。既已证圣,那言障道?此据罪体能障为言;圣人但不结业,非无违制,义须悔除;如摈阿难结集之时,受责悔过之例。若据本律,则不结罪。」(戒疏记卷七?六四?四)

  437《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9a11-24):外道如此,佛弟子中亦有。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禅时,谓是须陀洹;第二禅时,谓是斯陀含;第三禅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禅时,谓得阿罗汉。恃是而止,不复求进。命欲尽时,见有四禅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为欺我。」恶邪生故,失四禅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即生阿鼻地狱。诸比丘问佛:「某甲比丘阿兰若,命终生何处?」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诸比丘皆大惊怪:「此人坐禅、持戒,所由尔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禅时,谓得四道故。临命终时,见四禅中阴相,便生邪见,谓无涅槃;我是阿罗汉,今还复生,佛为虚诳。是时即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即生阿鼻地狱中。」是时,佛说偈言:「多闻持戒禅,未得无漏法;虽有此功德,此事不可信!」

  438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p.164):定慧均衡:修学大乘法,如偏重禅定而定强慧弱,或偏重智慧而慧强定弱,都不能证深法性,成就如实慧。分别、抉择的慧力虽强,而定力不够,如风中之烛,虽发光明而摇摆不定,容易息灭。如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但到佛入涅槃,仍未证阿罗汉果,就因为重于多闻智慧,而定力不足。反之,如定功太深而慧力薄弱,也非佛法正道。因深定中,可以引发一种极寂静、极微妙的特殊体验,使身心充满了自在、轻安、清快、妙乐之感。在这美妙的受用中,易于陶醉满足,反而障碍智慧的趣证。所以经论常说:一般最深定境反而不能与慧相应,无法证悟。龙树说:七地菩萨「名等定慧地」,定慧平等,才得无生法忍。到此时深入无生,是不会退失大乘的了。

  439(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6a):甚深相者,即是空义,即是无相、无作[愿]、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寂灭、远离、涅槃义。

  (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7〈57深奥品〉(大正8,343c28-344a6):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深奥处,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住是中行六波罗蜜时,具足四念处乃至具足一切种智?」佛赞须菩提:「善哉,善哉!须菩提!汝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问是深奥处。须菩提!深奥处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染、寂灭、离、如、法性、实际、涅槃,须菩提!如是等法是为深奥义。」

  (3)印顺导师《华雨集》第四册(p.19-p.21):初期大乘的《大般若经》,与文殊相关的多数教典,是「以真如为定量」,「皆依胜义」的。不分别、了解、观察缘起,而直观一切法的但名无实,而修证一切法空,一切法皆如,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生。《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明确的说:「深奥处者,空是其义,……(真)如、法性[界]、实际、涅槃,如是等法,是为深奥义」。空(性、真)如等种种名字,无非涅槃的异名。涅槃最甚深,本是「佛法」所说的,但「皆依胜义」──无蕴、处、界,无善无恶,无凡无圣,无修无证,一切法空的深义,一般人是容易误解的,所以《般若经》说:「为久学者,说生灭、不生灭如化」。说一切法如幻化,涅槃也如幻化,如幻如化(依龙树论)是譬喻空的。这是《般若经》的深义,是久学者所能信解修证的。又说「为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不灭者不如化」,那就近于「佛法」说缘起如化,涅槃不如化了。《般若经》的深义,是容易引起误解的,所以西元二、三世纪间,代表「初期大乘」的龙树论,依《般若经》的一切法空与但名无实,会通了「佛法」的缘起中道,而说「因缘所生[缘起]法,我说即是空(性),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并且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回归于「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佛法」的立场。由于缘起而有,是如幻如化都无自性的,所以缘起即空。而「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由于一切法空,所以依缘起而成立一切。《法华经》也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空寂与缘起的统一(大乘是世间即涅槃的),龙树成立了「中观」的「性空唯名论」,可说通于「佛法」而又彰显「为久学者说」的甚深义。

  440 守护:看守保护。(《汉语大词典(三)》,p.1295)

  441(1)《大宝积经》卷112〈普明菩萨会第43〉(大正11,632b24-28):「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一)求声闻者,但欲自利。(二)求缘觉者,喜乐少事。(三)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四)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2)《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卷1(大正12,195a7-10):「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恶知识。云何为四?一者、声闻但自饶益。二者、缘觉少义少事。三者、世俗师典,专在言辩。四者、习彼但得世法,不获正法。是谓迦叶!菩萨四恶知识。」

  (3)《佛说遗日摩尼宝经》卷1(大正12,190a8-12):「菩萨有四恶知识。何谓四?一者、教人为罗汉道灭意。二者、教人为辟支佛道,自守无为。三者、喜教人为教道。四者、人求有学经者,持财物诱恤,不肯教人。是为四。」

  (4)《大乘宝云经》卷7〈7 宝积品〉(大正16,277a20-25):「善男子!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利。求缘觉者,心乐少事。叹外经典路伽耶陀,文章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慕法利。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5)《菩提资粮论》卷6(大正32,539a26-29):「四种菩萨恶知识,应当知之。何等为四?所谓世论者,习近种种杂辩才故。摄世财物者,不摄法故。独觉乘者,少义利少作事故。声闻乘者,自利行故。」

  (6)《十住毗婆沙论》卷9〈19 四法品〉(大正26,67a4-8):「何等为四种恶知识?一、求辟支佛乘心,乐少欲少事。二、求声闻乘比丘,乐坐禅者。三、好读外道路伽耶经,庄严文颂巧问答者。四、所亲近者,得世间利不得法利。」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7)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52-p.55)。

  44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49b)。

  (2)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49:我、人等四相,合为一我相:无此我相,即离我相的执着而得我空。无法相,即离诸法的自性执而得法空。无非法相,即离我法二空的空相执而得空空。

  443《佛光大辞典》(七)(p.6174):贤劫:梵语bhadrakalpa。音译颰陀劫、陂陀劫、波陀劫。指三劫之现在住劫。贤,梵语bhadra(跋陀),又译作善;劫,梵语kalpa(劫波)之略称,又译作时分。即千佛贤圣出世之时分。全称现在贤劫。谓现在之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悲华经》卷五对贤劫一语有所解释(大3,199c):「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多有贪欲、瞋恚、愚痴、憍慢众生,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又据《贤劫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千佛因缘经》等载,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弥勒以下,直至楼至等千佛,次第于贤劫中兴出。

  444(1)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铜鍱律》「经分别」(日译南传一,p.13):舍利弗!拘搂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广为声闻弟子说法不厌,为弟子多说修多、祇夜、记说、伽陀、优陀南、如是语、本生、未曾有、毗陀罗;为诸弟子制立学处,制说波罗提木叉。诸佛世尊、大声闻等灭后,种种名、种种族、种种种、种种姓出家,后诸弟子梵行久住。

  (2)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1(大正38,283a14-c14):「摩诃,大也。迦叶波,饮光也。略故云迦叶。此婆罗门姓,饮光仙人种。昔有婆罗门获证仙果,身皮金色饮蔽日月之光,尊者是彼之种。以姓标名。又迦叶身光饮日月光故以为名。」

  445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0)「欲天」:欲是物质的五欲──微妙的色声香味触,男女的性欲。天是光明的意思,即一般的天,帝。在这三界中,欲界共有六天,最下是统摄八部鬼神的四大王众天,向上是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天,同有物质的贪欲,男女的淫欲,所以称为欲天。欲天中,与人类关系最切的,要算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帝释了。他崇尚和平,爱好道德,希望人类进步。虽为了天国的统治,偶尔也发动战争,但宽恕敌人,以不杀为主。他成为多神王国的大帝,通过鬼神而统治人间。天女围绕,与中国传说的玉皇大帝相近。比起鬼神来,欲天当然高尚得多,毛病就出在迷恋耽着诸般欲事上。在物欲与性欲的享受中,不免骄奢淫佚,沉醉于糜烂的生活,而智慧与德性的精神生活,反而会退落下来。从前,帝释曾请佛说法,可是回去不久,连佛说的是什么也忘记了。『欲为苦本』,这种物欲享受而容易堕落的诸天,自身不保,还需要求归依呢!

  446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123-p.124):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妨从小处说起。从来说:须弥山在大海中,为世界的中心。山的四面有四洲,即南阎浮提,东毗提诃,西瞿陀尼,北拘罗洲;四洲在咸水海中。此外有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的围绕;最外有铁围山,为一世界(横)的边沿。须弥山深入大海,海拔非常高。山中间,四方有四岳,即四大王众天的住处。日与月,在山腰中围绕。须弥山顶,帝释天与四方各八辅臣共治,所以名为忉利──三十三天。这样的世界,与现代所知的世界不同。

  447(1)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p.13):取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四种。取是摄受执着追求的意义;因为内心执取自我(我语取),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欲取),出家人(外道)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见取),与无意义的戒禁(戒禁取)。因种种执取的动力,而引发身、语、意的一切行动,不论它是贪恋或者厌离这个生命和尘世,都要招感未来三有的果报。

  (2)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71-p.172)、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323)。

  448(1)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五册(p.259-p.260):学大乘人,所有功德,悉以回向。如云:「愿以此功德,回向于一切,吾等及众生,皆共成佛道」。一切为佛道,为众生,则与佛及众生有缘。来生得生人间(天上),见佛闻法,善知识之所摄持,必也功德展转增上。佛法中之功德,岂恶业所能及!故经谓「一历耳根,永劫不失」。经谓发菩提心者,永不失坏。虽或堕落,以菩提心善根力故,迅即解脱。若于佛法得正知见,则「若人于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佛法,尤以大乘善根之殊胜,为难可及也!善既胜恶,又不为人天善根自误,此所以能历劫生死而行菩萨道也。释迦佛初发心时,逢古释迦佛,略申供养。以此功德,展转增胜,乃得圆成佛道。吾人为释迦弟子,释迦佛之本行,岂非学佛人最佳榜样!

  (2)印顺导师《大乘起信论讲记》(p.245-p.246)。

  449 详参阅《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7a-108a)。

  450 Subhutir,一般都用「须菩提」的音译,然而采义译的有支谦,译为「善业」;玄奘则译为「善现」。这因为bhuti有存在、生起、财富、快乐、成就之意。

  451 「无诤空行须菩提」,须菩提是释尊声闻弟子中无诤三昧第一及解空第一。

  (1)《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36c):佛以是般若波罗蜜甚深法,为舍利弗说。问曰:若尔者,何以初少为舍利弗说,后多为须菩提说?若以智慧第一故应为多说,复何以为须菩提说?答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诸菩萨者,弘大誓愿以度众生,怜愍相同,是故命说。

  (2)《大智度论》卷40(大正25,356a):问曰:若尔者目连、迦叶等甚多,何以不次第皆与语?答曰:此经名智慧,舍利弗智慧第一,是故问。须菩提虽有种种因缘,以二因缘大故。一者,好行无诤定,常慈悲众生,虽不能广度众生,而常助菩萨,以菩萨事问佛。二者,好深行空法,是般若中多说空法,是故命须菩提说。

  (3)《萨婆毗尼毗婆沙》卷7(大正23,547b):无诤三昧,此是世俗三昧,非无漏也。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二、五阴诤,三、鬪诤。一切罗汉二种诤尽:烦恼诤、鬪诤,此二诤尽。五阴是有余故未尽,有此五阴,能发人诤;唯有无诤三昧,能灭此诤。一切罗汉虽自无诤,不能令前人于身上不起诤心。无诤罗汉,能令彼此无诤,一切灭故,能令众生现世得福。

  (4)《中阿含经》卷43《拘楼瘦无诤经》,大正1,703c;《大毗婆沙论》卷179,大正27,899c、900a。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26,《性空学探源》p.74、p.255,《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33,《空之探究》p.22。

  452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246-p.247:「神境通能:变多为一,变一为多,隐显自在,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碍他。入水,入地,还能凌空来去,手摸日月等。」

  453(1)《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400a5-8: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

  (2)《俱舍论》卷28,大正29,150a16-18:《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修三摩地。

  (3)印顺导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p.11-19:得现法乐住:「现法乐」是现生的,不是来生的。修习禅定者,能得到现生的禅定乐,不但是心的明净、轻安,身体也随定而得轻安。

  454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331-p.332):在修止过程中,早就有些轻快舒悦的身心感觉,而也一定有热触,动触等发现。但一直到第九住心,能无分别,无功用的任运,还只是类似于定,不能说已成就定。这一定要,若得生起身心的轻安乐,引发身心精进,于所缘能自在,有堪能,这才名为止成就,也就是得到第一阶段的『未到地定』。发定时,起初顶上有重触现起,但非常舒适,接着引发身心轻安:由心轻安,起身轻安。这是极猛烈的,乐遍身体的每一部分,彻骨彻髓。当时内心大为震动,被形容为『身心踊跃』。等到冲动性过去,就有微妙的轻安乐,与身相应;内心依旧无功用,无分别的坚固安住所缘,这才名为得定。从此出定以后,在行、住、坐、卧中,都有轻安及定的余势随逐,好象常在定中一样。如再修止入定,持心不散,一下子就能入定,生起身心轻安,而且能不断增胜起来。

  455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22):在这欲界,有从生理而引发的苦受,从心理引起的忧受。一到初禅,从欲乐烦动而来的忧苦,不会再起了。那时,由于出离欲乐而生起喜乐:喜是内心的喜悦,乐是(身心的)轻安。到了二禅,虽同样的有喜乐,但那是『定生喜乐』,不像初得离欲而生的那样冲动。然喜悦到底是跃动的,所以进入三禅,称为『离喜妙乐』,喜悦也没有了。此定的乐受,到达了世间乐的顶点。所以形容极乐,每说『如入第三禅乐』。当然,这是不能与解脱烦恼的『离系乐』相比的。到第四禅以上,乐受也平息了,唯是一味的平静的舍受。这比起有冲动性的喜乐来,实在是更高的福乐!

  456「长老」的意义,请详参《大智度论》卷22(大正25,224a-225c)。其中有偈「所谓长老相,不必以年耆,形瘦须发白,空老内无德。」

  457 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64-p.65):梵语阿兰那,即无诤。三昧,即系心一境的正定。无诤三昧,从表现于外的行相说,即不与他诤执,处处随顺众生。觉得人世间已够苦了,我怎么再与他诤论,加深他的苦迫呢?如从无诤三昧的证境说,由于通达法法无自性,一切但是相依相缘的假名而来。无我,才能大悲;离去空三昧,还有什么无诤行呢!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458(1)《佛说遗日摩尼宝经》:有我、有神、有命、有人、有意。

  (2)《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何者我、人、寿命。

  (3)《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我、人、众生、寿者。

  (4)《大乘宝云经》:我、人、众生、寿者、作者、士夫、弗伽罗等。

  (请查《汉译诸本对照》第【142】段,p.76-77)

  459《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221c):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思惟:菩萨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识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说。(详参《大智度论》卷35,大正25,319b-c)

  460(1)《杂阿含》卷10(262经)(大正2,67a):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无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教授教诫说法。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时阿难语阐陀言:「汝今得大善利,于甚深佛法中得圣慧眼」。

  (2)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61):从阿含看,「我无法有」,是释尊常常说到的。如《杂含》第三三五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第一二○二经说:「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作者与众生,是「我」的异名,释尊都说它是无。业报、阴聚等「法」,却说它是有。而第二六二经说须陀洹得法眼净的时候,谓:「不复见我,唯见正法。」很明显的,在圣者体验所得的境界中,是「我无法有」的。释尊又曾说过:「见苦则不见于我,若见于我则不见苦。」从各方面看来,「我无法有」,可说是释尊说法的基本方式。问题是在:「我无」,所无的是什么样的我?「法有」,是怎样的有?假有或实有?这在各家各派,虽作了种种的解释,但「我无法有」,总是可以代表佛法与外道不共的特色。

  461《杂阿含》卷18(490经)(大正2,126b):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 ,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462《明句论》:痴(moha)怎么能说是源于分别呢?这是因为世尊在《缘起经》中说:「诸比丘!即使是无明(avidyA)也是有理由、有条件、有原因的。无明的因是什么?诸比丘!非理作意(ayoniZo manaskAro)是无明的因。诸比丘!由痴所生的染污作意(Avila moha-jo manaskAro)是无明的因。」因此,无明源于分别。(La Vallee Poussin, Louis de, ed.(1970), pp.451-452)

  463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61-p.162):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在故乡入涅槃了。舍利弗的弟子纯陀(Cunda)沙弥(或译作均提、均头),处理好了后事,带着舍利弗的舍利(遗骨)、衣钵,来王舍城见佛。阿难听到了舍利弗入涅槃的消息,心里非常苦恼。那时,佛安慰阿难说:「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槃耶?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杂阿含经》卷24(大正2,176c)。!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身」是khandha──犍度,「聚」的意思。但在后来,khandha都被写作skandha──「蕴」,如八犍度被称为八蕴。戒身等五身,就是「五蕴」。众生的有漏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是必朽的,终于要无常灭去的。圣者所有的无漏五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并不因涅槃而就消灭了,这是无漏身,也名「五分法身」。古代佛弟子的念佛,就是系念这五分法身,这才是真正的佛。没有成佛以前,有三十二相好的色身,但并没有称之为佛。所以不应该在色相上说佛,而要在究竟的无漏五蕴功德上说(不过,五分法身是通于阿罗汉的)。如归依佛,佛虽已入涅槃,仍旧是众生的归依处,就是约究竟无漏功德说的。

  464 印顺导师《中观今论》(p.122-p.123):佛法中,现在实有者说:过去、未来是依现在而安立的。他们是以当下的剎那现在为实有的,依现在的因果诸行,对古名今,对今名古,对现在说过去未来。离了现在,即无所谓过去未来。这也有它的相对意义:例如考古学家,因现在掘得出土之物,能考知其多少年代与及从前如何如何,没有此,过去即无从说起。故离了现在,就不能理解过去,并无真实的过去。三世实有论者──萨婆多部,把三世分得清清楚楚,过去是存在的,不是现在未来;现在不是过去未来,未来也是存在的,不是过去现在。唯识家也是现在实有者,所以只知观待现在而说过去未来,而不知观待过去未来而说现在。《中论?观去来品》说:「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去时,即正去的现在,离了已去与未去,是不可得的,此即显示中观与唯识的不同。中观者说:过未是观待现在而有的;同时,现在是观待过未而有的。今试问常人:何者为现在?恐很难得到解答。如说「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或说现在是求学时代,这现在即可包括一二十年;若说「现在」是二十世纪,这「现在」可包括更多的年代了!故若没有过去未来,也就没有现在,所以时间不是现在实有而过未假有。离了现在,过去未来也就不可说,所以时间也不是三世实有的。

  465 印顺导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313-p.315):如来涅槃以后,还是生前一样的存在,这便成了常见;若说如来涅槃后,什么也没有,这就成了断见。这本是十四不可记中,不作答复的问题。但为了众生的信受,也就不能不说明这一问题。在小乘学派中,约有三派解说不同:

  一、依有部与经部说:如来涅槃后是灰身泯智的。涅槃是解脱了生死轮回的苦痛,而不再受生的,不再起此身心作用。如将树根截断,从此再也不会发芽生叶。如来证入涅槃,灭去有漏的身相,当然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存在了。依他们说,智慧是身心和合而发生的,身心既然没有了,智慧当然也是泯灭不起了的。但这不是否定了如来证入涅槃,执着什么都没有,而是说涅槃无为是不可思议不可分别的,不能说它有这样那样的。在圣典中,有很多经论,对如来的涅槃,作这一意义的解说。不过这一解说,是不容易为一般世俗知见所信受的。

  二、依上座部说:如来涅槃后是灰身而不泯智的。如来涅槃后的身相,虽然没有了,但如来的功德智慧,是经多劫而修成的,不能说与身相也同样的泯没了,如来的智慧德,证入涅槃,是存在的。这说明了如来涅槃后,没有身相的物质作用,而如来的无漏心力依然是存在的。这虽然存在,但对于有漏三界,似不再起作用,也不再来人间度生,祇是自己圆成了究竟的功德。

  三、依大众部说:如来的寿命、身相、神通威力,都是无量无边遍一切处的。释尊的双树入涅槃,祇是舍弃了人间的应化身,如来的真身,是永恒常在庄严圆满的。这种说法,与大乘经的思想,非常一致。大乘经,特别是开示如来真常不变的经典,针对如来涅槃无色的见解,而一再说到有色。如来涅槃的相好庄严,属于清净的微细的物质,不同于一般的有漏色相。如《央掘魔罗经》说:「解脱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这说明大乘涅槃,不同于小乘涅槃的灰身。小乘是以涅槃为无色(无智)的。《大涅槃经》也说:「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如来虽然舍弃了五蕴假合的无常之身,而获得了常住不变的清净色身。这在真常妙有的大乘经中,处处都如此说。

  466(1)《大宝积经》卷112〈普明菩萨会〉(大正11,634a):「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若以得空便依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依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2)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102):《四谛论》卷4(大正32?394c)说:「理足论说:由境正故智正,不由智正故境正。有为有流相相应故,一切唯苦。决定知此,是名正见」。这是以为认识的是否正确,并非由于主观,而在乎能符合客观的真相。这对于境界,赋以客观的实在性;如苦,不是主观的想象为苦,正由于有为有漏相是苦的,这确乎近于初期佛教的思想。

  (3)详参: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346「自性如何有?是观顺胜义」之诠释。

  467 罥索:秋千。亦指秋千架上的绳索。(《汉语大词典(八)》,p.1021)

  468(1)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73-p.74):胜解的假想观,是不能得究竟解脱的,但也有对治烦恼,断除(部分)烦恼,增强心力的作用,所以释尊应用某些方便来教导弟子。假想观中,主要是不净观,如青瘀想,脓烂想,骨想等。障碍出家弟子的猛利烦恼,是淫欲爱,为了对治贪淫,佛开示不净观法门。不净,与无常、苦、无我相联合,成为四念处。四念处中,观身不净是应该先修习的。假想不净观,引起了副作用,由于厌患情绪的深切,有些比丘自杀,或自愿为人所杀,这是经、律一致记载的。改善不净观的修习,一方面,佛又开示入出息念法门;一方面,由不净观而转出净观。如八解脱的第三解脱,八胜处的后四胜处,十遍处的前八遍处,都是净观。不净观与净观,都是缘色法的,假想的胜解所成。

  (2)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03):胜解作意对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脱。胜解观成就,自心所见的不净或清净色相,与事实不符,所以是「颠倒作意」。※详见《论事》(日译南传五七?388-391)。《入中论》卷3(汉院刊本一五)。

  469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75-p.76):这里顺便谈谈由修定得观慧通达正理得解脱。一切有系谓依四禅、三无色定,可以发无漏慧;而于四禅、三无色定的本身,纯从世俗立场去看它;这是定与慧的差别论。在经中也可看出,佛说禅定,不是单为禅定而禅定。如四无色定,是依定中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无我、可厌患而证得。有部等,说依定中可以发慧通达真理证得解脱,定的本身不是慧,定境也不是解脱。如大众分别说系,则是多少能把握空慧的次第禅定化,所以他们立灭尽无为,或立四无色无为,或立第四禅的不动无为;这「无为」固然不是究竟解脱,然有寂然不动的境界。如灭尽定,有部谓是三果以上圣者为止息受想等心的烦乱而修的,把它看为纯粹的禅定;而大众分别说系等(《成实论》也是兼取大众分别说之义的),则谓灭定也就是烦恼灭,是第八解脱;到大乘经,如《华严十地经》,则说此定是七地菩萨证入诸法甚深空理的定,这也是把禅定与空慧结合成一的。修定可以通达真理得解脱,大家是共同的;不过,有的在定慧差别的立场说,有的在定慧综合的立场说,影响大小学派的思想分流。

  470(1)《品类足论》卷3(大正26,702a10-11):九十八随眠,几见所断,几修所断?答: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

  (2)《大毗婆沙论》:

  卷52(大正27,268c27-269a1):九十八随眠中,二十八见苦所断,苦处转故。十九见集所断,集处转故。十九见灭所断,灭处转故。二十二见道所断,道处转故。十修所断,依事转故。

  卷51(大正27,278b3-9):若具缚或乃至断五品结已入正性离生,彼于见道十五心顷名预流向;若断六品或乃至断八品结已入正性离生,彼于见道十五心顷名一来向;若离欲染或乃至离无所有处染已入正性离生,彼于见道十五心顷名不还向。

  卷61(大正27,318a21-25):预流果位总集三界见所断烦恼断得;一来果位总集三界见所断,及欲界修断六品烦恼断得;不还果位总集三界见所断,及欲界修所断九品烦恼断得;阿罗汉果位,总集三界见、修所断一切烦恼断得。

  卷90(大正27,465a15-19):或复有执,异生不能断见所断随眠。有余复执,异生不能断诸随眠,唯能制伏。(评曰)为遮彼意,显诸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随眠,唯除有顶。

  卷144(大正27,741c20-25):如譬喻者说:「无有世俗道能断烦恼。」彼大德说:「异生无有断随眠者,但能伏缠;亦非世俗道有永断义」......为遮彼说,「显世俗道亦能永断,诸异生类亦断随眠。」

  471 诣:前往;到。(《汉语大字典(十一)》,p.197)

  472《法华义疏》卷1(大正34,456a):…二就内德论住亦有四种:一者、天住,谓住布施持戒等。二者、梵住,谓住四无量心。三者、圣住,谓住空、无相、无愿三昧。四者、佛住,谓住十力等果地众德。如来具此内外八住,此即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例如文殊不来而来来无所来也。…

  473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丙二、甚深中观」,p.190以后。

  474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永嘉证道歌》(大正48,395c):君不见,绝学无为间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入法,剎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475 印顺导师《无诤之辩》(p.129-p.130):性空是不碍缘起的,缘起的即但是假名,这又是中观的特义。唯识者析别为假名有的(遍计所执性),自相有的(依他起性)二类。中观者的世俗安立,虽有正倒二类,但都是假名有(即是无自性的)。如说:「云何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如佛所说,诸法但假名」。所以,「以世间名字故有知有得(证),世间名字故有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诸佛,第一实义中无知无得,无须陀洹乃至无佛。……六道别异,亦世间名字故有,非以第一义。……第一实义中,无业无报,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世间名字故有,是说:染净因果,凡圣迷悟,这一切,惟有世俗名言识(通后得智)所得的假名;如以正理观察而求自性有,自相有法(胜义有),即都不可得。如以为非假名有,经过智慧的抉择,完全不能成立。经说「唯名,唯表,唯假施设」。假名,梵语本为假施设义。不由自性自相而有,依于因缘观待,现为如幻如化的假有。假名有,并非说实有此名,是说:「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说。是诸名字,亦不生不灭,非内非外非中间住」。问者疑为「唯名之执实说」,出于误会。此绝无自性的但有假名,在世谛中法相条然,所以「名假施设(名句),受假施设(如人如柱),法假施设(如十八界),应当学」。

  47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8(大正8,276a-b):尔时,诸天子心念:「应用何等人听须菩提所说?」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言:「如幻化人听法,我应用如是人。何以故?如是人无闻、无听、无知、无证故。」诸天子语须菩提:「是众生如幻、如化,听法者亦如幻、如化耶?」「如是!如是!诸天子!众生如幻,听法者亦如幻;众生如化,听法者亦如化。诸天子!我如幻、如梦,众生乃至知者、见者,亦如幻、如梦。诸天子!色如幻、如梦,受、想、行、识如幻、如梦。眼乃至意触因缘生受,如幻、如梦。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如幻、如梦。诸天子!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如幻、如梦。须陀洹果如幻、如梦,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如幻、如梦。诸天子!佛道如幻、如梦。」尔时,诸天子问须菩提:「汝说佛道如幻、如梦,汝说涅槃亦复如幻、如梦耶?」须菩提语诸天子:「我说佛道如幻、如梦,我说涅槃亦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于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何以故?诸天子!是幻梦、涅槃,不二不别。」(《大智度论》卷55,大正25,448c-449a)

  477 摄属:统辖,隶属。(《汉语大字典(六)》,p.970)

  478(1)《增壹阿含经》卷51〈大爱道般涅槃分品〉(大正2,827a20-22):云何比丘而降四?于是比丘降身魔、欲魔、死魔、天魔,皆悉降伏。

  (2)《大智度论》卷56(大正25,458c):如《经》说魔有四种:一者、烦恼魔;二者、五众魔;三者、死魔;四者、自在天子魔。此中以般若力故,四魔不能得便:得诸法实相,烦恼断则坏烦恼魔,天魔亦不能得其便;入无余涅槃故,则坏五众魔及死魔。

  (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3-14〈魔事品第46〉、〈两过品第47〉(大正8,318b-323a)。

  (4)《放光般若经》卷10-11〈觉魔品第47〉、〈不和合品第48〉(大正8,72c-76b)。

  479 请详参: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10-p.12「第三项、沉空滞寂」之说明。

  480《大毗婆沙论》卷181(大正27,910c12-13):「云何法?答:寂灭涅槃。云何随法?答:八支圣道。」

  481《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大正12,200b):是人当得十种身清净。云何为十?一者死时欢喜无厌,二者眼目不乱,三者手不扰乱,四者心不扰乱,五者身不烦扰,六者不失大小不净,七者心不污秽,八者心不错乱,九者手不摸空,十者随其坐命终。是谓十种身清净也。复次,迦叶!当得十种口清净。云何为十?一者善音,二者软音,三者乐音,四者爱音,五者柔和音,六者无碍音,七者敬音,八者受音,九者天所受音,十者佛所受音。是谓十种口清净也。复次,迦叶!当得十种意清净。云何为十?一者无恚不怒他人,二者无恨不语,三者不求短,四者无结缚,五者无颠倒想,六者心无懈怠,七者戒不放逸,八者意乐布施欢喜受,九者离贡高慢,十者得三昧定获一切佛法。是为十种意清净也。

  482(1)《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5(大正12,215c):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普光,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大宝积正法,令诸菩萨应云何学?应云何住?佛告善男子:所说正法,真实戒行,汝等受持,应如是住,于此正法得大善利。

  (2)《大乘宝云经》卷7〈宝积品第七〉卷7(大正16,282c):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普明,在大众中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是宝云经,当云何学?佛言:善男子!汝当勤心学此经典。何以故?诸佛如来说此宝云微妙经典,但为实行有善根者大利益故。

  (请查《汉译诸本对照》第【150】段,p.81)

  483(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273b22-24):「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云何应住般若波罗蜜中?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另参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6,大正9,689c19-24)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48c):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3)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30-p.31):什公所译,唯有此二问。此二──住与降伏,于菩提心行上转;全经宗要,不过如此住于实相而离于戏论而已。诸异译,于住及降伏间,更有「云何修行」一问。考无着论,此三问遍通于一切,即于发心──发起行相,及修行──行所住处,都有这愿求的住,无分别相应的行,折伏散乱的降伏,与本译意趣相近。世亲释论,将此三问别配三段文,隔别不融,与本译即难于和会。

  (4)无着《金刚般若论》卷上(大正25,768a28-b8):

  应云何住者:欲愿故──欲者正求也,愿者为所求故作心思念──显示摄道。

  应修行者:相应三摩钵帝故──无分别三摩提也────────显示成就道。

  应降伏心者:折伏散乱故──若彼三摩钵帝心散,制令还住也──显示不失道。

  484 坏(ㄆㄧ):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说文?土部》:「坏,瓦未烧。」(《汉语大字典(一)》,p.421)

  485 印顺导师《大乘起信论讲记》(p.10-p.11):大乘的乘,是车乘,可以载运人物由这里到那里;佛法可以运众生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佛道彼岸,所以譬喻佛法为乘。佛法中最究竟的,就称为大乘法。大体说来,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自利利他,以证得佛果为究竟目的:这就是大乘法。大乘即是以成佛为目的而发心去修学的;如以得阿罗汉果为目的而发心去修学,就是声闻乘,或被贬为小乘。修学佛法的过程,先要对自己所要修学的法,生起信顺的心。信顺,是对于这种法有了纯洁的同情与好感;然后生起信可、信求,乃至到证信。由最初的信顺心到证信,佛法都叫做信──信以心净为性。信,不单是仰信,要从亲切的经验,去完成无疑的净信(信智合一)。如禅者所说的悟,《阿含经》所说的四不坏信──四证净,都是净信;大乘发菩提心,也即是大乘信心的成就;等到彻证大乘法,那就叫净心地。所以,从浅处说,起信,是要我们于大乘法,起信仰心;从深处说,是要我们去实现他、证实他。

  486《大毗婆沙论》卷48(大正27,247a):有四瀑流。谓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问:此四瀑流以何为自性?答:以百八事为自性。谓欲瀑流,以欲界二十九事为自性。即贪五、瞋五、慢五、疑四、缠十。有瀑流,以色无色界二十八事为自性。即贪十、慢十、疑八。见瀑流,以三界三十六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各十二见。无明瀑流,以三界十五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各五部无明。由此四瀑流以百八事为自性。

  487《大毗婆沙论》卷48(大正27,247a):

  问:何故名瀑流(ogha)?瀑流是何义?

  答:漂激义、腾注义、坠溺义是瀑流义。

  漂激义是瀑流义者:谓诸烦恼等,漂激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流转。

  腾注义是瀑流义者:谓诸烦恼等,腾注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流转。

  坠溺义是瀑流义者:谓诸烦恼等,坠溺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流转。

  问:若坠溺等义是瀑流义者,顺上分结应非瀑流,彼令有情趣上生故。

  答:顺上分义,异瀑流义。谓依界、地立顺上分结,彼令有情趣上界地故。依解脱道立为瀑流,虽生有顶,而令有情沉没生死,不至解脱及圣道故。

  尊者妙音亦作是说:「虽久生上,而为瀑流之所漂溺,退善品故。」

  尊者左受作如是说:「此中增上数行烦恼如瀑流故,说名瀑流。」

  488《杂阿含》卷46(1240经)(大正2,339c):「以有此三法,世间所不爱念,谓老、病、死故,诸佛如来出兴于世。」

  489 疾风:急剧而猛烈的风。(《汉语大词典(八)》,p.296)

  490 津济:渡口。(《汉语大词典(五)》,p.1189)

  491 参阅《大智度论》卷25,大正25,246a22-b13;246b25-247a12。

  一、法无碍解: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言章句,并能决断无碍。

  二、义无碍解:精通于名句所诠表之义理、内容,并能决断无碍。

  三、词无碍解:又作辞无碍解,精通各种语言、方言,以言辞分别庄严,能令人解通达无碍。

  四、辩无碍解: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作乐说无碍,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无碍。

  492 隐:用同“稳”。安稳,稳定。《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行隐进兮。”洪兴祖补注引《说文》:“隐,安也。”唐 杜甫《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诗:“幕下郎官安隐无?从来不奉一行书。”仇兆鳌注:“隐,乌衮切,一作稳。”《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胡三省注:“隐,读曰稳。唐帖多有写‘稳’字为‘隐’字者。”(《汉语大词典(十一)》,p.1118)

  493 如《长部》(一)《梵网经》(日译南传六,p.15-66)。印顺导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744)。

  494(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金刚品(摩诃萨品)第13〉(大正8,243c4-12):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代十方一切众生──若地狱众生、若畜生众生、若饿鬼众生受苦痛,为一一众生无量百千亿劫代受地狱中苦,乃至是众生入无余涅槃,以是法故为是众生受诸勤苦,是众生入无余涅槃已,然后自种善根,无量百千亿阿僧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住是心中为必定众作上首。

  (2)《大智度论》卷4(大正25,92b):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495 港汊:河汊,分支的小河。(《汉语大词典(五)》,p.1444)

  496 拉纤:用绳子在岸上拉船前进。(《汉语大词典(六)》,p.496)

  497(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64c-765a):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65-66。

  498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399):为了维护初学而心性怯弱者的信心,佛说易行道方便,不妨往生净土,等忍力成就,再修成熟众生的广大难行。或劝修天色身,成持明仙人再说。有的受不了生死道长,众生性多,佛德难思,而忘失菩提心的,佛就为说化城,让他作有限修行,小小休息,再来回入大乘。这些,都是在初学大乘,而没有成就以前,别出的善巧方便。

  499 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16,489a)所言:「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瞋恚、不实妄想尘劳所污。」

  500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29-p.32):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说法的宗旨虽多,但总括起来,不出此四。

  一、世间悉檀,以引起乐欲为宗。如对初学而缺乏兴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欢喜心。随顺众生的不同愿欲,给他说不同的法。…大乘的「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只是这样的巧方便。

  二、为人悉檀,以生善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将布施的功德说给他听。为说持戒,为说忍辱等功德,总之,应机说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为目的。这与世间悉檀不同的:这不是为了随顺众生愿欲,逗发兴趣而说法,是为了增长善根。这不一定是世间所熟识的,但必是佛法所认为合于道德的。

  三、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如贪欲重的,教他修不净观;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观;愚痴重的,教他修因缘观;散乱多的,教他修数息观;我执重的,教他修界分别观。有的能行许多慈善事业,却不能遏止自己的恶行;也有人能消极的止恶,却不能起而积极的为善。所以生善与息恶,在应机施教中成为二大宗旨。止恶,不但是制止身体与语言的恶行,还要净化内心的烦恼。如有人祇肯布施,不能持戒。毁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为说布施功德是有限的,祇感得身外的福报。学佛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才能感人天报。这就是以持戒对治毁犯的恶行。如有人但能制止身语的恶行,而烦恼多起,即为说学佛不能但限于身口,应清净内心,修习禅观。生善与止恶的目的不同,而众生又因时因地而异,所以说法是有多种巧方便的。有的称扬赞叹,有的又呵斥痛责;或赞此斥彼,或赞彼斥此。总之,众生的根机,应该怎样,就要怎样说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四、第一义悉檀,这以显了真义为宗,这是佛陀自证的诸法实相。不信解这甚深的真义,而修行趣证,是决不能了脱生死,圆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义悉檀说,是究竟的了义说,这才是佛法的心髓。

  龙树说:「三悉檀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不可坏」。…佛法施教的宗旨,有此四悉檀不同。弘扬佛法而要得到机教相契的效果,就得深切地注意四悉檀的运用才行,把握方便(前三悉檀)与究竟的差别才行。尤其是不能误解方便为究竟,从根本上破坏了佛法的纲宗。

  501《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大正14,538a-b):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502(1)《十住毗婆沙论》卷17(大正26,120a22):尸罗最是梵行之本,如直心则是正见之本。

  (2)《大宝积经》卷112(大正11,632a28-b6):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迦叶!是为菩萨有四直心之相。

  (3)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39-p.44。

  503(1)《大乘起信论》(大正32,580c):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2)印顺导师《大乘起信论讲记》,p.307-309。

  504 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一册(p.29-p.31):要成就菩提心,必须具足三个条件,这在《大乘起信论》里也是谈到的。想要发信心成就──大乘信心,亦即是菩提心,必须具备:一、直心,二、深心,三、菩提心(大悲心)。《维摩诘经》谈到往生净土行,也是要具足这三心,由此可见这是大乘法中最一般的内容。偈颂里佛所回答的,就是指这三种心。

  第一,「志意无谄伪」:这是说必须要没有谄曲心,谄曲即不是直心。我们常说『直心是道场』,所以『质直心』是菩提愿中的首要条件。经上有这样的譬喻,一枝长得直直的树枝,我们容易地把它从树丛中拖出来;若树枝是长得弯弯曲曲的,要拖出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生就了谄曲的性格,表面上是一套,内里又是另一套,他的菩提心恐怕很难发得起来。所以将来成佛,必然是不谄曲的众生,先达到成就。

  第二,「所修行无诈」:诈,是虚伪,专做表面文章。不论是什么修行,或念佛,或持戒,或禅坐,都不只是形式,为了给别人看的,而要至诚恳切地,实实在在地去做。在心底有着深切的真诚爱好,不徒在表面形式上下功夫,这就是深心的意思。

  第三,大悲心:菩萨救度众生的种种痛苦;最根本解决众生痛苦的方法,即是《金刚经》上所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将众生苦痛的根源彻底解决,彻底地离苦得乐,所以说:「住众生涅槃,彼大悲如是」。也就是说,使众生安住于涅槃,度脱一切众生使其得到究竟解脱,这才是菩提心中大悲心的究极意义。但大家却不要误会了,以为发菩提心就是什么事不管,只要教人了生死就好,对众生其他方面的痛苦都可以不闻不问。我们必须知道,为众生解除一般的痛苦,都只是局部的、暂时的,所以悲心也就行得不彻底;菩萨的悲心,是要使众生安住于无余涅槃,这就是百分之百地使众生离苦。但是当环境因缘不具足,菩萨只能做八十分、七十分甚至只有三十分地使众生离苦,这也是好的而应该去做。因为菩萨的教化救度,必须视众生的根性而定,属于大乘根性者,则教之以大乘法;属于小乘根性者,则教之以小乘法;根性既不属大乘又不属小乘者,则以人天法门来救度他,因为这至少是要比眼睁睁地任他苦痛、堕落要来得好些。

  结上所说,志意无谄伪,是直心;所修行无诈,是深心;住众生涅槃,是悲心。此三心具足,菩提愿才能成就。大乘起信论在最后谈到成就大乘信心,主要也就是成就这三心,而所修所行,仍不外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种种。菩萨在这些行中修学,若到达了信心成就,菩提心也就能够不再退转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