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宝积经讲记》讲义

 四、风喻:风是动性。

  在世界初成立时,先于虚空中有大风轮起,从风轮起水轮,从水轮起金轮,才成大地。这是说,在虚空中,先现起气体的漩涡运动;而后形成液体,到固体。世界成立的过程,从风──气体的运动开始,所以说「如风种,皆能成立一切世界」。91

  「菩萨方便」力,也是这样:应时应机,以方便的善巧施设,而后「能成立一切佛法」。

  己二  月、日

  (p.81)迦叶!譬如月初生时,光明形色日日增长。菩萨净心亦复如是,一切善法日日增长。

  五、月喻:

  世尊又以白月为喻说:「如月初生时,光明、形色」──丝月、眉月、弦月、满月,一「日日增长」起来。

  「菩萨净心」──菩提心,也是这样。从初发心,登地,到佛地,不但一天天清净,与净心相应的「一切善法」,也一「日日增长」起来,到功德圆满。

  (p.81)迦叶!譬如日之初出,一时放光,普为一切众生照明。菩萨亦尔,放智慧光,一时普照一切众生。

  六、日喻:

  「如日」「初出,一时放光,普为一切众生」而作「照明」,成办一切事业。

  菩萨「放智慧光」,也这样的「一时普照一切众生」。佛菩萨的慧光照明,据《华严经》说: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山谷,然后普照平地;有先后不同,一时普照说明菩萨的慧光,于众生无分别想,所以是顿照的。至于见或不见,先见或后见,那是众生自己的业力,与善根力的关系。92

  己三  师、象

  (p.82)迦叶!譬如师子兽王,随所至处,不惊不畏。菩萨亦尔,清净持戒,真实智慧,随所住处,不惊不畏。

  七、师王喻:

  「如师子兽王」,威勇无比!在深山中,「随所至处」,无论遇到什幺禽兽,都「不惊不畏」的坦然前进。93

  菩萨也是这样,具足了「清净持戒,真实智慧」,所以在生死中,「随所住处」──人间、天上,大众中、空闲处,受赞叹、被毁谤,不论怎样,菩萨一样的心安理得,「不惊不畏」。戒行清净,行为就正当了。真实智慧,知见就不错谬了。94有了净戒与真慧,还会有恶道、恶名、不活等惊畏吗?什幺也不惊不畏,心安理得,唯为众生而行菩萨道。95

  (p.83)迦叶!譬如善调象王,能办大事,身不疲极。菩萨亦尔,善调心故,能为众生作大利益,心无疲倦。

  八、象王喻:

  「如善调」顺了的「象王」,在战争时,勇往直前,「能办」克敌致胜的「大事」。无论怎样劳苦、创伤,象王还是非常坚强,「身不疲极」。

  菩萨也是这样,由于止观熏修,极「善调」伏自「心」,使心极明净,极安定,极有力量,所以「能为众生作大利益」,任劳任怨,「心无疲倦」。96

  己四  莲华、树根、流水

  (p.83)迦叶!譬如有诸莲华,生于水中,水不能着。菩萨亦尔,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

  九、莲华喻:

  「如有」青的、红的、白的「诸莲华,生于水中」,但「水不能着」他。

  菩萨也是这样,「生于世间」,不免有衣事、食事、住事、行事、彼此往来事、相互谈论事;在家菩萨,更有家庭、社会的一切事。然而菩萨虽行于世间,却是这些「世间法所不能污」染的,心行还是那样的清净解脱!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名为『出世』。97

  (p.84)迦叶!譬如有人伐树,根在还生。菩萨亦尔,方便力故,虽断结使,有善根爱,还生三界。

  十、树根喻:

  「如有人伐树」,只砍些枝叶,或截去树干,树「根」既「在,还」是要「生」枝叶的。

  菩萨在三界中受生的道理,也是这样。三界是众生的生死相续,死了为什幺还要生?由于烦恼。烦恼能发业,又能润业使生起果报,所以有了烦恼,就生死不断。

  声闻行者,断了见所断烦恼,就只剩七番生死;阿罗汉断尽了一切烦恼,就不再招感后有生死了。这样,凡夫在生死,就受苦报;小乘证涅槃,就没有生死。

  菩萨要长在生死中度众生,才能行菩萨行而成佛。这样的长在生死,与凡夫有什幺不同呢?不同,菩萨也是断烦恼的。那为什幺又不证涅槃呢?菩萨有悲愿熏修的「方便力」,「虽断结使」(使,是随眠的异译),不再爱着三界,与小乘一样;但还「有善根爱」,深深的爱慕佛菩萨的无边功德善法。98虽断结使,不以为完成了,还要志求佛菩萨的难思功德。就以这种善根爱为爱,滋润业力,「还生三界」,广度众生。如没有愿度众生,愿成佛道的方便力,早就小乘一样的证涅槃了。99

  (p.85)迦叶!譬如诸方流水,入大海已,皆为一味。菩萨亦尔,以种种门集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为一味。

  十一、流水喻:溪、涧、江、河,叫流水。

  「如诸方流水」,清浊、咸淡、甘苦,种种不同。等到流「入大海」,那就「皆为一味」──咸味,不再有江水、河水等分别了。

  菩萨也是这样,「以种种门」──信愿门、智慧门、慈悲门、施门、戒门等种种门,修「集诸善根」,各不相同。但这一切善根,和集一同「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到同归如来的一切智海,一一法都竖穷横遍,「皆为一味」──大解脱味了。

  己五  山王、国王

  (p.86)迦叶!譬如须弥山王,忉利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住。菩萨菩提心亦复如是,为萨婆若所依止住。

  十二、山王喻:这也可与上流水为一类。

  须弥山,译义为妙高山。拔海八万由旬,为一切山中最高的,所以叫山王。「如须弥山王,忉利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而「住」。须弥山拔海的半山(出海四万由旬),有四大王众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四天王统摄八部鬼神100,守护世界。在须弥山顶上,有忉利天。忉利是梵语,义译为三十三。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如封疆大臣;中央有释迦提婆因陀罗(简译释提桓因,或帝释天),为忉利天王;合称三十三天。四大王众天,与忉利天,都依须弥山而住,名地居天。

  「菩萨菩提心」,也这样的「为萨婆若所依止住」。梵语萨婆若,华译为一切智,就是佛的大菩提。101菩提心为因,一切智为果,果依因立。大地中最高最胜的,是须弥山顶的帝释;一切众生中最尊胜的,莫过依菩提心的佛菩提了!

  (p.87)迦叶!譬如有大国王,以臣力故能办国事。菩萨智慧亦复如是,方便力故,皆能成办一切佛事。

  十三、国王喻:

  「如有大国王」,他的国土既大,人民又多,国王怎样能治理呢?国王「以」文武大「臣力故能办国事」;国王只是总其成,统御百官去治理而已。

  这样,「菩萨智慧」,证入一切法空性,平等不二;『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102,也是不能安立作为的。但依般若起「方便力」(或称为依根本智起后得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就「能成办一切佛事」。般若如王,方便如大臣一样。103

  己六  阴云

  (p.87)迦叶!譬如天晴明时,净无云翳,必无雨相。寡闻菩萨无法雨相,亦复如是。迦叶!譬如天阴云时,必能降雨,充足众生。菩萨亦尔,从大悲云起大法雨,利益众生。

  十四、阴云喻:

  本喻有晴明、阴云二喻;但从称叹菩萨功德来说,只有阴云一喻。先反喻:「如天晴明时」,虚空「净无云翳」,那是「必无雨相」。

  这如「寡闻菩萨」一样,慧力不足,不会说法,必「无法雨」的。然后正喻说:「如天阴云时,必能降雨,充足众生」的需求。真实菩萨也是这样,「从大悲云,起大法雨,利益众生」。104如《法华经》所说:三草二木,各得受润生长一样。105

  己七  轮王、摩尼珠

  (p.88)迦叶!譬如随转轮王所出之处,则有七宝。如是迦叶!菩萨出时,三十七品现于世间。

  十五、轮王喻:转轮圣王,是统一天下,以正法化世的仁王。

  据说,「随转轮王所出」的世界,就「有七宝」出现。七宝是:

  1、军事领袖的主兵臣宝;

  2、理财专家的主藏臣宝;

  3、化洽宫内的女宝(王后)。

  4、象宝;5、马宝,是快速的交通工具。

  6、珠宝是夜光珠,在黑夜中照明军营。

  7、轮宝是圆形武器,从千里万里外飞来,威力惊人,见了都无条件的降伏。

  「菩萨出」世「时」,也有七宝──「三十七品现于世间」。三十七品,即三十七道品,为修行解脱的德行项目。三十七品也分为七类:

  1、四念处(身、受、心、法)

  2、四正勤(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3、四神足(欲、精进/勤、念/心、思惟/观)

  4、五根(信、精进、念、定、慧)

  5、五力(信、精进、念、定、慧)

  6、七菩提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7、八圣道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与轮王的七宝一样。

  (p.89)迦叶!譬如随摩尼珠所在之处,则有无量金银珍宝。菩萨亦尔,随所出处,则有无量百千声闻辟支佛宝。

  十六、摩尼珠喻:摩尼珠,义译为如意珠,这是非常神妙的!

  「如随摩尼珠所在之处」,就会「有无量金银珍宝」,从摩尼珠中出来。

  菩萨也是这样,「随所出处」,化导众生,就有「无量百千声闻、辟支佛宝」。辟支佛,即缘觉或独觉。声闻与独觉,为小乘二圣,都从大乘菩萨而来。106

  上轮王喻,说明了有菩萨就有法宝;摩尼珠喻,说有了菩萨,就有小乘圣者──人宝。

  己八  同等园

  (p.89-90)迦叶!譬如忉利诸天,入同等园,所用之物皆悉同等。菩萨亦尔,真净心故,于众生中平等教化。

  十七、同等园喻:

  「如忉利诸天」人,本来随福力大小,穿的、吃的、用的、玩的,都优劣不同。可是进「入同等园」去游玩时,「所用之物」,就一律「同等」,没有差别了。同等园,为忉利天四园之一,唐译作杂林园。107

  菩萨也是这样,由于真「净心」的体验,证得平等不二法性。本着真净平等来观一切,所以能「于众生中平等教化」,不生差别想。教法的差别,只是适应的机感不同而已。108

  己九  咒药、粪秽

  (p.90)迦叶!譬如咒术药力,毒不害人。菩萨结毒亦复如是,智慧力故,不堕恶道。

  十八、咒药喻:

  「如咒术药力」,能使「毒不害人」。毒,或是毒药,或是蛇蝎等毒,本是要伤害人命的。但如以药力来消解,或以咒术来制伏,毒力就不会害人了。

  这样「菩萨」的「结(使)毒」,虽本来是使人作恶,使人堕落的。但有了「智慧力」,虽有烦恼结毒,也就「不堕恶道」。所以说:『若人生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地狱』109。结毒为菩萨的智慧所制伏,虽有而不成大害。这所以菩萨能不断尽烦恼,久在生死中度众生,而没有堕落的危险。

  (p.91)迦叶!譬如诸大城中所弃粪秽,若置甘蔗蒲桃田中,则有利益。菩萨结使亦复如是,所有遗余,皆是利益,萨婆若因缘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九、粪秽喻:

  「如诸大城中所弃粪秽」,垃圾呀,粪便呀,非立即清理不可。可是,到了农夫手里,「若置」放在「甘蔗、蒲桃田中」,作为肥料,那不但不讨厌,反而「有利益」了。

  「菩萨结使」,也是这样。在凡夫、小乘人看来,这是最要不得的。可是在菩萨心中,除了断除的以外,「所有遗余」的善根爱等,不但不坏,反而「皆是利益」,因为这是「萨婆若因缘」。菩萨有烦恼的剩余,所以能生三界,在生死中度众生;因为这样,才能成就萨婆若。菩萨对于烦恼,如农夫的粪秽一样,不但不嫌恶他,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他。

  上喻说菩萨有烦恼而不为害;下喻说菩萨有烦恼,才能成佛。110

  丙二  习甚深中观

  丁一  明正观真实

  戊一  开示中观

  己一  标说

  (p.92)如是迦叶!菩萨欲学是宝积经者,常应修习正观诸法。云何为正观?所谓真实思惟诸法。

  一、承先启后

  1、菩萨积集无边正行的福智资粮,等到正行成就,也就是「资粮位」满,要进入「加行位」,正观法性以趋入见道(登初地)了,所以接着说修习甚深中观。

  2、但并非以前不曾修习,早已是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不过进入加行位时,专重于中观的修习罢了!

  3、在这一大章中,也是先明菩萨的修习,再赞说菩萨的功德。明正观真实中,分三科111,第一是开示中观。

  二、中观、正观的语义

  1、依本经及中观家的意思,正观、中观、真实观,为同一含义的不同名词。不邪为正,不偏(二边)为中,不虚妄为真实。古称中观论为正观论;睿公又说:『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112。所以佛法的中观,不是模棱两可,协调折中,而是彻底的,真实的,恰到好处的。中观、正观,都是观察究竟真理的观慧。

  2、说到观,梵语(vipaZyana)毗钵舍那。经上说:『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113。所以观与止的德用不同,是思择的,推求的,观察的。不过观有世俗的,胜义的不同;中观是真实的思择、推求,是胜义的观。114

  三、顺向于究竟真实的正观

  1、说到这里,应知一般众生的心识作用,都是不曾经过寻求真实,而只是随顺世俗安立的。不要说常识的,就是科学、哲学,被称为精密的,求真的,也不过是常识的精制。依据一些假定的原理,或以为『自明』115的东西,来假定、推论、证实。从没有能够不预存成见,不假定原理,真从现实事相去直探真实的。众生的一般心境如此,所以无论是常识,或常识的精制品──科学、哲学,都只能在相对世界中,寻求相对的真实(现代的相对论,也不能例外),而不能彻见究竟的绝对真实。也就因此,不能彻了真实,所以不能彻底解脱。

  2、唯有佛才能正觉了,解脱了(以此教化众生,同得正觉、解脱)。佛是从事事物物的缘起依存中,发见事物的矛盾对立,从此而深入透出,契入真实。这是不同于世间的一般思想方式,而有独到的、特殊的观法,所以叫胜义观。

  在修学时,虽还是众生的虚妄识,但与一般的思想方式不同,不随顺世俗,而却能顺向于究竟的真实。有了这独到的,不共世间的观慧,所以能不落世间常情,豁破两边,直入真理。能契应绝对的真实,才能真正的了脱生死。

  这是不同于世俗心境的甚深观。说难呢,不论怎样的聪明,就是能从星球上来回,还不是世间常途,与此事无关。说容易呢,七岁沙弥均提,愚笨如周利盘陀伽,都彻证了(没有悲愿方便,就成为小乘)。约世俗心境所不能契入说,所以称为甚深最甚深。116龙树菩萨综集经中的深观,而作《中观论》,最完备的开示了中道的正观,为求解脱的不二门(瑜伽大乘师,对本章作「十三种中道观」117来解说,不及中观大乘的精要)。

  四、经文大意

  1、世尊要开示中观,先总标劝学说:「迦叶!菩萨欲学是宝积经」──法门,那就常「常应修习正观诸法」。宝积法门,不但是广大正行,而更重要的是甚深中观,所以对于一切法(《般若经》中列举一切法,从五蕴到佛无上菩提)118,要或别或总的,常修正观。

  2、但这句话,还不大明白,所以问「何为正观」?世尊解说为「真实思惟诸法」。真实就是正,思惟(寻思,思择)就是观。意思说:思择或寻伺一切法的究竟真实,才是正观,这就是「加行位」菩萨所应专修的中观。

  己二  别示

  庚一  我空观

  (p.95)真实正观者,不观我、人、众生、寿命,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一、真实的中观思择我空和法空

  1、思择真实的中观,就是空观(龙树作《中观论》,而处处观空)。

  2、大乘约我空、法空,作分别的思择。

  (1)我,是有情识的,如人、天、鬼、畜等都是。

  (2)法,是特性的存在;是我所依的,我所有的。

  约世俗的复合物说,如山河大地,血肉筋骨,都是我所依的法。血肉筋骨、以及衣、车、田、屋,为自己所摄取的,就是我所有的法。

  约世俗的实法说,如极微、电子等,都是我所依的法,依之而显有我的存在。

  二、先观我空

  1、什幺是我?

  世间立有种种的名字(《般若经》举十六名)119;本经与《金刚经》一样,举四个名词。120

  (1)我的四个异名

  我(Atman),是主宰义,就是自主的支配一切。人人愿意自由作主,支配其他,直觉得有自主而能支配的自体。我是印度学术中重要术语之一,最为常用。

  人(pudgala,这里不是约人类的人说),是思惟义,有意识活动,觉得有思惟的主体。

  众生(sattva),意义为不断受生死,觉得有历受生死的主体。

  寿命或作寿者(jIva),一期的生存为寿命,从而觉得有无限的生命自体。

  这些,本是世间有情的现象之一,有意志力(权力意志),有思惟作用,有生死死生,有寿命延续。

  (2)求我、人、众生、寿命的自性不可得

  但主宰的是谁?思惟者是谁?受生死者是谁?寿命者是谁?

  这些,众生的世俗心境,从来不曾彻见究竟,只是无始以来的习见,想当然的,认为有自我、思惟等自体,而且非有不可。这到了哲学家、神教徒手里,虽然各说各的,大抵推论出微妙的,真常自在的神我(灵体),绝对主体之类。

  其实,这种真常本净的我,源于无始来的习见,成为生死的根源。所以佛陀开示的「真实正观」,要以种种观门,来思择这我、人、众生、寿命了不可得,也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121。求我、人、众生、寿命的自性不可得,叫「不观我、人、众生、寿命」,并非闭起心眼,麻木自己,不去观他就算了。这样的我不可得──我空,「是名中道真实正观」;这才是究竟的,彻底的,正确的体认。

  2、到底怎样去观察我不可得呢?

  经论中,约有无门、生灭门、自他门、一异门、总别门、离合门──无量的观门来思择,门门通大道,都归结于空不可得。

  今试略举即离门来观察:122

  如执有我自体的,推论起来,非实有、常有、自有不可。

  但到底什幺是我呢?

  就是我们的身心吗?〔即蕴我〕

  还是离身心而别有我体呢?〔离蕴我〕

  (1)即蕴我

  如就是身心,那身心是因缘所生,生灭无常,我也应该这样了。果真这样,我为因缘所决定,不息变化,那就非常有、自有,也就不成其为我了!

  如说就是身心,那到底是身、是心,还是身心的综合。

  如是身,那我应同于物质,不应有知觉了。

  如是心,那应与身体无关。

  如是身心的综合,那就是复合的假有,没有真实自体了。

  (2)离蕴我

  假使说:离身心而别有我体,那怎幺知道有我呢?世俗所说的我,无非是我见(眼)我闻(耳),我来我去(身),我苦我乐(受),我想,我行,我知识;离了这些,怎幺知道有我呢?如与身心截然别体,那怎幺会与身心有关呢!

  所以审谛观察起来,求我了不可得。一般人的着我,是由于无始来习见的影响,不自觉的认为一定有我。而哲学家、神学家,推论为形而上的,本体论的真我,全属于幻想的产物。佛正觉了这,所以以执我为生死的根源,而无我为解脱的要门。

  庚二  法空观

  辛一  蕴(处)界观

  壬一  观非常非无常

  癸一  观真实

  (p.99)复次,迦叶!真实观者,观色非常亦非无常,观受想行识非常亦非无常,是名中

  道真实正观。

  本经的法空观,略举蕴(处)界,缘起来观察。正观法性空,略有二门,因为任何

  法的存在,都是待他显己的。所以经论的正观,或约自性以显性空,或约相待以明

  中道。没有自性,名为空;不落二边,称为中。在本经本节中,多约相待门说。

  自性以显性空→没有自性,名为「空」。

  正观

  相待以明中道→不落二边,称为「中」。

  一、人生宇宙,不外五蕴

  1、观非常非无常中,先观真实,后显中道。观中,先就五蕴来观察。

  色:是变碍义(物质)──────物质

  受:是领纳义(情绪作用)

  五蕴  想:是取像义(认识作用)

  行:是迁流造作义(意志作用)  精神

  识:是了别义(主观心体)

  2、据佛的正觉开示,人生宇宙,不外这五事(无我)而已。这五事的每一法中,含有非常多的法。

  (1)如色中,有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地、水、火、风等。有粗的、细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等,种种的聚合为一,同名为色,所以叫色蕴123;「蕴(skandha)」是积聚的意思。124

  (2)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这五蕴,是佛对现实的大类分别,现在就依此来观察真实。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经文大意

  世尊说:「迦叶!真实观」是这样的:「观色非常亦非无常,观受、想、行、识非常亦非无常」。对色等五蕴,观察得常与无常都不可得,那就「名中道真实正观」了。

  三、辨常与无常都不可得之正观

  1、总标

  常与无常,到底是什幺意义?

  现实的色法、心法,都有时间相的。从时间去观察他,

  如前后完全一致,没有一些儿差别,那就是常(不变)。

  如前与后不同,生灭变异了,那就是无常。

  2、辨常不可得

  为什幺真实观察起来,非是常呢?

  常是没有生灭变异可说的;而现实的色法、心法,无疑的都在生灭、成坏、生死──变动不居的情况中,怎幺会是常呢?如果是常的,那就一成不变,也就没有因果生灭的现象了。所以常是倒见,真实观察起来,常性是不可得的。

  3、辨无常不可得

  这样,应该是无常(生灭),佛不是也说『诸行无常』是法印(真理)吗?

  的确,佛也以无常生灭来说明一切,也以无常为法印。但佛是从如幻的世俗假名去说无常,是以无常而观常性不可得的。所以说:无常是『无有常』,是『常性不可得』。如执为实有生灭无常,那就与佛的意趣不合,非落于断见不可。

  如就世俗的观察,当然有生灭无常(也是相续)的现象。但如据此为实有而作进一步的观察,就越来越有问题了。

  如析一年为十二月,一月为三十日,昨日与今日,有了变异,当然可说是无常了。再进一步,析一日为二十四小时,一小时为六十分,一分为六十秒:前秒与后秒间,可以说无常吗?一直推论到,分析到分无可分的时间点(『无分剎那』),名为剎那。125

  这一剎那,还有前后生灭相吗?

  如说有,那还不是时间的极点,而还可以分析。

  如说没有,这一剎那就失去了无常相了。

  而且,这样的前剎那与后剎那,有差别可说吗?

  如说没有,那就成为常住,也就失去时间相了。

  如说有,那前与后不同,失去了关联,也就成为中断了。

  所以一般思想(不离自性见)下的无常生灭,如作为真实去观察,非落于断见不可。

  4、小结

  如色等法是有实性的,那就以常无常观察,应可以决定。

  而实常与无常都不可得,所以法性本空。佛说无常以遮常见,如执为实有,即违反佛意。所以说:『常与无常,俱是邪见』126。

  (p.102)复次,迦叶!真实观者,观地种非常亦非无常;观水火风种非常亦非无常,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一、以界来观察

  再以界来观察。界,后代论师,举十八界为代表,而在阿含及古典阿毗昙中,实以六界为主。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或译为六种(《中论》也这样),是种类差别的意思。127

  二、四大属性

  1、本经略举四大来观察,四大约色法(物质)所依的通遍特性说。

  地是坚性,有任持的作用。

  水是湿性,有凝摄的作用。

  火是热性,有熟变的作用。

  风是动性,有轻动的作用。

  2、一切物质,在凝聚到坚定,熟变(分化)到轻动的过程中。审细观察起来,这是一切色法内在的通性(所以叫大),是一切色法所不能离的,所以称四大为『能造』(色法依之而成立),说『四大不离』。128

  三、经文大意

  1、依「真实观」察起来,「观地种非常亦非无常;观水火风种非常亦非无常」。能这样的观察,「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2、为什幺非常非无常呢?

  (1)如是常的,那就应性常如一,而没有四大可说。

  有四大差别,有四大作用的起灭增减,怎幺可说是常呢?

  (2)如果说是无常,那坚性应可以化为湿性……热性也可以化为湿性、坚性了。这样,就不能说是界,界是『自性不失』的意义呢!129

  3、所以,观四大非常非无常,显得四大是如幻假名,而没有实性可得了。

  癸二  显中道

  (p.103)所以者何?以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在文句上,是承观四界而来。而意义上,是总承「蕴」与「界」的观察而来。

  一、经文大意

  1、这样的观非常非无常,为什幺名为中道真实正观呢?「以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边有偏邪非中非正的意思。即不落二边,那当然是中道正观了。

  2、不落二边,这又是什幺意思呢?

  众生心有戏论,于一切意象,一切言说,都是相对的,顺世俗的,不着于常即着无常的。现在从真实去观察,了得常与无常都不可得。

  观心渐深时,观心上的常无常相,起灭不住而了无实性。久之,常无常不现,空相现前。再进,空相也脱落了,超越了一切相对的能所、彼此、时空、数量,而现证真实。

  所以说:「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就是从常与无常的相对中透出,而现证无色无形的中道。130

  二、依《瑜伽论》有六句,本译但出四句:131

  1、无色,这不是色根识所得的。

  2、无形(相),既不是五根识所得,也就不是色等五尘相了。

  3、无明,这也不是意根识所明了的。

  4、无知,也不是杂染的有漏识所知的。

  这四句,说明了不落二边,非有漏心识所得,而唯是般若现证的。《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132,这就是真见道的现证,「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三、小结

  本经的中道实观,重于此(与《般若经》同)。

  现证以后,起方便智;五地以上,才得真俗并观的中道,那是进一步的中道了。133

  壬二  观非我非无我

  (p.105)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一、再以我无我门来观察。这也应有观蕴、观界非我亦非无我等文。经文但直显中道,准上文可知。

  二、经文大意

  1、随世俗说,因缘和合而成的,有心识的众生,就是我。众生妄执有实我,所以佛常说「诸法无我」。但「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都是世俗的,相对的。如作为真实观时,那不但我不可得(如上文「我空观」所说),无我也不可得了。

  2、为什幺呢?佛说无我,是我性不可得。

  众生尽管没有实性,而如幻众生的因果相续,生死不已,是宛然而有的,所以说:『毕竟空中,不碍众生』134。所以

  如从即空的世俗如幻来说,不能说没有(假名)我。

  如从即幻的性空,胜义自证来说,那不但没有我相,也没有无我相可得。

  3、能这样的超越「我无我」二边,通达「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

  实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壬三  观心非实非非实

  (p.106)复次,迦叶!若心有实是为一边,若心非实是为一边;若无心识,亦无心数法,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一、心实不实门

  我,是如幻身心的综和,而核心是心识。所以有的经论,就依心识立我。

  现在来观察心识,是实有呢,非实有呢?这可以作二释:

  1、如心没有自体,待境界缘而生;或依根身(生理组织)而有心识,如顺世外道等说,那心是非实有了。如虽然依根缘境,而心有他的自性;或分析「心聚」135,而得心与心所等一一自性,如阿毗昙论师所说,那心是实有了。

  2、如从无始以来,心是虚妄分别的,那是非实了。如有不灭的常心,那是实了。现在佛告诉「迦叶!若心有实,是为一边;若心非实,是为一边」。实与非实,是世俗的相对安立。

  如作为真实的,那是常是实,也就不必待缘而有了;或不待修行而早就觉证

  了。虚妄无实的,也就等于龟毛兔角了!

  所以就世俗说,心如幻化,缘起而有,不能说是实,也不能说非实。约胜义说,实与非实,都是名言假立,胜义中是了不可得的。

  这样,在真实观时,能「若无心识,亦无心数法,是名中道诸法实观」了。

  二、心心所不可得

  1、心识,是心王,即六识(七识、八识)。心数,新译作心所。心中所有种种的心用,系属于心的,名为心所。

  2、中道真实观中,心心所不可得,也如《解深密经》所说:『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意法及意识:是名胜义善巧菩萨』。136

  壬四  例观诸门

  (p.107)如是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有罪法、无罪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乃至有垢法、无垢法,亦复如是离于二边,而不可受,亦不可说,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再例观种种相对的二门。

  一、善法、不善法

  凡顺于法(理)的,有益于他的,能得未来世出世乐的,名为善法。反之,不顺于法的,有损于他的,能招感未来苦果的,名不善法。

  二、世法、出世法

  系属于三界生死的,叫世间法。如心离系缚,一切无漏的心行功德,名出世法;出是超胜的意义。

  三、有罪法、无罪法

  罪是过失;心有所取着,取着的都有过失,名有罪法。如心无所着,无所得,名无罪法。

  四、有漏法、无漏法

  漏是烦恼的别名。能起烦恼,能增益烦恼的,叫有漏法。如不能增益烦恼的,名无漏法。

  五、有为法、无为法

  迁流造作的,也就是有生有灭的,叫有为法。不生不灭的,名无为法。

  六、有垢法、无垢法

  垢是垢染;这与有罪、无罪法一样。

  经论所说相对的二法门,非常多,本经且略举六门。这一切,如观察而能达到「离于二边」,不是有漏心行所行的,所以「不可受」,受是取的异译。也不是文字言说的境界,所以「不可说」。能这样,「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壬五  观非有非无

  (p.108)复次,迦叶!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有无中间,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末了,再以有无门来观察。有无是一切见的根本,所以以此门来结束。

  一、一切是假有

  众生为无始以来的自性见所蒙惑,所以不是执有,就是执无。要说有,就非实有不可;如说非实有,就以为什幺都没有了。虽然,众生也承认假有,但在说假有时,当下就肯定了实有,也就是假有依实有而有。『依实立假』137,是众生的见解。『一切是假有』,这是众生情见所不能想象,也不能肯认的。所以在众生的心境中,推求到究竟,不是实有,就是什幺都没有(无)了。

  二、经文大意

  佛在阿含的《化迦旃延经》138中,已明确的以缘起来遮破这有无二见了。从一切法去观察,如真的是实有,那就不必依待因缘了。如真的没有,也就用不着因缘了。而世间一切是缘起的,幻幻相依,幻幻相摄,从缘起如幻的起灭中,不着有见与无见。所以本经说:「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有无中间,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辛二  缘起观

  壬一  叙缘起

  (p.109)复次,迦叶!我所说法,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但为集成是大苦聚。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皆灭。

  一、业感缘起

  因缘,新译作缘起,是为缘能起的意思。世尊依缘起而觉悟,也依缘起而说法。所以如来常说:『我说缘起』139;也就是本经说的:「我所说法,十二因缘」。佛说法不离缘起,而最常用的是十二缘起,一般称之为业感缘起。

  二、十二缘起有二门

  其实,佛以生死及解脱为问题核心,而十二缘起,就圆满的开显了这个问题。所以十二缘起有二门:

  1、流转门

  如说:「无明缘行……但为集成是大苦聚」,这说明了生死相续的生死序列。果必从因,推求观察生死苦果的因缘而到达无明,也就是发见了无限生死的症结所在。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法则下,显示了生死流转的现实。

  2、还灭门

  如说:「无明灭则行灭……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皆灭」。既然是果必从因,依因有果,那就发见了解脱的可能;也就是因灭果就灭,无因果不生了。在『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缘起法则下,开显了涅槃还灭的真实。

  生死与解脱,都依十二缘起而开显,这是如来说法的肝心!

  三、十二缘起的内容

  1、无明:

  是一切烦恼的通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如《般若经》说:『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愚夫不知,名为无明』140。一切法是本无自性的,是从缘而现为这样的。这样的从缘而有,其实是无所有 ──空的真相;如不能了达,就是无明。众生在见闻觉知中,直觉的感到一一法本来如此,确实如此。既不能直觉到缘有,更不知性空。这种直觉的实在感,就是众生的生死根源──无明。

  2、行:

  行是造作迁流的意思,指依无明而起的身心活动。

  约性质说,有罪行、福行、不动行;

  约所依说,有身行、语行、意行。141

  身心动作及引起的动力(业),名为行。

  3、识:

  泛称一切生死的因缘,是烦恼与业。约这一生来说,新生命开始最初的一念心,名为识。

  4、名色:

  依人类的胎生来说:识是父母精血结合的最初心。依之而引起生理的(色)、心理的(名)开展,在六根未成就位,名名色。

  5、六入:

  新译六处,即六根,为六识生起的所依处。胎儿渐长,有眼、耳等六根相现,名六入。

  6、触:

  等到胎儿出生,与境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名触。

  7、受:

  受是领纳。婴儿渐大,受用受学,受苦受乐等,名受。

  8、爱:

  到了成人,性欲发动,而开始男女的染爱,名爱。

  9、取:

  到了壮年,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争名争利争权,追求外在的一切,占有他,支配他,名取。

  10、有:

  在爱取的活动中,造成或善或恶的种种业,成为未来新生命的潜力,名有。

  11、生:

  依现生的烦恼发业,因业力而又有未来新生命的开始,名生。

  12、老死

  生了,无论如何,跟着来的,是老是死。

  这样,在生死过程中,因果钩引,展转相生,充满了忧虑、悲哀、苦痛、热恼。生死相续,只是无限苦恼的大集合而已!

  壬二  显中道

  (p.113)明与无明,无二无别,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如是行及非行,识及所识,名色可见及不可见,诸六入处及六神通,触及所触,受与受灭,爱与爱灭,取与取灭,有与有灭,生与生灭,老死与老死灭,是皆无二无别;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一、缘起即中道

  1、佛说缘起,本就是开示中道的,所以《阿含经》中,一再说:『离是二边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明缘行』142。如《化迦旃延经》说:佛弟子见缘起生,不起无见;见缘起灭,不起有见。因为缘起是世俗的,如幻的生灭,所以不落二边,契入中道。

  2、但有些佛弟子,见佛说十二缘起,流转还灭,就执有无明等自性,以为实有生灭可得。这样的与佛的意趣相反,所以佛又不得不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尽与灭相同);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143

  本经也就依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来显示本性空的中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经文大意

  1、「明与无明」:

  说到无明,就离不了明,无明待明而安立。无明是愚痴,明就是般若。「明与无明」,是相待的假名,了无自性;以本性空寂,所以「无二无别」。烦恼与菩提,都空无自性。能通达烦恼的自性不可得,就是菩提;如取着菩提相,就是烦恼,所以说烦恼即菩提。能「如是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2、「行及非行」:

  非行是非造作性。如思是行,受想等非行;善恶法是行,无记法非行;有漏法是行,无漏法非行。

  3、「识及所识」:

  所识是所知识的,是认识的对象;识不能离所识而存在。

  4、「名色可见及不可见」:

  名是受想行识,色是色。大概来说,名是不可见的,色是可见的。审细的分别起来,色中的色是可见的;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也是不可见的。或者说:五根为天眼所见。

  5、「诸六入处及六神通」:

  众生的六入(六根,为生识的所依处),眼但能见色,耳但能闻声,限碍不通。圣者到六根自在互用,即成六神通。如约一般的六通说:

  天眼通──眼

  天耳通──耳

  神境通──身

  他心、宿命、漏尽通──意

  6、「触及所触」:

  触是根、境、识──三和,有触就有所触的。

  7、「受与受灭」,到12、「老死与老死灭」,

  正约流转还灭的相待说。

  这一切都是相待的,由于本性空寂,所以「皆是无二无别」。能「如是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戊二  抉择深义

  己一  显了空义

  庚一  法空

  (p.115)复次,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无相故令法无相,但法自无相。不以无愿故令法无愿,但法自无愿。不以无起、无生、无取、无性故,令法无起、无取、无性,但法自无起、无取、无性。如是观者,是名实观。

  上来虽已经开示中观,但空义是甚深的,还得再加抉择显了,以免学者的误会。这又分三节,先显了空义。144显了,是以语言文字,使空义更为明了,这又分法空、我空来说。145

  一、三类空的差别

  说到这里,先应略说空的差别。佛说空,都是修行法门,但略有三类不同:146

  1、『分破空』:

  以分析的观法来通达空;经中名为散空147,天台称之为析空。如色法,分分的分析起来,分析到分无可分时,名『邻虚尘』,即到了空的边缘。再进,就有空相现前。但这是假观而不是实观,因为这样的分析,即使分析到千万亿分之一,也还是有,还是色。

  2、『观空』:

  如瑜伽师的观心自在,观青即青相现前,观空即空相现前。因为随心所转,可知是空的。但还不彻底,因以观空的方法来观空,观心是怎幺也不能空的。事实上,他们也决不许心也是空的。

  这二种法门,佛确也曾说过,也可以祛息许多烦恼颠倒,但不能究竟,究竟的是『自性空』。

  3、『自性空』:

  不是分破了才空,也不是随心转而空;空是一切法的本性如此。如《阿含经》也说:『诸行空:常空……我我所空;性自尔故』148。所以,佛说法性空,不是以观的力量来消灭什幺,而只是因观而通达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如古人『杯弓蛇影』的故事一样,以为吞了蛇,所以忧疑成病。现在使他自觉到根本没有蛇,忧疑病苦就好了。所以,观空是祛除错觉,达于一切法的本性空,这才是大乘究竟空义。否则,众生为情见所缚,不能彻了真空,终于又背空而回到『有』中去安身立命。

  二、与空相关的名词

  1、本性空

  空,是本性空,绝一切戏论的毕竟空,所以说『空』就圆满的显示了中道。但为了适应机宜,

  又说为无相、无愿(古译为无作),合名三解脱门。

  又每说无起、无生(无灭)、无取、无性等,使众生同归于一实。

  2、三解脱门

  依大乘了义说:『空、无相、无愿,同缘实相』。149无自性以离见,名空;离相以息分别,名无相;离取着以息思愿,名无愿。

  约偏胜说:依『诸法无我』即名空,依『涅槃寂静』即名无相,依『诸行无常』即名无愿。150

  可作浅深说:空一切而有空相现(其实毕竟空是空也不可得的),所以说无相。虽达境无相,而心还有所着,所以又说无愿。151

  但这都是方便善巧,三解脱门是平等一如的。

  3、无起、无生(无灭)、无取、无性等

  起是现起,生是生起,与起相近;但起可能是错乱,而生是因缘生。

  本译在无生下,还有『无我』二字。参照别译,这应该是衍文,所以删去了。152

  无取,是无所取着。

  无性,是没有自性。

  如总相的说,从无相到无性,都是空的异名。

  三、经文大意

  1、佛说:「迦叶!真实观」──中道正观是这样的:并「不以空」三昧的观力,「令诸法」的有性成「空,但」是「法性自空」。153

  本性是空的,以观照去观察,只是觉了他的本来如此而已。这是本性空,自空,不是他空;这才是中道的真实正观。依此可见,空观,真实观,中道观,是一样的。

  2、同样的,并「不以无相」三昧力,所以诸「法无相,但法自无相」。

  3、也「不以无愿」的观力,所以诸「法无愿,但法自无愿」。

  4、这样,佛说的「无起、无生、无取、无性」,都是这样的本来如此。

  5、能「如是观」本性空,「是名实观」,而不是分破空,观空等他空的观门。

  庚二  人空

  (p.118)复次,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

  人空,就是我空。我空的意义,与上说的法空一样。(参考书本p.95-98)

  一、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

  佛又说:「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这是说,并非以无我观力,除灭了人才叫空,而只是我性本来不可得。

  二、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154

  为了说明这人(我)性本来不可得,所以接着说:「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

  1、三际(际是边际)

  前际是过去,一直到过去过去。

  后际是未来,一直到未来未来。

  在过未中间,叫中际,就是现在。

  2、三际无我可得,知空性本来无我:

  人(我),是死生流转的,从过去世到现在,又从现生到未来世的。如人我是实有的,那一定在这三际中。但真实的观察起来,过去我不可得,现在我不可得,未来我也不可得。于三世中求我不可得,可见空性是本来无我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我空与法空155的异说:

  1、多数声闻及一分大乘学者,以为我空与法空不同,所以虽通达我空,却可以不知道法空,甚至否认法空的。156

  2、但一分声闻及大乘中观者,完全不同意这种误解。我空及法空,只是正观所依的对象不同,而照见的性空,并无差别。

  (1)譬喻:

  如稻草火与煤炭火,约火所依的草及炭说,火力的强弱说,虽有不同;而约火热性,烧用说,怎能说有不同?

  不同→火力强弱     强→煤炭火

  稻草火与煤炭火                        弱→稻草火

  同→火的热性、烧用

  不同→正观对象不同    我空→自身的五蕴

  我空与法空                            法空→一切法

  同→照见的性空

  (2)声闻法多说「无我」,大乘法多说「空」:

  依此,声闻法多说无我,大乘法多说空,是习用的名词多少不同,而非性空有什幺不同。157据这样的正见来说,如声闻者证得我空,他可以不再观法空,但决不会执法实有。因为如作真实观158时,他怎样了解无我,就会同样的了解法空。反之,如执法实有,不信法空,那他决没有真正通达无我,而是增上慢人,自以为证果而已。159

  (3)引经证:

  《大般若经》明说:须陀洹(初果)及阿罗汉,一定会信解法空的。

  《金刚经》更显然说:『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160

  本经依本性空161明法空,也依本性空来明人空,这可见中观者的正见,是充分了解大乘正观的真义。

  四、当依于空,莫依于人。

  1、佛正明正观的内涵

  末了,佛又说:「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这两句,似乎很突然,但实在非常重要!这里的空,是空性(空相、真如等)。佛所开示的正观,要依此空性而修证,切莫依人而信解修证。

  2、总标佛法不共外道特在破我

  原来印度的婆罗门教,以为要得解脱,非有真我的智慧不可。能通达真我,才能得解脱。释迦佛的特法,就是全盘否定了这种形而上的真我论。始终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无我所,则得涅槃』。162换言之,非彻底照破了真常我,才能解脱。

  3、彰显佛法正观乃但见于法,不见于我

  所以在佛弟子的现证时,每说:『知法、入法,但见于法,不见于我』163。法是正法(妙法,即法性,涅槃),在觉证中,但是体见正法,根本没有我可见可得。

  一般学佛者,不知外道的我是怎样的,就自以为所修所证,与外道的我不同;其实,佛与外道的修证(外道也有修行,宗教经验,也自以为证悟得解脱的)不同,在说明上是很希微164的。如说:体见到:真的、常的、清净的、安乐的、不生不灭的、无二无别的、不可思议的。这些句义,都难于显出外道与佛法的不同。

  但这样的经验,外道一定说,这是真我(或者说是神)。这是说,这是有意志性的。所以把自己的宗教经验,描写为生命主体,绝对主观;或者神化为宇宙的真宰──耶和华、梵天等。

  但佛弟子的体验,与外道不同,是『但见于法,不见于人』的。所以在世俗的安立说明中,虽说如智不二165,而但说为一切法性,不生不灭,而没有给与意志的特性,当然也不称为真我,不想象为创造神了。

  4、小结

  本经在说明我性本空时,特别说到:『当依于空,莫依于人』,真是切要之极!不过,众生从无始以来,我见熏心,所以也不免有佛弟子,还在体见真我,自以为究竟呢!

  己二  遣除情计

  庚一  取圆成实相

  (p.122)若以得空便依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于中道正观的修学,如不能善巧,或执空,或着有,都是不契中道的。所以佛举譬喻来说──约三性166以遣情执。先说取圆成实相167。

  一、圆成实相:

  1、圆成实相,就是法空(真如、法性等)。古来有『二空即真』,『二空所显』二宗。佛在经中,或称为空,或称为空性,空相,所以在安立言说边,这都是可以的。空以离情执为用,但如专以遮破为空,那是不对的,因为空也意味那因遮而显的。但空所显性,是绝无戏论的,超越相待安立的,能称之为什幺呢!虽不妨『离执寄诠,称之为有』168,但到底是顺于世俗的。『寄诠离执,称之为空』,不更顺于胜义吗?

  2、所以二空即真,及二空所显的不同说明,可依《解深密经》来解说:为五事具足的人,佛直说无自性空,不生不灭,策发观行以趣入自证,空是顺于胜义的。但为五事169不具足的人,使他引生空解,不致于畏空及偏执空,所以顺俗而说空所显性。

  二、若以得空,便依于空170

  1、不问是二空即真,空所显性,如于圆成实空(或空性)而有所取着,那过失是非常大的!所以佛承上我法自性空而说:「若以得空,便依171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

  得空,是有空可得可证。

  依空,是依着于空(这与上文『但依于空』的依义不同)。

  2、这是说:行者在无分别观中,生灭相息而空相现。如以此为证得圆成实相,那就错了!还有,修无分别定的,直下离一切念,有空相现。那时,如虚空明净,湛然皎洁;自觉得空灵,明显,安乐,就于中取着。这对于佛法,不但障碍了进修,而且还要退失。因为这样的观(或定)境,如取着久了,勤勇心就渐渐失去,兀兀腾腾172,了此一生。有的善恶不分,还自以为佛魔一如呢!

  三、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173

  执着空相的过失太大了,所以佛开示迦叶说:「宁」可生「起我见,积」聚得「若须弥」山那样,也决「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没有得,没有证,自以为得了证了,叫增上慢174。取着空相是空见,而误取空见为证得圆成实空,那是何等的错误!

  四、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1、这样的比较得失,并非过甚其辞。因为有了我见,虽不能解脱,但不妨广修人天善业。而执空是不再勇于为善,终归于退失。而且,我见无论怎幺大,还可以空来化导破除,引入空的自证。空见却不行了,因为「一切诸见,以空得(解)脱」,也就是以空观而离一切见。如错会佛法,而颠倒的生「起空见,则不可除」了。已经着空,当然不能再以空来化导解除。也不能以有来解除空见,有只是更增长情执而已。所以龙树《中观论》,据此而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175。青目释比喻为:水能灭火,如水中又起火,就无法可灭了。

  2、中观与瑜伽论师,对于空相现前,都不许为可取可得的。二乘圣者证空,那是无漏般若,现证无分别法性,更不能说取着。所以有空可得,依着于空的,那是修观或修定,而没有方便的增上慢人。

  (p.125)迦叶!譬如医师,授药令病扰动,是药在内而不出者,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得差不』?『不也,世尊!是药不出,其病转增』。『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一、迦叶!譬如医师,授药令病扰动,是药在内而不出者,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得差不』?『不也,世尊!是药不出,其病转增』。

  如来又举譬喻来说明着空的过失:「迦叶!譬如医师,授药」给病人服下。由于药力,「令病扰动」;受药力影响,减杀病势而逐渐好转。假使不断服下的那些「药」,一直「在内而不」排泄「出」来。迦叶!你以为「是病人」的病,可能会痊愈吗?迦叶对佛说:不会的。「是药不出」来,「其病」不但不会好,反而要「转增」的。这就叫『旧病未愈,药反成病』了。「差」,与瘥同,是病好了的意思。

  二、『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说到这里,佛才合譬喻说:「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如一切病,唯有服药才能治愈一样。「若起空见,则不可除」,如药留在体内不出来,起副作用,反而增病一样,那才无药可治了。

  庚二  怖依他性空

  (p.126)譬如, 有人怖畏虚空,悲嗥椎胸,作如是言:我舍虚空。于意云何?是虚空者可舍

  离不』?『不也,世尊』!『如是迦叶!若畏空法,我说是人狂乱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于空。

  一、佛因众生的根性而说空说有

  1、依他起相,就是因缘所生法(唯识学者以唯识为宗,所以说依他起是心心所法)。

  『因缘所生法,我说毕竟空』,是《华手经》所说,而表达了《般若》等大乘经的要义。176这里,应该分别:

  (1)如说缘起法空,而彻底否定了缘起法,以为如龟毛兔角那样,那是方广道人──空假名论者的妄执。177

  (2)如说缘起的法性空,而缘起法相不空,那是假名不空论者。178

  前是太过派,这是不及派。

  2、空的究竟了义是:缘起法唯是假名,所以是毕竟空;但毕竟空不碍缘起如幻,才是空有无碍的中道。

  然而从小乘到一分大乘(近于「不空论者」),都是『闻毕竟空,如刀伤心』179,难以忍受的。因为照这些「实有论者」的见地,『假必依实』,怎幺能说一切都是假名,毕竟空呢!如一切唯假,也就一切皆空,那一切都没有(他们是以空为没有的)了,假名也不可能呀!既不能说一切唯假名,当然假名安立的,没有自性,可以说空,而自相安立的有,不可以说空了。所以他们怖畏真空,违逆真空。或者修正真空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其实某些是空的,某些是不空的。在一切唯假名,一切毕竟空中,他们就感到没有着落,不能成立生死涅槃一切法。所以非要在空的以外,求到一些不空的,才能成立生死与涅槃,才能发心修行而向佛道。180

  3、众生一向为自性见所蒙昧,也就一向是爱有恶空。佛对于这些(五事不具足的),有时也不得不方便假说,隐空说有,以化导他们呢!

  二、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悲嗥椎胸,作如是言:我舍虚空。于意云何?是虚空者可舍离不』?『不也,世尊』!

  像这种怖畏因缘生法,毕竟性空,而想在空外别求不空的行人,佛在究竟了义的立场,以譬喻来呵斥他们说:「譬如有人,怖畏虚空」,大声「悲嗥」(与号同),以手自己「椎胸,作如是言:我」要「舍虚空」,而到没有虚空的所在。佛问迦叶:你觉得怎样?「是虚空可舍离」吗?迦叶说:「不」可能的。虚空遍一切处,是物质存在的特性;那里有物质,那里就有虚空,怎幺能离却虚空,而到没有虚空的所在呢!

  三、『如是迦叶!若畏空法,我说是人狂乱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于空。

  佛这才以法合譬说:「如是迦叶」!那些听说一切法毕竟空,怖「畏空法」,一定要在不空中安立一切法的,不就像这想逃避虚空的愚人吗?「我说是人」──不能信忍181一切法毕竟空,而要安立不空的人,是「狂乱失心」的神经病者!是为无始以来,自性见所蒙昧,而没有正知见的人。为什幺这样说呢?一切法毕竟空,是一切法的本性如此。众生无始以来,起惑也好,造业也好,受报也好,就是发心也好,修行也好,什幺都从来就是毕竟空的。一向「常行空中」,幻生幻灭而不自知,反「而畏于空」,要求得不空法,这不是颠倒失心吗?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