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宝积经讲记》讲义

庚三  着遍计执有

  (p.128)譬如画师,自手画作夜叉鬼像,见已怖畏,迷闷躄地。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自造色、声、香、味、触故,往来生死,受诸苦恼,而不自觉。

  一、譬如画师,自手画作夜叉鬼像,见已怖畏,迷闷躄地。

  为了显示众生的遍计妄执,所以又说画鬼喻。「譬如画师,自手画作夜叉鬼像」。

  夜叉,是捷疾有力的大力鬼,相貌非常凶恶。

  但是自己画的,无论怎幺样,也不应该怕他。可是众生是愚痴的!由于画得太像了,活像是真的一样。自己「见」了,也不免动心。越看越怕,竟然「怖畏」起来,吓得昏迷过去,「迷闷躄」倒在「地」。这真太可怜了!

  二、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自造色、声、香、味、触故,往来生死,受诸苦恼,而不自觉。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可怜!自己起惑造业,招感到这一期身心,以及外在的种种尘境。这都是「自造」的「色、声、香、味、触」等。从业所感的如幻缘起法,本性空寂。但由于过去的妄执熏习,生起时有自性相现(所以一分学者,说是自相安立),就是错乱的戏论相。内而根身,外而尘境,也真活像是实有的;在众生的认识中,自然的直觉为实有的,不空的。因此更起妄执,执为实有,愈执愈迷,一直造业受报下去。唉!生死本来性空,而众生却「往来生死」,生死不了。色声等本来性空,而众生为境相所缚,于是今生后世,不断的「受诸苦恼」。在如幻毕竟空中,苦苦不已,生生不已,「而不自觉」为性空,从空得解脱,这岂不像那画鬼的画师吗?

  己三  善巧智断

  庚一  智

  辛一  观俱境空

  (p.130)譬如幻师,作幻人已,还自残食。行道比丘亦复如是,有所观法,皆空皆寂无有

  坚固,是观亦空。

  一、遣执显空是非智慧不办的

  在宣说显了空性,遮遣情计以后,如来又接着说善巧智断一科。因为遣执显空,是非智慧不办的。有了智慧,就一定能断除惑业。但众生的智浅福薄,对于智与断,也不能善巧,易于颠倒执着,违害了佛的深义,所以也非明确的抉择不可。

  二、不明空义的凡愚会起二大妄执

  先说智。现证的如实智,从观慧生,也就是从「观照般若」而起现证的「实相般若」。182一般不明空义的凡愚,对这问题,起二大妄执。

  1、有的以为:所观境是空的,观心是不空的。

  (1)他们说:观一切法空,一切法是空的,但总不能说观心也是空呀!如观慧也是空的,那就没有观慧,也就不能观了。这样,他们成立「心有境空」论。

  这如西哲笛卡儿一样,起初怀疑一切,而最后觉得,能怀疑的我,到底是不容怀疑的。如我也是可怀疑的,那就不能怀疑一切了。这样,他又从『我思故我在』的实在上,建立他的哲学。这样的理解,尽是世间的思想路数,与佛出世解脱的深义不合。

  (2)譬如幻师,作幻人已,还自残食。

  为了破斥这境空心不空的妄执,所以举喻说:「譬如幻师」,以咒术等,变化「作幻」化的「人」、狮、虎等。这些虽都是幻化的,性空无实的,但彼此却「还自残」害,啖「食」。以幻害幻,以幻食幻,而归于不可得。183

  (3)行道比丘亦复如是,有所观法,皆空皆寂无有坚固,是观亦空。

  这样「行道比丘,亦复如是」。比丘如幻师;所起的观境、观心,如幻化的人、虎等一样。这能观、所观,一切都是如幻性空的,所以说:凡「有所观法,皆」是性「空」,「寂」灭,都是「无有坚固」;能「观亦空」。虽一切如幻性空,而所观、能观,一切成立。所以,以即空的观慧,观即空的观境;境空寂,观也空寂,怎幺倒执境空而观心不空呢!这一执着的主要根源,还是以为空是没有;没有,怎幺能观呢!不解空义,妄执就由此而起了。

  辛二  智起观息

  (p.131)迦叶!譬如两木相磨,便有火生,还烧是木。如是迦叶!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

  智生已,还烧实观。

  2、有的以为:无漏圣智──现证般若,是离妄识、离分别的自证。

  (1)无漏圣智──现证般若,是如如智,是无分别智,所以虚妄分别(妄识)为性的分别观,是怎幺也不能引发圣智的。不但不能,反而是障碍了!因为这是妄上加妄,分别中增分别,如以水洗水,以火灭火一样,永不可能达成离妄离分别的自证。这所以,主张直体真心,当下都无分别,以无念离念为方便。

  (2)这对于如来的无边善巧方便,可说是完全失坏了!佛于止外说观,定外说慧,经闻、思而起修慧(观),才能趋入真证,怎幺说分别观无用呢?

  这里,佛就说一譬喻,来除灭这些妄执。佛呼「迦叶」说:「譬如两木相磨」,不要以为一木加一木,木更多了。如以两木相磨为方便,久久生暖,接着「便有火生」。等到火生起时,反「还烧是木」,而木都被烧去了。这如由于「真实观」的观一切法空,「故生圣智慧」。等「圣智生」起了,不但境相寂灭,反「还烧」了这能观的真「实观」。这就达到了境空心寂,如如无分别智现前。

  三、何谓真实观?

  这里的真实观,是什幺呢?是分别观慧。论体性,是有漏的虚妄的,那怎幺说是真实呢?要知分别的观慧有二:184

  1、世俗观慧:

  如观青、瘀、脓、烂等,佛土的依正严净等,这都以『有分别影像相』为境。

  2、胜义观,也就是真实观。

  观一切法无自性空,不生不灭等。这虽是分别的,而能观一切分别自性不可得,是以『无分别影像相』为境的。这样的分别观,是顺于胜义的,是分别而能破分别的。经论中说有以『声止声』185(如说大家不要讲话),『以楔出楔』186等譬喻,来显示无分别观的胜用。

  等到引发无漏圣智,这样分别为性的无分别观,也就不起了。以分别观,息分别执,是大善巧,妙方便!

  这样的真实观,有观的妙用而没有取着。在悟入真实性时,是不能没有这样的真实观──中道观的。187

  庚二  断

  辛一  破无智

  (p.133)譬如然灯,一切黑暗皆自无有,无所从来,去无所至。非东方来,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不从彼来,去亦不至。而此灯明无有是念:我能灭暗。但因灯明法自无暗,明暗俱空,无作无取。如是迦叶!实智慧生,无智便灭。智与无智,二相俱空,无作无取。

  一、承前启后

  智慧,能观法性空而证实性,又能断除惑业。惑是烦恼的别名,以无明为总相。

  什幺叫「无明」?188

  总相的说,是不知缘起性空的中道。

  别相的说,是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性,不知相,189不知体用190因果等。

  所以无明又叫无智;而能破无明的般若,也可以称为「明」了。

  智生惑灭,是一定的,但如取着实性,以为实有般若可生,实有无明可破,那就是无智烦恼了。

  二、「譬如然灯,一切黑暗皆自无有,无所从来,去无所至。」

  所以佛又举喻来显示:「譬如然(就是燃烧的燃字)灯」,灯真的点亮了,那「一切黑暗,皆自」然的「无有」了。

  光明从那里来的?

  黑暗又向那里去了?

  如以明、暗为实有自性的,那光明应有一确定的来处,然而光明是「无所从来」的。黑暗应确定到那里去,而黑暗又是「去无所至」的。

  三、「非东方来,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不从彼来,去亦不至。」

  一般以为明、暗是物质性,那物质应占有空间。如有空间性,那光明不是应从十方的那一方来,黑暗应向十方的那一方去吗?

  佛以简要的句法来说:光明「非东方来」;黑暗的「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叫四维)上下」。这可见灯明「不从彼来」,黑暗的「去,亦不至」什幺地方了。明生暗灭,不是这样的不来不去吗?

  四、「而此灯明无有是念:我能灭暗。但因灯明法自无暗,明暗俱空,无作无取。」

  不仅没有来去的处所,光明也没有破暗的实用。所以说:「灯明无有是念:我能灭暗」。灯明的不作此想,即表示灯明没有破暗的实用。如以为有实性实用,那试问:

  灯明是及(接触到)暗而破暗呢?

  不及闇而破闇呢?

  如明、暗不相及,明在明处,暗在暗处,那明怎能破暗?

  如明不及暗而能破暗,那一室的灯明,应尽破十方的黑暗了!

  如说明、暗相及,那不是明中有暗,暗中有明吗?

  明既破暗,暗也应障明了!

  这可见明、暗如幻,如《中论》的〈观然可然品〉广说。191

  所以说:不是灯明实能破暗,而只「因灯明法」尔如此,灯明现起,「自」然「无暗」。「明闇俱空」,如幻如化的。没有自性的破暗作用,所以说「无作」。没有一毫的自性可取着,所以说「无取」。

  五、「如是迦叶!实智慧生,无智便灭。智与无智,二相俱空,无作无取。」

  智慧如灯明,无明如黑暗。根据上说的明、暗,也可以比知般若破无明的意义了。

  佛这才告诉「迦叶」!这样,「实智慧生,无智便灭」。这不但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而般若也没有破惑的自性实用,这只是「智与无智,二相俱空,无作无取」,法尔如是的智生惑灭而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辛二  灭结业

  (p.136)迦叶!譬如千岁冥室,未曾见明,若然灯时,于意云何?暗宁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不也,世尊!若然灯时,是暗无力而不欲去,必当磨灭』。『如是迦叶!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其灯明者,圣智慧是。其黑暗者,诸结业是。

  一、结业

  结业,可作二说:

  1、结是烦恼,如三结192、五结193等。

  能系人于生死而不得解脱,所以名为结。

  业是身口意的动作;由表业而起无表业,194为招感种种苦乐异熟的因缘。

  上说无智,约烦恼的通相说;这里的结业,约种种烦恼与业说。

  2、结业是系属三界的业,如欲界系业,色界系业,无色界系业。195

  这样,上文约烦恼说,这里约业说。

  智慧生而结业灭,与智生而无智灭一样,所以如来还是举灯明破暗作比喻。

  所不同的,上约空间说(十方),今约时间说而已。

  二、「迦叶!譬如千岁冥室,未曾见明,若然灯时,于意云何?暗宁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

  佛说:「迦叶!譬如千岁」来乌黑的「冥室」,从来「未曾见」过光「明」,这黑暗,简直可说是冥室中的主人了。「若然灯时」,光明要来了,你的意思如何?冥室的黑「暗」,可能「有」这样的意「念」──「我久住此」间,这是我的老家,我「不欲去」吗?

  三、「不也,世尊!若然灯时,是暗无力而不欲去,必当磨灭」

  迦叶听了说:「不」会的!「世尊!若然灯时,是暗无力」,想继续住下「而不欲去」的。因为光明一来,这黑暗是自然的消失,「必当磨灭」。

  四、「如是迦叶!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其灯明者,圣智慧是。其黑暗者,诸结业是。」

  佛说:「如是迦叶」!同样的,众生无始以来,「百千万劫,久习」而成的无边「结业」,虽这幺久了,但「以一实观」的照明,结业也就「即皆消灭」,如黑暗一样。

  所以结论说,上面说的「灯明」,就是「圣智慧」;而「黑暗」也就是一切「结业」了!

  丁二  赞菩萨殊胜

  戊一  生长佛法胜

  己一  不断结使

  (p.138)迦叶!譬如种在空中而能生长,从本已来无有是处。菩萨取证,亦复如是,增长

  佛法,终无是处。迦叶!譬如种在良田,则能生长。如是迦叶!菩萨亦尔,有诸结使,杂世间法,能长佛法。

  在修广大正行时,曾以十九种譬喻,显示菩萨的功德。196

  现在这习甚深中观段,也以十二种譬喻,赞叹菩萨的殊胜。

  丁二  赞菩萨殊胜(书p.137-155)

  戊一  生长佛法胜:己一  不断结使〔1〕  ;己二  不离生死〔2〕

  戊二  福智广大胜:己一  功德大〔3〕     ;己二  智慧大〔4〕

  戊三  种姓尊贵胜:己一  真实佛子〔5〕  ;己二  绍隆佛种〔6〕

  戊四  初心希有胜:己一  胜出声闻〔7〕  ;己二  人天礼敬〔8〕

  戊五  普利众生胜〔9〕

  戊六  出生如来胜〔10〕

  戊七  众生福田胜〔11〕

  戊八  声闻依止胜〔12〕

  一、菩萨能生长佛功德法之理由

  十二譬喻,分八种殊胜,第一是生长佛法胜。

  为什幺菩萨能生长佛功德法?因为他不断结使,不离生死。

  不断结使,不离生死,而能生长佛法,听来希奇。其实,正因为不断结使,不离生死,才能生长佛法呢!

  二、「迦叶!譬如种在空中而能生长,从本已来无有是处。菩萨取证,亦复如是,增长佛法,终无是处。」

  先说不断结使,如《观弥勒菩萨上生经》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197可见不断结使,为菩萨道的特胜!

  佛举喻说:「迦叶!譬如」谷麦,「种在空中,而能生长」苗叶,开花结实,那是「从本」际──无始「已来,无有是处」,绝无可能的。这样,在修行菩萨道时,如「菩萨取证」空性,断除烦恼,以为到达了究竟,参学事毕,那就如种在空中一样。虽毕竟清净,而要他「增长佛法」,圆成佛道,也是「终无是处」的了!

  这因为取证空性,烦恼就断了。生死要在烦恼水滋润业种的情况下,才会生起。如烦恼断了,生死就不能再起,菩萨也就不能长在生死中广度众生了。这就等于小乘,退堕小乘,怎会增长佛法而向佛果呢?

  三、「迦叶!譬如种在良田,则能生长。如是迦叶!菩萨亦尔,有诸结使,杂世间法,能长佛法。」

  接着,佛又反过来告诉「迦叶:譬如种在」肥沃的「良田」,虽不大清净,却「能生长」苗叶,开花结实。198这样「迦叶」!真正的「菩萨」,也是如此。

  在修行道中,如悲心还没有深切,愿力还没有宏大,般若还没有五度来扶助,那就不求取证,尽量降伏粗重烦恼,削弱烦恼的势力,而仍保「有诸结使」。199

  结是三结等;使是七使200(或译随眠201,以随逐行人,增长烦恼得名)。

  菩萨没有断除这些烦恼,所以在所修的圣道──戒定慧中,「杂」有烦恼等「世间法」。也就因此,在生死中度众生,「能长佛法」了。

  己二  不离生死

  (p.140)迦叶!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菩萨亦复如是,于无为中不生佛法。迦叶!譬

  如卑湿淤泥中,乃生莲花。菩萨亦尔,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

  一、生死与烦恼的关系

  生死,指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起的意思。本来,不断烦恼与不离生死,是不相离的,一约杂染因说,一约杂染果说。如来慈悲心深,再举喻来说明。

  烦恼──杂染因

  生死──杂染果

  二、迦叶!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菩萨亦复如是,于无为中不生佛法。

  「譬如高原陆地」,非常干燥洁净,却「不生莲花。菩萨」也「如是」,如取证空性,「于无为中」──无差别真如性202中,以为所作已办,更没有事了。由于清净寂灭,也就「不生佛」的功德「法」。

  三、迦叶!譬如卑湿淤泥中,乃生莲花。菩萨亦尔,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

  反之,「迦叶!譬如卑湿淤泥中」,虽是污秽的,却能「生莲花。菩萨」也如是,不证空性,不断烦恼,不离生死,与邪恶苦恼的生死众生在一起,也就能救度「生死淤泥」中的「邪定众生」。这样的悲愿深广,才「能生佛法」。

  四、众生有三类:

  1、众生有三类

  成就八正道,一定趣入出世解脱的,叫正定聚。203

  如成就八邪道204,一定要堕入三恶道的,叫邪定聚。

  成就人天善法的中等众生,叫不定聚。

  也就是上智、下愚与中人的分类。

  2、这里说邪定众生,意思说菩萨对罪恶的苦恼众生,特别关切而已。其实,不定众生,也是菩萨救度的对象。

  又莲花喻,一般只重视他的出淤泥而不染,而不知莲花是不能离开淤泥的。

  三类众生

  成就之法

  归趣

  众生之名

  根机

  第一类

  八正道

  出世解脱

  正定聚

  上

  第二类

  八邪道

  三恶道

  邪定聚

  下

  第三类

  人天善法

  不定聚

  中

  戊二  福智广大胜

  己一  功德大

  (p.141)迦叶!譬如有四大海,满中生酥。菩萨有为善根甚多无量,亦复如是。迦叶!譬如若破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取海一渧。一切声闻有为善根,亦复如是。

  第二是福智广大胜。

  菩萨一定修集福德与智德二资粮,都是广大无边,非声闻乘可比。先说福德,

  一、迦叶!譬如有四大海,满中生酥。菩萨有为善根甚多无量,亦复如是。

  佛说:「迦叶!譬如有四大海」,充「满」了海「中」的,都是「生酥」。

  生酥,是从牛乳取出来的,没有熬熟,熬熟就成为熟酥,再不能与水交融了。

  四大海充满了生酥,真是多极了!

  现在拿来比喻「菩萨有为善根」,也是这样的「甚多无量」。

  生灭有作的,名有为。

  菩萨没有与法性相应以前,所有的一切福德善根──施、戒、定等,都还是有为的。

  二、迦叶!譬如若破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取海一渧。一切声闻有为善根,亦复如是。

  菩萨的有为善根那幺多,而声闻呢,佛告「迦叶:譬如若破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海」水的「一渧」,那简直微不足道!而「一切声闻」人的「有为善根」,恰好如毛分的一渧,真是难以为喻!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己二  智慧大

  (p.142)迦叶!譬如小芥子孔所有虚空;一切声闻有为智慧亦复如是。迦叶!譬如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菩萨有为智慧甚多,为力无量,亦复如是。

  再说声闻的智德,也还不及菩萨的智德。205

  一、迦叶!譬如小芥子孔所有虚空;一切声闻有为智慧亦复如是。

  佛又举譬喻说:「譬如小芥子孔所有虚空」;芥子已够小了,芥子孔不更微小吗?「一切声闻」──「随信行,随法行,慧解脱,俱解脱」206,或贤207或圣,他们所有解悟无我我所空的「有为智慧」,也是这样的微小。

  二、迦叶!譬如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菩萨有为智慧甚多,为力无量,亦复如是。

  「譬如十方虚空」,是那样的「无量无边;菩萨有为智慧」──胜解一切法性空的智慧,208也是这样的「甚多」;功「力无量」,能为佛道的眼目,导一切功德而向于佛果,也「如是」的不可思量!

  三、大小乘空义的差别

  1、大小乘的胜义慧,都是观空的,所以举虚空为譬喻。芥子孔的空,与太虚空,虽然本质是平等的,而量是相差得太远了。209

  2、这所以小乘偏重人无我的空慧,仅能自了,而菩萨特重一切法空。这空无我的胜慧,能为上趣佛道,下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这一比喻,龙树的《智论》也曾引述到,以明大小乘空义的差别。210

  戊三  种姓尊贵胜

  己一  真实佛子

  (p.143)迦叶!譬如剎利大王,有大夫人,与贫贱通,怀妊生子,于意云何?是王子不』?『不也,世尊』!『如是迦叶!我声闻众亦复如是,虽为同证,以法性生,不名如来真实佛子,迦叶!譬如剎利大王与使人通,怀妊生子,虽出下姓,得名王子。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福德智慧,往来生死,随其力势利益众生,是名如来真实佛子。

  第三是种姓尊贵胜。

  在古代,重视种姓的贵贱。尊贵的王族中,如确系先王的血统,而能继承王家的大业,那是特受尊敬的。这里就以此为比喻,显示菩萨的殊胜,远非声闻贤圣可及。

  先明菩萨为真实的佛子,

  一、迦叶!譬如剎利大王,有大夫人,与贫贱通,怀妊生子,于意云何?是王子不』?『不也,世尊』!『如是迦叶!我声闻众亦复如是,虽为同证,以法性生,不名如来真实佛子。

  如来举喻说:「迦叶!譬如」印度四种姓中,主持国政的「剎利大王」,有「大夫人」──王后。他虽是大王的元后,却「与贫贱」阶级的臣仆私「通」,因而「怀妊生子」。

  迦叶!你的意思如何?这算「是王子」吗?迦叶说:这不是大王的血统,虽或者也叫他王子,而实「不」能说是真正王子的。「世尊」!我以为这样。

  佛即印可他说:「如是迦叶」!要知道在佛法中,「我」所教化的「声闻众,亦复如是」。「虽」然声闻也称「为同证」法性,同得解脱,也说「以法性生」。他们每自己宣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211,自认为佛子;但他们「不名如来真实佛子」。为什幺呢?『佛心者,大慈悲是』212。他们没有广大甚深的悲愿,多少继承了外道的独善与苦行,没有能契合佛的真精神,正像王大夫人,与贫贱私通而生的王子一样。

  二、迦叶!譬如剎利大王与使人通,怀妊生子,虽出下姓,得名王子。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福德智慧,往来生死,随其力势利益众生,是名如来真实佛子。

  接着,佛又对「迦叶」说:「譬如剎利大王,与使」女交「通」;使女也「怀妊生子」。母亲「虽出下」贱的种「姓」,而生下的孩子,却「得名王子」,享受王家的尊贵。为什幺呢?因为这确是大王血统的缘故。

  这样,「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是薄地凡夫213,因自力或他力──受人教化,发起了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的大菩提心。菩提心在凡夫心中成就,如王子从贫贱的使女而生一样。当凡夫初发心,初名菩萨时,「虽未具足福德智慧」,看起来苦恼非常,还是「往来生死」当中,头出头没。但他确是菩萨,「随其」菩提心成就的「力势」,已能在生死中「利益众生」。他有了大慈悲为本的菩提种姓,所以「是名如来真实佛子」。

  三、佛法中对「佛子」之定义不同214

  1、在声闻法中,声闻四果,名为佛子,因为从佛闻法而已同证法性了。

  2、大小兼畅的大乘中,说声闻与菩萨,都是佛子。

  3、但约大乘不共的意义来说,声闻算不得佛子。而菩萨,即使是无福无慧,生死流转,却已是真实的佛子了!

  己二  绍隆佛种

  (p.146)迦叶!譬如转轮圣王而有千子,未有一人有圣王相,圣王于中不生子想。如来亦尔,虽有百千万亿声闻眷属围绕,而无菩萨,如来于中不生子想。迦叶!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夫人,怀妊七日,是子具有转轮王相,诸天尊重,过余诸子具身力者。所以者何?是胎王子,必绍尊位,继圣王种。如是迦叶!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诸菩萨根,如胎王子,诸天神王深心尊重,过于八解大阿罗汉。所以者何?如是菩萨名绍尊位,不断佛种。

  再说绍隆佛种。这与上文大致相近,但这里着重在将来能荷担如来的家业。

  一、迦叶!譬如转轮圣王而有千子,未有一人有圣王相,圣王于中不生子想。如来亦尔,虽有百千万亿声闻眷属围绕,而无菩萨,如来于中不生子想。

  1、如来举喻说:「迦叶!譬如」剎利大王中,统一四洲的「转轮圣王」,一定「有千子」具足。但如还「未有一人有」转轮「圣王」相时,「圣王于」这幺多的王子「中」,就「不生子想」。什幺是圣王相?出胎后,有三十二相具足。215在胎时,母后的心意清净,少烦恼,身体安和;还有天龙等来卫护的瑞相。

  千子虽不能成转轮圣王,但到底是圣王的王子,怎幺说不生子想呢?要知道,子,第一是自己的血统;第二是能继承自己的家业。千子们都没有轮王相,将来不会继承王的尊位,统理国政,那就会觉到还不是太子。

  2、这一比喻,如来合法说:「如来」是轮王一样,自成佛教化以来,「虽有百千万亿声闻」贤圣,为如来的「眷属」。如来说法时,声闻众是云屯雾集的,「围绕」如来,庄严法会。但在这大众中,如「无菩萨,如来」也就「于」声闻众「中,不生子想」。因为这都不是当来下生,继承佛位的佛子。216

  二、迦叶!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夫人,怀妊七日,是子具有转轮王相,诸天尊重,过余诸子具身力者。所以者何?是胎王子,必绍尊位,继圣王种。如是迦叶!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诸菩萨根,如胎王子,诸天神王深心尊重,过于八解大阿罗汉。

  1、相反的「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夫人」,忽然「怀妊」了。虽还只是「七日」,但「是子具有转轮王相」。当时,臣民们虽还不知道,而「诸天」──天龙八部217,都「尊重」胎中的王子,而来护卫他,超「过」了其「余诸子」,年长而「具身力」的人。天龙等为什幺如此?因为「是胎」中的「王子」,将来生下来,「必」定「绍」承轮王的「尊位,继」续「圣王」的「种」胤218,主持国政,利益民众,远过其他王子的功德。

  2、如来再合喻说:「迦叶!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诸菩萨根」──没有显而可见的菩萨德相,不是一般人所能认识,「如胎」中的「王子」,也还只是精血凝和,没有眼耳等根相。但「诸天神王」──天龙八部们,却「深心尊重」初发心菩萨,胜「过于八解」脱的「大阿罗汉」。219

  3、在声闻乘中,最高的圣果,是阿罗汉位。阿罗汉是梵语,意思是断尽了烦恼,生死已尽,应受人天的供养。约断烦恼,证法性,了生死说,阿罗汉是一样的。但约定力、通力、悲心、世俗智来说,浅深也大有差别。其中俱解脱阿罗汉能得八解脱:220

  一、内有色想外观色解脱;

  二、内无色想外观色解脱;

  三、净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八、灭受想定解脱。

  这是定力极深,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说菩萨的功德,比声闻的自利功德大,还容易信解。现在说菩萨最初发心,什幺功德还没有,就比得八解脱的大阿罗汉还高,就难免有人怀疑了。

  三、所以者何?如是菩萨名绍尊位,不断佛种。

  所以佛又说明理由:「如是菩萨」,虽还没有成就菩萨根,但已「名」为能继「绍」如来的「尊位」者,能使未来「不断佛种」。有了菩萨,就有佛佛相承,广大无尽的普利众生,这那里是八解罗汉可及呢!

  戊四  初心希有胜

  己一  胜出声闻

  (p.149)迦叶!譬如一琉璃珠,胜于水精如须弥山。菩萨亦尔,从初发心,便胜声闻辟支

  佛众。

  第四是初心希有胜。上说菩萨的种姓尊贵,已说到初发心菩萨的尊贵,现在如来承上意而更为譬说。

  一、迦叶!譬如一琉璃珠,胜于水精如须弥山。菩萨亦尔,从初发心,便胜声闻辟支佛众。

  1、「迦叶,譬如一」颗小小的,蔚蓝色的「琉璃珠」,价值与妙用都「胜于水精」──一般的水晶,那怕水晶大得「如须弥山」那样。

  2、「菩萨」也如此,「从初发心」以来,即使位居凡夫,「便胜」于「声闻辟支佛众」。

  二、胜于声闻、辟支佛二众之理由

  声闻,一向是大众共住的。

  辟支佛,译义为独觉。其实除「麟角喻辟支」一人出世而外,其余也都是众多共住

  的。221

  上文说初发心菩萨,胜过八解脱的大阿罗汉。现在进一步说,不要说得八解脱的,就是无数的二乘无学众,也不及一位初心菩萨呢!

  己二  人天礼敬

  (p.150)迦叶!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来拜谒。菩萨亦尔,初发心时,诸天

  世人皆当礼敬。

  初发心菩萨,不但胜过二乘,而且也为人天所尊敬。

  一、迦叶!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来拜谒。

  如来举喻说:「迦叶!譬如」剎利「大王夫人」,当他诞「生」王「子」的「日」子,所属的「小王」及「群臣」,都要「来拜谒222」,为他是王子而庆贺。

  二、菩萨亦尔,初发心时,诸天世人皆当礼敬。

  这样,「菩萨」也如此。「初发心时,诸天」与「世人,皆当礼」拜恭「敬」,因为他是菩萨,是佛的种姓,是未来佛。凡夫没有慧眼,或者会轻视初心菩萨,所以佛特地说应尊敬。223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戊五  普利众生胜

  (p.150)迦叶!譬如雪山王中生诸药草,无有所属,无所分别,随病所服,皆能疗治。菩

  萨亦尔,所集智药,无所分别,普为众生平等救护。

  第五是普利众生胜。

  一、迦叶!譬如雪山王中生诸药草,无有所属,无所分别,随病所服,皆能疗治。

  佛举比喻说:「迦叶!譬如雪山王」──喜马拉耶山区,近印度西北区的大山,终年积雪,极高极大,所以叫雪山王。在这大雪山「中,生诸药草」。这一地区,古代是不属于任何国家,也不属于任何人的,所以雪山的一切药草,也都「无有所属」。因为不是属于谁的,所以不问是什幺人,「无所分别」。只要是「随病」所宜──对症的话,就能随「所服」的药,而「皆能疗治」。

  二、菩萨亦尔,所集智药,无所分别,普为众生平等救护。

  「菩萨」也如此,修行「所集」的,以智为主的一切法门,如雪山的各种药草一样,所以叫「智药」。对人的贵贱、贫富、智愚,都「无所分别」,一视同仁,而能「普为」一切「众生」,作「平等救护」,解脱众生的苦恼。224

  戊六  出生如来胜

  (p.151)迦叶!譬如月初生时,众人爱敬逾于满月。如是迦叶!信我语者,爱敬菩萨过于

  如来。所以者何?由诸菩萨生如来故。

  第六出生如来胜。人天应尊敬菩萨,而且要敬重到极点。

  一、迦叶!譬如月初生时,众人爱敬逾于满月。

  对于这,如来又举喻说:「迦叶!譬如月初生时」,印度的民俗,就举行非常隆重的新月祭。225所以说:「众人爱敬」这新月,「逾」越了十五晚上的「满月」。226

  我们中国人,是喜爱满月的。但在印度,除了团圆的满月外,还敬爱新月,因为新月是象征着光明的出生,从此一直向大圆满的光明而前进。

  二、如是迦叶!信我语者,爱敬菩萨过于如来。所以者何?由诸菩萨生如来故。

  如来说了这一比喻,才合喻说:「迦叶」!大家如相「信我」的「语」言,那幺「爱敬菩萨」,就应该「过于」对「如来」的尊敬。为什幺呢?因为如来如满月,初发心菩萨如新月。大乘经中,有以月光渐增到圆满的比喻,说明菩萨的从初发菩提心,到无上菩提的圆成──成佛。从爱敬新月的意义,就可知特别爱敬菩萨的意义,「由」于从「诸菩萨」,能出「生如来」呀。没有菩萨,就没有佛,佛是从菩萨生的。这就显出菩萨的重要,应受世人最高的崇敬了!

  戊七  众生福田胜

  (p.152)迦叶!譬如愚人舍月,礼事星宿。智者不尔,终不舍离菩萨行者,礼敬声闻。

  第七众生福田胜。

  菩萨这样的可崇敬,那自然应尊敬菩萨,菩萨才是我们的殊胜福田。

  一、迦叶!譬如愚人舍月,礼事星宿。

  如来又举喻说:「迦叶!譬如愚人,舍」弃了圆满光明的「月」亮,反而去「礼」拜「事」奉那些「星宿」,如北斗星,二十八宿227等。

  二、智者不尔,终不舍离菩萨行者,礼敬声闻。

  这是怎样的颠倒?如以菩萨为月亮,那星宿就如声闻众了。这样,有「智者不」会那样的颠倒,「终不舍离菩萨行者」,真实福田,反而去「礼敬」那小乘的「声闻」行人。

  戊八  声闻依止胜

  (p.153)迦叶!譬如诸天及人,一切世间,善治伪珠,不能令成琉璃宝珠。求声闻人亦复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禅定,终不能得坐于道场,成无上道。迦叶!譬如治琉璃珠。能出百千无量珍宝,如是教化成就菩萨,能出百千无量声闻、辟支佛宝。

  第八声闻依止胜。

  这末后一喻,从不应礼敬声闻而来,原来声闻还是从菩萨出生的呢!菩萨为声闻根

  本,大乘法为小乘法根本,拿这点来结赞菩萨的殊胜。

  一、迦叶!譬如诸天及人,一切世间,善治伪珠,不能令成琉璃宝珠。求声闻人亦复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禅定,终不能得坐于道场,成无上道。

  如来举治珠的譬喻:珠,不仅是生成的,也还要经人力的修治。古法,治珠要经磨、押、穿──三个过程,才能显出珠所具的光泽。

  现在佛对迦叶说:「迦叶!譬如诸天」,或者是「人,一切世间善」于「治」珠的治珠师,假使所治的是「伪珠」,那无论怎样的修治,也「不能令成」无价的「琉璃宝珠」,这是伪珠的品质限定了的。

  这样,「求声闻人,亦复如是」。他发的是出离心,没有悲愿,但求自苦的解脱。这也决定了他,无论声闻人所有「一切持戒」功德,「成就」甚深的「禅定」功德,熏修得怎幺好,也「终不能得坐于道(道是菩提的旧译)场」,而「成无上道」。总之,声闻人无论如何修持,也不能成佛。

  二、迦叶!譬如治琉璃珠。能出百千无量珍宝,如是教化成就菩萨,能出百千无量声闻、辟支佛宝。

  再举喻来说菩萨:「迦叶!譬如」治珠师所「治」的,是一颗毗「琉璃珠」。经过一番琢磨修治,就能显出琉璃珠的妙用。据说,从琉璃珠,「能」引「出百千无量」数的各种「珍宝」。

  拿这来比喻,那就「是教化」发菩提心,起大悲愿,修集广大福智资粮。等到「成就」真实「菩萨」,那就从菩萨的教化中,「能出」生「百千无量」数的「声闻、辟支佛宝」。228二乘圣果,虽不及菩萨,但也是世所希有的珍宝,故比喻为各种宝物。

  从菩萨的不断结使,到这出生二乘,为二乘所依止,种种比喻赞叹,显出菩萨道的

  善巧,崇高。

  丙三  作教化事业

  丁一  毕竟智药治

  戊一  总说

  (p.155)尔时,世尊复告大迦叶:『菩萨常应求利众生。又正修习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与一切众生。所得智药,遍到十方疗治众生,皆令毕竟。云何名为毕竟智药?

  一、承先启后

  1、正明菩萨道中,已说了「修广大正行」229,「习甚深中观」230,现在要说起方便大用,「作教化事业」231。前二是自利,这里要说利他。232

  2、菩萨虽以利他为重,而实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广大正行,都是与众生有利益的。而现在要说的方便教化,又都是从自己的修集得来。怎样自利,就怎样利他,所以菩萨是在「利他为先」的原则下,去从事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的工作。233

  二、「作教化事业」分二科

  在菩萨的方便化导中,分「毕竟智药」与「出世智药」二科。234

  菩萨能治众生的生死苦恼病,主要是智慧,所以叫智药。

  1、菩萨以般若──智慧而修集的一切法药,是能根治众生生死重病的,所以叫毕竟智药,毕竟就是究竟彻底的意思。

  2、这些智药,虽能达到菩提、涅槃,但或是远方便,或是近方便;或是助成的,或是主要的。235那切近而主要的智药,名为出世智药。

  菩萨修集得来的佛法,不外这二类。

  三、尔时,世尊复告大迦叶:『菩萨常应求利众生。又正修习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与一切众生。所得智药,遍到十方疗治众生,皆令毕竟。云何名为毕竟智药?

  说明毕竟智药,先总说。

  这是另起一大段,所以经上说:「尔时,世尊」又「告大迦叶」说:修广大正行,与甚深中观的「菩萨」,是出发于大菩提心的,利他心重,所以「常应」寻「求」方便,怎样去「利众生」。要利益众生,就知道要切实修学。

  1、约修集福德说,

  「又正修习一切所有」的「福德善根」,不是为自己,而愿以平「等心」236,普遍的回向,「施与一切众生」,同得解脱,同成佛道。

  2、约修习智德说,

  凡菩萨修习「所得智药」,也愿与众生共有,所以「遍到十方」世界,去「疗治众生」的身心重病。237不但去疗治,而且「皆令毕竟」全愈,这正如《金刚经》所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238。

  那幺,那些药「名为毕竟智药」呢?

  戊二  别说

  己一  诸对治行

  (p.157)谓不净观治于贪淫,以慈心观治于瞋恚,以因缘观治于愚痴。以行空观治诸妄见,以无相观治诸忆想分别缘念,以无愿观治于一切出三界愿。以四非倒治一切倒: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以无我治无我中计我颠倒,以涅槃寂静治不净中计净颠倒。

  一、毕竟智药有二类

  毕竟智药,是些什幺法门呢?分对治行与菩提行二类。

  1、菩提行是近方便,是引发证悟的法门。(*下一科会解释)

  2、对治行是远方便,在初学时,先要调治烦恼,安定自心,才能进一步的趋向出世解脱。这在古译中,称为『停心』观;奘译作『净行所缘』239。停心观,旧有不净、慈悲、因缘(很多经论,只说此三法门240)、界、数息──五门。241

  本经以前三为一类,以界观的达无我我所,分为三空观及四正观二类。

  二、不净、慈悲、因缘三观为一类

  1、不净观

  「不净观治于贪淫」

  「不净观」,这是于死尸取青瘀等相,然后摄心成观。如经中所说的九想242──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就是不净观。如修习不净观,为对「治」「贪淫」的特效法药。贪淫是障道法,而凡人都为他惑乱。或贪姿色;或贪音声;或贪体臭;或贪体态,如曲线等;或贪他的温柔供事……。修九想观成就,这一切淫念,就都不起了。243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慈心观

  「以慈心观治于瞋恚」

  「以慈心观」来对「治」「瞋恚」病。瞋恚病极其粗重,俗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这是大乘行者所特重的。因为瞋心一起,对于利益众生,就成为障碍了。这应观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儿如女,修习愿一切众生得安乐,同情众生的慈心;慈心增长,瞋恚也就不起了。慈心遍于一切众生,所以素食、放生,也能培养慈心。当来下生的弥勒佛,初发心就不食众生肉,特以慈心(所以姓弥勒,弥勒就是慈)来表彰他的特德。244

  3、因缘观

  「以因缘观治于愚痴」

  「以因缘观」来对「治」「愚痴」病。这里的愚痴,不是别的,而是不明善恶,不明业果,不明流转生死,不明我我所空等愚痴。这唯有以如来十二因缘的观察智药,才能对治他。因为『空相应缘起』245,即开示业果流转等道理。246

  ──以上三观为一类。

  三、界观之三空观 247

  1、空观

  「以行空观治诸妄见」

  「以」诸「行」生灭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的「空观」,修习成就,悟解得有为诸行,没有实我可得。我见为一切妄执根本;能降伏我见,自然就能「治诸妄见」。248这里的妄见,可摄得常、无常见,249边、无边见,一见、异见等。

  2、无相观

  「以无相观治诸忆想分别缘念」

  「无相观」:众生着有,就于一切法取相分别;妄想无边,最为解脱的重障。所以修无相观,观一切法虚妄,不取一切相,就能对「治」顾恋过去的「忆想」,取着现在的「分别」,欣求未来的「缘念」──离一切取相。250

  3、无愿观

  「以无愿观治于一切出三界愿」

  「无愿观」:无愿,或译无作。众生于生死中,爱着不舍,所以起『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251;起心(思愿相应心)作业,愿求生死的相续,名为凡夫。或者把生死看成怨家,三界看做牢狱,于是愿求出此三界生死,名为小乘。现在菩萨的无愿观,能治三界生死的思愿,更能对「治」小乘「一切出三界」生死的「愿」欲。能观生死本空,即没有生死可出,涅槃可求,为菩萨的无愿观。

  ──以上三观为一类。252

  四、界观之四正观

  「以四非倒治一切倒」

  此下四观,名「四非倒」,能对治四颠倒──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治四颠倒,即「治一切倒」。如分别来解说,

  1、无常治常颠倒

  「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

  无常观:「以诸有为皆悉无常」的正观,对「治」于生灭「无常中,计常」住的「颠倒」。

  2、苦治乐颠倒

  「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

  苦观:以「有为」生灭法,无常故「苦」的正观,对「治诸苦中,计乐」的「颠倒」。什幺叫诸苦?在对境而起领受时,分苦受、乐受、舍受──三受。但深一层观察,老病死等苦受,不消说是苦的──苦苦。乐受,如一旦失坏了,就会忧苦不了,叫坏苦。就使是不苦不乐的舍受,在诸行流变中,到底不能究竟,所以叫行苦。这些,都离不了苦,而凡夫着为快乐,所以经说如贪刀头上的蜜一样。253

  3、无我治我颠倒

  「以无我治无我中计我颠倒」

  无我观:「以」诸法「无我」的正观,对「治」于本来空「无我中,计我」的「颠倒」。这更是众生的颠倒根本!一切众生,都不自觉的起自我见,其实不过为迷于色、受、想、行、识而起的妄执。所以萨迦耶见──有身见(俗称我见),是以五蕴为所缘,而并没有自我可得的。

  4、涅槃治净颠倒

  「以涅槃寂静治不净中计净颠倒」

  涅槃寂静观:「以涅槃寂静」观,对「治」于「不净中计净」的「颠倒」。净是清净、不染污。浅一些说:如把自己的身体,看得非常清净美丽,所以去修饰庄严他。或把世间看得非常美好,而迷恋他。

  单是这些净颠倒,佛法常以『不净观』来对治他。

  但深一些的,或因自己的修养,节制;或幻想一圣神的崇高德性,唯一真神,而想象为怎样的圣洁。这些净颠倒,就不是不净观所能对治得了。

  所以本经从大乘法来说,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三界六道(神也在其内),一切是不净的,所以可因之而起贪恋,因之而起烦恼。三界的生死杂染法,那里有净呢?特别是自己的色身,佛说是画瓶一样。外面看来美观,加上庄严,真使人顾影生怜。但里面尽是些臭秽便利,怎幺庄严修饰,也无法掩饰得了。但众生于不净计净,志求清净,才幻想有圣洁的神等。不知唯有不生灭,离众相,无烦恼的涅槃,才是寂静的,究竟清净。所以观涅槃,能治一切净颠倒。

  以四正治四倒,如执着四非倒,还是颠倒,所以大乘法说『非常、非无常』等。

  ──这又是一类。

  五、结

  这三类十法,是对治行,都是观──智慧。菩萨用这些智药,来对治众生的烦恼重病。

  三对治观

  三空观

  四正观

  不净观:治贪淫

  空 观:治妄见

  无常:治常颠倒

  慈心观:治瞋恚

  无相观:治忆想分别缘念

  苦:治乐颠倒

  因缘观:治愚痴

  无愿观:治一切出三界愿

  无我:治我颠倒

  涅槃:治净颠倒

  己二  七菩提行

  (p.162)以四念处,治诸依倚身、受、心、法:行者观身,顺身相观,不堕我见。顺受相观,不堕我见。顺心相观,不堕我见。顺法相观,不堕我见。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开涅槃门。

  以四正勤,能断已生诸不善法,及不起未生诸不善法;未生善法悉能令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长。取要言之,能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一切诸善之法。

  以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坏身一相,令得如意自在神通。

  以五根,治无信、懈怠、失念、乱心、无慧众生。

  以五力,治诸烦恼力。

  以七觉分,治诸法中疑悔错谬。

  以八正道,治堕邪道一切众生。

  再来说切近的法药──七菩提行。

  菩提(bodhi),义译为觉。

  达成正觉的条件,因素,名为菩提分,或菩提支,菩提品。

  总括佛说的菩提分,主要的有三十七类,名为三十七菩提分。这是可以分为七大类: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七大类,就是现在所要说的七菩提行。以下分别来解说。254

  一、「四念处」:

  这是被称为『一乘道』255,能灭忧苦的重要法门,菩萨就以此来救治众生。

  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菩萨以身、受、心、法为系念处,心住于此而正观察,所以名身念处(或译念住)……法念处。

  以念得名,而实体是念相应的智慧。256

  四念处有二:257

  A、别相念处: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B、总相念处:

  观身为不净、苦、无常、无我;……观法也是不净、苦、无常、无我。

  1、「治诸依倚身、受、心、法」

  本经所说的,也是总相念处,但归结于无我。因无常、苦、不净等正观,最后都是为了引发无我正见,这才是四念处法门的宗要。众生对于身、受、心、法,总是有所取着,起常、乐、我、净四倒。所以佛说四念处,对治颠倒,不再取着,所以说:「治诸依倚身、受、心、法」;依倚,就是依之而生取着的意思。

  2、释四念处

  (1)身念处:「行者观身,顺身相观,不堕我见」

  修「行者,观身」──自身、他身、自他的色身,随「顺身相观」察。如观身是种种不净,三十六物所成等,258就可以治灭执净的颠倒。如随顺这身的实相──空无我性来观察,就不再依着身而起我执,就能「不堕我见」了。身体,确是最容易引起我执的,所以如来说法,每每是先说身念处。

  (2)受念处:「顺受相观,不堕我见」

  修行者,随「顺受」──苦受、乐受、舍受的实「相」来观察。受,一切都离不了苦,所以观受是苦,能不着受而治乐颠倒。如观受的实相,从因缘所起,了无自性可得,那就不会计着受而「不堕我见」了。

  (3)心念处:「顺心相观,不堕我见」

  众生的颠倒,莫过于执着心识为常住不变的。这虽是婆罗门教以来的老执着,也实是众生的通病。所以修行者,随「顺心相」,观心识如流水、灯焰,剎那生灭无常。『无常是空初门』,259从生灭无常中,得空无我正见,就能除常倒而「不堕我见」了。

  (4)法念处:「顺法相观,不堕我见」

  一切法中,除了色(身)法,及心法中的受与识,其他如想、思等一切心相应行,心不相应行──有为法;还有无为法。这些,就是法念处观察的对象。修行者,随「顺法相」而起正观,没有一法是可取可着的;也就是没有一法是可以安立为我的(如着法是有,这就是执我的所在),因而能「不堕我见」。

  3、结:「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开涅槃门」

  「是四念处」,如能修习观察,都能不起我见,就「能厌一切──身、受、心、法」,也就是能厌离生死流转,心向涅槃。所以说能「开涅槃门」,而有了进入涅槃的可能!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四正勤」:

  这是四种能断除懈怠、放逸,勇于为善的精进,所以也名四正断。260勤与精进,佛法中都是指向上向善的努力来说。那四种呢?

  1、「能断已生诸不善法」

  由于精进,「能断」过去「已生诸不善法」──烦恼。已生的已经过去了,但过去了的烦恼,还能影响自己身心,束缚自己,这要以精进来断除他。如曾经加入了社会的不良组织,虽然好久没有活动了,但还受他的控制。必须以最大的勇气,割断过去的关系,才能重新做人。

  2、「不起未生诸不善法」

  以精进来达成「不」再生「起未生诸不善法」。未生的烦恼,还没有生起,那不是没有吗?不能说没有,只是潜在而没有发现出来罢了。这必须精进对治,使善法增长,智慧增长,才能使未生的烦恼,再没有生起的机会。

  3、「未生善法悉能令生」

  「未生」起的「善法」,要以精进力,「能令生」起。这如潜在的财富,生得的智力,要努力使他充分发挥出来一样。

  4、「已生善法能令增长」

  对「已生」起的「善法」,要常生欢喜心;加以不断的熏修,「能令」他一天天「增长」广大起来。

  「取要言之,能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一切诸善之法」

  这四种正勤,扼「要」的说一句,这是「能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诸善」「法」的精进。没有精进,是不能达成这一目标。依大乘法说:『修空名为不放逸』261。了达一切法性空,才能痛惜众生,于没有生死中造成生死,没有苦痛中自招苦痛;才能勇于自利利他,不着一切法,而努力于断一切恶,集一切善的进修。

  三、「四如意足」:

  1、如意,是神通自在。神通自在,依禅定而引发。禅定有欲(希愿)增上,勤增上,心(止的别名)增上,观增上,依这四法而修成定,为神通所依止(如足一样)。所以欲、勤、心、观所成定,名为四如意足,也叫四神足,这是得定发通的重要行门。262

  2、但为什幺会发神通呢?如他心通能知他人的心念;神境通能入地、履水、升空,那怕千里万里,一念间就能到达,这怎幺会可能呢?要知身心、世界,都是因缘和合的幻相,没有自性可得。而众生无始妄执,却取着『一合相』,想象为一一个体的实在。由于实执的熏习,身心世界,一一固体化,粗重化,自成障碍,如因误会而弄到情意不通一样。这才自他不能相通,大小不能相容,远近不能无碍。修发神通,不过部分或彻底的,恢复虚通无碍的诸法本相而已。

  3、如修世间禅定,那是修得离去我们这个欲界系的身心世界,也就是最实体化,粗重化的身心世界。从根本禅──色界系法中,修发得神通自在。但这只是心色比较微妙轻灵,还只是有限度的虚通无碍。

  「治身心重。坏身一相,令得如意自在神通」

  如修大乘出世禅定,那是观一切法如幻性空,也就得一切法无碍(论说:『以无所得,得无所碍』)。所以能对「治身心」的个体化,粗「重」化,破「坏身」心的「一」合「相」,而得心意相通,法法无碍,「得如意自在神通」。263

  四、「五根」:

  根是根基深固的意思。

  1、「治无信」:修信根,能对「治」不信三宝四谛的「无信」。

  2、「治懈怠」:修精进根,如四正勤,能对治懒于为善,勇于作恶的「懈怠」。

  3、「治失念」:修念根,如四念处,能系心念处,对治「失念」──正念的忘失。

  4、「治乱心」:修定根,如四禅,能对治散「乱心」。

  5、「治无慧众生」:修慧根,如四谛、二谛、一实谛的正知,能对治「无慧」的「众生」。众生二字,应通前四根。

  五法具足,善法才坚固,所以叫五根。264

  五、「五力」:

  1、五力的内容,还是上面说的信、勤、念、定、慧。

  2、「治诸烦恼力」

  但由于五根的善力增强,进而有破「治」不信等「诸烦恼」的「力」量,所以又名为五力。

  六、「七觉分」:

  也名七菩提分。

  1、择法觉支(支就是分):择是简择、抉择,为观慧的别名;法是智慧简择的正法。这是七觉分中的主体,余六是助成。

  2、喜觉支:喜是喜受,因为深尝法味,远离忧苦而得悦乐。

  3、精进觉支,即依择法而向寂灭的精进。

  4、念觉支,即正念相续。

  5、轻安觉支,是因得定而起的身心轻安。

  6、定觉支,即与慧相应的正定。

  7、舍觉支,这不是舍受,而是行蕴中的舍心所,住心平等而不取不着。

  「治诸法中疑悔错谬」

  以择法为中心的七觉分,能达成正法的觉证。如能现觉正法,知法入法,就能对「治」于「诸法中」所有的「疑悔错谬」。

  在迷不觉的众生,在人生旅程中,不是面临歧途,踌躇不决──疑;就是走上错路,盲目前进而死路一条──错谬。错误与疑惑,到头来是仿徨、空虚、忧悔。

  正觉的圣者,主要为断除三结──我见、戒禁取、疑。

  我见是理的迷谬;戒禁取是行为的错谬;而疑是对三宝四谛──真理与道德的怀疑。如真正的觉悟了,这一切烦恼都不再存在,因而是真知灼见,心安理得,充满了正法的喜乐,而没有忧悔(这名为『于法无畏』265)。在一切菩提分中,这是极重要的一项。

  七、「八正道」:

  这是如来说法,最先揭示的道品,为离邪向正,转迷启悟的修持轨范。

  1、正见:于四谛、二谛、一实谛的深彻知见,为八正道的主导者。

  2、正思惟:对于正见的内容,深思而求其实现。

  这二者,属于慧学。

  3、正业:为远离杀、盗、淫的身恶行,而有身正业。

  4、正语:为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而有正语。

  5、正命:是如法得财,如法使用,所有的正常经济生活。

  这三者属于戒学。

  6、正精进:即断恶修善,为助成一切道品(三学)的精勤。

  7、正念:于正见、正思所得的正法,系念现前,不忘不失。

  8、正定:因系心一处,到达禅定的成就。

  这二者是定学。

  「治堕邪道一切众生」

  八正道,以无漏的戒、定、慧为体。这不但是圣者的,『八正道行入涅槃』,也是凡夫邪道的彻底对治者,所以说能对「治堕邪道」的「一切众生」。堕邪道,即邪定聚众生。邪道,是八邪道──邪见、邪思惟、邪业、邪语、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有了八邪,一定堕落恶趣。修八正道,才能回邪向正而使他解脱。

  戊三  结说

  (p.170)迦叶!是为菩萨毕竟智药,菩萨常应勤修习行。

  一、菩萨善修智药以达自利和利他

  上面所说的,三类十项的对治行,266七类三十七品的菩提行,267都是菩萨修集所成的,以智为主的法药。菩萨以此自利,也就以这样的智药,遍十方界去化导群迷,救治众生的生死重病。

  二、转声闻的法药为菩萨的智药

  这些智药,本来都是声闻所常用的法药,为什幺称为菩萨的智药呢?这因为,

  1、大乘能容受一切,所以名大。这些声闻所修行的三乘共法,也就是大乘菩萨的修法。所以《大般若经?摩诃衍品》,就以三十七品等为大乘。268

  2、在大乘菩萨修学起来,也就比声闻的深一层。如以没有出三界愿为无愿;以涅槃寂静来对治净颠倒;以不堕我见来说四念处等。所以只要以大乘心行来修学,小法也就成为大乘了!269

  三、迦叶!是为菩萨毕竟智药,菩萨常应勤修习行。

  如来将这些法药说明了以后,结告迦叶说:「迦叶」!这就「是菩萨」的「毕竟智药」,能彻底救治众生的大法。这些,无论是自利,或者利他,作为修学「菩萨」道的,都是时「常应」该精「勤修习」实「行」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