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宝积经讲记》讲义

 丁二  出世智药治

  戊一  举喻起说

  (p.171)又大迦叶!阎浮提内诸医师中,耆域医王最为第一。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

  生,皆如耆域,若有人问心中结使烦恼邪见疑悔病药,尚不能答,何况能治!菩萨于中应作是念:我终不以世药为足,我当求习出世智药,亦修一切善根福德。如是菩萨得智药已,遍到十方,毕竟疗治一切众生。

  再来说毕竟的出世智药。

  以我执系着而起的,是世间法;体达空无我性,超胜了这样的世间法,名为出世。出世为佛法本义,但每被人误解。如来要说明出世智药,先以比喻说起。

  一、又大迦叶!阎浮提内诸医师中,耆域医王最为第一。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如耆域,若有人问心中结使烦恼邪见疑悔病药,尚不能答,何况能治!

  「大迦叶」!譬如我们这个地区,是四大洲之一的南「阎浮提」洲,从有一棵阎浮提树得名。270在这阎浮提内,所有的「诸医师中」,要推「耆域医王最为第一」。耆域,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子,长于医药,为当时僧团的特约医师。由于他医理高明,所以赞为医王。耆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医师!然而,「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大家「皆如耆域」那样的擅长医药,简直是没有治不了的病。271

  「若有人问」起:人们「心中」的「结使、烦恼、邪见、疑、悔」等心「病」,该用什幺「药」来治疗?那大家「尚不能答」覆──根本不知道,又从那里答起!连答都答不出来,「何况能治」疗这心中的烦恼病呢!

  二、菩萨于中应作是念:我终不以世药为足,我当求习出世智药,亦修一切善根福德。如是菩萨得智药已,遍到十方,毕竟疗治一切众生。

  结使等烦恼,为生死根本,有烦恼就有业,有业就有生死苦报。所以解脱生死重病,要从根治烦恼下手。可是世间的医师,虽也有治精神病的,应用心理治疗的,但对心中的烦恼头数,烦恼力用……根本不明白。不能认识病源,当然不能下药治疗了!

  学「菩萨」道的,对「于」此「中」道理,有深刻的认定,知道这不是世间一般所能根治的。所以「应」该常「作是念:我终不以」一般的「世药为」满「足,我当求习出世」间的「智药」。

  不但学习出世的真智慧,还要「修一切善根福德」。这样的福慧双修,才能自他两利。「如是,菩萨」学「得」了「智药」,就会「遍到十方」界去,「毕竟疗治一切众生」的生死重病。

  戊二  随义正说

  己一  标法性空以观心

  (p.173)何谓菩萨出世智药?谓知诸法从缘合生;信一切法无我无人,亦无众生寿命知

  见,无作无受;信解通达无我我所。于是空法无所得中,不惊不畏,勤加精进而求心相。

  说到出世的毕竟智药,就是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

  一、唯识与中观的现观次第

  依唯识宗的现观次第,是先观所取空,次观能取空,然后趣入现证。

  依中观宗的现观次第,是先泛观一切法空,次观能观的心也空,然后趣入现证。

  大致相近,但唯识宗以「唯识无境」272的胜解为方便,而中观宗以「缘生无性空」273为方便。

  本经所说,更顺于中观的修法。

  唯识宗

  中观宗

  所取空 → 能取空

  观一切法空 → 能观的心也空

  以「唯识无境」为方便

  以「缘生无性空」为方便

  二、何谓菩萨出世智药?谓知诸法从缘合生;信一切法无我无人,亦无众生寿命知见,无作无受;信解通达无我我所。

  如来承上譬喻,进一步起问:什幺叫「菩萨出世智药」?这是先要依经(论)的教理,了「知诸法」都是「从缘」和「合」而「生」。一切法依众缘而有,依众缘而生。离去因缘,就什幺都不能存在,这是确认了佛法的根本法则。

  既然一切是因缘和合而有,那就能深「信一切法」是「无我、无人,亦无众生、寿命、知、见,无作、无受」274了。这就是依因缘和合生的法则,信得『诸法无我』法印。

  这里的「我、人」到「知、见」,都是我的异名。在《大般若经》中,我的异名,一共有十六名。275在上面解说「我空」276时,已说到我、人、众生、寿命;这里再说到四名。外道、凡夫,对于自我,以为是能知者,能见者,作善恶业者,受果报者。所以知、见等,都是自我的别名;在缘生无我的正观中,一切都不可得。能信得诸法无我,也就能「信解通达无我我所」。

  信,是依人及经论所说,经教理的推比而起信;

  解,是经思惟而得深刻的胜解;

  通达,是修慧,能深彻的了达。

  无我,就没有我所;无我是我空,无我所是法空。

  ──上来泛观一切法空。

  三、于是空法无所得中,不惊不畏,勤加精进而求心相。

  进一步,要返观这能观的心相也空。

  一般人,大都是『依识立我』277;所以这也就是广观法空,而后反观我空的现观次第。如上所说的我法皆空,是最难信解的。因为一般都误以为空是没有,所以听说一切空,就不免有没有着落的恐怖。但大乘利根菩萨,从缘生无性去解空,知道『毕竟空中不碍一切』278。有业有报,有修有证,能于毕竟空中立一切法,所以能「于是空法无所得中,不惊不畏」。279

  不但不惊怖,而且深信不疑,更能「勤加精进」,由博返约,从一切法空中,「而求心相」是什幺。心相,也可译作心性。求心相,就是求心的自性。知见作受,系缚解脱,众生总以为心在主宰。有心可得,为众生妄执的最后堡垒;所以非进求心相不可。

  从前慧可禅师,向达磨禅师求安心法。这也是以为有心可得,而只是忧悔不安,不得自在。达磨禅师说:『将心来与汝安』!这就是要他返观自心,勤求心相。慧可禅师求心的结果是:『求心了不可得』。280

  这与下文的观心一样,这才是安心解脱的不二法门!

  己二  观心无性以显性

  庚一  观心无性

  辛一  约胜义观心无性

  (p.176)菩萨如是求心:何等是心?若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痴耶?若过去、未来、现

  在耶?若心过去,即是尽灭;若心未来,未生未至;若心现在,则无有住。是心非内、非外、亦非中间。是心无色、无形无对、无识、无知、无住、无处。如是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已见、不今见、不当见。若一切佛过去来今而所不见,云何当有?但以颠倒想故,心生诸法种种差别。是心如幻,以忆想分别故,起种种业,受种种身。

  以下是勤求心相,观心无性以显性。

  在说明上,分为观心无性,无性即性两节。281

  观心无性也分二科,先正约胜义显无性,是勤求心相的正意。282

  一、菩萨如是求心:何等是心?

  如来先总标说:「菩萨」应「如是求心」。怎幺样求呢?应推求观察,「何等是心」?求心,是求心的自性是什幺。但求觅起来,心是毕竟不可得的。本经约三门观察,

  1、三毒求:「若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痴耶?」

  心是「贪欲」吗?「瞋恚」吗?「愚痴」吗?假如心是贪欲,那瞋、痴就不是心了。假如是瞋恚,贪、痴又不是心了。假如心是愚痴,那心就不能是贪、瞋了!假使说,贪、痴或瞋、痴,可以相应,同时而有,所以不妨是贪又是痴,是瞋又是痴。但这既不免贪瞋相违的过失,而且相应共有,可见是众缘和合,而不是心自性相,自性是不二的自体呢!这样,从这三毒去推求,什幺都不能说是心。

  依经论成法,这应该是三性求:心是善吗?是恶吗?是无记吗?心既不能局限于一性,又不能同时通于三性,所以以三性推求,心是了不可得。本经且约恶性说,从三毒去推求。283

  2、三时求:「若过去、未来、现在耶?若心过去,即是尽灭;若心未来,未生未至;若心现在,则无有住。」

  从时间去观察,心是「过去」的吗?「未来」的吗?「现在」的吗?「若心」在「过去」,过去是已灭,那「即是尽灭」而不可得。「若心」在「未来」,未来是「未生」起,「未至」现在,那不是等于没有吗?「若心」在「现在」,现在只是不离过去未来的假名,并没有一念安住不动的现在。所以经上说:『即生即灭』。284这样,现在是即生即灭,「无有住」相,那又指什幺为现在心呢?作三时观察,心是了不可得,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285

  3、三处求:「是心非内、非外、亦非中间。」

  如心是有实自性的,那心在什幺处?在内?在外?在中间?推求观察起来,「是心非内」,并不能指出心在身内的那一处。而且心如在内,怎幺能了外境呢?当然也「非外」,谁能证明心在身外?而且在外,又怎能觉了自己身心呢?也「非中间」,中间是相待的假名,是并不能确指的。

  观门无边,本经且约三毒、三时、三处为观门,但推求起来,不见有一定法名为心,不见心有自性可得而契入心空。

  二、是心无色、无形无对、无识、无知、无住、无处。如是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已见、不今见、不当见。若一切佛过去来今而所不见,云何当有?

  观心性空而入现证无分别性,《瑜伽论》说(经)有六句;本经前文出四句,这里译为七句,以显示心相不可得。286七句是

  1、「是心无色」,非色根识所能得的色相。

  2、「无形无对」,无形就是无对,是译者的衍文。287这是说,心不如五尘等那样的有形有对。

  3、「无识」,不是意根识所能明了的。

  4、「无知」,也不是杂染有漏识所能知的。

  5、「无住」,不是心依根住而有所得的。

  6、「无处」,也不是心在器世间而有处所的。

  观察起来,心是这样的无所得,唯是如如无差别性。所以如来接着说,不是由于智力微薄,观察不到,而是心相本来如此。「是心」,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是观心了不可得。过去佛,「不已见」;现在佛,「不今见」;未来佛,「不当见」。这样,「若一切佛」,也「过去」未「来」现「今」──三时观「所不」能「见」,那怎幺众生一定以为应「当有」心可得呢?

  经说『云何当有』,是反问,以表显心不可得。但从下文看,也是伏一疑问。尽管胜义观中,求心了不可得,但心确是那样的现成,这到底是什幺呢?这可说是人人怀疑的问题。

  从前德山禅师,挑了《金刚经》青龙疏,想到南方去难破禅宗。半路上遇到卖点心的婆子,问他:『金刚经说三心都不可得,上座点的是那一个心』?德山竟茫然不知所答。德山以为心不可得,就误会为没有心了。真俗不能无碍,解空不能达有,难怪他经不起老婆子现实门中一问,就落得哑口无言。288

  三、但以颠倒想故,心生诸法种种差别。是心如幻,以忆想分别故,起种种业,受种种身。

  这问题,且看如来如何解答!佛说:「但以颠倒想」,「心生诸法种种差别」。为了解说这二句,接着说:「是心如幻」,「以忆想分别」,所以心与烦恼俱起,而「起种种」善恶「业」;作了业,就「受」人天恶趣等「种种身」。289

  这一解说,包含两个意义:

  1、心是什幺?是本性空而如幻的有。虽现现成成的有心,有分别,心相是了不可得。心是如幻性空,并非不可得中,别有什幺微妙的,真实的心。

  2、心生种种差别法生,确是《阿含经》以来的决定说。这与唯识学的依识立境,『诸识所缘,唯识(心)所现』290不同。这是说:由于无始来的妄想心,所以造业受果,生死流转。心就是那样的如幻如化,那样的虚妄颠倒。在幻化虚妄中,织成幻化虚妄的三界六道,生死不了。如以为一定有心可得,是真是实,那不妨打破沙盆问到底,心是什幺?怎幺样有的?什幺时候开始有的?一连串的推求观察,而心是了不可得。通达心无所得,就能现证真性,解脱自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辛二  约世俗呵心妄有

  (p.181)又大迦叶!心去如风,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灭不住故。心如灯焰,众缘有故。

  是心如电,念念灭故。心如虚空,客尘污故。心如猕猴,贪六欲故。心如画师,能起种种业因缘故。心不一定,随逐种种诸烦恼故。心如大王,一切诸法增上主故。心常独行,无二无伴,无有二心能一时故。心如怨家,能与一切诸苦恼故。心如狂象,蹈诸土舍,能坏一切诸善根故。心如吞钩,苦中生乐想故。是心如梦,于无我中生我想故。心如苍蝇,于不净中起净想故。心如恶贼,能与种种考掠苦故。心如恶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贪恚所坏故。心如盗贼,劫一切善根故。心常贪色,如蛾投火。心常贪声,如军久行,乐胜鼓音。心常贪香,如猪喜乐不净中卧。心常贪味,如小女人乐着美食。心常贪触,如蝇着油。

  胜义观中,心是毕竟不可得的;有的是世俗如幻妄心,为作业受报的主导者。

  上明从观空入证,本可以直接『无性即性』的下文。但对于世俗幻妄的心识,本不可得而众生着有,实为颠倒忆想分别的根源,所以又大加呵责,劝众生远离他。如知道心的幻妄而不惑,知道心的性空而不着,自能离妄心而现证无分别法性。

  呵妄心有一大段喻说,共二十四句,可说是集「阿含」与「毗尼」中散说的大成。如来在本经中,一一的总叙出来。

  如来说:「大迦叶」!如幻的妄心,是怎样的呢?

  一、「心去如风,不可捉故。」

  「心」是似有而不可得的。剎那生起,就灭入过「去,如风」一样的迅速,风一样的「不可捉」摸,没有一些痕迹可得。

  二、「心如流水,生灭不住故。」

  「心如流水」,俗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剎那「生灭不住」。291所以纔觉得此心,早就不是此心了。

  三、「心如灯焰,众缘有故。」

  「心如灯焰」,从「众缘有」。灯焰是依缘而有的,所以看起来灯焰长明,而其实是由于众缘──油及灯芯等的被烧,前后的灯焰相续,并不一样。292

  四、「是心如电,念念灭故。」

  「是心如」闪「电」一般,一霎293间过去,所以说「念念灭」。294

  五、「心如虚空,客尘污故。」

  「心如虚空」那样,本来清净(净是空的异名),什幺也不可得。但由于外来的「客尘」──云、雾、沙尘等,而现出虚空昏暗的「污」染相。经上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295。『是心非心,本性净故』296。如以为众生有一清净真心,那就不是如来虚空喻的本意了。

  ──上来五喻为一段。风喻无常故空;流水、灯焰、电,喻无常;虚空喻不净。

  六、「心如猕猴,贪六欲故。」

  「心如猕猴」一样,跳跃不停;不是拉着这个,就是捉住那个。心的「贪」爱「六欲」──微妙的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也是贪这贪那而不息的。297

  七、「心如画师,能起种种业因缘故。」

  「心如画师」:画师能在白纸上,画出山水、人物、鸟兽,形形式式。心在一切本空中,以忆想分别,「能起种种」善恶「业因缘」。有了业因缘,就会招感三界六趣的种种报身。298

  八、「心不一定,随逐种种诸烦恼故。」

  「心」如生性「不一定」的人,自己毫无定见,一切随环境转。心没有定性,所以也就「随逐种种诸烦恼」,或时成贪心,或时成瞋心,或成憍慢心等。

  九、「心如大王,一切诸法增上主故。」

  「心如大王」,大王是一国的主,有权力,能统摄。心在「一切诸法」中,也是「增上」──最有力的「主」导者。这约第六意识说;如约心与心所相应,六识都名为心王。

  十、「心常独行,无二无伴,无有二心能一时故。」

  「心常」如「独行」而「无二无伴」的人;这以旅程中的独行者为喻。心在生灭过程中,也是「无有二心能一时」中有的。但这不妨多识并生,也不妨心与心所同时相应,不过说在一念心中,没有二眼识……二意识,可以同时生起而已(但一心论者,心所无体论者,就依据这一比喻而成立他的理论)。299

  十一、「心如怨家,能与一切诸苦恼故。」

  「心如怨家」,怨家是时常想害你,使你受苦。心的认识不全,烦恼相应,所以心也「能」给「与」众生以「一切诸苦恼」。

  十二、「心如狂象,蹈诸土舍,能坏一切诸善根故。」

  「心如狂象」,象一旦发起狂来,土地也被践踏,房舍也会被撞倒,所以说「蹈诸土舍」。这如心颠倒起来,「能坏一切诸善根」;特别邪见起重恶业,能断善根。

  ──上来七喻为一段,广明心的作用。其中心如大王,心如画师,心常独行,尤为佛法所常说。300

  十三、「心如吞钩,苦中生乐想故。」

  「心如」鱼的「吞钩」,被钓住而有丧生的危险,却颠倒的以为美味当前,在「苦中生」起「乐」的觉「想」。

  十四、「是心如梦,于无我中生我想故。」

  「是心如梦」一样,颠颠倒倒,好象别人就是自己,以为我在做什幺,而不知是「于无我中生」起自「我」的觉「想」。

  十五、「心如苍蝇,于不净中起净想故。」

  「心如苍蝇」,在粪便等臭秽物上乱飞,「于不净中」,颠倒的生「起净想」。

  ──上来三喻为一段,明颠倒心。

  十六、「心如恶贼,能与种种考掠苦故。」

  「心如恶贼」,为了劫夺物品,追求宝物的所在,「能」以残酷手法,「与」人以「种种考掠」的「苦」痛。

  十七、「心如恶鬼,求人便故。」

  「心如恶鬼」一样,常「求人便」──伺301人以可乘的机会。如人的福尽了;或起了邪心,作了恶业,恶鬼就乘虚而入,作怪害人。

  十八、「心常高下,贪恚所坏故。」

  「心常高下」不平,如恶神一样。没有平等心,因你的信他不信他而或爱或恨,给人以幸福或灾祸。心也就是这样的,常为不平等的「贪恚所坏」──变异。

  十九、「心如盗贼,劫一切善根故。」

  「心如盗贼」,如不加防备,会「劫」夺你所有的「一切善根」。

  ──上来四喻为一段,形容心的邪恶。

  二十、「心常贪色,如蛾投火。」

  「心常贪色」,色是显色302、形色303,特别是(男)女色。如贪欲心盛起来,就「如」飞「蛾」的自「投火」中一样,死活都不顾的。

  二十一、「心常贪声,如军久行,乐胜鼓音。」

  「心常贪声」,如歌唱、音乐。贪声的,听见了就心里舒畅,「如」从「军」的「久」在「行」伍,习惯了,就爱「乐」战「胜」的凯旋304「鼓音」。

  二十二、「心常贪香,如猪喜乐不净中卧。」

  「心常贪香」,香是好香、恶香、平等香的总称。俗语说:『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05。心如贪香(臭)成习,那会越臭越过瘾。「如猪喜乐」在粪秽「不净中卧」,你要拉猪到清净所在,猪是死命都不肯走的。

  二十三、「心常贪味,如小女人乐着美食。」

  「心常贪味,如小女人乐着美食」,这有一故事在内。国王有一幼女,宫人抱着到王园中去玩。经过大树,忽然落下一颗不曾见过的果实,宫人捡来给王女吃。王女吃了,非常好吃,一定还要吃。这到那里去找呢?宫人研究起来,大树上有鸟巢,这一定是老鸟从深山中衔来喂小鸟,不慎而落下来的。于是宫人伏在树上,等老鸟衔果回来时,就夺下给王女吃。久了,老鸟生了气,衔一颗看来一样的毒果回来。宫人照样的伏在树上,抢果来给王女吃,这可吃得肠断而死。306俗语说:『拼死吃河豚307』,也正是贪美味而不惜一死的明证。

  二十四、「心常贪触,如蝇着油。」

  「心常贪触」──轻、软等合意的触觉。「如」苍「蝇」的贪「着油」的润滑,而终于死在油中一样。

  ──上来五喻为一段,明心贪五欲的过失。

  五喻

  1.如风,2.如流水,3.如灯焰,4.如电,5.如虚空

  心的作用

  1.如猕猴,2.如画师,3.不一定,4.如大王,5.常独行,6.如怨家,7.心如狂象

  明颠倒心

  1.如吞钩,2.如梦,3.如苍蝇

  心的邪恶

  1.如恶贼,2.如恶鬼,3.常高下,4.如盗贼

  心贪五欲

  1.常贪色,2.常贪声,3.常贪香,4.常贪味,5.常贪触

  庚二  无性即性

  辛一  无为相

  (p.187)如是迦叶!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则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过去未来现

  在,则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无性。若无性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即是无灭。若无灭者,则无所离。若无所离者,则无来无去,无退无生。若无来无去无退无生,则无行业。若无行业,则是无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现在要说到无性即性。依经文看来,这是直承前文──胜义观心无性而来。

  一、以无性为自性

  空与无性,一般总觉得是否定,是没有;总觉得应该有其所有,真如实相是真实有才对。然如来的方便开示,是从空无自性中显示法性的。如《般若经》说:『何谓诸法自性?一切法自性不可得,是为一切诸法自性』。308换句话说,众生于一切法执有自性,所以法性不显。唯有通达一切无自性,一切不可得,说似一物即不中309,才开显了一切法的自性。所以,无性为自性,是有甚深意义的。如在无性外别求自性,无性与自性相对立,那就失去了如来说法的善巧方便,有言无义。310

  本经的显示法性,充分的表显此义。这又分两节来说。311

  二、如是迦叶!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则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过去未来现在,则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无。

  如来承前文的观心不可得,对迦叶说:「如是迦叶」!上面从三毒门、三时门、三处门,种种方便来观察,「求是心相而不可得」。不但凡夫不能得,十方三世诸佛也不能得,这可见真实如此,并非颠倒了!

  「若」心是毕竟「不可得」,那就「非过去」法,非「现在」法,非「未来」法。

  「若非过去未来现在」,那就「出三世」,也就是不落时间,超越时间了。

  「若出三世」,不落时间相,那就「非有非无」。

  为什幺?有,一定是因缘和合的有。从因缘而有,一定有时间相可说。所以既不落时间相,就不能说是有了。

  既然非有,也就是非无。无与有相对,待有成无。或约时间说,或约空间说,或对他说,或自身分位说,都是待有而无的。如非有,也就非无,例如一向就没有牛角、鹿角等,那也决不会说兔角的没有了。

  有与无,为认识上极根本的概念,如非有非无,就不落意识,不落言诠了。

  三、若非有非无,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无性。若无性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即是无灭。若无灭者,则无所离。

  如来从超越时间,超越有无,进一步说:「非有非无」的,「即是不起」。起是从没有到有,从不是所知而成为所知的。如有无都不可说,那还有什幺起呢?

  「若不起,即是无性」,无性是没有自性。如有自性,就有现起的可能;既毕竟不起,可见是极无自性了。

  「若无性,即是无生」。这如经上说:『若说缘生即无生,是中无有生自性』。

  「若无生」性,也「即是无灭」。没有生,怎会有灭呢?「若无灭」,那就「无所离」。不生不灭中,有什幺可离呢!

  四、若无所离者,则无来无去,无退无生。若无来无去无退无生,则无行业。若无行业,则是无为。

  「若无所离」,就「无来无去,无退无生」。

  无来无去,约死生往来,生来死去不可得说。

  无退无生,约善恶、得失的不可得说。退是得到了而又失去,如世间定慧的退失,或善恶业力的有尽。生是没有而得到了。

  这样的「无来无去,无退无生」,就「无行业」。业是动作、事业;行是迁流、造作。

  一切无来无去,无得无失,那就没有行业可说了。

  「若无行业」,那就「是无为」。行业是有为法,有为法是业烦恼所为(作成)的;有生有灭而迁流三世的。所以没有行业,就是业烦恼所不起的,生灭所不得的无为。

  大小乘论师,虽成立多种无为,但如来对有为说无为的本意,如本经所说,是《阿含经》以来一致的定说。312

  这一段,从观心空不可得,展转显示现证的无为法。

  辛二  圣性相

  壬一  泯诸相

  (p.190)若无为者,则是一切诸圣根本。是中无有持戒,亦无破戒。若无持戒无破戒者,

  是则无行亦无非行。若无有行无非行者,是则无心无心数法。若无有心心数法者,则无有业,亦无业报。若无有业无业报者,则无苦乐。若无苦乐,即是圣性。是中无业无起业者,无有身业,亦无口业,亦无意业。是中无有上中下差别。

  以下,据现证无为而显示圣性,先约泯绝诸相说。

  一、若无为者,则是一切诸圣根本。是中无有持戒,亦无破戒。

  佛先总标说:「若无为」法,那就「是一切诸圣」──三乘圣者的「根本」。

  无为法本来如此;如以此为所依而体证这无为法,那就成为圣人──声闻四果,缘觉,大地菩萨,佛。圣是正义,离惑而证真的,叫做圣人。《金刚经》也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313如离去无为法,就没有圣人可说。诸圣者所现证的无为法,是没有时空相,没有能所相,没有心境、名义、质量等相待相。所以,在这现证的绝对空性──无为「中」,是「无有持戒」,也「无破戒」可得。314

  本经在宣说菩萨广大正行时,特重于戒律(下面也如此),所以在六度万行中,举戒来说。戒,如受持不犯,不染污,不渗漏,不破损,名为持。犯了戒行,损坏了戒体,叫做破。315从现相边说是如此,但深求一切法的真相,无性空不可得──无为,这是没有能持所持的相对,也没有受持与破坏的增减。所以《般若经》说:『戒性空,持犯不可得故』。316

  二、若无持戒无破戒者,是则无行亦无非行。若无有行无非行者,是则无心无心数法。若无有心心数法者,则无有业,亦无业报。若无有业无业报者,则无苦乐。若无苦乐,即是圣性。

  「若」无为中,「无持戒,无破戒」,那就「无行」、「无非行」了。行是身行、语行、意行。持戒与破戒,都是行;持戒破戒不可得,就无行;无行也就无非行。

  「若无有行,无非行」,那就「无心、无心数法」。心数,即心所的旧译。心是六识,心数是受想行等。无行与非行,当然无心与心所可得。

  「若无有心心数法」,就「无有业」、「无业报」。业是思心所相应,及引起的身语动作;心是受业的果报主。所以如没有心与心所,就没有业与业报可说。

  「若无有业无业报」,就「无苦乐」,苦乐约业力所感的苦报乐报说。

  「若无苦乐」,那就超脱了生死系缚的业报,那「即是」离系的「圣性」。

  上文揭示无为为圣者的根本,展转论证,到这才归结到就是圣性。圣者以此而成,也就是圣者以此为性。如在大乘不共学中,就称为佛性。圣性、佛性,只是无为──法空性的别名。

  三、是中无业无起业者,无有身业,亦无口业,亦无意业。是中无有上中下差别。

  从上来的显示,可见圣性「中」是「无业、无起业」的人;所以「无有身业」,「无口业」,「无意业」。圣性中没有行业,所以没有优劣,没有增减,没有得失,一切平等,所以说:「是中无有上中下差别」。圣者所现证的,圣者以此为性的,就是这样的无为。《金刚经》也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317

  壬二  显净德

  (p.193)是性平等,如虚空故。是性无别,一切诸法等一味故。是性远离,离身心相故。

  是性离一切法,随顺涅槃故。是性清净,远离一切烦恼垢故。是性无我,离我我所故。是性无高下,从平等生故。是性真谛,第一义谛故。是性无尽,毕竟不生故。是性常住,诸法常如故。是性安乐,涅槃为第一故。是性清净,离一切相故。是性无我,求我不可得故。是性真净,从本已来毕竟净故。

  上来约泯绝诸相说,现在在不可说而又不可不说中,方便显示那圣性的清净德性。共十四句。

  一、是性平等,如虚空故。

  「是性」──上文所说的圣性,是「平等」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虚空」一样。

  二、是性无别,一切诸法等一味故。

  「是性无别」,「一切诸法」虽万别千差,而究极是平「等」的「一味」;同一解脱味,为圣者所同证。如『四河入海,同一咸味』318一样。

  ──上二总说圣性的平等无差别性。

  三、是性远离,离身心相故。

  「是性远离」,因为远「离身心相」。身相心相,系着众生而不离;但在圣性中,是没有身心的系着相可得。

  四、是性离一切法,随顺涅槃故。

  「是性离一切法」,从身心而扩大到一切法;为什幺离这生死一切法?因为圣性是「随顺涅槃」的。涅槃是无为法,可以说圣性就是涅槃。但约究竟的无余涅槃说,圣性是随顺涅槃,趣向涅槃,临入涅槃的。

  五、是性清净,远离一切烦恼垢故。

  「是性清净」,因为「远离一切烦恼垢」染。圣性清净,本来是离垢的。又从一切法而说到系缚的烦恼,但圣性是『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319的清净。

  六、是性无我,离我我所故。

  「是性无我」,因为圣性是「离我我所」而证的。我是烦恼系缚中的根本着处,所以又说离我。离我我所才能现证圣性,那怎幺可说这圣性是我或真我呢!

  ──上四句,约圣性离染说。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七、是性无高下,从平等生故。

  「是性无高下」,因为圣性是「从平等」的无为法性而现证的,与平等法相契而「生」起的。证平等理,所以圣性也没有高下可说。

  八、是性真谛,第一义谛故。

  「是性真谛」,谛是确实不倒的意思。谛有二:320

  1、世俗谛,就世俗而说谛,其实是虚假的。

  2、胜义谛,是无漏胜智所证的真义,这不但是谛,而且是真而非妄的。现在说:圣性是真谛,因为这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为胜义谛的异译。既是无漏胜智所证的,那当然是真谛了。

  ──上二句,约真理与胜智显圣性。

  九、是性无尽,毕竟不生故。

  「是性无尽」,无尽是一直如此,没有灭尽相;圣性是「毕竟不生」的,所以也没有灭尽可得了。

  十、是性常住,诸法常如故。

  「是性常住」,常与无尽(恒)略不同:无尽约三世如此说,常约超越三世说。说圣性是常,因为一切「诸法常如」其性,不变不失。所以《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321

  十一、是性安乐,涅槃为第一故。

  「是性安乐」,在一切安乐中,有为乐可尽;唯「涅槃」出三界苦厄的离系乐,最「为第一」。

  十二、是性清净,离一切相故。

  「是性清净」,「离一切」妄取「相」,性自空寂,所以名清净。上说清净,约离垢说;这里约一切相不现说。

  十三、是性无我,求我不可得故。

  「是性无我」,于圣性中「求我」,是毕竟「不可得」的。

  十四、是性真净,从本已来毕竟净故。

  「是性真净」,不是始染而终净,不是相染而体净,不是离染而成净,这是「从本已来毕竟净」,所以说真净。上说性净,这里说真净,如空有性空与毕竟空一样。

  ──上六句,与一般所说的是常、是乐、是净相同,但说无我,与常乐我净的四德说不同。虽然,圣性也可以说是我,『得自在故』322。但容易与凡外的真我、常我相杂滥,所以本经不说是我,保有无我说的特色。

  总说圣性

  1.性平等,2.是性无别

  圣性离染

  1.是性远离,2.是性离一切法,3.是性清净,4.是性无我

  真理与胜智

  1是性无高下,2是性真谛

  六圣性

  1.是性无尽,2.是性常住,3.是性安乐,4.是性清净,5.是性无我,6.是性真净

  这就是菩萨的出世智药。以此自得解脱,也以此解脱众生。现证圣性,成就一切清净功德性:声闻、缘觉、菩萨、佛,只是智证的分满而已。

  ──上来,正说菩萨道已究竟。

  乙二  兼说声闻道

  丙一  正说

  丁一  应机开示

  戊一  比丘应行不应行

  己一  应修三学

  庚一  增上戒学

  (p.196)又大迦叶!汝等当自观内,莫外驰骋!

  本经以菩萨道为主,而兼说声闻道。

  一、三乘同证法空性

  菩萨与声闻,是同证法空性的。基于同一正法,所以是『无所得大,无所得小』323,声闻法决不是法有我有,或法有我无的。324因为大小同得无所得正观,一定能信解空义。325所以

  《般若经》说:须陀洹一定能信般若法门。326

  《法华经》也说:不信一乘,是增上慢人──自以为然的假名阿罗汉。327

  现在,如来本着这佛法不二,解脱一味的深见,再来开示声闻道。

  二、本经分三科来说明声闻常道

  经文分:(丙一)正说(p.196-243),(丙二)巧说(p.243-259),(丙三)密说(p.259-269)三科;

  正说是一般开示的声闻常道。

  在声闻法中,以出家的比丘为主,所以先说比丘的应行不应行。应修行的,就是戒定慧三学。

  三、又大迦叶!汝等当自观内,莫外驰骋!

  佛说三学,以戒为依止,依戒而进修定慧,依慧而得解脱,所以名为「增上」328。

  如来「又」告诉「大迦叶」说:「汝等」声闻弟子,应「当自」己反观自身,反「观内」心,发现自己的烦恼而降伏他。能内观,才能进入佛法,才能修三学,得真解脱。329切「莫」如世人一样,意马心猿的向「外驰骋330」。心在外境 ──尘欲上追求,那是驰求不了,永不满足;也就是生死不了,永没有安心立命处。『当自观内,莫外驰骋』,可说是佛法的标帜,为戒定慧三学内在共同的特质。

  (p.198)如是大迦叶!当来比丘如犬逐块。云何比丘如犬逐块?譬如有人以块掷犬,犬即舍人而往逐之。如是迦叶!有沙门、婆罗门,怖畏好色、声、香、味、触故,住空闲处,独无等侣,离众愦闹,身离五欲而心不舍。是人有时或念好色、声、香、味、触,贪心乐着而不观内,不知云何当得离色、声、香、味、触。以不知故,有时来入城邑聚落,在人众中,还为好色、声、香、味、触──五欲所缚。以空闲处持俗戒故,死得生天,又为天上五欲所缚。从天上没,亦不得脱于四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是名比丘如犬逐块。

  一、如是大迦叶!当来比丘如犬逐块。云何比丘如犬逐块?譬如有人以块掷犬,犬即舍人而往逐之。

  如来开示戒学说:大「迦叶」!我为比丘们制戒,现在的声闻弟子,多数能如法如律,深见如来的意趣。可是「当来比丘」,怕就不知佛法的真实意趣,专在形式仪表上着力,「如犬」的追「逐」土「块」一样。怎幺说「比丘如犬逐块」呢?「譬如有人,以」土「块」投「掷」守门的「犬,犬」忘了守门,不知去追逐那个人,竟然「舍人而往逐」那土块,这不是愚痴吗?不追逐人,人不逃走,那土块是永远投不完的。忙忙碌碌的逐块,结果是门也忘记守了。

  二、如是迦叶!有沙门、婆罗门,怖畏好色、声、香、味、触故,住空闲处,独无等侣,离众愦闹,身离五欲而心不舍。

  如来说了譬喻,才合法说:「如是,迦叶!有」些勤修众善,止息恶行的出家「沙门」(沙门是梵语,译义为勤息331),还有持戒修清净行的在家婆罗门(婆罗门是梵语,译义是净行332;不一定指婆罗门种姓说333)。这些出家在家人,为了「怖畏」那「好」的「色、声、香、味、触」──五欲,不敢迷恋五欲,而免堕落恶道,不得解脱苦恼,这才「住空闲处」──僻静的环境;「独」自居住而「无」师友「等侣」,远「离」大「众」的喧嚣「愦闹」,一心去修行。

  可是他们虽「身离五欲,而心」欲却并「不」能「舍」离。不知道微妙的五欲,可能引发内心的贪欲,称为欲而并不是真欲,真欲是内心的贪欲。334这样,不知道降伏内心的贪欲,而专于避免,控制外在物欲的享受、诱惑,不等于痴犬的逐块而不逐人吗?这样的严持戒行,头陀苦行,不贪五欲,最后是必然失败的!

  三、是人有时或念好色、声、香、味、触,贪心乐着而不观内,不知云何当得离色、声、香、味、触。以不知故,有时来入城邑聚落,在人众中,还为好色、声、香、味、触──五欲所缚。

  「是人」──住空闲处修行的,「有时或」忆「念」曾经受用的「好色、声、香、味、触」。他们尽管山居苦行,但在事相上着力,「贪心乐着」五欲,「而不」知「观」察「内」心,不知道怎样才能「当得」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欲,不再受他的诱惑。他们始终「不知」从根去解决,所以虽长期的住山持戒,而一直过着物欲与离欲的矛盾生活!

  人不能永远山居独处的,「有时」为了什幺,又「来入城邑聚落,在人众中」,遇到了诱惑的境遇,内心控制不了(特别是内心压抑久了,更易冲动),于是「还为好色、声、香、味、触──五欲所缚」,也就是舍戒还俗了;从山林出来,重过喧嚣的生活了;或犯戒而仍混在僧团中过活。这是现生就失败了的,非堕恶趣不可!

  四、以空闲处持俗戒故,死得生天,又为天上五欲所缚。从天上没,亦不得脱于四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是名比丘如犬逐块。

  即使他终老山林,严持戒律,苦行头陀到底,但他在「空闲处」所「持」的,是「俗戒」,仅是世俗的事相戒。以这种持戒功德,「死得生天」。欲界天上,是最微妙的五欲所在,天子天女,欲乐自在。那时的持戒苦行,早不知那里去了,「又为天上」的「五欲所缚」,而过着欲乐的生活。等到天寿尽了,「从天上没」(与殁同),持戒功德已受用尽了,恶业现前,也「不得脱于四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的苦报。

  众生生死的趣向,有六,名六趣或六道。335人与天为二善道;地狱等为四恶道。

  地狱是最苦的处所,有八热336、八寒大地狱337,及游增地狱等。338

  饿鬼中,虽也有多福的,受用不了;但多数是无福的,常受饥饿苦,所以以饿鬼为名。339

  畜生,实包括一切的禽340、兽341、鳞342、介343。

  阿修罗,译义为非天。这是本住忉利天,而现退住须弥山下的大海中,可说是堕落的天神。344

  上面说的那种沙门、婆罗门,在制御外来的五欲上着力,怎样持戒,怎样苦行,而不知在内心的贪欲上下一番功夫。知外而不知内,知形仪而不知心地,「是名比丘如犬逐块」。

  (p.192)又大迦叶!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块?若有比丘,为人所骂而不报骂,打、害、瞋、毁亦不报毁,但自内观,求伏其心。作如是念:骂者为谁?受者为谁?打者、害者、毁者、瞋者,亦复为谁?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块。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一、又大迦叶!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块?

  佛「又」告「大迦叶」,那要怎样才「比丘不如犬逐块」呢?

  上从心离贪欲说,今再从心离瞋恚说,以说明降伏内心的任何烦恼,是达成清净持戒的心要。

  二、若有比丘,为人所骂而不报骂,打、害、瞋、毁亦不报毁,但自内观,求伏其心。

  「若有比丘」,遇到恶因缘,不管是自己不对,他人不对,或者是误会,总之,如「为人所骂而」能「不报」以「骂」詈;受到别人的「打、害」、「瞋」恨、「毁」辱,也「不」加「报」复,不会你打我也打,你毁辱我我也「毁」辱你。这样的不为瞋恚烦恼所动,能忍辱而不还报,才能清净持戒。345

  对外不采取报复态度,中国也有『唾面自干』346等忍辱法。但一般的修养,如遇重大的逆境当前,要忍也难忍了!佛说:要坚忍持戒,非要「自」己「内观」,以「求」降「伏其心」,不随瞋恚等转不可。

  三、作如是念:骂者为谁?受者为谁?打者、害者、毁者、瞋者,亦复为谁?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块。

  降伏其心的方法是,内心「作如是念」:「骂」我「者为谁」?「受」骂「者为谁」?「打者、害者、毁者、瞋者」,又「为谁」?这大有中国禅师看话头的风格。347谁?谁?谁?观察推求起来,由于一切法无我,骂者不可得,受骂者也不可得。骂者与被骂者不可得,骂也就不可得了。骂不可得,那还会气愤不平吗?还会报骂报打吗?以我法空348的观慧来自观其心,瞋恚早就不可得了!这就是《金刚经》『降伏其心』的法门。349这样的比丘,不为环境所动转,能自观我法空而离瞋(离贪、离痴也如此),「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块」。是能知佛法的真实意趣,才是能清净持戒的人。

  依经文来说,戒律好象是一套外来(佛制的)的法制规章,从轨范身口以节制内心。其实戒律的真意义,还是要从净化内心中去严净戒律。没有出世正见,怎会有出世的正业、正语、正命呢!

  庚二  增上心学

  (p.199)迦叶!譬如善调马师,随马浍悷,即时能伏。行者亦尔,随心所向,即时能摄,不令放逸。

  增上心学350,就是定学;心是定或止的别名。如持戒清净,就能心安理得,容易进而修定了。

  一、迦叶!譬如善调马师,随马浍悷,即时能伏。

  如来先举喻说:「迦叶!譬如善」于训练马的「调马师」,「随」那「马」是怎样的「浍悷」不调,如性情暴恶,不受驾御,乱跳乱奔等,都有适当的方法。主要是勒紧缰绳,加上鞭打、锥刺,「即时能」使马降「伏」,随调马师的意思而行动。351

  二、行者亦尔,随心所向,即时能摄,不令放逸。

  接着合喻说:修「行者」的修心──修习禅定,就如调马师的调马一样。为什幺修定?为了心的散乱成性,不是掉举而妄想纷飞,就是惛沉而暗昧不明。在这样的散乱心中,触境随缘,心不能自主,为贪瞋等烦恼所役使。那样的散乱、掉举、惛沉,如浍悷的恶马一样,非经一番调治,决不能自如。

  调伏心的方法,主要是「随心所」念而「向」外驰求──忆过去,念未来,向五欲,向贪瞋痴,向亲里、国土等时,不让他继续外向,而「即时能摄」心回来。换言之,是摄心内向,使心安住于应住的境界。

  佛法中说到系念摄心的方法极多,最简要的是观心。使心不外散,而念念返观自心,安住自心。这一摄心内住的法门,能「不令」心如野马般的「放逸」。如修习到定心增明,不但能发禅定的无边功德,更可以修慧而向解脱。

  庚三  增上慧学

  (p.200)迦叶!譬如咽塞病,即能断命。如是迦叶!一切见中唯有我见,即时能断于智慧命。譬如有人随所缚处而求解脱。如是迦叶!随心所着,应当求解。

  摄心不放逸,即使达到禅心自在,也还只是定学。佛教人于定中修观,修胜义观慧而得解脱,才是增上慧学。

  一、迦叶!譬如咽塞病,即能断命。如是迦叶!一切见中唯有我见,即时能断于智慧命。

  佛又举喻说:「迦叶!譬如」生病,各式各样的,或轻或重,或急或缓。但如生了「咽」喉阻「塞病」,如乳蛾胀352、喉头癌等,那就与其他的病情不同,「即能」使人「断命」而死。「如是迦叶」!在「一切见中,唯有我见」最为根本353,「即时能断」众生的「智慧命」,如咽塞病一样。

  智慧(般若)与无明相反,有无明就没有般若,般若起就能破无明。无明能障慧明,是着我着法的实有,也就是不了我我所空的我我所见(有我,就有我所)。所以我我所见,是我法空慧的根本障碍,说我见是能断智慧命的重病。知道了这点,那幺什幺病,病在那里,就应治什幺病,向那里去治,才能药到病除。不能如俗语说的:『东门遇鬼,西门送祟354』才好!

  二、譬如有人随所缚处而求解脱。如是迦叶!随心所着,应当求解。

  依上所说,生死根源的病本是我见,那幺想解脱生死系着,唯有能治我见的空慧了!如来为此又举喻说:「譬如有人」被人系缚了,那要认清缚在那里,一定要「随所缚处而求解脱」。不能缚在足部,而向腰间去求解。这样,一切烦恼以萨迦耶见──我见为本,我见就是系缚。

  我见系缚什幺呢?我们为五欲所缚,为名利权力所缚,为男女色事所缚,但根本缚着处是心。心与我见相应,着自心为实而起我见,所以「随心所着」,「应当」向心去「求解」脱。如上文求心不可得的观心空寂,就是解脱生死系缚的不二门。355这点,

  唯识学说:末那识与我见相应,执阿赖耶识为自内我,名为我爱执藏,也就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爱着处。356

  中观学说:识于一切法而起着,见有自性,为我见根源。我见着处──自性,正就是如来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喜阿赖耶』,为众生缚着根本。357所以必须随心所着而求解脱,如提婆菩萨的《广百论》说:『识为诸有种,境是识所行,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358

  己二  应离八失

  (p.202)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谓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又出家人有二坚缚。何谓为二?一者、见缚;二者、利养缚。又出家人有二障法。何谓为二?一者、亲近白衣;二者、憎恶善人。又出家人有二种垢。何谓为二?一者、忍受烦恼;二者、贪诸檀越。又出家人有二雨雹,坏诸善根。何谓为二?一者、败逆正法;二者、破戒受人信施。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一者、求见他过;二者、自覆其罪。又出家人有二烧法。何谓为二?一者、垢心受着法衣;二者、受他持戒善人供养。又出家人有二种病。何谓为二?一者、怀增上慢而不伏心;二者、坏他发大乘心。

  比丘们所应行的,是三学(己一 应修三学,书p.196-206);修了三学,就可以得解脱。但比丘还有八种过失,是不应有的,应离的。每类二法,所以实是八类二法。有了这八失,那就怕要堕落了!所以如来慈悲,又特为开示。

  一、不净心(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谓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

  如来说:「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不净,本可通一切不清净,但这里指『意乐不净』──内心的动机与志向的不净。那「二」种不净心呢?

  「一」、欢喜「读诵路伽耶(顺从世俗的、功利的)等外道经书」。359

  「二」、欢喜「多」积「畜」(与蓄同)种种美「好衣钵」。

  本来,人是身心的综合体,需要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充实。

  1、在精神方面,学佛而有丰富的知识,当然是好的。但如不能获得佛法的深切信解,不能辨别德失,而好读外道的世俗的书籍,就大有问题。例如整天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科学、医药,或者上帝、永生,这一类的知识熏习中,久了可能会觉得世间法非常重要,外道也着实高明,这就有动摇佛法信解的危险了!

  2、物质方面,人当然要穿要吃。但佛制,比丘们三衣一钵,随缘度日,只要能维持健康就得。如穿衣用钵(盛饭菜的器具),而重视他的质料、光泽;不但够了就算,还要多多的积蓄起来。那是追求物欲,贪心会一天天增长起来。

  心在不纯正的知识欲,过度的物欲上转,那当然是不清净了!

  二、坚缚(又出家人有二坚缚。何谓为二?一者、见缚;二者、利养缚。)

  如来说:「出家人有二坚缚」。坚缚是系缚得紧紧的,不容易摆脱。那「二」种呢?

  「一」、「见缚」:为见解、成见所缚,自以为然,固执不舍;那是从多读世俗外道的书籍而来。

  「二」、「利养缚」:比丘受人的财利供养,如衣、钵、饮食、日用品等。如内心的物欲增长,就会染着利养,为利养所缚。佛说『利养疮深』360,如绳索的缚人,破皮破肉,彻骨彻髓一样。换句话说,为财利所迷着了,有时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

  三、障(又出家人有二障法。何谓为二?一者、亲近白衣;二者、憎恶善人。)

  如来说:「出家人」有了二缚,就会「有二障法」,障碍生死的解脱。那「二」种呢?

  「一」、「亲近白衣」: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衣,所以白衣即在家人的代名。如比丘多读世俗书籍,引起世俗的执见,那就会欢喜与在家人往来。觉得与在家人在一起,臭味相投,对一般出家人,反而落落361难合。

  「二」、「憎恶善人」:自己这样的俗化腐化,言行都不合法度。不能自知惭愧,就会憎恨厌恶如法的出家(在家)人。对于他,善人们不一定有恶意,但可能会如法教诫。他不肯接受,心里不免『相形见绌』362,这才讨厌如法的善人。

  四、垢(又出家人有二种垢。何谓为二?一者、忍受烦恼;二者、贪诸檀越。)

  如来说:「出家人有二种垢」:垢是内心有了严重的污垢。那「二」种呢?

  「一」、「忍受烦恼」:烦恼虽是人人都有的,但总有多少自觉,觉得不好。由于执着成见,经常与白衣往来,内心的烦恼,越来越重,浪涌波翻一样。久了,反而『债多不愁,虱363多不痒』,能忍受烦动恼乱,而不再有对治厌离的意念。到这时,内心已经麻木了。

  「二」、「贪诸檀越」:檀越是梵语,译义为施主。由于贪着利养,也就贪着施主。对于有力的施主,经常亲近,以为这是我的施主,我的护法。如施主而供养别人,就会嫉妒。于是毁谤同道,争夺护法,这些可耻的行为,都不断地造作了!

  五、雨雹(又出家人有二雨雹,坏诸善根。何谓为二?一者、败逆正法;二者、破戒受人信施。)

  内心有了深厚污垢,进一步会损害自己的善根。如天上落下(雨)冰雹,对于结实累累364的果实,萌芽发育的幼苗,会给予严重的损害,或打击得什幺都完了。如来所以说:「出家人有二雨雹」,能损「坏诸善根」。那「二」种呢?

  「一」、「败逆正法」:这是与佛法相违逆,等于反叛了佛教。从前刘宋时代,有一位慧琳比丘,专心世俗学问,满腹的文章经济,大受宋文帝的赏识。他参预政治,当时称为『黑衣宰相』。这是好读外书,坚持成见,亲近白衣,忍受烦恼的典型。结果,他写了一篇《黑白论》365,竟说有些地方,佛法还不及儒家,这就是败逆正法了。他亏了政治力量的维护,否则早就被驱出僧团了。

  「二」、「破戒受人信施」:上是破见,这是破戒,实在已失去僧格。但还俗而营谋生活,也并不容易,所以依旧赖在僧团中,受人信心的布施,这怎幺消受得了呢!这样的人,损害了自己的善根福德,彻底毁灭自己,岂不可怜!

  六、痈疮(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一者、求见他过;二者、自覆其罪。)

  破见破戒而留住僧团的,不会身心安乐,如生了痈疮366一样的痛苦。所以如来说:「出家人有二痈疮」。那「二」种呢?

  「一」、「求见他」人的「过」失;

  「二」、「自」己隐「覆」自己的「罪」过。

  破见与破戒的,僧团会严重的劝告(谏),或者处罚他。不知反省的恶比丘,唯一的办法,

  一方面是吹求揭发(见)别人的过失:你还不是一样!某人也是那样,你们为什幺不问?僧伽有偏见,故意找我为难。甚至无中生有,诽谤诋毁,以转移人的注意,以达到减轻僧伽对自己的压力。

  一方面,自己犯罪作恶,决不向人发露,而尽量的掩饰覆藏起来,以免同道大众的举发。这样的自欺欺人,内心是怎样的苦痛不安!

  七、烧法(又出家人有二烧法。何谓为二?一者、垢心受着法衣;二者、受他持戒善人供养。)

  如来说:「出家人有二烧法」。火一样的然烧,形容身心为烦恼与恶业所逼恼,如发高烧一样。这比皮肤上的痈疮,严重多了!那「二」种呢?求见他过而自覆其罪的人,不能忏悔出罪,增加僧团的不安。他还在

  「一」、充满罪恶的「垢心,受着法衣」(如法的衣服,如安陀会、郁多罗、僧伽梨367),充出家人。

  「二」、自己多犯戒行,却「受他持戒善人」──受五戒、八戒在家弟子的「供养」。

  佛曾比喻为:这样的人而服法衣,受人供养,如身裹烧热的铜鍱,口吞烊铜与热铁一样。现生身心烧然,来生不免狱火的苦迫!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八、病(又出家人有二种病。何谓为二?一者、怀增上慢而不伏心;二者、坏他发大乘心。)

  如来说:「出家人有二种病」,这是严重的病,必死的病。那「二」种呢?

  「一」、由于他有丰富的世俗知见,往来于白衣知识──王公大臣等,自以为有学问,有势力。久之心智昏昧,还自以为对佛法很了不起。这样的「怀增上慢」,再也「不」会「伏心」──见到自己的缺点而谦卑降伏,接受僧伽的处分。如浍悷劣马,纵横在僧伽田园中,践踏一切。

  「二」、破「坏他」人所「发」的「大乘心」──菩提心。真正的声闻行者,深见如来的真实意趣,是不会违碍大乘的。而这种恶比丘,有学问,有势力,多利养,大抵也多徒众。心在世俗而作些非法非律的事。初发菩提心的,以利益众生为先,不急离生死,所以容易受到熏染,以他为榜样,而损毁了自己的菩提心。大乘菩提心,决不能从世俗的破见破戒中来。

  这八类二法,说明了由于比丘的意乐不净,知识欲与物欲的发展,而达到必死──必堕恶道的重病。不但自己不能忏悔,还使人退失菩提心。修声闻道的比丘,必须深切的记取这八法!

  戊二  沙门善学不善学

  己一  标列

  (p.209)又大迦叶!谓沙门者,有四种沙门。何谓为四?一者、形服沙门;二者、威仪欺诳沙门;三者、贪求名闻沙门;四者、实行沙门。

  一、随佛出家修学的差异

  出家的比丘,都是随佛修学。但学习的情形,大有差别。或是学习皮毛,或是深得心髓。所以如来约善学与不善学,而作不同的说明。

  二、释经

  先总标列说:「大迦叶」!所说的出家「沙门」368,可以「有四种沙门」的差别。369

  那「四」种呢?「一」、「形服沙门」;

  「二」、「威仪欺诳沙门」;

  「三」、「贪求名闻沙门」;

  「四」、「实行沙门」。

  单从名称上看,就知道佛所希望比丘的,是那一类沙门了。

  己二  别释

  庚一  形服沙门

  (p.210)何谓形服沙门?有一沙门,形服具足,被370僧伽梨,剃除须发,执持应器。而便成就不净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善护身,悭嫉、懈怠,破戒为恶:是名形服沙门。

  一、释经:「形服沙门」

  「有一」类出家的「沙门」,在「形」仪「服」装方面,是「具足」──完备的。随佛出家,有出家的形相,这就是

  (一)、「被(穿著)僧伽梨」。僧伽梨是衣名,译义为复合。这与一长一短的五衣(安陀会),二长一短的七衣(郁多罗僧)不同;这是三长一短的,九条以上的衣服。在三衣中,这可说是大礼服,凡是乞食,说法,入王宫,授戒等,都要穿这样的法衣。

  (二)、「剃除须发」,有的连眉毛也剃去了。

  (三)、「执持应器」,梵语钵多罗,译义为应量器,就是每天执持以乞食,受食的食器。371

  这三点,形式上已完备了出家的形相。但是这一类比丘,只是在生活──衣食等习惯上,学习得有个样子,而另一面,「便成就不净身业」,如杀、盗、淫,或杀、盗、淫的方便罪;成就「不净口业」,如大小妄语、恶骂等;成就「不净意业」,如见解僻谬372,心在俗事上转。这一类沙门,「不善」守「护」自「身」,为「悭」吝、「嫉」妒、「懈怠」放逸等烦恼所使,所以「破戒为恶」。三业都不清净,只是形仪服装上像沙门而已,所以「名形服沙门」。

  庚二  威仪欺诳沙门

  (p.211)何谓威仪欺诳沙门?有一沙门,具足沙门身四威仪,行立坐卧,一心安详;断诸美味,修四圣种;远离众会,出家愦闹之众;言语柔软。行如是法,皆为欺诳,不为善净,而于空法有所见得;于无得法生恐畏心,如临深想;于空论比丘生怨贼想:是名威仪欺诳沙门。

  二、释经:「威仪欺诳沙门」

  「有一」类出家的「沙门」,不但是形服具足,而且在事相上,可说是典型的持戒比丘。

  (一)、威仪方面,「具足沙门身四威仪 ──行立坐卧」。身体的一切举动,不敢疏忽,都「一心」正念,举措「安详」,做到四威仪的一切如法。

  例如坐,怎样坐法?在僧众中,坐在那里?到白衣家去,可不可以坐?可以,又坐在那里?什幺地方,什幺人,不能与他共坐。坐时的身体姿态,衣服整齐,器物安放,要一一如法。说起来,真不简单!如不是一心正念,怎能处处如法?

  (二)、生活方面,「断诸美味」,专吃粗恶的,聊以维持身命。常时「修四圣种」:常乞食,粪扫衣,树下坐,乐断。373总之,对于生活受用,采取最清苦的生活。

  (三)、环境方面,过着孤独静处的生活,「远离」一切大「众会」集。不但不参与白衣的集会,也远离「出家愦闹」的大「众」共住。因为众多比丘在一起,总免不了僧事等烦杂。

  (四)、待人接物方面,见了出家众或在家人来,总是一团慈和气象,「言语」温「柔」和「软」,使人觉得慈蔼可亲。

  这样的沙门,在形仪上,是没有可说的了。但形式为实质而存在,如没有实质,或更违反实质,那形式有什幺用呢?所以严持比丘戒律,也不一定能成就解脱善根。这一类比丘,受持严格的戒律,但专重事相,不重胜义,所以精进修「行如是法」门,「皆为欺诳」──在虚诳妄取事上着力,「不为」内心的「善净」;不是为了从内心的善净,而进向胜义的善净。专在取相事上用功,这才反「而于空法」──一切法毕竟空,「有所」执「见」,以为有法可「得」。这样,他对「于无得」的空「法」,「生恐畏心」,厌恶心,「如临深」渊一样的「想」法,怕因空而丧失身命。从前,『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374,就是这类人。

  既重事轻理,爱有恶空,于毕竟空法门生恐畏心,「于」阐扬弘通一切法「空论」的「比丘」,也「生怨」家、盗「贼」一样的「想」法,恨他破坏佛法,不愿相见,甚至呵骂迫害空论比丘。文殊师利菩萨本生,喜根比丘的故事,可为例证。375

  这仅有沙门的威仪,而违害沙门的实质。看来样样如法,其实一无是处!「是名威仪欺诳沙门」,欺诳是虚妄无实的意思。

  庚三  名闻沙门

  (p.213)何谓名闻沙门?有一沙门,以现因缘而行持戒,欲令人知;自力读诵,欲令他人知为多闻;自力独处,在于闲静,欲令人知为阿练若,少欲知足,行远离行。但为人知,不以厌离,不为善寂,不为得道,不为沙门婆罗门果,不为涅槃:是为名闻沙门。

  三、释经:贪求「名闻沙门」

  「有一」类出家的「沙门」,他的出家修学,都是为了「现」生「因缘」──为现生的受人尊敬,生活安乐。为了达成现生的利乐,所以自愿自发的修「行持戒」,非常严净。但目的为了「欲令人知」道他持戒;唯有使人知道,才会称誉他,钦佩他,以他为师范,达到现生利乐的目的。

  不但持戒,他还以「自力读诵」,精研三藏,对佛法有广博的知识;但目的还是「令他人知」道他是一位「多闻」比丘。

  他又「自力独处」山林,住「在」「闲静」的所在,目的也是「欲令人知」道他「为阿练若」376比丘,是一位「少欲知足,行远离行」的修行人。

  持戒,多闻(慧),修远离行,一切「但为」他「人知」道,而「不以厌离」心来修学;「不为」心离戏论的「善寂」;「不为得道」(觉悟);「不为」证得「沙门、婆罗门果」──出离清净的究竟果;「不为涅槃」的究竟解脱。377精进的修行,一切为了现生因缘,贪求他人的尊敬,这就「是为名闻沙门」。

  庚四  实行沙门

  (p.215)复次,迦叶!何谓实行沙门?有一沙门,不贪身命,何况利养!闻诸法空、无相、无愿,心达随顺,如所说行。不为涅槃而修梵行,何况三界!尚不乐起空无我见,何况我见众生人见!离依止法,而求解脱一切烦恼;见一切诸法本来无垢,毕竟清净,而自依止亦不依他。以正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以空远离,尚不见法,何况贪着音声言说!以无为法,尚不见僧,何况当见有和合众!而于诸法无所断除,无所修行,不住生死,不着涅槃。知一切法本来寂灭,不见有缚,不求解脱:是名实行沙门。

  四、释经:「实行沙门」

  1、辨名义

  实,是真实,胜义;实行沙门,是为胜义而修行的沙门,勿以为是一般的实行。

  四种沙门中,

  (1)形服沙门,不消说是不对的。

  (2)威仪欺诳沙门,也许自以为修行,严持戒律,以为这才能解脱。但拘泥律行,在虚诳妄取中取相修行,并不是佛说比丘应持戒的意趣所在。

  如四圣种,比丘是应受的。但佛没有说,非乞食、粪扫衣、树下坐不可;更没有说不能吃精美的饮食。可见这是取相修行,违反如来的精神,而流于苦行。

  (3)至于名闻沙门,持戒、多闻、远离,也着实精进修行,应该是事理兼通。但为了贪求人的尊敬供养,只此一念,就违反了修行的根本意趣。

  所以中间二类沙门,看来是很难得的,但是不足取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