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宝积经讲记》讲义

三、五番问答,约解脱以后作问:

  1、又问:『汝等奉如来耶』?答言:『不以身心故』。

  经上来的问答,已表示诸比丘已确实究竟解脱,所以须菩提「又问:汝等奉如来」吗?奉是承事供养的意思。佛弟子从佛出家,法恩深极,理应供养承事,以报世尊的法恩。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上。法供养,是依法修行,知法证法,契合如来教化的本怀。

  所以诸比丘「答」道:当然供奉如来,但这是「不以身心」的。不是以身体供侍如来;也不是心念佛恩,感激不尽。我们是达身心空不可得,是真奉佛。

  2、又问:『汝等住福田耶』?答言:『无有住故』。

  须菩提「又问」:「汝等住福田」吗?阿罗汉,义译为应供──应受世间的供养。阿罗汉身心清净,真能受人的供养,能报施主的恩德。凡布施供养阿罗汉的,得大果报,如像种子种在良田里一样。所以阿罗汉,住福田位,应受世间的供养。

  诸比丘「答」:是的,为众生作福田,是因为心「无有住」;如有所住着,就不是福田了。从前禅宗有一故事:有婆子建一草庵,供养一位禅者,已二十年。后经婆子的考验,那禅者还是心有所住,不能佛魔平等,善恶一如。于是放火烧了草庵说:二十年供养了一位光头俗汉。也就是说:心有所住,就不值得供养,不名福田。

  3、又问:『汝等断于生死往来耶』?答言:『无常无断故』。

  须菩提「又问」:那「汝等」已「断于生死往来」,不再受生死了?

  诸比丘「答」:一切法「无常无断」,生死也无常无断。这对世俗来说,既不是常在生死,也不是断尽生死;这有什幺往来不往来呢!这在大乘,即于毕竟空寂中,悲愿内熏,尽未来际而不离生死。如是声闻乘,就于毕竟空寂中,一切戏论永息。479

  4、又问:『汝等随法行耶』?答言:『无碍解脱故』。

  须菩提「又问」:这样,「汝等」是「随法行」了!一切依于法,顺于法,与法相应,叫(法)随法行。480

  诸比丘「答」:是的!随法行,不是随什幺,不随什幺。法──正法性无在无不在,所以于一切「无碍」而得「解脱」,是随法行。无碍解脱,也就是不思议解脱,一一无非解脱门。

  5、又问:『汝等究竟当至何所』?答言:『随于如来化人所至』。

  须菩提最后「又问」:「汝等究竟至何所」在呢?也就是问究竟的归趣。现在是解脱了,无所谓了生死不了生死,无所往而不解脱。难道就这样下去吗?随世间法说,总该有一究竟的归趣。

  诸比丘「答」:究竟的归趣,当然是涅槃了。但涅槃如幻如化,毕竟空寂,实没有能入所入,能到所到可说。如一定要问究竟,那我们是「随于如来」所化的「化人」;化人「所至」处,也就是我们所到达处。而化人实无所至,那我们也无所谓究竟到达处了。这五百位比丘,是如来化人所教化的,所以在问答深义中,也就当地风光,以化人为喻。

  丁二  时众开解

  (p.263)须菩提问诸比丘时,有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三万二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一、「须菩提问诸比丘」,诸比丘一一以自证的境地作答,这等于隐密的在宣说甚深法门。所以那「时」就「有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证阿罗汉果。还有「三万二千」出家或在家「人」,听了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得了初果。

  二、从这些看来,须菩提起初不愿劝化诸比丘,这时又与诸比丘问答,实是在如来教化中,担负一种助佛扬化的责任。如真以为须菩提不能不知,就误会了!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问答修学

  丙一  普明问

  (p.263)尔时,会中有普明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是宝积经者,当云何住?当云何学』?

  流通分有「问答修学」,「时众奉行」二科。

  一、经名之考察

  由普明菩萨发起,所以本经又称普明菩萨会。普明菩萨的问答,是重要的!但在全经中,只是流通部分;所以以普明菩萨为经名,不大恰当。

  本经异译,

  《遗曰摩尼宝经》,流通分非常简单,没有本经流通部分。

  《摩诃衍宝严经》,与世亲菩萨造论所依的《宝积经》本,也与本经不同。流通分由须菩提起问,如来宣说持经功德及身口意各十种清净。481

  唯赵宋译的《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流通部分,是综合了《宝严经》(世亲所依经本)及本经,也说是普明菩萨问的。482

  这可见本经的流通分,梵本多有不同。因此,以普明菩萨为经名,越觉得不妥当了!

  二、大乘学者的真面目

  在那「时」,法「会中有」名为「普明(以慧光普照得名)菩萨」的,出来启「白佛」说:「世尊」!如「菩萨欲学是宝积经」──如来上面所说的宝积法门,应「当」怎样的安「住」?应「当」怎样的修「学」?

  普明菩萨所提出的──住,是心住于正法,与正法相应而不动。

  ──学,是种种修行。

  《金刚经》以住、行、降伏其心──三句来启问;483本经以住、学来启问。

  据如来的开示来说,如来是综合的答复:应这样的住心而修学。这是菩萨的修学法,所以在这流通分中,清楚地显出了大乘学者的面目。这所以在本经中,虽属流通,也是非常的重要。

  丙二  如来答

  丁一  不住相学

  (p.265)佛言:『菩萨学是经,所说皆无定相而不可取,亦不可着。随是行者,有大利益。

  如来开示修学的方法有四,

  一、不住相学:

  「佛」说:「菩萨学是」宝积「经」,应该是这样的。对如来上面「所说」的一切,能信解「皆无定相」,如幻如化「而不可取」的;不可取,也就「不可着」。取是持取,着是坚持不舍。

  但这不是说,可取而不要取,可着而不要着,是说本没有可取可着的。如梦中的忽贪忽瞋,觉得不应起贪瞋,因为并没有可贪可瞋的真实存在。如菩萨能「随」顺这不取不着相而修「行」,那就「有大利益」。不但能得己利,而且自他两利,福慧具足。

  丁二  大精进学

  (p.266)普明!譬如有乘坏船,欲渡恒河,以何精进乘此船渡』?答言:『世尊!以大精进乃可得渡。所以者何?恐中坏故』。佛告:『普明!菩萨亦尔,欲修佛法,当勤精进,倍复过是。所以者何?是身无常,无有决定,坏败之相,不得久住,终归磨灭;未得法利,恐中坏故。

  二、大精进学:

  1、佛告「普明」:

  「譬如有」的「乘」了一艘「坏484船」──虽已造成船形,但还没制造完密。乘这样的船,想「渡」过极宽阔而水流又急的「恒河」,你想,这应「以何」等的「精进」努力,来「乘此船」而横「渡」呢?

  2、普明菩萨「答」道:

  这是要「以」极「大精进」,才「可」能「得渡」。为什幺呢?因为船质太差,河面太阔,「恐」怕船到「中」流,来不及渡河,船就「坏」了啦!

  3、「佛告普明」菩萨说:

  菩萨也应该这样的「修」学「佛法」──如上所说的宝积法门。应「当勤」勉「精进」,比起乘坏船渡恒河,要加「倍」的超「过」渡河的精进才行。

  为什幺菩萨应有更大的精进?

  大宝积法门,如恒河那样的广大,本不是一下就能学成了的。而菩萨的身体,也许比坏船更不如呢!佛说:「是身无常」,在息息生灭中,「无有」「定」相可得。身体不断的变化,什幺时候死,全没有一定。

  所以身体的「坏败」──变异「相」,是必然如此的;怎幺也「不得久住,终归磨灭」。人生必有一死,只是迟早而已。

  所以在修学宝积法门时,「未得法利」──信解通达悟入正法的利益;有谁能保证,到几岁一定能悟入呢!这个身体是必坏的,却又不知什幺时候要坏。如不趁早努力修学,忽而因病死了,要修也来不及了,岂非可惜!

  所以死称死魔,为障道的一大因缘。那幺,如修学而未得法益,不应该特别精进以求悟入吗?因为正像船到中流,「恐」怕这身体在修学「中」间忽然「坏」了。

  4、这是现身急于求得法利的精进;古代中国禅师,很有这种精神。

  有的怕现身不能成办,所以佛开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弥勒净土等法门,以确保来生的见佛闻法,成就大乘信心的不退。485

  也有深信因果,虽说死了可惜,而到底善根深植,所学不虚,未来一定能以此而得入,所以只是尽力修学去。

  丁三  为众生学

  (p.268)我在大流,为渡众生断于四流故,当习法船;乘此法船,往来生死度脱众生。云何菩萨所习法船?谓平等心,一切众生为船因缘;习无量福,以为牢厚清净戒板;行施及果以为庄严;净心佛道为诸材木;一切福德以为具足坚固系缚;忍辱柔软忆念为钉;诸菩提分坚强精进,最上妙善法林中出;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毕竟不坏大悲所摄,以四摄法广度致远;以智慧力防诸怨贼;善方便力,种种合集四大梵行以为端严;四正念处为金楼观;四正勤行、四如意足以为疾风;五根善察,离诸曲恶;五力强浮;七觉觉悟,能破魔贼;入八真正道,随意到岸,离外道济;止为调御;观为利益;不着二边,有因缘法以为安隐。大乘广博无尽辩才,广布名闻,能济十方一切众生,而自唱言: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槃,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如是普明!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如是法船,以是法船,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脱漂没长流众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为众生学:

  1、菩萨为众生而修学一切佛法

  我在大流,为渡众生断于四流故,当习法船;乘此法船,往来生死度脱众生。云何菩萨所习法船?

  菩萨的修学佛法,是为了众生。要利益众生,就必须自己修治悟入。所以菩萨是为了利他而自利,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如专为了自己这样那样,就不是菩萨风格,而是声闻了。如来开示这一重要的学习法说:

  菩萨应这样的想:「我在」生死「大流」中,为了要「渡」脱生死「众生」,使他们「断于四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486众生为烦恼而漂流生死,如在瀑流的漂荡、洄漩中,不能自脱一样。所以度脱生死河中的众生,主要为断众生的烦恼;烦恼如瀑流一样,所以叫四瀑流。487

  要渡生死瀑流中的众生,应「当」修「习」佛法;而这一切佛法,如能在河流中往来的船只一样,所以譬喻为「法船」。学习佛法而有所成就,如有了法船一样,可以「乘此法船,往来生死」河流。自己依法船而不致陷溺,也就能在生死河中「度脱众生」。这样的佛法船,自度度他,是菩萨所应励力修学的。

  那到底什幺是「菩萨所习」学的「法船」呢?这当然是一切佛法。以法为船,所以就以种种佛法功德,来比喻船只所有的一切。

  2、先举一一的譬喻:

  谓(1)平等心,一切众生为船因缘;(2)习无量福,以为牢厚清净戒板;(3)行施及果以为庄严;(4)净心佛道为诸材木;(5)一切福德以为具足坚固系缚;(6)忍辱柔软忆念为钉;(7)诸菩提分坚强精进,最上妙善法林中出;(8)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9)毕竟不坏大悲所摄,以四摄法广度致远;(10)以智慧力防诸怨贼;(11)善方便力,种种合集四大梵行以为端严;(12)四正念处为金楼观;(13)四正勤行、四如意足以为疾风;(14)五根善察,离诸曲恶;(15)五力强浮;(16)七觉觉悟,能破魔贼;(17)入八真正道,随意到岸,离外道济;(18)止为调御;(19)观为利益;(20)不着二边,有因缘法以为安隐。

  (一)、修「平等心」,救护「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为」成就法船的「因缘」。因缘不具足,造船不能成就。佛法依众生而起,没有众生,也就没有佛法。488所以于一切众生的平等心,为法船的因缘。

  (二)、修「习无量福」德,主要是清净戒行。有了清净戒,那就人间天上,不会堕落。否则自己沦坠恶道,还想救众生吗?这无量福德,「为牢」固坚「厚」的──「清净戒」行,如船「板」一样,牢固坚厚,不会沉没。

  (三)、修「行」布「施及」布施的「果」报,在人天中,受种种的富乐自在。就「以」此「为」法船的「庄严」,庄严即精美的装饰,富丽堂皇。

  (四)、「净心佛道」──于佛菩提而生清净信心(菩提心),「为」成就法船的「诸材木」。这是造作大船的主材,如房屋有栋梁一样。

  (五)、除上布施、持戒、净信以外,广修其他的「一切福德」。这一切福德,「以为」法船所有的,「具足」而「坚固」的「系缚」。什幺是系缚?如船只要有足够而坚固的缆索,才可以牢系上岸。

  (六)、修「忍辱」、心性「柔软」,不失正「忆念」。这样的柔忍而摄受众生,正念而不忘佛道,「为」法船的「钉」子,紧密的结合而不致破散。

  (七)、「诸菩提分」,是成就菩提的因素;这都从「坚强精进」中修习成就。这些菩提分法,如造成法船的一切材木;从精进中来,所以是从「最上妙善」的「法林中出」来。

  (八)、修「不可思议」的「无量禅定」:无量是四无量,禅是四禅,定是四无色定,合为十二门禅。以「福德业」所「成」就的这些极「善」静「寂」,极善「调」伏的定「心」,「以为」造成法船的工「师匠」人。工师的审慎精制,如以定心而成就一切功德。

  (九)、法船是尽未来际的广度众生,这是由于「毕竟不坏」──不变异的「大悲」心「所摄」受。依大悲心,而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来摄导众生。悲心是这样的深彻坚固,四摄是这样的方便摄受,所以法船能「广度」众生,「致远」──到达极远的目的地。广度是化众生;致远是成佛道。

  (十)、在法船的往来生死中,「以智慧力」觉照一切,这才能「防」护「诸怨贼」,不为魔外烦恼所坏。

  (十一)、从智慧所起的「善方便力」,能「种种合集四大梵行」。四梵行是:慈无量,令一切众生得乐;悲无量,令一切众生脱苦;喜无量,见众生的得福乐而随喜;舍无量,于一切众生住平等舍。这方便所起的梵行,「以为」法船的大庄「严」。

  (十二)、「四正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为」法船上的「金楼观」。什幺是金楼观?在船的上层高处,建一金属的楼台,以便瞭望海中的一切。四念处观一切法不净、苦、无常、无我,如金楼观一样。

  (十三)、「四正勤行、四如意足」,是精进力,定通力,能推进大乘法船,往来生死海,救度众生,所以如推动船帆的「疾风」489一样。

  (十四)、「五根」,是信、进、念、定、慧,以慧根为主。所以能「善」巧观「察」法船所行的航道,远「离诸」险「曲」的「恶」道,而平安的前进。

  (十五)、「五力」呢,那是「强」大的「浮」力,能载重而不致沉没。

  (十六)、「七觉」分能「觉悟」大众的昏迷,所以「能破魔贼」。如船在海中,能随时觉察,就不会为海盗等侵袭。

  (十七)、八正道,如八条正确的航线。法船进「入八真正道」,就能「随意到」达涅槃彼「岸」,安稳的上岸游乐,不会误入歧途,所以能「离外道济」。济是津济490,也就是渡头、码头。外道渡头,即外道教化到达的地方。

  (十八)、止与观,为修行的主要法门。在大乘法船中,以修「止为调御」,即驾驶者。一心一意的驾驶,如制心一处的止。又以修「观为」真实「利益」,因为唯有正观,才能得真实的自利利他。

  (十九)、这样的法船,运众生从此(岸)到彼(岸),又从彼还来此岸,「不着」于生死涅槃的「二边」,无尽的利济众生。

  (二十)、「有」无量法门的「因缘法」,圆满究竟,所以能「为」众生作「安隐」,能得安乐。

  上来二十句,以佛法喻船的一切;以船喻佛法的救度众生。

  1. 于一切众生的平等心

  制造法船的因缘

  2. 习无量福(清净戒行)

  如船板一样,牢固坚厚

  3. 行施及施果,以受种种的富乐自在

  以此为法船的庄严

  4. 净心佛道(净信)

  造作大船的主材

  5. 广修一切福德

  如船只要有足够而坚固的缆绳

  6. 柔忍而摄众生,正念而不忘佛道

  如船只的钉子

  7. 诸菩提分皆从坚强精进中修习成就

  制造法船的一切木材皆来自于最上妙善的法林(森林)

  8. 修习无量禅定,成就善寂调心

  如工师匠人的审慎精制

  9. 以大悲心、四摄法摄导众生

  如法船能广度众生到达极远的目的地

  10. 以智慧力防诸怨贼

  船上的灯明?

  11. 以善方便力,合集四梵行

  法船的大庄严

  12. 修四念处

  如船上的金楼观(瞭望台)

  13. 修四正勤、四如意足

  如推动船帆的疾风

  14. 以五根为导航(以慧根为主)

  善观察法船所行的航道

  15. 五力

  如强大的浮力

  16. 修七觉分,破除魔贼

  如船在海中,能随时觉察,就不会为海盗等侵袭。

  17. 入八正道,随意到岸

  八条正确的航线,不令误入外道渡头。

  18. 止为调御,观为利益

  止如驾驶者一心一意的驾驶;观如驾驶者善于辨别前方。

  19. 不着二边(生死、涅槃)

  如船只的往来两岸,利济众生。

  20. 无量法门的因缘法

  为众生作安隐,能得安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3、菩萨以正法来号召摄受与救脱众生

  大乘广博无尽辩才,广布名闻,能济十方一切众生,而自唱言: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槃,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

  菩萨应修学佛法,从生死海中度脱众生,如船一样。而修学法门得成就的人──菩萨,就如船主一样。上面说明了法船,以下要说法船的主导者。

  菩萨怎样的宣传号召,引导众生来同登法船呢?「大乘」菩萨具备了「广博」的「无尽辩才」,这对于折伏外道,化导愚蒙,是非常重要的。经说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乐说无碍解。491有了这四无碍解,才能说法的辩才无尽。这样的大菩萨,真的无人不知。菩萨有了这样的功德,所以德声「广布,名闻」十方,也就因此「能济」度「十方一切众生」。

  菩萨以此法船度众生时,「自」己宣「唱」佛法说:「来」!大家来登「上」这佛「法」的大「船」!大家如登上这法船,就是归依三宝,依法修学。这样,生死苦海中的众生,就能「从安隐」(与稳同492)的正「道」,一直前进,而「至于涅槃」。

  这就是「度」脱「身见」──我见的此「岸」,而「至佛道」的彼「岸」。要知道不脱生死,只是我见系缚。有了我见,就是世间,就是生死,就是此岸。一切法空无我,是破除我见而入佛道的正道。所以要到佛彼岸,必须「离」我见为本的「一切见」。有我见,就有常见断见,一见异见,有见无见……六十二493种见趣,如滋蔓丛生,不易清除。唯有截除我见根本,一切枝末的见趣,才从此永尽。断我见,离一切见的佛道,就是一切法空无我、无相、无愿、不生不灭、不取不舍的正法。

  菩萨以法船度众生,主要是宣扬正法,以正法来号召摄受众生,救脱众生于生死大海。

  4、菩萨尽未来际的广度众生

  如是普明!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如是法船,以是法船,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脱漂没长流众生』。

  为众生学的法船普度,已如上广说。

  末了,结告「普明」菩萨:「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这样的「法船,以是法船」,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无量数)劫」中,一直「在生死中,度脱漂没」于「长流」的「众生」。众生在生死流中,头出头没,如不遇佛法,永无了日,所以说长流。所说的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举一极长的时间来说,其实菩萨的广度众生,是尽未来际,无穷无尽。菩萨应这样的度众生,就不能不为了众生而修习这样的法门。494

  丁四  速疾道学

  (p.275)又告普明:『复有法行,能令菩萨疾得成佛。谓诸所行真实不虚,厚习善法。深心清净,不舍精进。乐欲近明,修习一切诸善根故。常正忆念,乐善法故。多闻无厌,具足慧故。破坏憍慢,增益智故。除灭戏论,具福德故。乐住独处,身心离故。不处愦闹,离恶人故。深求于法,依第一义故。求于智慧,通达实相故。求于真谛,得不坏法故。求于空法,所行正故。求于远离,得寂灭故。如是普明!是为菩萨疾成佛道』。

  四、速疾道学:

  1、唯般若与法相应才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

  (1)总标与法相应之第一义悉檀

  佛「又告普明」:此外,还「有」随法顺法的「法行,能令菩萨疾得成佛」。法门是这样的广大甚深,身命又如此的危脆难保!如未得法利而就死了,被可怜为『如入宝山空手回』。所以怎样的容易成佛,迅速成佛,为佛弟子的普遍要求。佛也就在这开示修学时,明白地提出了这一修学法。

  古人比喻:如船在港汊495河渠中,一天不过行几十里,拉纤496,摇桨,还是那幺艰苦!如一旦船到大海,那时风帆饱满,被形容为『瞬息千里』。

  修行也是这样:专在事相上修行,修行又难,功德又少。如能与法相应,心心流入法性大海,那就捷疾无比。《金刚经》说:释迦在然灯佛处,悟入无生法忍,比之以前的久劫修行,是不能相比的。497悟入法性,才能易疾成佛。虽然如来适应众生根性,说些易行易成法门,唯与法相应的法行,才是第一义悉檀。

  (2)为应机施教开演方便道以契实性

  如说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为易行道。这是说极乐世界修行容易稳当,决定能不退转菩提心,并非说容易成佛。生了净土,还得修行,一直到得无生忍,才能通入法性大海,一帆风顺!

  还有些说欲乐为方便,容易成佛,那无非世界悉檀,以欲钩牵,使人乐于修学而

  已。498

  又有些经文,为了懈怠众生,听说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就心怯引退。所以说三生、一生,即可成佛。那是对治悉檀。

  有的不知佛法人人可修,人人可成,怀疑自己。于是佛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性,众生即佛;指心本净性为成佛因,以启发向上向善的菩提心,那是为人悉檀。499

  (3)结劝

  然约究竟义说,唯般若与法相应,才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500

  2、疾易成佛的修学有十四句

  佛说疾易成佛的修学,有十四句,分三:三根本,六要行,五求真实。

  (1)三根本是直心、深心、菩提心,与《维摩诘经》所说的一样。501

  (一)、「所行真实不虚」,是直心。502从现相说,真实不虚是心性质直,没有谄曲。约实质说,那是般若与真如相应;是正观诸法空性(《起信论》以正念真如为直心503)。正观实相,法性本空,并非落空成病,而是以般若无所得为方便,所以能「厚集善法」,如《般若经》说,厚集是无边积集的意思。

  (二)、深心:菩萨的大悲心,「深」彻骨髓。悲与般若相应(名为无缘大悲),悲「心清净」。虽法性空不可得,而以悲愿力,「不舍精进」,利益众生。

  (三)、菩提心:菩萨「乐欲」──志愿爱乐「近明」。明是菩提的觉明;近明是向于菩提,临近菩提,这是愿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本,「修习一切诸善根」。

  这直心、深心、菩提心,即大乘三要:菩提愿、大悲心、真空见。大乘法必备这三心,有三心才直向佛道。如离却三心,一切修行,都不名为大乘法了。504

  (2)六要行是:

  (一)、菩萨心恒「常正忆念」,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无常、无我,念法性本空、本净等。菩萨「乐」于「善法」,所以一心正念,常时现前。

  (二)、「多闻」佛法而「无厌」足心。因法义甚深,广大无边,所以听法无厌,才能「具足」智「慧」。

  (三)、菩萨应「破坏」自心的「憍慢」,谦卑和顺,这才不致得少为足,能「增益智」慧。

  (四)、「除灭」一切爱见「戏论」,心在正道,所以能积集「具」足一切「福德」。否则大好时光,尽从戏论闲话中过去了。

  (五)、「乐住独处」,这是「身心」远「离」取相,远离烦恼,所以无往而不寂静。

  (六)、「不处愦闹」的地方。为什幺喧嚣吵闹?只是有了不清净不如法的人。如远「离恶人」,那诸上善人共会一处,即使人天云集,也一样的安静呢!

  以上六行,仍着重为出家菩萨说。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3)五求真实:

  本着三心而行六行,以及六度等法门,而心心念念,唯求真实。

  (一)、「深求于法」,「依第一义」而求,所求的是胜义法。如求世俗法,事相法,既非真实,也就不易成佛。

  (二)、「求于智慧」:这不是世俗偏邪智慧,而是「通达实相」的如实智,即般若。

  (三)、「求于真谛」:求那非虚妄,不倒乱的,这就是「得不坏法」。不坏法即法性常住,不变不异;得常法性,即一得永得,不再失坏了。

  (四)、「求于空法」:这由于「所行」中「正」,正观正念而能悟入。

  (五)、「求于远离」:这是真远离,不起一切戏论,离烦恼,息生死,证「得」涅槃「寂灭」。

  这五求,只是求于智证空性,体实相而究竟寂灭。

  「如是」的依三根本心,修六要行,求五真实,「普明」!这就是「菩萨」速「疾成佛」的唯一要「道」了!

  乙二  时众奉行

  (p.280)说是经时,普明菩萨、大迦叶等,诸天、阿修罗及世间人,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宝积法门的修行法,也已为普明菩萨说了。从始至终,法门圆满,即以时众奉行为总结。

  结集者叙述说:如来「说是」宝积「经时」,始终圆满。大乘行者,如「普明菩萨」等。声闻行者,如「大迦叶等」。还有人天大众,如「诸天、阿修罗,及世间人」。凡在法会中见佛闻法的,莫不「皆大欢喜」。对于这宝积法门,看作最可尊贵的,「顶戴」高举,信「奉」而愿意实「行」。当时大众能顶戴奉行,自然能传持不绝,流通末世了!

  ──功德圆满──

  1《大智度论》卷3(大正25,75c):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

  2 六种成就:(前五为五事)

  一、信成就:是指「如是我闻」给人众对这部经生起信仰的心。

  二、闻成就:是指这部经是阿难所听来的。

  三、时成就:一般佛经一开始都有「一时」,这是表示讲经的时间。

  四、主成就:经的主讲人,是佛陀。

  五、处成就:讲经的地方。

  六、众成就:参加法会的听众。

  3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p.35):龙树菩萨说:闻由三处闻:一、从佛闻法;二、从佛弟子闻法;三、从经典闻法。

  4《杂阿含经》卷3(80经)(大正2,20b):比丘白佛:「佛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

  5(1)《大智度论》卷3,(大正25,76c):(经)耆阇崛(梵语G?dhrakū?a)山中。(论)「耆阇」名鹫,「崛」名头。

  (2)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文句》卷1(大正34,5b28-c6):耆阇崛山者,此翻灵鹫,亦云鹫头,亦云狼迹。梁武云:王鴡引诗人所咏关睢是也。《尔雅》云似鵄。又解:山峰似鹫,将峰名山。又云:山南有尸陀林,鹫食栖其山,时人呼为鹫山。又解:前佛今佛皆居此山,若佛灭后罗汉住,法灭支佛住,无支佛鬼神住,既是圣灵所居,总有三事,因呼为灵鹫山。

  6 出处待考。

  7《大智度论》卷32(大正25,301a11-14):阿罗汉尽一切烦恼故,应受一切天龙鬼神供养。是阿罗汉有九种:退法、不退法、死法、护法、住法、胜进法、不坏法、慧解脱、共解脱。

  8 三明:1、天眼明,2、宿命明,3、漏尽明。

  9 六通:1、神境通,2、天眼通,3、天耳通,4、他心通,5、宿命通,6、漏尽通。

  10 六和敬:1、见和同解,2、戒和同遵,3、利和同均,4、身和共住,5、语和无诤,

  6、意和同悦。

  11 十信:1、信心,2、精进心,3、念心,4、定心,5、慧心,6、施心,7、戒心,8、护心,

  9、愿心,10、回向心。

  12 十住:1、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

  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13 十地:1、初地 极喜地,2、二地 离垢地,3、三地 发光地,4、四地 焰慧地,

  5、五地 难胜地,6、六地 现前地,7、七地 远行地,8、八地 不动地,

  9、九地 善慧地,10、十地 法云地。

  14 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1(大正38,283a14-c14):「摩诃,大也。迦叶波,饮光也。略故云迦叶。此婆罗门姓,饮光仙人种。昔有婆罗门获证仙果,身皮金色饮蔽日月之光,尊者是彼之种。以姓标名。又迦叶身光饮日月光故以为名。」

  15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p.24):提婆达多:自称大师,创五法是道,毁八正道非道。五法者:一、尽形寿着粪扫衣;二、尽形寿常乞食;三、尽形寿唯一坐食;四、尽形寿常露坐;五、尽形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或作:不食盐;不食酥乳;不食鱼肉;常乞食;春夏八月露坐,四月住草庵。)

  16(1)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18-p.319):王舍城结集的歧见:提婆达多破僧,是在佛陀晚年。不几年,阿难随侍佛陀到拘尸那,佛就在这里涅槃了。大迦叶得到了佛入涅槃的消息,与五百比丘,从王舍城赶来,主持佛的荼毗大典,并立即发起在王舍城举行结集。这次结集,大迦叶为上座,优波离结集律,阿难结集法。但在结集过程中,显露出僧伽内部的严重歧见,如大迦叶对阿难的一连串指责;大迦叶领导的结集,与富兰那长老间的异议。大迦叶与阿难间的问题,我在〈阿难过在何处〉(※收在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三册,p.87-114。)文中,有详细的论述。以律典为主的传记,大同小异的说到:大迦叶选定五百比丘结集法藏,阿难几乎被拒斥在外。在结集过程中,大迦叶对阿难举发一连串的过失。阿难不承认自己有罪,但为了尊敬僧伽,顾全团体,愿意向大众忏悔。阿难受到大迦叶的指责,载于有关结集的传记,各派所传,略有出入。归纳起来,有三类:有关戒律问题,有关女众问题,有关侍佛不周问题,主要是前二类。

  (2)阿难六种突吉罗罪:《十诵律》卷60(大正23,449b-c)列有六突吉罗:1、不问微细戒,2、不请佛住世(不答如来问),3、足踏如来衣,4、不供世尊水,5、劝许女人出家,6、示佛阴藏相。

  17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22-p.323):五百结集会上,大迦叶与阿难的问题,论戒律,阿难是「律重根本」的,小小戒是随时机而可以商议修改的。大迦叶(与优波离)是「轻重等持」的;舍小小戒,被看作破坏戒法。这就是「多闻第一」的重法系,「头陀第一」、「持律第一」的重律系的对立。论女众,阿难代表修道解脱的男女平等观;大迦叶等所代表的,是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立场。在这些问题上,阿难始终站在佛的一边。从大迦叶起初不要阿难参加结集来说,怕还是受到释族比丘中心运动的影响!五百结集终了,富兰那长老率领五百比丘,从南山来,对大迦叶主持的结集,提出了异议,如《铜鍱律》《小品》(南传四?四三三)说:「君等结集法律,甚善!然我亲从佛闻,亦应受持」。这是说,富兰那长老所亲闻的佛说,也要受持流通了。《五分律》举出富兰那自己的意见:「我亲从佛闻:内宿,内熟,自熟,自持食从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我忍余事,于此七条,不能行之」。依《五分律》说:「内宿」是寺院内藏宿饮食;「内熟」是在寺院内煮饮食;「自熟」是比丘们自己煮;「自持食从人受」,是自己伸手受食,不必从人受(依优波离律,要从别人手授或口授才可以吃);「自取果食」,「就池水受」(藕等),都是自己动手;「无净人净果除核食」,是得到果实,没有净人,自己除掉果实,就可以吃了。这都是有关饮食的规制,依优波离所集律,是禁止的,但富兰那长老统率的比丘众,却认为是可以的。富兰那长老的主张,不正是小小戒可舍吗?对专在生活小节上着眼的优波离律,持有不同意见的,似乎并不少呢!

  18《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6a11-19):甚深相者,即是空义,即是无相、无作([愿])、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寂灭、远离、涅槃义。……希有世尊!以微妙方便,障色(等法)示涅槃。

  19「谦自益,满招损。」

  20 造次颠沛:流离困顿。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虽造次颠沛,必于祝矣。”《旧唐书?忠义传序》:“古之德行君子,动必由礼,守之以仁,造次颠沛,不愆于素。”元刘埙《隐居通议?理学一》:“人有迫于饥寒之患,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尝忘也。”(《汉语大词典(十)》,p.898)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1「菩提心」也称为「信愿」,为何发心要有大誓愿呢?如《大智度论》卷7(大正25,108b-c)说:问曰:诸菩萨行业清净,自得净报,何以要须立愿然后得之?譬如田家得谷,岂复待愿?

  答曰:作福无愿,无所摽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所作,金无定也。如佛所说:「有人修少施福,修少戒福,不知禅法;闻人中有富乐人,心常念着,愿乐不舍,命终之后,生富乐人中。复有人修少施福,修少戒福,不知禅法;闻有四天王天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专念色欲,化来从己)他化自在天(此天他化色欲,与之行欲,展转如是,故名他化自在),心常愿乐,命终之后,各生其中──此皆愿力所得。」菩萨亦如是,修净世界愿,然后得之。以是故,知因愿受胜果。复次,庄严佛世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复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问曰:若不作愿,不得福耶?答曰:虽得,不如有愿;愿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长。

  22「犯罪不诚实,佛不说戒」:《中阿含经》〈未曾有法品〉《37.瞻波经》,(大正1,478b-479c)。《增支部》(A. 8. 20. Uposatha布萨)、《律藏?小品》(Cv. 9. 1)、《小部?自说经》(Ud. 5. 5)、《五分律》卷二十八(大正22,180c)、西晋?法炬译《恒水经》、《法海经》(大正1,817a、818a-c)、后秦?鸠摩罗什译《海八德经》(大正1,819a-c)、《增一阿含.第2经》〈十不善品〉(大正2,786a-787c)。

  23《十住毘婆沙论》卷17(大正26,120a22):尸罗最是梵行之本,如直心则是正见之本。(另参见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41)。

  24《杂阿含》卷18(497经)(大正2,129b-c):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举罪比丘欲举他罪者,令心安住几法,得举他罪」?佛告舍利弗:「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粗涩,慈心不瞋恚。舍利弗!举罪比丘具此五法,得举他罪」。

  25(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9(大正8,356c29-357a7):阿难白佛言:「世尊!菩萨、菩萨共住云何?」佛告阿难:「菩萨、菩萨共住,相视当如世尊。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是我真伴,共乘一船,彼学我学,所谓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若是菩萨杂行,离萨婆若心,我不应如是学;若是菩萨不杂行,不离萨婆若心,我亦应如是学。菩萨摩诃萨如是学者,是为同学。」

  (2)《大智度论》卷77(大正25,604b20-c1):〔阿难〕问佛:菩萨共住云何?云何用心恭敬?佛答:供养恭敬,当如视佛,是未来佛故。此中佛自说因缘:菩萨共住,应作是念:是我真伴,俱到佛道,共乘一船。船者,六波罗蜜;三界、三漏为水;彼岸是佛道。彼所学者,我亦应学,学者:所谓六波罗蜜等,同戒、同见、同道。如白衣兄弟,不应共鬪,我是同法兄弟,亦不应共诤。若是菩萨杂行,离萨婆若心,我不应如是学。何以故?胜事应从他学,恶事应舍。菩萨若作是学,轻慢、瞋恨事皆灭,是则名菩萨同学。

  26「引发潜在的解脱相状」,相关资料如下:

  (1)《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6a):问:顺解脱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细,已种、未种云何可知?答:以相故知。彼有何相?谓若闻善友说正法时,身毛为竖,悲泣流泪,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于法、法师深生爱敬,当知决定已种顺解脱分善根;若不能如是,当知未种。此中有喻,如人于田畦中下种子已,经久生疑:「我此畦中曾下种不?」踌躇未决。傍人语言:「何足犹豫?汝今但可以水灌渍,以粪覆之。彼若生芽,则知已种,不然则不。」彼如其言便得决定。如是,行者自疑:「身中曾种解脱种子已不?」时彼善友而语之言:「汝今可往至说法所,若听法时身毛为竖,悲泣流泪,乃至于法、法师生爱敬者,当知已种解脱种子;不然则不。」故由此相可得了知。

  (2)《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30,398a-b):复有所余不住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相。谓一切种圆满分明称当道理,美妙殊胜易可解了,或依苦谛、或依集谛、或依灭谛、或依道谛,宣说开示正法教时,不能获得微小发心微小信解,况能获得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如是亦依过去、未来、现在世别。是名第四不住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相。

  (3)《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30,401a):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暂闻佛或法或僧胜功德已,便得随念清净信心,引发广大出离善法,数数缘念融练净心,身遂毛竖、悲泣雨泪。是名第三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

  (4)《瑜伽师地论》卷83(大正30,760b):于一切事现正随从,故名信顺。若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而起,故名为信。开彼功德及与威力,殊胜慧已;即于彼法处所而起随顺理门,故名净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如是等事,是净信相。闻彼功德威力等已;于行住等诸威仪中,恒常信彼实有功德,故名信述。

  (5)《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下(大正17,600a):尔时,会中有一尊者,名曰龙护,去佛不远,执孔雀扇,侍佛之侧。时即置扇,前诣佛所,合掌顶礼,而白佛言:「我今得闻此正法已,身毛悚竖,生大欢喜。世尊!此经何名?我等云何奉持?」佛言龙护:「今此正法,名身毛喜竖,如是名字,汝当受持。」

  (6)惠敏法师〈顺解脱分相──悲欣毛竖〉,(收在《心与大脑的相对论》(法鼓文化),p.155-161)

  27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38、p.55。

  28(1)《成实论》卷16〈三慧品〉,(大正32,366c):三慧:闻慧、思慧、修慧。从修多罗等十二部经中生,名为闻慧,以此能生无漏圣慧,故名为慧。如经中说:罗亩罗比丘今能成就得解脱慧,虽闻违陀等世俗经典,以不能生无漏慧故,不名闻慧。

  (2)《瑜伽师地论》卷41(大正30,519a-b)「瑜伽菩萨戒之四十三轻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29(1)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01):试从「四圣种」(carvAra-AryavaMZA)说起。四圣种是:1、随所得衣服喜足;2、随所得饮食喜足;3、随所得房舍喜足;4、欲断乐断,欲修乐修。依着这四项去实行,就能成为圣者的种姓,所以称为「圣种」。前三项,是衣、食、住──日常必需的物质生活。出家人应该随所能得到的,心里欢喜满足,不失望,不贪求多量、精美与舒适。「欲断乐断,欲修乐修」,是为道的精诚。断不善法,修善法;或断五取蕴,修得涅槃,出家人为此而愿欲、爱好,精进于圣道的实行。这四项,是出家人对维持生存的物资,及实现解脱的修断,应有的根本观念。惟有这样,才能达成出家的崇高志愿。

  (2)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047):说到比丘戒法,重于生活轨范的,是四圣种,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四圣种的本义,是对于衣服、饮食、住处──三事,随所能得到的而能够满足;第四是「乐断乐修」。后来适应事实的需要,改第四事为,随所得的医药而能满足。衣、食、住、药知足,就是受比丘戒时所受的「四依」,是比丘对资生事物的基本态度。

  (3)《长部》(33)《等诵经》(日译南传8,304)。《增支部》「四集」(日译南传18,p.50-51)。《中阿含经》卷21《说处经》(大正1,563b-c)。

  30 如:「八正道以正见(慧学)为首,三学以戒学为首」?如《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60c):问曰:如八正道,正语、正业在中,正见、正行在初,今何以言戒为八正道初门?答曰:以数言之,大者为始,正见最大,是故在初。复次,行道故,以见为先;诸法次第,故戒在前。譬如作屋,栋梁虽大,以地为先。

  31 如:「快成就是钝根,慢成就为利根」?

  (1)《大毗婆沙论》卷101(大正27,525b14-21):依狭小道而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佛乘经三无数劫而得解脱。

  (2)《大智度论》卷28(大正25,266c14-15):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声闻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

  (3)《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1-9):问曰:行声闻、辟支佛乘者,几时得度生死大海?答曰:行声闻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过是数,随根利钝。又!以先世宿行因缘。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万、亿〔恒河沙大劫〕,或过是数,然后乃得具足修行菩萨十地而成佛道,亦随根之利钝。又!以先世宿行因缘。

  32(1)在《瑜伽师地论》(大正30,504c)有五种「教诫」:云何教诫?当知教诫略有五种:一者、遮止有罪现行;二者、开许无罪现行;三者、若有于所遮止、开许法中暂行犯者,如法谏诲;四者、若有于彼法中数数轻慢而毁犯者,以无染浊、无有变异亲善意乐,如法呵摈与作忆念;五者、若有于所遮止、开许法中能正行者,慈爱称叹真实功德,令其欢喜。当知是名略说菩萨五种教诫,所谓遮止、开许、谏诲、呵摈、庆慰。

  (2)教授,anu+√vad (说)。教诫,anu+√was (惩罚、教训、命令、指示。M.W. to rule, govern; to order; to teach,direct,advise,address; to punish, chastise, correct. p.39b)。《汉语大词典(五)》(p.449):「教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汉语大词典(五)》(p.446):「教戒:教导和训戒。《吴子?治兵》:『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汉语大词典(五)》(p.450):「教诫:同『教戒』。汉应诏《风俗通义?怪神?亡者多有见神》:『孙儿妇女以次教诫。』」

  (3)「教授(avavAda)、教诫(anuZAsanI)」则有些特别了,ava-vAda是阳性词,有命令、教示之意;经论中的异译词有「传;说,说法,宣说;能授;教,教授,教化,教诫,教诲;言诀,语诀,圣言」(梵和p.145)。而anu-ZAsanI是阴性词,汉译有「教,所教,教示,教令,教诲;戒,诫,教诫」(梵和p.68)。其实,「教授教诫avavAdAnuZAsanI」也有连用(梵和p.145),详细请参考《大乘止观导论》p.16-19。

  33(1)关于五盖,《大毗婆沙论》卷48(大正27,249b-c23):问:盖有何相?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自性即相,相即自性。以一切法,自性与相,不相离故。复次,耽求诸欲是贪欲相;憎恚有情是瞋恚相;身心沈没是惛沉相;身心躁动是掉举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变悔是恶作相;令心行相犹豫不决是疑相。已说盖自性及相,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此中,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四善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破坏堕卧不生花果。云何为五(大树):一名建折那(Kabcana),二名劫臂怛罗(Kaitthaka),三名阿湿缚健陀(acvattha),四名邬昙跋罗(udumbara),五名诺瞿陀(Nyngrodha)。如是有情欲界心树,为此五盖之所覆故,破坏堕卧不能生长七觉支花、四沙门果。」故覆等义,是盖义。

  (2)《瑜伽师地论》卷11(大正30,329b):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将证彼时能为障碍。何等为五﹕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惛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1)贪欲者,谓于妙五欲,随逐净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追恋。(2)瞋恚者,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当作不饶益事,于当所为瞋恚之相,多随寻伺,心生恚怒。(3)惛沉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减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惛昧,无堪任性。睡眠者,谓心极昧略,又顺生烦恼,坏断加行,是惛沉性,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说一盖。又惛昧无堪任性名惛沉,惛昧心极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沉,生诸烦恼、随烦恼时,无余近缘如睡眠者,诸余烦恼及随烦恼,或应可生,或应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4)掉举者,谓因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或随忆念昔所经历戏笑欢娱所行之事,心生喧动,腾跃之性?恶作者,谓因寻思亲属等故,心生追悔,谓我何缘离别亲属?何缘不往如是国土?何缘弃舍如来到于此,食如是食?饮如是饮?唯得衣服、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众具?我本何缘,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经戏笑等事,便生悔恨,谓我何缘于应受用戏乐、严具、朋游等时,违背宗亲朋友等意,令其悲恋,涕泪盈目而强出家?由如是等种种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由前掉举,与此恶作处所等故,合说一盖。又应作不应作事,随其所应,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应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恶作,此恶作缠犹未能舍。次后复生相续不断忧恋之心,恶作追悔此又一种恶作差别。...(5)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又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五盖之对治、除遣,详见《瑜伽师地论》大正30,329b-330c及412a-c)。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34《品类足论》卷1仅立八缠;《大毗婆沙论》卷47至卷50又加忿、覆二缠,明示十缠。(详见《佛光大辞典(一)》p.504c)。

  35(1)《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5(大正8,887c):菩萨如是若能离口四过,修习如来四种善语,常为有情说于妙语,令闻法者欢喜信受。如水清珠能清浊水,闻法信受亦复如是。

  (2)《佛说如来兴显经》卷2(大正10,598c-599a):殖种信净,犹如浊水,而致清澄。所睹不虚,不失报应,有色无色生没之事,悉见睹之,无所伤害。道慧光明,令诸众生,不失德本,为众之首。

  36《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3a-b):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

  37 其他汉译本:(请查《汉译诸本对照》第【9】段,p.8)

  (1)《佛说遗日摩尼宝经》:菩萨!有四事难调也…

  (2)《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恶…

  (3)《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令诸菩萨心意刚强…

  (4)《大乘宝云经》:善男子!具有四法[怡-台+龙]悷难调难伏之相…

  38 如《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3a-b)。

  39《大智度论》卷56〈灭诤乱品〉(大正25,461a9):用信力故受;念力故持。

  40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240):从师多闻正法,要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语文的实义。如果重文轻义,执文害义,也是错误的,所以「依义不依语」。经上说:「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杂含卷一?二五经)。正法的多闻,不是专在名相中作活计,是理会真义而能引解脱的行证。多闻,决不能离圣典语文而空谈,但也不能执文害义。否则尽管博闻强记,在佛法中是一无所知的无闻愚夫!

  41《佛遗教经》卷1(大正12,1112b10-12):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42 其他汉译本:(请查《汉译诸本对照》第【11】段,p.9-10)

  (1)《佛说遗日摩尼宝经》:菩萨有四事得其过。何谓四事?一者、本不相习,不当妄信。…

  (2)《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差违。云何为四?一者、未悉众生便谓亲厚,菩萨差违。…

  (3)《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佛告迦叶波:菩萨有四种违犯。迦叶白言:云何四种?一者、众生信根未熟而往化他,菩萨违犯。…

  (4)《大乘宝云经》:善男子!菩萨有四僻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

  43(1)《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693b):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成大威德,何以故?非器不闻故。尔时胜天王即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其心平等,云何不为非器者说?佛告胜天王言:大王!般若波罗蜜性自平等,不见器不见非器,不见能说及以所说,众生虚妄见说不说。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无相分别。犹如虚空一切遍满,众生亦尔,不生不灭;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佛,亦复如是。无名字法假立名字,云是众生,云是般若,云有能说,云有所说,云有听者,第一义中,同是一相,所谓无相。菩萨摩诃萨行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威德重故非器不闻。大王!般若波罗蜜不为非器众生说,不为外道说,不为不尊重者说,不为不正信者说,不为求法贸易者说,不为贪利养者说,不为嫉妒者说,不为盲聋哑者说。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心无悭吝,不秘深法,非于众生无大慈悲,不舍众生。众生宿世善根,得见如来及闻正法,诸佛如来本无说心为此为彼,但障重者虽复在近,而不见闻。尔时胜天王白佛言:世尊!何等众生堪闻诸佛菩萨说法?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具正信者诸佛菩萨即为说法,根性纯熟堪为法器,于过去佛曾种善根,心无谄曲威仪齐整,不求名利亲近善友,利根性人说文知义,为法精进不违佛旨。大王!诸佛菩萨为如是等众生说法。

  (2)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一册(p.30-p.31):大悲心:菩萨救度众生的种种痛苦;最根本解决众生痛苦的方法,即是金刚经上所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将众生苦痛的根源彻底解决,彻底地离苦得乐,所以说:「住众生涅槃,彼大悲如是」。也就是说,使众生安住于涅槃,度脱一切众生使其得到究竟解脱,这才是菩提心中大悲心的究极意义。但大家却不要误会了,以为发菩提心就是什么事不管,只要教人了生死就好,对众生其他方面的痛苦都可以不闻不问。我们必须知道,为众生解除一般的痛苦,都只是局部的、暂时的,所以悲心也就行得不彻底;菩萨的悲心,是要使众生安住于无余涅槃,这就是百分之百地使众生离苦。但是当环境因缘不具足,菩萨只能做八十分、七十分甚至只有三十分地使众生离苦,这也是好的而应该去做。因为菩萨的教化救度,必须视众生的根性而定,属于大乘根性者,则教之以大乘法;属于小乘根性者,则教之以小乘法;根性既不属大乘又不属小乘者,则以人天法门来救度他,因为这至少是要比眼睁睁地任他苦痛、堕落要来得好些。

  (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3〈世主妙严品〉(大正35,517c24-518a5):一、无信非器:以闻生诽谤堕恶道故。二、违真非器:依傍此经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故。下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三、乖实非器:谓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论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经不入余众生手。四、陜劣非器:谓一切二乘。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

  44《大智度论》卷12(大正25,146b):复次,菩萨有二种身:一者,结业生身,二者法身。是二种身中,檀波罗蜜满,是名具足檀波罗蜜。问曰:云何名结业生身檀波罗蜜满?答曰:未得法身,结使未尽,能以一切宝物,头目、髓脑,国财、妻子,内、外所有,尽以布施,心不动转。……云何法身菩萨行檀波罗蜜满?菩萨末后肉身得无生法忍,舍肉身得法身。于十方六道中,变身应适以化众生,种种珍宝、衣服、饮食,给施一切。又以头目、髓脑,国财、妻子,内、外所有,尽以布施。

  45《法华经》卷1〈方便品〉(大正9,7a21-28):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46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29-p.32):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世间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教乘类别:随众生根机的差别,故教法也随而有别。乘有运载的意思,人类依此教法修行,即可由此而至彼,如乘车一样,所以称佛法为乘。人能依此教法修行即可由人而天,或由凡而圣。这一向有五乘、三乘、一乘的类别。

  47《妙法莲华经》卷5(大正9,37b):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48 印顺导师《药师经讲记》,p.188:佛弟子中有两类人:一是报佛恩的,一是欠佛债的。佛的教诲,原是一面修行了生死以自利,一面济度众生以利他,但有一分学者,却祇顾到自了生死的一边,而不管众生的苦难,这叫不知报佛恩的负欠佛债者。另有一分弟子,能畅达如来本怀,不但要求自了生死,而且处处以救度众生为前提,切实表现自未得度先度人的精神,这即知报佛恩。我们学佛,应该学报佛恩,切勿作一欠佛债者!

  49《佛光大辞典(六)》p.5353-p.5354「顺世外道」:音译路伽耶派、卢迦耶陀派、路歌夜多派、路迦也底迦派。又作顺世派。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之支派,主张随顺世俗,倡导唯物论之快乐主义。此派与阿耆毗伽派同为古印度自由思想之代表学派。此派以唯物论之立场,主张地、水、火、风等四元素合成吾人身心,人若命终,四大亦随之离散,五官之能力亦还归虚空,故吾人死后一切归无,灵魂亦不存在。因此,此派否认轮回、业,复否认祭祀、供仪、布施之意义。于认识论上主张感觉论,于实践生活上主张快乐论。并反对婆罗门所主张之祭祀万能主义,而倾向于诡辩之思想。除「吾人身心系由四大和合而成」之主张,此派复认为世间一切之生物、无生物亦皆由四大所构成;四大可分析至「极微」(即物质之最小单位),而于极微之外,世间即无任何余物。并进而论定:人虽有精神作用,然所谓精神作用亦不过物质之结合所产生之状态而已,故人生之目的乃在于追求快乐。此一见解,于佛教所说「断、常」二邪见中,属于「常见外道」。

  50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324、p.335-339):《大毗婆沙论》中,并无名为马鸣的论师。但经考证,马鸣的作品,确已为《大毗婆沙论》所引用。马鸣,《出曜经》译为马声(西元375顷译),为佛教界有数的名德,受到中国学者的非常尊重。这位出现于《大毗婆沙论》的大德,关系于北方佛教极深。……依说一切有部的佛灭传说(阿育王出佛灭一百余年),出五百年末,弘法于六百年中,马鸣应为西元二世纪初人,与迦腻色迦王的时代相当。……从上来著作与事迹的论述,可以确定:1.马鸣为佛化的文艺大师。2.马鸣是通俗教化而富感化力的大师。3.马鸣为禅者。4.马鸣是摧邪显正的雄辩家。5.马鸣是说一切有部的菩萨。

  51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26):经中说的知法、现法、入法,正见、正观、如实知……等,都是现观的别名。现观,是一种亲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体验;是一种直觉到的经验,不是意识的分别,不是抽象的说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经验;它是内心深入对象的一种特殊经验。

  52《妙法莲华经》卷2(大正9,10c):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53《瑜伽师地论》卷79(大正30,741c-742a):云何菩萨具于法住,此何行相?谓诸菩萨非但追求以为究竟,非但读诵以为究竟,非但宣说以为究竟,非但寻思以为究竟,而于内心胜奢摩他正修习中,发勤方便,平等修集,是故说名具于法住。当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于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无分别故;二者以此为依,恭敬领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为依,身远离故;四者以此为依,心远离故;五者以此为依,越声闻乘相应作意大乘相应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为依,不舍远离轭,与诸有情共止住故,及与所余共止住故;七者以此为依,领受清净世间智大福资粮威德修果故;八者于世间智不知喜足,寻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净智者,断四种过失,管御大众故:一者不能堪忍触恼过失;二者不决定说教授过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过失;四者有染爱心过失。如是四种及前八种合有十二行相。

  54《大智度论》卷61(大正25,488b18-21):初发心作愿,我当度一切众生。是心相应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善根相应诸善法,及善根所起身、心、口业,和合是法,名为福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