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印光大师: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

印光大师: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


印光大师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

  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

  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接手书,知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刻期掩关,以祈遂此大愿。光阅之不胜欢喜...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弘一法师书”


居士无我,乐受磋磨。但有误会光意之失,故首称“师尊”,不用“印光法师”四字。未免于光于己,皆所未安。夫印光一粥饭僧耳,称为法师,已经过分之极。然通途泛称,亦不能不如是。至于不名,且称为“师尊”,实失正名交友之道。下次切勿用此故套。

  至于署名之下,古今通用,凡平交皆当如是,非于尊者前,方用“和南”、“顶礼”等也。今礼教陵迟,凡研究佛学者与知识信札,多皆用“合十”、“合掌”、“谨启”等,而不肯稍屈。夫禹拜昌言。子夏丧明怨天,曾子责之,尚投杖而拜。是同侪有一言启迪于我者,皆以屈礼谢之。今行于歧路,有所不决,拟欲问人尚须合掌,况欲资之以了生死大事,而以行路之仪奉之,是轻法也。轻法则不能实得法益。昔古灵赞禅师大悟后,欲报剃度师恩,多方启迪。其师异之,令其为伊宣说。彼谓当设法座,令其师迎己升座礼拜,然后可说。其师依之,遂于言下大悟。使古灵不如此重法,其师不如此重得法之人。莫道不说,说亦只得文字知见而已。决不能一言之下,明白本心。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真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实敬,不徒泛泛然口谈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谈一屈字,况实行乎?昔清世祖章皇帝,拜玉琳通琇禅师为师,尚欲取一法名,琇师谓帝王何须用此,彼不肯,祈取一丑字眼名之。玉琳乃书十余丑字,令其自选。乃取一“痴”字。其派在“行”字辈,故名“行痴”。凡与玉琳之法徒书,其署名则云“法弟行痴和南”。开国之皇帝尚如此自屈,若以今人推之,当先加以刑,然后问法,方合其式,否则平人失其为平人,皇帝失其为皇帝矣。

  光于佛学,一无所得。如盲对五色,聋对五声。了不知其如何为声,如何为色。然于主敬存诚之表面,颇愿竭我愚诚,以尽他山石之小益。既属心交,当不以琐屑弃之。


 印光大师:“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


  尤君来书,语颇谦恭。光覆之已又致谢函,可谓笃信之士。然仍是社会之知见,于佛法中仍不能息心实求其益。何以见之?今有行路之人,不知前途,欲问于人,当作揖合掌。而尤君两次来函,署名之下,只云“合十”,是以了生死法等行路耳。且书札尚不见屈,其肯自屈以


    礼僧乎?光与座下心交,与尤君亦心交,非责其见慢,实企其获益耳。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弘一师书一”


  泥塑木雕之佛,作真佛敬,极之可以成佛,况其余者乎?光固一土木偶像耳,汝必欲作真佛敬之,亦只好任汝。然土木形骸,仍然不变。其所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者,彼敬心所致耳。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季国香居士书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了然、德森法师鉴定


皈依弟子海盐李净通敬编



●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不比观想等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损也。(续)复刘惠民书二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正)复何慧昭书

●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网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往之心,即不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三)大云月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