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何是外道六师?

佛陀在世时,向 Ajātasattu(未生怨王)讲解过一段开示,后来结集后成为《巴利三藏 · 长部 · 第二经 · 沙门果经》(Samaññaphala Sutta)。 在该经中,佛陀提到了当时的「外道六师」,他们分别是:

Purana Kassapa,主张「无作论」或「道德虚空论」,他认为,无论造的是善业或恶业,纯粹只是造作而已,并不会带来任何结果;

Makkhali Gosāla,主张「命定论」或「宿命论」, 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

Ajita Kesakambala,主张「无因论」或「断灭论」,既否定因,也否定果,认为「无因无缘众生污染, 无因无缘众生清净」。Ajita 是古印度自由思想学派「顺世论」的先驱之一。顺世论(lokāyata,lokāyatika)意即随顺世俗的思想。此学派主张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世间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组成,人死后一切归无,没有灵魂,没有来世。此论否定轮回,否定业果,道德、苦行、布施、祭祀等皆毫无意义,人生的目的在于享受快乐和满足肉欲;

Pakudha Kaccāyana,主张「灵魂不灭论」、「七元素论」或「原子论」,认为灵魂不会因为身体被杀而遭到伤害或者毁灭,所以没有杀生者,也没有被杀生者;

Nigaṇṭha Nataputta,也被尊称为「大雄」(Vardhamāna Mahāvīra),耆那教的教主。上述外道诸师,或持「灵魂不灭论」,或持「断灭论」,或持「命定论」,而大雄认为,他们的观点各持一端,因而主张「非一端论」,认为凡事总有两端,两端在各自特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反映部分的真理,不能把一事的两端截然割断,绝对对立。稍后详述其观点内容;

Sañjaya Belaṭṭhiputta,主张「不可知论」、「怀疑论」或「捕鳗论」(鳗鱼的身体很滑,很难抓住它。这个人的理论如同鳗鱼一般,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你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直接回答,只给你模棱两可,甚至连模棱两可都不是的答案。)。上首弟子舍利子尊者和摩诃目犍连尊者,在成为佛陀的弟子之前,曾跟随其学习。

以《沙门果经》中的顺序列出了上述六位外道师。然后重点来讲第五位外道师,Nigaṇṭha Nataputta(尼干达 · 那答子),也就是耆那教教主大雄。

耆那教,属于苦行外道。同时代的外道六师中,耆那教的尼干达提出的教义,和佛教最相似。相似点有:

都讲「业」与「业果报」;

都强调通过积累善业、持戒、修行实践来达到解脱;

解脱的最高境界,都称为「涅槃」。

然而在这些共同点之外,还有不同点:

耆那教相信有灵魂的存在,认为灵魂会受到污染,如追求物欲、欲乐,导致灵魂堕落,因为堕落所以就要轮回。而佛陀的教导中,否定灵魂(jīva)的存在;

耆那教认为,必需通过修行,才可以净化灵魂,而其修行方式,称为「消业」(kammānaṁ byantībhāvā),即通过实行苦行,以各种方式折磨自己,而让过去还没有成熟的恶业先成熟,同时持戒不造新的恶业,于是当这些恶业被消尽了,就可以解脱一切苦。然而,佛陀的教导是,「过去的业是不可能消除的」,当因缘成熟就要受报,这符合缘起法的客观规律。

耆那教以苦行为修行方法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业果报」上功夫:既然过去世造了恶业,这些恶终有一日会呈现恶果报而带来痛苦,那我们现在就主动行苦行,提前把这些恶果报全部受了,受完了就解脱。

为了达到解脱,一方面他们通过行苦行而进行「消业」,另一方面,他们要持戒,防止制造新的恶业。其戒律称为「五誓言」: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和不执着。

而在定义「不杀生」时,由于其教义存在「灵魂论」,认为「人畜」和「植物」都存在灵魂,于是其「杀生」的涵盖面就变成了「杀灵魂」,而不仅仅是「杀害人畜」了。所以,耆那教徒会避免去吃根茎埋于地下的植物,如马铃薯、胡萝卜之类。失去生机(不会再生长)的植物可以吃,成熟后自然掉落的果子没问题。

耆那教的教义和佛陀的教导,在某些表相形式上很接近,但是其本质的依据却是很不同的。纵观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外道六师,其思想体现了人类对于真理的不同观点,很典型。乃至到今天,秉持「死后什么都不会再有的断灭论」、「一切都是注定的宿命论」、「不论行善还是作恶都不会带来果报的无作论」以及「灵魂不灭论」的人依旧不少。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