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印光大师:今人慧浅,认禅宗直指本分之话作解义训文词

印光大师:今人慧浅,认禅宗直指本分之话作解义训文词

今人慧浅,认禅宗直指本分之话作解义训文词


印光大师



    禅宗自梁发源,其教人亲见自性之法语,虽高超玄妙,犹有文义。六祖后,南岳、青原二祖遂用机锋转语,唯恐人以解义为悟,而不能实证,故以此法,杜妄充悟道之弊。而其参究工夫,大非易易,多有数十年尚未彻了者。赵州八十,尚南北参叩,故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可知此种大根行人尚如是之勤劳,况根性下劣者乎?至宋而禅道仍大兴,则实证者盖寥寥矣。即如五祖戒,乃非常之人,为云门偃之法孙,为宋大觉琏国师之法祖。门庭高峻若龙门然,学者每每望崖而退。在当时之声望何等赫然,而只一见惑尚未曾断,说什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乎哉?戒公后身为东坡,乃缁素通知。守杭时,尚不拒**来往,可知仍是具缚凡夫,连须陀洹之初果尚未曾得。今人谁有五祖戒之道力,犹欲仗自力以了生死,而又高推禅宗,藐视净土。其故何哉?一则以少阅经典及《华严经》。或曾阅过,绝不注意。二则不知禅家宗旨,无论问佛,问法,纵尽世间所有为问,答时悉皆指归本分,绝不在佛、在法及在诸事上答。所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若认做按事说者,则完全错会了也。而今人业深慧浅,每将直指本分之话,认做解义训文之词。

  如赵州云:“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及“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个个认为实话,遂以念佛为不屑而藐视之。不知赵州“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下,有问:“和尚还为人否?”州曰:“佛佛乎。”有问:“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赵国父子二王及燕王,均恭敬供养。)如何报答?”州云:“念佛乎。”又僧问:“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问:“如何是诸佛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乎。”

  夫“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与“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及以佛佛为人,以念佛报恩,以阿弥陀佛为十方诸佛师,皆是指归本分之转语。若将前之二语认做实话而实行之,必至谤佛谤法谤僧,永堕恶道。若将后之三语认做实话而实行之,必至业尽情空,现生证圣,往生上品,渐至成佛。此二种话,各禅书均一齐同录。前二语,凡一切人皆常提倡。后三语,吾数十年来未见一人言及一句者。前后所说皆归本分。后三句,纵不会赵州之意,其利益比会得赵州之意更大。以虽不会赵州之祖意,乃是遵如来金口诚言之佛教。前二句,纵会得赵州意,也不过是开悟而已,其去了生死尚大远在。

  何以一人之话,会不得当做实话,其祸莫测,而人人提倡?会不得当做实话,其利无穷,而举世无闻?良由最初未遇真善知识,不在己躬研究,一闻希奇相似辟驳之话,则中心悦愉,常常提倡。不知古人令人亲见本来之直捷话,认做鄙弃念佛之谤法话,末世此一类人甚多。除知自谅,有涵养,决不肯以测字之法为参宗之法者,不受其病。否则,悉是以误为悟之流,尚可以循例而行,不思改革乎?况且各处居士,护持广济之心极其热烈,若犹以参禅之名自命尚可。若以仗自力不能得大利益,将何以报答诸居士之热心,又何以奋发诸居士之道念乎?光愧无才德,然以出家六十年之阅历,本不敢对一切人说。但以果定上人与和尚均肯垂青枉顾,兼以年已八十,朝不保夕,不以光之所知,供碧山常住,实抱歉之至。

  节选自印光大师:“致广慧和尚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