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十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十卷

观无量寿经


第十卷


请掀开经本一百零二页,倒数第四行,从最后一句看起。“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个是三福最后的一条。在这部经里面,最重要的两段;是全经中最重要的两段;也是我们修学净土最得力的两段。这个是第一段。三福是第一段,后面上品往生章是第二个段落。这两段经文,对于我们非常有用处。学佛,尤其是修习净宗,我们的目的,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一样,将来在十方法界,接引众生。可见这确确实实是一桩非常伟大的事业。可是要怎样才能往生呢?经论上跟我们说得很明白,很清楚,特别是无量寿经。佛在这部经里面给我们的开示,是非常重要的纲领;像这个一段经文就是的。

佛法,无论是那一个法门,无论是那一个宗派,都要以这三条为基础。像昨天跟这个诸位说过的;我们讲这个三归,三归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础上。像我们这个盖房子;我们要盖三层楼,这个第二层一定是盖在第一层上面。不可能没有第一层就能盖第二层,没有这个道理的。那么由此可知,通常讲受持三归,几个人真正受持了呢?原来受持三归的资格,遂受持三归的条件;是要孝亲、尊师、慈悲、修十善业,要这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来受持三归,这个三归是形式、样子,并没有真正得到,没有真正的接受!那么持戒,戒又建立在三归的基础上。这个第二福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可见得,受戒是有三归为基础。

现在在台湾,传戒的风气很盛,一年有很多次。最近我接到一封信,是净心法师寄给我的。日期我不晓得了,诸位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好像是在三月间,临济寺要传在家菩萨戒。里面有请大陆法师到台湾来传戒的。这个是一个明旸法师;明旸也许很多同修没见面,这个名字熟。他是圆瑛法师的学生。圆瑛法师的许多著作,像楞严经讲义!圆觉经讲义!都是他笔记的。明旸法师要来。那么还有真禅法师,这是上海玉佛寺的住持。他们也参加这一次传戒法会。所以诸位同修有想受菩萨戒的呢!可以参加这个法会,这次盛会。因为他在台北市传!不必要到其他县市,劳碌奔波。可是你要晓得,受戒是建立在三归的基础上,三归又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础上。

那么今天我们讲的是第三福了。三福是大乘菩萨。这个大乘菩萨要建立在三归持戒的基础上。那么第一句叫你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这是我们一定腰把它搞清楚。菩提是梵语,就是古印度的言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觉悟。那么换句话说,菩提心就昃一个觉悟的心。诸位要知道,怎样才叫觉悟呢?要用我们很浅显,通俗的话来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多少要明白一些。明白就是觉悟了。怎么明白呢?为什么不明白呢?不明白是迷!迷在哪里呢?迷在世间名利之中。迷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迷在这个里头。诸位想想,迷得愈深的人,他的心目当中只有名利,只有欲望。所谓利欲熏心!把伦常道德都舍弃掉了,都忘掉了。那三归五戒更不必说!他怎么能听得入耳呢?这就叫没有菩提心!实在讲,菩提心是我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有,因为你迷失了。迷得太久了,佛现在我们要发菩提心。所以能够认真依照圣贤人的教训来修学,逐渐逐渐对于事实真相明白了。觉悟的心愿才能真正发得起来。在佛法里面,菩提心讲得最具体的,就是四弘誓愿。现在的俗语叫落实,在发菩提心要落实在行为上呢!那就是誓宏四愿。誓宏四愿是具体说明菩提心的心相,菩提心的样子。

四弘誓愿第一条,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个度字,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他。众生无量无边,我们要用清净心去帮助他。这个清净心呢!就是没有代价的,不讲求报酬的。如果我们帮助别人,需要报酬的话,这个就不清净了。没有报酬,我们很乐意的去帮助他。第二个平等心的去帮助他。世间人有好恶!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我讨厌他。喜欢他就愿意帮励他,讨厌的时候,他来求我也不会帮助他。这不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以清净平等、大慈大悲普遍的帮助一切众生。众生需要那一种的帮助,我们就乐意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佛法里面,说得比这个意思还要圆满,还要究竟。要究竟圆满澈底帮助他,是要帮励他成佛。为什么呢?他要不成佛,都需要别人帮助。等觉菩萨还要佛帮助他。成了佛呢,不需要别人帮助了,他全心全力去帮助人了。这个心量多么伟大!我们要想求生净土,没有这个心量,与阿弥陀佛的心量就不相同了。不但与阿弥陀佛的心量不一样!与西方世界所有去往生的那些人,心量也不一样。因为凡是得生净土的人,他的心量跟阿弥陀佛都一样。我们的心量跟阿弥陀佛不一样,怎么能去呢?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你要问,那个原因何在?你把这三福,十一句,仔细去念几遍,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念佛不能往生!那么看到别人不能往生,这回过头来最重要是看看自己。我自己有没有把握往生!有没有把握不要问别人!问自己。自己的心、愿、解、行跟经上所讲的对照一下,比较一下;我们虽然不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

我以前讲大经也跟诸位说过!你真正能够做到两成,百分之二十!就能往生。怎么知道呢?这是我讲九品跟佛这里讲的不一样。跟这个祖师们说的也不一样。我是根据无量寿经上说的。我也能说出一番道理!假如我们把经典里面的教训,方法,百分之百做到了,上上品往生。如果做到百分之九十上中品往生。做到百分之八十是上品下生。这一共九品!这样慢慢退下来,下品下生是百分之二十!这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没指望!这是阿拉耶识种一点善根,等到来生来世,要是有缘遇到再来,这一生就没指望了。我们晓得百分之二十是最低的标准。我们总希望把这个标准往上提升。愈往上提升呢!这往生就愈有把握。这个提升呢,就是要真正做到。因此,我们真正明白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绝大多数都有六道。没有六道的是少数,有六道是多数。六道众生那个苦难的状况,跟我们这个世界差不多,很相似!首先要知道苦,我们不愿意受这些苦难,一切众生当然也都不愿意。我们今天找到一条门路了,可以离苦得乐了。这个门路找到了,非常庆幸!无比的欢喜。除了自己认真努力修学之外,我们要尽一切的力量,把这一条门路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大众。这就是发菩提心。这个就是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认真力去做。

苦难要脱离,从那个地方脱起呢?从断烦恼脱起。净土宗带业往生也不例外。这点诸位要特别记住,如果你错会了意思,会把这一次无比殊胜的因缘错过了。那是非常非常的可惜。带业往生呢,只带旧业,不带新业。过去所造的恶业,那没有法子了!这是可以带走的。千万不能存一个侥幸的心理。这个可以带业往,我多造一点罪业没关系,将来还是可以往生。那这个念头就错了。所以带旧业不带新业。什么是旧业呢?从前所造的。没有遇到这个法门以前所造的。没有把这个法门搞清楚,搞明白以前所造的,这都叫旧业。在这个法门搞清楚,搞明白了,那你再要做那就讲不过去了,这个就不可以了。所以从前虽然学佛,学了好多年,不知道学佛要从孝亲、尊师,从这个地方做起,往往把这个忽略掉了。把这个修十善!三归五戒都忽略掉了。我们这一次搞明白了,搞明白从今天起回家就得孝顺父母,就得尊敬师长。从前凡是教过你的老师,对他都不能忘记!现在过年!有没有寄个贺年卡去问问他?重要!这个就是三福里的第二福!这确确实实这样。如果住的距离近,应当去看看。住得远,或者没有时间的话,要定要问候,问候。这才叫学佛!每一个学佛的人,都是这样的态度,我们这个社,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就会有很大的帮励,真正是移风易俗!不但在佛法上修学,在现前社会也是很大的安定力量,不能疏忽!

我们对于三归,是不是真正明白了。一天到晚二六时中,我念念不忘记我们修觉、正、净,这才叫真三归!把觉、正、净忘掉了。还是迷、邪、颠倒,这错误了。这迷、邪,染天天在增长,这是倒退了,这是舍弃了佛法了,大错特错,这个不能往生。因为净宗是大乘法。古德给我们说得好;不但是大乘,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不但是大乘当中的大乘,是一乘当中的一乘。佛在法华上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个法门是一乘当中的一乘。殊胜到了极处!它的基础当然比一切的法门都要来得坚实。我们要是没有这样坚固的基础,怎么能成就呢?那么这是把这一剖经,我们完全读軏了,讲完了。里面许许多多疑问、疑惑,自然都得到正确的答案。那么这是菩提心第一个我们晓得要帮励人;第二个晓得自己一定要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佛法,用什么方法来断烦恼?这一点要知道;佛虽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内容包罗万象。无论说得多么久,说得多么多;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戒、定、慧三学。可以讲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门,归纳起来都归到这三大类!戒,它的作用是防非止过!防止我们继续再做错事,戒律作用是作用这个。定呢!是断烦恼的;定是帮助我们断烦恼。因此只要是佛法;不管那个宗派,不管显教、密教、大乘、小乘统统要修定。为什么呢?要断烦恼!不定!你就没有办法断烦恼。这就讲到了定学。

定是修行的枢纽;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是说修定的方法门径不相同;但是目标是相同的,统统是修定。惟有修定才能够断烦恼。第三呢!这是学法门。学法门是开智慧!这是戒、定、慧!定而后才有慧。慧是什么?慧破所知障,定破烦恼障。法门无量誓愿学。祖师大德教给我们初学的人,在无量法门里头,只可以学一门,为什么学一门呢?法门无量誓愿学,为戎么学一门呢!实在讲。教你学一门不是那个境界!而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学一门的目的是得定,目的是断烦恼。等你烦恼断了,你再去学一切法门,它是有层次的!没有得定修一切法门,它的结果是帮助你心更乱。我们俗话常说,知事多时烦恼多!你知道经多了,你妄想就多。可见得,初学的人不能知道太多事,也不能知道太多经,使你容易得定。定得到之以后,然后才可以去参学。实在说,这个修学的样子、榜样,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为我们表演出来了。善财,诸位要知道,他是表法的,他不是一个人!善是代表善根!这有善根的人。财是代表有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就叫做善财。这是代表这个意思。那么善根、福德还不是就从此地三福修来的。你要不修三福,你那有善根、福德?就是这个里面的条件,他统统具备了,这个三福、十一句他统统做到了,这个人就叫善财。

他亲近文殊菩萨。文殊也是个代表人。代表什么呢?道德学问最殊胜,这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亲近这个善知识。在这个善知识座下,成就了戒、定、慧三学。当这个三学里头,最重要的戒学跟定学。慧是根本智,这个根本智是波若无知!这个心地清净,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如同止水不起波浪,他的心是定的,所以他的心是明的。这是在老师会下成就的。有了这个功夫了,这老师就把他放出去了。出去参学,参学什么呢?就在外面这个世界,让他广泛的去接触。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接触,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接触。因为他接触他有定功,他不会受外面境界的污染,不会被外境动摇。一接触外面境界,是真、是妄、是邪、是正、是善、是恶,他统统清楚明瞭,成就了后得智,这个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定、慧圆满就成佛了,所以未后佛道无上誓愿成,那是定慧达到圆满,这就是菩提心的圆满。这个地方讲发菩提心,也就是具体的劝导我们要发真实的四弘誓愿。为什么要成佛?成佛才不需要别人帮助,成佛你才有能够帮助等觉菩萨。你帮助九界众生才真正到圆满!这叫发菩提心。

第二句叫深信因果。诸位翻开经本一百一十三页。看第六行最后一句看起。最后一句是“四言深信因果者”。这一个四是多余的,这是多了一个字,这个字应该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它前面是言发菩提心者,言不犯威仪者。它都这个,句子是这个写法。所以此地不应该加一个四字,这一个四字应该是空的,不应该有这个字。那么我叫同学翻开这个地方,这里有一句话。我们把这个文念下去。“深信因果者。即有其二。一明世间苦乐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乐因。即怠乐果。如似以印印泥。印坏文成。不得疑也。”到这里就完了,下面就是底下言读诵大乘了。他这里明明说即有其二,只说了一个,那么还有第二,第二是什么呢?我也查了很多本子,第二都没有。这是善导大师确确实实有二!底下这一条漏掉了。而且这一条关系太重大了,怎么可以把它漏掉呢?第一条的因果好懂,世间因果。那么第二一定是出世间因果。这才能配上!否则的话它前面讲第一世间因果,第二一定是明出世因果。一定是这样的,可惜我们现在找了很多版本,都,第二都缺了,都缺了这个第二。那么这个第一条,世间因果。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地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正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不相信因果报应,以为自己很聪明,以为自己很能干,以为自己可以能主宰一切。胡作妄为!那么造的恶因,当然得的恶报。整个社会大家都在拼命造贪、瞋、痴、慢,那个共业就不堪设想了。

我们学佛的人,名利心比较淡一点。听到这些还能听的进去,听了还会点头。你给外面的人讲的时候,你这个人神经问题!这太落伍!骂我们落伍!骂我们头脑有问题!骂我们不适合时代!要被淘汰掉了。这就是现在这个社会,信假不信真!信邪不信正!那就难了,太难太难了。所以我们真正晓得这一个事实的真相,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于一个国家,都是要福报。我一个人修福,你的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一家人修福,你的家庭一定非常美满。一国人修福,这个国家一定富强。天下人都修福,这个世界一定和平。要知道修福!修福就是作善因!作善因一定得善果。佛对于善恶的标准,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瞭。这三福,这十一句,就是善的标准。就是得福的因素。我能照这样修,怎么会不得福报呢?所以,非常重要。这个善与恶,用最简单的解释,凡是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著想,给诸位说,这叫恶。起心动念能够春大众著想,这叫善。善恶简单定义,这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说想自己是恶呢?这个也可分做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世间法起心动念想自己,你的福报会想尽,你的福报太有限了。会想完!想完了,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是恶。起心动念为大众著想,你替社会造福,替人群造福,替众生造福,你天天在造福、积福,你的福报享不尽!这从世间法来说。从出世间法来讲呢!念念想到我是增长我执。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本,佛法叫我们断二障,破二执,破了我执就断了烦恼障,破了法执,就断了所知障。起心动念都是我!我执坚固,你怎么能破得掉!那么换一句话说,你烦恼断不了。烦恼断不了,三界就不能超越。这大小乘经上都讲了,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这才出了三界。见思烦恼,见烦恼里头,第一个身见,执著这个身是我。所以我执根深的人,不能入佛门。这个不能入佛门!佛门这个第一个门是小乘须陀洹果。他没有办法证到须陀洹果,不证须陀洹果,在佛教门外,没入门!除掉我见,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了,这才能证到小乘须陀洹果。所以起心动念都想到我自身的利益,这身家的利益,学佛成了大障碍。纵然学佛,你很精进,很努力,你也不能入门。于世法,于佛法都不是善!念念呢为众生,念念为大众,他把自己淡忘掉了。这个好!那个我执不断它没有了。我执没有了,烦恼就没有了。所以工作虽然多,他不辛苦。为什么不辛苦,世间人工作多了会劳累!那个累从那里来?得失心中,所以他烦恼!一天到晚得失!菩萨为大众工作,没有自己的,没有得失。得的是什么?大家有福报。失败了是大家没福!与我不相干!所以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

清净心里面怎么会生烦恼呢?怎么会有疲倦呢?我们看这个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你看他那个帮助众生,那是我们一般人看是忙碌了不得了了,人家不疲不厌。不疲不厌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失心!所以,他永远是也乐的,永远头脑是清净的、冷静的。他不迷,他对于这个事情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来龙去脉,这个因因果困他都知道,他不迷失。所以虽然忙碌还是清净快乐。这是善!所以什么叫善因,什么叫恶因要搞清楚。然后这个善果、恶果我们才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情。那么这是第一。第二,那就是我常常在讲经的时候,讲到这一句,因为我这一句,是几十年才搞清楚,才搞明白。世间因果这个说法,这不稀奇!这个我们大家都懂得的。这个第二出世间因果。

出世因果最殊胜的是成佛。成佛的因果是什么?我几十年当中才搞通了,才搞明白了。这是过块讲华严经讲了十七年,这一句才恍然大悟!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因果,许许多多的菩萨都不知道。因为深信因果摆在第三条,给我带来很大的疑惑。假如,这一句摆在前面两条,我就不怀疑了。为什么呢?第一个讲人天福报,第二个讲二乘福报。我们一般人都晓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难道菩萨还不知道因果报应吗?这个第三条就是讲菩萨!什么因果菩萨不知道呢?成佛的因果,许许多多的菩萨不知道。为什么说他不知道呢?假如知道了,这些菩萨全都成佛了。因为不知道!他没办法修学,所以他还成不了佛。这个就是佛在大经里头,常常跟我们说,修行要三大阿生期劫。华严经上讲得时间更长。凡夫从什么地方起呢!从证得须陀洹那一天起,没有证得须陀洹以前不算,从证得初果这一天起,修行是满三天阿僧期劫才成佛。成的什么佛呢?藏教佛!通教佛!那个地位不高!要成个圆教佛要多久呢?华严上才说了真话!无量阿僧期劫,不是三个阿僧期劫!佛在华严上给我们说真话!假如真的知道成佛这个方法,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们今天知道,便宜占大!我们一生就成佛了,不要三大阿僧期劫,一生就圆满成佛。

你要不相信,你去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证明!所以确确实实,这个因果知道的人不多。这个知是真知,不是一般讲的知。那么我们要问,许许多多的菩萨,有没有听讲过净土法门呢?我相信听过;甚至于他也讲这个法门,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自己不干。自己为什么不干?自己不信!自己不信为什么劝别人呢?别人程度不够!你们念佛求生净土,他程度够!他不生净土,他要搞无量劫!怎到那个人成了佛,回过头来再度他。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这是事实!由此可知,相信这个很难很难!劝别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自己不相信!这样的菩萨,这样的声闻,多的是,太多太多了。所以第二!二者就是这一句。很可惜古时候经本,善导大师是唐朝人!唐朝时候还是手写,可能记录手写的时候漏掉了,抄漏掉了,这是重要的这么一条抄漏掉了。
底下这一句,恐怕诸位同修自了看不懂。“以印印泥,印坏文成”。这两句怎么个讲法,因为这个事情,古时候很普遍,说这个呢大家都很容易懂。现在呢?没有这个事情了,所以诸位也没有听说过,所以这个事情就不懂了。从前这个官府里头重女的公文,这个公文要密封。密封怎么个封法呢?用泥,用封泥,用这个东西来封。古时候书籍没有纸张用竹简,那个竹简呢!现在诸位在故宫博物院还可看到,是竹片绳索把它穿起来的,一个竹片刻一行字,那么然后卷起来,把它封起来,封口的地方用泥封。泥封的时候要盖个印,印是腊做的,腊做的印印在这里上,然后用火把它加热,加热的时候腊就溶化掉了,那个泥烧乾的时候,字就显出来了,这种叫封泥。现在在印章里头还有封泥,是说这桩事情。印坏文成,这个腊印坏掉了,文成就了。那个腊印是因,文成是果。举个例子,这在从前举这个例子,是人人都能懂的。隔了一千多年,这个东西早就淘汰掉了,我们现在看不懂了。这就是因果!

这个是一定的事实,绝定不是虚妄的,这个是真正的事实。那个这个偈语尼,应该是把这个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统统都是这样的,都是真实不虚!所以我们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当然远光远大的,我们还有来生,纵然没有远大远光!也会追求这一生的幸福。这一生的幸福,总不外平财富,智慧聪明,健康长寿,才真正的幸福。这幸福从那里来?要知道修因,幸福是果报!要知道修因!所以远光、心量要拓开,要放大,要替一切著想。我们有力量,尽量去做好事,我们自己才会得真实的好果报。一个人有福,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有福报,都不会缺乏,都会有许许多多人照顾他。有福!没有福的人不行!你自己再多的财富,财富、佛在经上说,五家所有。你不要以为你多,可能到明天就统丢光了。一样也没有了,那个不是真实的!没有福报保不住!“第三句,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即能厌苦,欣乐涅槃等也。那我们搅看佛教给我们,实在讲三福也是修行的次第。

第一条著重在世间福报,俗话常说,就是佛经也讲。贫穷学道难!一个人没有福报,三餐饭都吃不饱了,叫他来学道,他那有这个心情!所以,必须衣食足,有多余的时间,才来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学术、在道业、在艺术上去追求,将自己的生活品质往上提升,这个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学佛不能没有福报,才能够学佛。学佛,要认真的修学,这个三归重戒是帮助我们得定,帮助我们心地清净,智慧开发,这样才进入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在我们初学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大乘经典里面,只选择本宗的,这就行了。到什么时候才深入经藏,广学法门呢?到接引众生的时候,去教化众生时候,再去学。确实佛法是丢度自己,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了,怎么能度别人!如果教别人把子教错了,方法教错了,自己要背因果的责任。那个麻烦很大!不是儿戏的。自己有了定功了,这够广学法门,广学法门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的。因为众生种类很多,程度不一样,业障习气个个不相同,兴趣爱好也个个差别。所以需要无量的法门,你才能够应付得了许许多多的众生。对自己来讲,没有必要!一门就够了。这个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大乘经典里面选择一种。古来有许多的祖师大德,给我们就了很多的榜样,他们一生就学一部经。一生只讲一部经,不讲第二部经的,只讲一部经。这是给现代人做非常好的榜样。真正是一门深入,专修专弘。这个得力最快速,最有效,也最稳当。所以,我常常在讲习当中也跟诸位报告,一生当中学一部经,弘一部经的,上上根人!

我们净土宗经典最少,总共是五经一论。在所有宗派里面,我们经典是最少的。五经一论统统都要学,我说过了,这中等人!这不是上上的人!假如这个五经一论觉得还不够,不错!净土宗历代祖师的著述也不少。现代我们台湾编净土丛书,这个厚的本子二十册。如果你要是学这一些呢?下下根人。往生有没有望呢?没指望。为什么呢?心散乱的!决定一天到晚还是打妄想。一天到晚还打妄想,往生就没有希望了,太难太难了。所以你真正想成就,心清净。这个无量寿经上,经题上讲得好,清净平等觉。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这个非常非常重要。五经一论要看,要明白,但是自己专修专弘,一部就够了。到自己往生真有把握了,确实有把握往生了,你涉猎一些其他经论可以。为什么呢?不碍事了。往生没有把握不行!不能分心!往生有把握这才可以!绝定不能误了自己,这一生的大好因缘。所以我在此地劝勉大众,读诵大乘选一部经。所有五经一论这六种,都是大乘,都是大乘中的大乘,任选一部都好。也许你会怀疑,无量寿经内容丰富!大势圆通章,那个经文只有几行,三百四十个字,二百四十四个字,大概里面遗漏掉的就很多了,你要这样想法就错了。念佛圆通章的内容,跟无量寿经没有两样!这两部经的内容,不增不减。无量寿经讲得不多!圆通章里讲得也不少。文字虽然少,内容是相等的。诸位要参透了,你就明瞭了,你就看出这一个事实真相。因此,无论受持那一部功德都圆满。看是受持一定要懂得经里面的意义,要懂得它修行的方法,认真努力把它做到,这样才有效。

读诵大乘是我们修学功课里面,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每天都要读诵,过去我经劝同修们,最好能在三年当中念满三十遍。这是我们修学第一个阶段,先要念熟,你不熟,你就不能依教奉行。佛在经上讲的什么?忘记了,不知道,那你怎么做法呢?必须要将佛讲的每一句教训,时时记在心理,做为我们思想,见解,行为的标准,这才谈上修行!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间。这个大家千万不能够疏忽!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遍经,念多少遍佛号,拜多少拜佛,我这在修行!不见得。为什么呢?你搞的那些是修行的样子。有没有内容呢?那很难讲了,真实的内容是在起心动念。我的想法、看法、做法错了,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中国人喜欢简单!现在不行了,现在简单的时候,他意思都不懂了,意思都错会了,不得不麻烦。所以修行最好讲修正错误的思想行为,这大家一听懂得了不致于错会了。否则的话讲修行,一定是在佛菩萨面前磕头、作揖,敲著木鱼念经。敲著木鱼念经还胡思乱想,还贪瞋痴慢,那修什么行呢?那不叫修行!那叫装模作样!自欺欺人!佛菩萨,泥塑木雕都欺骗他,你说这个心,唉!这很难讲啦!这未免真的太过分,连泥塑木雕的都要欺骗他。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叫修行。

那么你这个经是不是念得很熟,你凭什么修?标准都没有!这是我们修正行为的标准,符合佛所说的。那这就是正确的,就是对的。与佛所说相违背的,那就是错误的。所以经典是我们修学的标准,是们修行的依靠!你不熟怎么行呢?三年念熟!三年之后才起修!就认真修了。那么三年以后要不要念呢?一天念一遍就够了,温习一下就够了。头三年是念的愈多愈好,愈熟愈好,你这个标准才清楚!才明朗!这一起心动念就想到了佛怎么说的?我该不该去做?立刻就修正了,这叫真修行人。所以这真修行人不在形式上。你要看那形式,他从来也没念过经,从来也没有拜过佛,他是真修行人。天天诵经拜修佛的,不一定是真修行人。这就是说明修行要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在道场我们要有这个形式,形式的目的,就像唱戏一样,在那边表。演表演给初学,没有入门的人,表演给他看的。换句话说,摄受众生的一种手段。所以种种仪规!都是摄受众生的手段。因为佛法不重宣传,不可以宣传。

你说那一个老师,好的老师,我是好老师!你们要跟我来学,没这个话,这是说不出口的。现在有招生!古时候,我们翻开古书,没搅到招生这两个字,没有!老师总是在谦虚;我的道德学问都不够,我怎么敢教你!都在谦虚。佛也很谦虚!谁认识他呢?谁愿意跟他学呢?只有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深受佛的恩惠,知道佛的道德学问,我们替他宣传。但是宣传老师又禁止,又不准宣传,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做出恭敬的样子,让外面人看又问道,你为什么对他那么恭敬呢?他的道德学问值得我们跟他效法,这么才把人介绍过来。所以这是古代,诸佛如来这些真正有德学的人,招收新生的一种方式。不像我们现在,很含蓄的。所以佛门里面常赞,赞什么?赞美佛的,赞佛偈!唱的时候要唱的字正腔圆,要教人听懂,听到感动,他也来学佛了。如果这选子唱得听了半天一个字也没听出来,你如何能教人入门呢?我们一定要懂得种种仪规设施的真正的意思,它的目标是何在?所以自己修学跟大众在表演它的目标不一样。各有各的功德,各有各的利益。这个是大众修学是利他的,自己修学是自利的。

“末后一句劝行者”,十一句前面十句是自利。虽然有利他,利他还是自利。是以自利为主,成就自己的德行为主。末后这一句呢!是利益众生的,换句话说是畏帮助别人。劝是劝勉,进是策进,帮助他进步。行者是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的人。当然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介绍方法很多,经典上常讲的善巧方便,你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已经学佛的人了,他要不是修学这个法门。如何把他带进这个法门,这个要有技巧。假如是没有学佛,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这个方式很多,要细说那要很长的时间来解释,希望同修们要好好的去体会。譬如我们印了许许多多阿弥陀佛的贴纸,这就是接引众生的方法。许多人不相信的,根本不能接受的,他看到这几个字“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印象落在八识田中,这就是种种子。他心里头已经有阿弥陀佛的种子,给他种下去了。这个种子什么时候才发芽,那就很难说了。也许是来生,也许是无量劫以后。但是总有一大它会起作用,所以这个功德也是不可思议。

我们这个印得很多!同学们可以带回去。台湾这个地方好!不像外国,外国许多地方禁止不准你贴,台湾可以乱贴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看到,常常能够看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看到阿弥陀佛的形象,这是一个方法。另外一个方法呢就是念珠,这是很好的方法。在早年台湾佛法风气还没有开,一般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他们学佛不敢让同学知道。为什么呢?怕同学说他迷信,瞧不起他。所以说偷偷的学佛,来遇到我,我就告诉他,我说不必,我说你们学佛在学校里面,渡你的同学,怎么个度法呢?你劝他当然很难未必相信!你手上带串念珠,你同学看到你,阿弥陀佛。你看自自然然就念一声阿弥陀佛了。他就得度了!还有书本,大家书本都写名字!你不要写名字,写阿弥陀佛,一看阿弥陀佛,随时随地都要叫人家念一声阿弥陀佛。你这叫度众生,这是方法!所以你要是经常开店,你那店面一进门很显著的地方,供一张阿弥陀佛的像,或者贴一张南无阿弥陀佛的贴纸。你的顾客一上门抬头一看,不管今怀念,阿弥陀佛已经印到他心里去了。生意也做了,众生也度了,你看这多好!都是善巧方便!生意做得大的人刊广告,我都劝过大家,你刊广告要拿广告费,你那一篇大广告里面,上面也加一个南无阿弥陀佛,你看教所有的人看到这个广告,都念一声佛号,又不要多加钱,乃至于电视里面一些广告都可以这样做!所以你要是会用心,随时随地修无量无边的功德,接引众生的方法。

当然现在我们有经书,有录音带送给有缘的人。过年来了,你们家亲眷属就多了,这个经书像无量寿经多拿一些回家。过年的时候,人家来拜年送他一本,他不能不要。为什么呢?无量寿!他要不要的话他就没有寿命!经跟黄金的“金”同一个音,你不要!你不要明年财就没有了。寿也没有了,这糟糕了!所以送别的书他可以不要,过年文家赌博怕输,送书的时候很忌讳,你说我送你经,经是赢钱的不输!送你无量寿,你跟他一解释他非常的欢喜,他非收不可。他不收的时候,他今年运就不好了,是!经也没得了,寿也没得了,他怎么敢不要呢?趁这个大好机会,多多去的去播种,这都是劝进行者的方法。所以随时随地你都想到,我要把这个本送给别人,能够听的呢送录音带给他,能够看的送经书给他,这就非常好。这个三福我们占的时间比较长,因为这一段非常非常重要,是我们修学的根基。这个根基要是不明瞭,不坚固,我们的修学,这一生往往会落空。所以一定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