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身虽红尘中常生出离心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讲到: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世间的生死情执淡一分,就能对佛法欣求一分、获利一分;对世间法、轮回法等“娑婆活计”,如果能轻一分,生西方就有一分稳当。这件事情只问自己的心就知道,没必要去问善知识。善知识无非也劝我们“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而已。就像天平一样,一头起来了,另一头就下去了,就是这个道理。

  “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些人接受不了这样的观点,他想两个都要——世情、佛法都要,又想了生死,又不想舍离生死。

  其中“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是一个典故: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发财、做官、成仙)。”

  有几个人各自谈自己的志向:有个人说我想做扬州刺史,有人说我想发大财,还有人说我想骑着仙鹤成仙升天。有个人说:“你们三个说的我都想得到,我要腰缠十万贯,骑着仙鹤成仙了上扬州做扬州刺史。”这个人又想发财,又想做官,还要成仙,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个笑话。

  这个典故启发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对我们来说,往生与轮回二者只能取一,要么你就在轮回中,要么你就舍弃轮回往生,不可能熊掌与鱼二者兼得。像典故中的那个人一样,要想三得——发财、做官、成仙,那更是不可能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们净土宗很重视临命终,你平常千念万念,就是求得临终正念。所以这个临命终对净土宗来说,可以说是判定一个人成功失败的标准。所以我平常跟烦恼很多次的作战,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但这都还不算成功失败。真正的成功失败,是临终那一个最后的大决战——真妄交攻的大决战。成功了,永做闲汉,拚个今生,永做闲汉,从此以后解脱这些苦恼的三界;失败的话,你再来一次,就这样子。

    这个地方的成功失败,我们净土宗很习惯说:临终有随业往生,有随念往生,是不是。你这个人如果正念没有现前,就随业往生。其实这个随业往生,跟心念也是有关系的。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临终的时候,是由成熟的业力来主导你的心识(阿陀那识)去投胎。什么样的业力叫成熟呢?这个地方是个问题。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你要是临终的时候,不断地去忆念某一个事情,这件事情的业力就容易成熟。就是说:你平常在用功的时候,你稍微检查一下你这个阿陀那识的功能。当然检查是第六意识,就是说你第六意识当中:有些事情是挥之不去,它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你总是放不下?这件事情好像你一定要把它做了以后,你才满意了。这样子,这个念头对你就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危机了。就是说临终的时候,它就会对你的生命产生主导。你不断地去忆念某一件事情,你就很容易碰触到这一部分的业力,使令它成熟。

    当然你要是临终的时候不断地忆念弥陀,这个时候阿陀那识就不是跟父精母卵结合,而是跟阿弥陀佛的法界体性智功德结合。所以说我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跟所有修净土宗的人互相勉励:

    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往往是偏重修善,不重视断恶,就是你只要念佛就好。其实你念佛是培养往生净土的一个正面力量;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负面的力量,你要尽量排除。如果你只是栽培正面的力量,你也栽培负面的力量,而负面的力量是熟境界,往生的力量是生疏的境界,临终可能你就跳不过去了。

    所以你不能够说很多事情,临终再请人家来开导我。其实一个修行人,你平常检查你就知道——足以引导你内心业力的是哪些心念?当它出现的时候,你不能够说:啊!转念念佛,把它转掉。因为即使你把它转掉,那个功能还是在啊!只是它变成潜伏!你要能够很彻底地放下,就一定要修观,说服你自己这个东西是虚妄相、是苦恼相,这个念头就永远不再生起了,这个负面的力量就会消失掉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净土宗的学者,互相勉励!念佛是培养正面的力量;但是你也要尽量消除一些负面的力量,就是这个阿陀那的势力。它今天会引导我们在三界里面执取,这种力量要尽量把它破坏掉。你说临终无障碍,其实你自己占百分之九十;外境的刺激,其实那只是增上缘。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