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僧教育应将德育摆在首位

僧教育应将德育摆在首位



太虚大师是一位博学多闻,智慧无碍的大菩萨,近代罕见的一代高僧。他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走访世界,弘法利生,广度群迷,将佛法声音传遍四方。当我们翻开《太虚大师全集》即可看到他那超人的意志,浩若烟海的智慧,不惜生命的精神,慈悲济世的胸怀……,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在为纪念大师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将我学习他的僧教育德育的体会略陈于下。

  一、尊师守律

  虚大师强调学僧要尊师守律。古哲说: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前者是养育我们身体的成长,后者是传;—授,知识,技能学问、德业的慧命,使我们成为僧伽。所以,师长的正确引导,直接关系到僧伽的人格的形成。历代的高僧,都是师长教育指导的结晶。如窥基大师能成为唯识法相一代宗师,就是由玄奘大师的精心培育。因此,如果没有师长的教育、帮助、指导,犹如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所以,我们要时时尊敬师长,不忘老师的教诲。在他所办的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常常以“尊师守律”开示学僧,教导学僧要以礼仪和恭敬心对待老师。

  我们身为学僧,应清楚知道老师的工作是很艰苦的,他们不辞辛劳,  起早摸黑,阅经备课,都是为了我们滋长慧命而发心,把精力放在僧教育的事业上。他们之所以能有这种精神,就是为了解脱众生病苦,发心自利利他,济世度生。这种行为是值得我们尊仰敬佩,亲近随学的。我们应知恩报恩,以德报德,才能对得起老师,师长们。同时也要理解老师、师長们对学生是视同字女,爱护体贴,关怀备至。这样师生就能以六和精神,共同遵守律仪。

  六和,是每一位出家人应守的律仪,也是虚大师注重学僧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于一九三O年春在闽南佛学院对学僧开示《僧教育要建立在僧律仪之上》时,曾提出六和思想。

  一、身和同住:身指五蕴之躯,身要与大众和合共住,不要提高自己,而应认识五蕴虚假,四大和合而成,把自己看得轻一点,淡一点,低一点。古人云:“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放下,在僧团中就能相互敬重,欢喜悦意,无讳无诤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口是作善造恶之;工具,要令口和,就得修语善业,  互相赞叹,相互鼓励。别人有过错,不要恶意中伤,恼害他人,;要提示帮助,亲近爱护。这样一个僧团就不会出现人我是非,就能达到口和无诤。

  三、意和同悦:身口二业清净,意的恶念自然就会减少,心胸就会坦荡。佛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大师教导我们,要心量宽阔,如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视每一众生,行住坐卧都在宣扬佛法,思维佛法,  住持佛法,是戒定慧圆满具足之人。不要挑剔他人之不足,借不足之处,生起恶念,尽力毁谤。这样一个僧团就难以共处,就无法达到意和同悦。

  四、见和同解:见是一个人的观点、认识。真正学佛之人,不执己见,执己见会使我们迷执妄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只有在求法的道路上,对所学有不认识时,存在不同见解。而这种见解是为了能真正理解佛法,将法传于世间的一种探研。如禅宗主张,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疑是悟的钥匙,钥匙就是探索,探索佛法直至体悟与佛法相契合。所以,每位学僧不应存有私我的己见和我行我素的偏执思想,应以教理为依据,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能达到见和同解的共同目的。

  五、利和同均:利,指出家人的衣食住行。在一个僧团中,佛以平等、慈悲、喜舍之心对待众生。而僧团在利益方面应依佛之平等心对待僧众,应人人均等,不应有贪、偏、私心。僧团中利和同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代,物质较为丰富,人心总是朝着利益方面去追求。如果不很好地处理它,就很可能出现弊端,不利于僧团的和合。总之,利和同均应以平等心对待大众。

  六、戒和同修:戒是虚大师僧教育的宗旨,也是佛法能否久住世间的根本。他于一九三O年春在闽南佛学院开示时说:“对所修一切自利利他之佛学应建立在菩萨律仪的基础上。”(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六十五页)菩萨律仪有;三:1、摄律仪戒,即摄大小一切戒律而持的戒。2、摄善法戒,即自身履行一切善法的戒。3、饶益有情戒,即能施给一切众生利益的戒。依此三聚净戒,虚大师还提出了八点学僧律仪的精神要素。

  1、惠舍:众生有难,能不顾一切给予安乐,饶益有情。如渴能施茶,病能与药,饥能与饱食,寒能送衣,舍利弗施眼,乃至释迦如末在因地修行时舍身饲虎。

  2、坚忍:坚定不移,逆水行舟,忍苦耐劳,难行能行,百折不回。无论受到物质限制,或精神摧残,乃至有损生命,都能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如释尊受提婆达多的侵辱、诽谤、乃至损伤生命,都不因之失去坚忍勇猛之心。

  3、勤勇:勤即不怠,如钻木取火,勇则不怯,一往向前。求法之人应勤修一切善法,不畏寒暑,唯法是求。佛教面临危机,一代僧众能否苛负如来家业,只有每一佛子发长远心,依佛教法,  勤修猛学。如阿那律,七夜不眠,得天眼通。

  4、定慧:定,是专注一境;能除愚昧,定慧是止观双照。每位学僧,应定慧并臻。否则,有定无慧,其定必枯,如世俗之人,面对事理,不能分清,人云亦云,心无主意。有意无定,其慧必狂,如世智偏聪,专著谬论。因此,  求法学僧,应定慧具足,止观双照,才能力求圆满大觉。

  5、敬德:德,即道德品行。道德圆满的人,定能智慧辩才无碍。虚大师说:“品行优美,清净无染,损已益人,自利利他,广学多闻,断惑证真,成就三昧,具足总持的人,谓之有德”。(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六十三页)我们所要尊敬的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有这么多的功德法财做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如玄奘大师西行求学,翻译经典,为中国佛教高树法幢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历代罕见的一位圣僧。我们应以十分诚敬之心,尊敬、赞叹他的德业。

  6、救苦:三界有三灾八难等众苦,而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地藏菩萨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度生;普贤菩萨十二行愿,愿度众生,无有疲厌……,都是救度众生出离苦海。身为学僧,应学诸佛菩萨之救苦精神,发心协助及早将三界火宅化为极乐莲池,是为真正救苦。

  7、慈怨:慈能与人乐趣,怨能与人结敌,能以慈心度化怨敌,即是慈怨。论云:“于已有怨之有情,常起慈心,随能随力,无谄无诳,作彼种种安乐,令怨者意乐加行,所有过失及怨嫌心自然断除。”如袁盎腰斩晁错,迦若迦尊者以三昧法水解除二入之怨,是为慈怨。

  8、报恩:每人都应报四重之思。父母,师长、国土、众生,这些都是成就我们的亲因和助缘。古云:“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应知恩报恩,广种善根,广行善事,回向十方,才能报达四重恩典。如论云:“于已有恩诸有情者,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现前酬报,随人随力,如法令其意望满足,虽无力能,彼若求请,即于彼彼所作事业,示现殷重精勤营务,终不顿止彼所希求”是为报恩。

  上述八点是虚大师僧律仪的精神要素,也是戒和同修的基木要求。大师之所以用心良苦,弘扬戒学,就是因为看到世风日下,人心刻薄,中国佛教,无人胜任其职,而佛教历史史命,任重道远,须有德僧住持。因此,应以律仪开导学僧。这也和佛灭前遗嘱“以戒为师”相吻合。

  二、遵守丛林规矩

  现在开办佛学院,大都靠寺庙支持。这样,佛学院就成了寺庙的一部份。寺是全体僧众聚居之处,僧众能和合共住,必须遵守寺院所定下的制度一丛林规矩,这是僧众共住的根本保证。虚大师说:“佛教必须要建立在有组织的广大的寺院上,为修学的道场和宣扬的机关。一方面与社会民众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国家政府亦有间接的关系。这是要你们观察社会的变化来谋佛教之如何施设的。假若你们能够观察得到,又能够实行得到,才可以住持现代佛教。”(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九十一页)每位学僧来到寺院,就得听从寺院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僧团中要有同志,同行、同趣、同向的精神,同志,就是志趣相同的人。《国语》日:“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真正的同志,就能同行趣向走在一起,就能团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适应环境是虚大师于闽南佛学院时曾提到的,他认为,闽南佛学院是办在寺内,院众对寺内的环境应很好地去适应它,不能与寺院的住持顶撞,造成分裂混乱。例如上殿过堂是丛林实行的制度,我们住在寺内就应该遵守。适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告诉我们,适应就是生存。能适应就能和合大众,就能安心学习,少烦恼多功德。一人适应,自身无病,大众适应,丛林清净。

  同时,学僧对寺众还应具报恩心,慈敏心。我们在寺内修学,可以得到对身心有益的功德,而其余寺众没有这种条件听闻佛法。他们终日忙禄,任芳任怨,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要以谦和、恭敬之心去对待他们,要与他们感情融洽,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所得的佛法利益转赠给他们。不应以诳心,慢心对待他们。大师的教诲,如人人能行,就是一个圆满成功的和合丛林,不但佛法有人传扬,寺内有人住持,而且能发扬光大。

  三、常常四省内心

  大师是非常善于观察、思考、探索、追求、启发人的导师,他一生致力于传法布教的教育事业,他以超人的毅力,走访四方,并在教化中随机授教,广行方便,开示各种法门,使闻者各得利益,不论科;学理论,抑是平凡琐事,他都能以惊人的智慧给予开导。如对工、农、商、学……都能因地制宜,随机应教,善施法雨。“四省内心”是他于闽南佛学院讲授时,对同学的要求。这“四省”犹如春雷,激励学僧令生信心,令得正见,令使发心护教,令如菩萨济世利人。

  1、省信心充实否?

  信,是每位学佛僧人的根本,也是进入佛门的起步。由起信,发愿,进入学行是伟大佛陀成等正觉的途径。经云:“信是道源功德母。”信不建立,愿与行就谈不上。因此,大师首先要求学僧第一要自省内心,信心是否充实,如对佛教信心不足,就会感觉对佛法淡薄寡味,倘使觉得佛法乐趣无穷,甚至日日聚增,那就是信心增长而得到效果,这样自然与佛感应道交。能时时白审,不忘观察,看顾内心,循序渐进,久而久之,热能生巧,不思而思,不省而省,信心就自然充实。否则,即使有再好的学问,不把信心建立在觉悟上,就将如严冬枯木,开不出智慧的花朵。

  2、省见解正确否?

  信心充实了,就要进一步审察自己的见解,是否符合四谛、三法印、缘起性空等道理。能符合,即使学世间各种语言、或各门学科,都会将所学的与佛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学英文不为求当一名英语教员而学,而是借此将佛学传往国外。学其它语言也是如此。心中有正确的见解,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承担多少风险,都能不受外缘干扰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能如是,见解自然日日益增。否则,缺乏正确见解,如断线风筝,在空中飘浮不定,渺茫不知所措,将空过一生。

  3、省护教热烈否?

  护教是每一位学僧的责任,护教应比保护个人的眼珠更为重要。佛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归宿的依托。每位学僧都要立愿,愿将此身奉尘刹,为建立正法,昌明佛教,创造真善美的文明社会而努力,为佛法永住世间,饶益有情而奋斗。能如是,堪称为护教热烈。;否则,只想贪图眼前利益,安逸自己,享受奢侈的生活,就如波旬魔王食狮子肉,佛教将无人住持,无法立世。所以护教工作僧伽有责,人人应尽最大努力,才能让法幢高悬,代代相传。

  4、省济世肯挚否?

  菩萨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恳挚地去做济世利生的工作。我们凡夫,即使不能弘扬佛法,济世利人,也要省查自己内心,能否团结大众,关心利益他人?于僧团中有否打骂损伤、恼害他人的行为?内心曾否发过菩萨济世思想?有否愿使众生弃恶从善?……如是,就是在学行菩萨济世利生思想,就是遵照大师开示自省内心。能保持济世之心日日增长,就是在学行上,能学以致用。

  人人以大师“四省”为依据,就能舍尘垢而得清净。大师以横溢的才华,借文字之词,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他的思想和行为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四、澹宁明敏

  这四字是虚大师为汉藏教理院开示的院训,也是学僧修学的准则。

  澹,谓淡泊,淡于欲,即尸波罗密(持戒)。戒是佛教之根本,大师在各佛学院开示时,常常不离戒,可见大师是以戒为师,进而精研教理的。他说:“若不甘淡泊,则贪欲心滋长,放逸邪侈,无所不为,于是种种瞠恨斗争因之而起。要除此种种不良恶行,即要甘淡泊,守清苦。”(见《太虚大师全集》三十五册八十一页)淡的反面是欲,欲有内心和外境二类。

  内心:即财、色、名、食、睡。财,即金钱和物质。色,即内心的爱欲。名,即内心欲求的名闻利养。食,即内心欲得增长五蕴躯体之物。睡,五蕴躯体之要求。

  外境;即色、声、香,味、触。《智度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后世受无量苦。”五欲之苦论已详析淋漓尽致,每位学僧,对内外五欲都能淡泊,才能达到内心修学。要牢记佛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死本”的教导。    ;

  宁,谓宁静,即禅波罗密(定),亦即奢摩他一一止。定于三界分为两类,;,生得定,属欲界所修之定,二、修得定,厉色无色界所修之定,即四禅八定,这种定必须精进修习才能得到。定,即心一境性,将心摄于一处,不令散乱奔驰。《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由禅定生。”禅定功夫,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现代学僧,情绪不稳,流动性较大,定不下来。虚大师说:“一个没有定力的人,不是;散乱便是昏沉。”(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八十二页)。

  明,谓明于理,即般若波罗密(慧);慧能破除愚痴,贯通事理。佛教提倡五明,即声明、因明、工巧明、内明、医方明,这五明是菩萨广度众生的方便法门。声明,即各种语言学,能利用各种语言为媒介,传播佛陀妙理,让法音充满全球,即声明。因明,即论理学,能考证邪恶,分明真伪,将佛学深奥的道理与现代科学协调起来,加以证明。如佛观一钵水,四:万八干虫,在显微镜问世后得到证实。工巧明,即艺术、雕刻、绘画等,借艺术之美,塑造栩栩如生的庄严佛像,刻出隽永的笔迹,如房山石经,敦煌壁画,云岗、龙门石窟等。内明(即佛学),能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  从闻思修,得戒定慧,弘扬佛法,济世度生。医方明,即中西方医术,我们依佛学的角度分析,人体的结构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得知生命虚假,幻化无常,体悟缘生无性的道理,借医学治病救人,以佛学解病人之痛苦,即医方明。

  敏,谓灵敏、敏捷。大师说:“谈到敏,正所谓从体起用,从根本智而成后得智的大方便用,方便为究竟,但须从勤劳两方面双管齐下,方能收到敏于事的效果。”(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八十三页)。

  总之,大师希望一代学僧能早成法器,成为佛教栋梁,以淡于欲、宁于心、明于理、敏于事,教育学僧如何修身、静心、学理、行享等法门。简单四字,却难以抒发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对僧青年寄予无限希望的深情厚谊,真可谓菩萨住世,游戏神通。

  五、俭勤诚公

  俭:即节俭。出家人必须节俭才能淡泊生活,厦门是一块福地,每人应常思锥,今有如此福报,不能尽情享受,更不能浪费,要知道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因天灾人祸,尚有多少人在忍受饥寒。想到这些,应对眼前尽量知足,不要贪得无厌,应以沩山大师“少求节俭,免逼迫于心田;知足除贪,播馨香于异地。”来勉励和要求自己,把自己所得的这份福报回向大地众生,让他们都同享安乐。

  勤:即精进。大师云:“出家人要勤学习、勤修习,勤做事、勤礼佛,勤诵经、勤待人、勤接物,更主要的是勤求佛道,勤化有情,能如是者,堪称为勤。”(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九十四页)。

  诚:即诚实,为人处事要以诚心待人,不能稍有欺伪之心。中国佛教不能振兴,主要就是缺乏诚字,如果能以诚相待,就能众人一条心,甚至全佛教一条心,这样佛教就兴旺。古云:  “纣有亿万人,亿万心;周有三千人,一条心。”而三千人,能得天下,可见诚是多么重要而伟大。

  公:为大众谋利益,没有一丝私心杂念,一个团体,如果存有私心,将会漏洞百出,瘫痪无主。大师告诉我们:“丛林执事,于此公字尤应注意,领众行道,有成人之美,代众之劳,一切无碍,则德业精进。”(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九十五页)面临现代佛教,必以公字排在首位,否则僧团将难以和合,将会出现狮子虫自食狮子肉的悲剧。

  简单四字,是大师身体力行之法,我们学僧,应好好学习,努力实行,以大师为榜样,力争做一个“俭勤诚公”的佛教青年学僧。

  以上从一、尊师守律,二、遵守丛林规矩、三、常常四省内心,四、澹宁明敏,五、俭勤诚公五个方面介绍虚大师僧教育的德育思想。从近几年来,国内僧教育的实践证明,能否培养出担荷如来家业的一代新僧,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把德育摆在首位。现实告诫了我们,凡是德育抓得不紧的佛学院或培训班,培养出来的学僧,不是增长邪见,就是掉转头来还俗。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8-7-19 20:0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人生佛教”这一命题,是太虚大师在一九一五年提出的。一九四五年春,还在汉藏教理院,把有关人生与佛教的学说编成一部《人生佛教》的专书。他的思想体系,可以说都是以“人生佛教”为出发点,进而提倡改革僧伽制度,办教育,创办教会、建设人间佛教。在数十年学涯中,集中一切力量,来振兴当今佛教,主张以“人”为本位,直从人乘进趣佛乘。从而揭示人生佛教的真义,发扬佛教的救世精神,面向人类社会,造福于人生,建立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生佛教思想体系:

  一、佛为救世之觉者

  大师注重人生佛教,是继承佛陀的救世精神,来适应当今人类社会的时机。佛:梵语佛陀,译为正觉。佛不是一人所专擅,而是人人都可成佛。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一切得正觉者,都可以称为佛。现在所说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关于释迦牟尼佛拯救人类而求正觉的思想,大师从二方面来说明。

  第一、从佛出家修道的动机来说明:佛出家修道有二个原因:一是因亲历战争及睹见鸟兽虫鱼等互相吞食之惨,由悲悯而起救世之心。二是因见世人虽极富贵,终于为现实社会老病死之逼迫,由悲悯而起救世之思想。大师明确指出,佛本身就是从现实社会去认识人生。在当时印度社会,由于种族势力的崛起,形成十六国割据。国与国之间时常兴起战争, 相互兼并,人民遭受战争的灾害。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歧视,众生与众生之间残暴地弱肉强食,甚至还有夺取政权杀害父母的现象。释迦牟尼对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众生的惨痛,深感人生的无常与不幸,由此而生起救世思想。对于这个看法,我们可以在《佛本行集经》见知,佛陀不忍人世的惨杀,农夫的痛苦,从悲心出发,而极力主张民族和好,和平戒杀,倡导伦理道德,来挽救当时各国人民的zai 难。

  第二、从佛陀求得正觉的事例来说明:  “一是看破尘世的荣利情爱而舍国求道,二是学历天神外道诸教而舍邪自修,三是孤处深山,苦行禅定,未能得正觉而转趋积极的修持;四是受食后,树下端坐降魔得成正觉。”释迦牟尼佛从根本上去解决人生问题。在人生充满苦恼,世事纷扰,战争频仍中,他坚持真理,而生起救世的思想,不借牺牲人间富贵,家庭的天伦之乐,而出家求道。他到当时印度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摩竭陀国,先后跟随有名的数论派先驱阿罗逻迦蓝和郁陀迦罗摩修习禅定。他们修习禅定是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究竟,以达到暂时的轻安快乐为目的。他们的这种理想,不能满足佛陀精神上的,要求,因此,释迦牟尼佛又到尼连禅河的伽耶山森林处,以当时婆罗门教认为的修行法,从事苦行修炼,过着一麻一麦的生活,前后达六年之久。这也不能解决他精神上的饥渴,只落得形体如柴。所以,他便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沐浴,调养复康。此后,佛陀就到附近的毕钵罗树下(即菩提树下),结跏跌坐,沉思人生的真谛,思索拔除人间之苦的解脱方法。这我们可在佛陀所说的经教里,极力倡导“缘起法”,明白看出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种种痛苦,都是佛陀所要解决的对象。所以,佛陀从还灭门,逆观十二因缘,了知众生是由无明缘行,由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如此造种种业,而受尽诸苦,生生世世,轮回流转。因而,众生想不生不灭,解脱自在,只有从根本上去除灭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名色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此即能获得不生不灭,解脱自在的境界。

  大师从以上释迦牟尼的历史方面观察,论证佛是为普救世人而求正觉。可见,大师在探讨人生佛教的本源,也就推本于释迦牟尼佛的觉源。他在《人生观的科学》中指出: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见于《华严》、《法华》,其始原欲为世人显示人间真相,俾由修行信心,进趣人生究竟之佛果。至于佛陀曾经大声疾呼:“三界无非一大苦聚,我为苦本,以有我故起贪、瞠、痴,造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等,而受苦报、乐报、非苦乐报等,轮回流转无有尽时。欲求解脱,须先背尘合觉而証无我,不唯肉体非我,即精神亦非我,于是得通达众生根本之智慧,而贪、瞠、痴三毒之业得消殒,三界轮回之诸苦得灭亡。是为声闻、缘觉之法,如是方能真正了解分段生死之苦,以其除贪瞠痴之根本苦故。”这并不是佛的本怀,而是因为释迦应化于印度,纵观人间非圆满究竟,有生老病死等境界的逼苦,感肉体的痛苦不得自在,遂欲超出污秽之浊世而求清净安乐的世界。所以,释迦牟尼初成道时,转根本*轮,圆顿直显,开示众生直入佛之知见。其能了悟直入者,唯少数夙具利根的人。以此方便随缘说法。那么释迦牟尼降世的本怀何在呢?大师指出:“《法华》云:‘今佛转最妙无上大*轮,方畅佛之本怀,使一切众生授记作佛,于因地中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方是佛之出世唯一大因缘也。”

  然后,大师又从世界宗教学术各方面,来观察佛应世的地位,从而更可以见佛的伟大精神。他从十点来说明:一、佛非多神教的神,也非一神教的神。世界宗教,大概分多神教一一如道教,一神教一一如ji 督教,无神教一一如佛教等。佛是全宇宙之正觉者,故非俗人向之求福避涡之多神教的神,也非创造主宰宇宙万有之一神教的神。二,佛非冷酷的厌世者,亦非热中的迷世者。佛教富于同情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积极的热心救世者,故非冷酷厌世者;又不热中于荣华富贵,乃是求正觉而得之者,故非迷恋尘世者。三、佛非宗教家,而也为宗教家。凡宗教家必须崇拜一种神,以为一般人之信仰,佛不立一神以令人信仰,故非宗教。然佛亦出其悟得之真理以立人之信仰,故亦为宗教家。四、佛非教育家,亦为教育家。凡教育家必有种种学科课程以为教导之标准,佛不以何种学科书教授他人,故非教育家。然凭其正觉大悲以随机化导,故亦为教育家。五、佛非哲学家,而亦为哲学家。凡哲学家必以其理智所推测之某种条件为真理,佛则不驰其理智以创立学理,故非哲学家。然凭其正觉大悲而为诸学者阐幽析微,故亦为哲学家。六、佛非科学家,而亦为科学者。凡科学家必精研物理,以为人类资生之用,佛则不专究一门求致物用,故非科学家。然凭其正觉大悲而随诸问者说明各种事情,皆合科学,故亦为科学家。七,佛为证真者,而也是应俗者。佛虽是实证真理者,而无执着故恒随顺俗情以为说法。八,佛为实行者,而亦是理论者。佛之为佛,皆由其亲身实行之成就。然成佛后,日为人说法而无暇晷。九、佛为超特者,而也是平常者,佛未出家前,已将常人一生经过做完,出家后皆为超人之行为。然亦仅享人之恒寿,同于常人。十、佛为莫测者,而亦是无奇者。佛之神通寂定,智慧辩才,均不可思议。然每早起晏息,穿衣食饭,无何奇怪。以此表现出佛以适应众生根机来施化度生,如《智沦》中所说的四悉檀;1、世间悉檀,以引起乐欲为宗旨。2、为人悉檀,以生善为宗旨。2、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4、第一义悉檀,以显了真义为宗旨,这是佛陀自证的诸法实相。这四悉檀,就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众生得了什么病,佛就施予什么样的药给他。由此,随着时代、环境、根机的不同,所说的教法也应有所差别。所以大师指出,现在正是佛灭后第三千年的末法时期,修天乘行果,已不适应时代机宜。当今是科学知识爆炸年代,人类生活趋向于现代化,注重现实人生。在今日的社会,所向所依即非初期的声闻乐果,而是以实行人生佛教为契机。

  二、佛法是人类文化的升华

  1、众生升沉以人为枢纽。大师从人间佛教的立场出发,来提倡道德。认为一切众生都是佛陀说法教化的对象,人类是一切众生上下升沉的总枢纽。什么原因呢?大师进一步说明:因为在人类中不努力行善而下沉为三恶道,努力行善而上升为四圣,可知上升下沉的枢纽,完全操诸人类。所以一切众生,有惑业流转的六道凡夫,有了脱生死证得涅槃的二乘圣人,也有觉悟向上而不退转的菩萨,还有福智圆满的佛陀。故人为轮回六道的苦缚众生,二乘为超苦众生,菩萨为觉悟众生,佛陀为究竟众生。

  因此,大师特别注重改善现实人生。强调以五戒、十善去净化人间,使家庭伦常,社会经济、教育、法律、政治等,都能以佛教中的善法精神去完善。因为,不论古今中外的宗教贤哲,总是教人为善,与人为善,以善法成完美的人格,增益人类共同的生活,以求安乐、和平。更何况依佛法修行,可由人生进升出世三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即所谓五戒进修十善、四禅八定而生天,观四谛而成罗汉,悟十二因缘而成辞支佛,修六度万行而为菩萨。再由天及三乘加功进行,成大菩萨,以大愿大悲普度众生,即成为遍在三乘六趣的大菩萨。由大菩萨积功累德,福慧圆满,乃证尽善尽美正等正觉的佛果。这样,人类为一切众生的中枢,一念向下便为四恶趣,一念向上便为天及三乘。由此人类可以说是一切众生的总代表,一切众生的转依处。所以,大师说:“我们应依佛的教法,在人类生活中,把一切思想行为合理化、道德化、佛法化,渐渐向上进步,学菩萨以至成佛,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表明了佛教极为注重充实人生道德,人生佛教更以此为基本。

  2、人为万物之灵。佛出生在人间,为广度一切众生而为说法,而说法的主要对象,乃是人类众生。为什么呢?大师认为,人于一切众生中最富有创造力。因为人具有三种殊胜。一、忆念胜:人类具有思惟分别一切法与丰富的记忆力。小时候做的事情,到老还不会忘记。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就是通过人的这种特胜从几千年文化历史经验的积累,代代相传,保持不失,而后进行考察、推论、总结,才发展起来的。所以佛法以此来启发真实的智慧,称为“生得慧”,人类经过学习发达成高深的智慧。二、梵行胜:人具有惭愧之心,而建立合宜的人伦关系,励行入情入理的伦理道德。以自觉的德行进修净行,有高度的道德意识,为了众生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在所不借。三、勇猛胜:人具有刻苦耐劳、勇猛精进的毅力。只要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有意义,即使遇到艰难困苦,都能克服忍受,百折不挠,达到目标为止。这种坚强的毅力,为人类所特胜。所以,在佛经里说,这三种特胜是一切众生与诸天所不及的。正所谓;“欲成佛道度众生,具足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鸟,神仙馀趣皆不及。”

  因而,大师指出:“要特重于人类,就如俗语所谓‘人为万物之灵’,因人类在一切众生中,意识上有自由活动的力量,富于创造性,多闻博学,知识深刻。

  对于古人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道德等等,不但能完全接受过来,同时还能于中有思考力,起一种是否确实的抉择真理的作用。故人类虽为许多众生中之一类,而高过其他的众生,能以知识研究一切事物,能以众人的知识来作种种交换互助,在交换互助中完成创造和进步。”佛就是观察到人类众生有如此特胜的力量,所以在人类中现身说法度化众生。佛不在其他五道中成佛而出生在人间,以人类为教化的中心对象。这正显示佛陀特为人生应世,也揭示了人生佛教的原意。

  三、学佛是从做人起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按佛教来讲,我们今生之所以能得人身,那是因为过去世做了许多的福德资粮。既然得了人身,生活在这无边的人海里,要怎样去滋养他,维护他,才不被三涂恶道所转,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涯,使其向善的度过一生,得到人生最高的真实价值,才不辜负这难得的人身呢?大师认为,必须学佛才-有解决的希望,否则生死难关冲不破,弄到“船沉人尽”,沉到生死海里,失去难得的人身。依佛而学,走上学佛的道路,才能让我们了解人生真义,免除人生道上的危险。因为佛是圣中之圣,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者。

  那么,要怎么学佛呢?大师指出:“要使我们的思想与佛的思想合一,以五戒十善为根本。”以人生道德为出发点,先做好一个人,来净化人生,行菩萨行,树立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观。所以,大师在谈做人的时候,指出应从四方面来完善人生。第一、一切须以众生的利益为前提,这样才可造成完善的人生。所以,在佛法的原则上,需要贡献自己所有的,使一切人类进步幸福,使一切人类都无战争的zai 难,而达到世界永久和平。第二、要明白因果法则,把个人的力量,献给大众的利益上,;而达到自他两利。第三、要有尊卑长幼、有次序的社会人生。第四、要有诚信,使社会能精诚团结,向上发达,合乎道德行为的理性生活,这就是佛法上说的五戒十善的人生。再进一步,就是大乘菩萨所行的六波罗密行,使一切众生都做到完善的菩萨行为,才是最完善最美好的人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法是指导做人的最高道理。每一学佛者都应先从人做起,有为一切众生谋利益,主修六度万行,完成最高人生,改良社会的精神。

  四、生活与生死

  大师提倡“人生佛教”有两个意思:一是从思想上,来挽救中国佛教末流,以“死"和以“鬼”为本位的鬼本佛教。对治向来偏重“后世增胜”及“生死解脱”的流弊。所以大师从释尊出家修道的二种动机和成等正觉时的心境来进行分析。认为释尊出家修道的二种动机,乃纯为解决众生相残的生活,而转为不相残的生活。从大悲心所激发,而求无上遍正觉。释尊成等正觉之所解决的,为生活问题而不是生死问题。因此,主张重“生活”而不是重“生死”,也就是“不重死而重现生,不重鬼而重人”。因为在他看来,即有无际无尽的生活问题需要解决,而别无生死问题之需解决。随着生活问题的解决,生死问题也随之解决,生死不过是解决生活问题上的历程而已。所以他说:“老病死等之成问题,由于未悟宇宙人生之真相,残害他生而得生活,造成人间极大痛苦,凭此私意,乃成问题而须解决。今见宇宙人生真相,本来寂静,究竟安稳,遂灭除杀他生自的私意,而成无始无终,无边无中的光明美满的生活,相利益而不相损害,浩浩无际,悠悠无尽。故生活问题的解决,即无老病死之问题。从而确正明了人生佛教之意义。”    :

  但是,向来学佛法的人受于中国世俗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认为人死了,  就必须到地狱里去向“阎罗王”报到,死后为鬼。所以,都希望死了之后能做一个好鬼,死的时候能得到好死。只重“了死”不重“了生"。而事实上,人死了也不一定为鬼,或为天,或为畜生,或仍然转生为人。即使想要死得好,做好鬼,那也得生得好,做好人。所以与其重“死鬼",不如重“人生”。还有一些学小乘思想的人,注重“了生死”,追求个人解脱,成为“自了汉”。不注重人生的改善,只偏重于“死”而忽略于“生”。象这样为“了生死”者,在佛教看来,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不能很好地“了生”。哪能很好地“了死”呢?所以大师说:“应知佛法以大乘为主,小乘为从属。佛法之解决问题,亦以生活为主,生死为从属。”小乘法的建立,乃是佛在世时,印度社会思潮的反映,是以个人解脱而得自我独存为风气的。佛陀处此环境中,几乎无可宣说。然不说法,则觉世悟人之大愿无由实现,乃方便为说人无我的小乘法。可见,这并不是佛的本怀。所以大师提出以人为本位,来对治这类“重死”、  “重鬼”的偏见。

  二是显出大师重视人生生活,认为佛法是为解决生活问题,而且为人类生活问题的彻底解决。所以学佛法的人应先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只有依著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方为时代所需,尤为时代潮流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使人们的人格完成,且成为完善美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才有积极意义,尤能由人生以通达法界缘生无生,无生妙生的义理,从而应机宣扬人生佛教的意义。

  五、由人而四圣的进化人生

  从以上几点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佛教是为人生而施设。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注重现实人生,改善人生,来适应时代机宜。这种改善人生,在中国的儒家说人性是善的,将此善性扩大,成贤成圣都是由此而来。完全以人为中心,其他一切环境,全由人的功用而达其美善。这种道理儒家已有详尽的发挥。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几千年来已成为中国人心向善的一个准则。而佛教的人生又具有什么特别殊胜之处呢?

  大师认为佛教的人生是进化的人生,由人而能达成四圣。所以,他在《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中指出:“由人修行增进至超人的胜行,或是三界天神,或是出世二乘圣贤,大乘的菩萨行,皆从人成。这是人生向上胜进中的超人。进而由胜进中的超人,修大乘行达到不退转的地位,是为二乘圣者的极果,以菩萨圣位亦可包括二乘圣者,大乘圣者所修菩萨行,教化一切众生,为利生故,遍入三界五趣,除佛的法界外,其馀的九法界众生皆是菩萨行化领域,居于九法界之最上位,与第十之佛法界相近了。这是人生向上进化至不退转地菩萨。最后达到无始终,无边中之宇宙完善人生,亦是佛陀证到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最高境界,一切法的范围有多大而佛的智境就有多大,一切法的边际,就是佛的智慧法身边际。人生改善是人生佛教所提出的论点,是为适应当今世界人类的需要,由人的立足点,而达到成佛的果位。这就是佛教所特有的深度,为儒家的思想所不能及。因为儒家的思想只说到人间,人间之外的事一概不论。所以依人间改善为人生究竟,就不能得闻超入之外的佛法,人们也就只能溺于生老病死之苦海,不得出离。”

  因此,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主要的宗旨,就在以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人生,进化人生,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行,而隐摄天乘二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的极果。以此宗旨来契合佛陀应化的本怀,契合现实人生之机,而使佛教能真正地深入到社会人群中去,积极投身于社会,利益于人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教把一切的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净土,另一类是秽土。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从来未在其他学说或宗教里提起过,它是专指诸佛清净平等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可以称之为‘绝对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样样都‘绝’了‘相对’,例如:只有善没有恶、只有美没有丑、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等等。

  ‘秽土’则是未断烦恼、未了生死的凡夫所住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可以称之为‘相对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样样都相对、矛盾,例如:有生就有死、有男就有女、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恶……等等。

  根据这个分类,我们不想可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然是净土、是绝对世界;而我们现在所住所生活的世界,肯定是秽土、是相对世界了。

  我们现在所住所生活的世界,佛经称之为‘娑婆世界’,是一个充满缺陷和痛苦的地方。

  证诸事实,的确如此:

  地理方面:有崎岖难行的高山深谷,也有风波险恶的江河大海,不时都有山崩、地震、海啸和陆沉的现象发生。

  气候方面:晴雨无定,寒暖不一,有时天晴久了,就造成五谷不生、饿殍遍野的旱灾;雨水多了,又造成山洪暴发、江河决堤的水灾。

  生物界方面:动植物都不庄严,都有与生俱来的生老病死。还要面对种种意外灾祸的发生,诸如瘟疫、车祸、沉船、空难、水灾、火灾、风灾等等,简直忧患重重,不一而足。

  身寿方面:众生的身体皆由四大(地水火风)合成,四大不调即生病,四大分散即死亡;寿命则人生七十古来稀,有者甚至未见天日,一出娘胎即夭折,一命呜呼了。

  心智方面: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众生,人人都有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思惑(贪、嗔、痴、慢、疑),所以不能出离三界,也很难悟道证果。

  人事方面: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妒嫉、仇恨、斗争、残杀,甚至发生世界大战等等。

  这些都还只是粗显的,更大的人间浩劫,乃是劫末所起的‘小三灾’和‘大三灾’。

  根据佛经说,我们所住的世界,在每一小劫中,都会发生一次‘小三灾’。一小劫,是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算起,每过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再由十岁,每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合一减一增的时间,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当每一小劫的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即有饥馑灾,七年不雨,草木不生,人类因饥饿而死亡无数;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即有瘟疫灾,人类又因病死亡过半;人寿减至十岁时,即有刀兵灾,这时一草一木,都变成了杀人的凶器,触之即死,加上人类自己又互相仇恨、残杀,一直到人类所剩无几为止。

  若问为什么会有‘小三灾’?那都是世人多行不义,常造十恶所召致的恶果,真是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人类经过小三灾的打击,所存无几,因此感到惊惶,开始舍恶向善,断恶行善,于是人寿也开始百年增一地渐渐增长。至于为什么每一小劫都有一次人心恶则寿命减、人心善则寿命增的周期性的盛衰回转?这大概就是‘诸行无常’、‘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今天,人类的寿命,是处于百年减一的减劫过程中,不信您看,释迦佛住世时,人类平均的寿命为一百岁,佛入灭至今才二五四四年(但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槃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迄今已三○二六年),现在世界人类平均的寿命只有七十岁左右,比起佛世来,已减少约三十岁了。接下来人寿将会愈来愈短,虽说现代医药发达,医疗技术进步,但由于人心越来越险恶,以致许多前所未闻的、且又无药可治的奇瘟怪疫纷纷冒现,相继向人类袭击,单单一个‘爱滋病’,就搞到医药界一时束手无策,这就是佛教所强调的‘神通不敌因果’的正面教材,世人于此应有所醒悟才是。

  人寿越来越短,显示距离发生小三灾的时日,已愈来愈近了,未来的人类,将会面对人间三大浩劫,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至于‘大三灾’,是世界进入坏劫时所发生的火、水、风三灾。据佛经说,每一世界,都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又各有二十个小劫的时间,等于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所谓‘成’,即世界由众缘集合而组成;‘住’即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坏’即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一切动植物,后一小劫,坏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空’即坏尽后,一切俱成虚空。世界就是这样不停的成住坏空,周而复始。科学家已证实,宇宙中的每一星球,在其一生中均进行著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但他们还算不出每一世界的寿命有多少长,佛教却说合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等于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这也就是每一世界由成至毁的年数。

  当每一世界进入‘坏’劫时,首先来临的是大火灾,是时天上同时出现七个太阳,以焚烧此世界,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初禅三天,一切都烧成灰烬;接著而来的是大水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二禅三天,皆为大水所浸;最后到来的是大风灾,下至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三禅三天,一切物质都被大风吹散破坏,直至世界灰飞烟灭无形无相而后已。

  若又问为什么会有火水风三灾?根据因果,世人内有贪心,外有水灾;内有嗔心,外有火灾;内有痴心,外有风灾。由此可见,水火风三灾,乃众生共业之所召感,心生则境生,心有种种不同,故境亦种种不同,然境的性质,必似其心,这也正是佛教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若妄心不起,则根身不生,世界亦不现矣。

  我们的世界,现在正处于‘住’劫中,是于住中劫的二十小劫中之第九小劫,再过十一小劫,即要开始坏灭了。聪明的人,最好赶紧念佛,求生西方,当‘小三灾’或‘大三灾’来临时,我们已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才是避开人间浩劫的上上之策啊!

  我们的世界,因有种种的缺陷和痛苦,所以佛经才称之为‘娑婆世界’。‘娑婆’华译为‘堪忍’,即是不堪忍受的痛苦,我们都甘心地忍受了。为什么大家都堪能忍受呢?因为大家都如古人所说:久处鲍鱼之肆,不闻其臭。

  佛经又称我们的世界为‘五浊恶世’,‘浊’是‘污染’的意思,‘恶’是‘恶劣’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它受污染的程度已达到非常恶劣和严重的地步了。

  五浊者,一、劫浊,即时代受污染;二、见浊,即世人的见解受污染;三、烦恼浊,即世人的思想受污染;四、众生浊,即人性受污染;五、命浊,即生命或生活受污染。

  放眼世间,的确样样皆受污染,而且有愈来愈严重之势。尤其今日,随著科学发达,科技日新月异,为了获得丰裕的物质生活,人人都向‘钱’看,都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因此人心亦随之都变得更贪欲、嗔恚、愚痴,人性也愈来愈趋向自私、冷漠、扭曲。人人身犯杀、盗、淫;口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犯贪、嗔、痴。所以,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十恶充满的社会,乱象丛生。

  在生活环境方面,同样的随著科技的进步,人类有能力使高山低头、河流改道、森林变秃地,加上工业迅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料日愈严重,现在已搞到空气污染、食物污染、地球升温、水源枯竭、沙漠扩大、物种减少,连臭氧层也破了洞,埃尔尼诺现象、拉妮娜现象接踵而至,世界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科学家已发出警告,如果这种污染的现象不获改善,再过五十年,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佛教说‘五浊’中之‘劫浊’(时代受污染),乃因后面之四浊(包括世人之见解、思想、人心、人性)受污染所促成,不知道科学家、教育家们对今日将陷世界于万劫不复之境的污染,已找出它的根源了吗?

  娑婆世界,名符其实,样样皆苦,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众生,不但生活环境的‘依报’充满了缺陷和痛苦,其‘正报’身心,也一样充满了缺陷和痛苦。佛经便说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何谓‘三苦’?

  1、苦苦。世人既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

  2、坏苦。那是每当偶尔出现的快乐失去时,所产生的痛苦。

  3、行苦。那是诸行无常、不停变化、不得安定的痛苦。

  何谓‘八苦’?

  1、生苦。在胎如处牢狱,出胎如钻穴隙,嫩肤一遇空气,痛如刀割,所以初生的婴儿,无不呱呱大哭一场。

  2、老苦。人的身体发育到了顶点,即是老化的开始。这时生理退化,渐渐眼花耳聋,气虚体弱,动作迟钝,步履蹒跚。

  3、病苦。人体由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四大元素所组成,四大不调时,就会生病,缠绵床第,呻吟不已。

  4、死苦。死之苦比生之苦更剧烈,人将欲死,四大分散,痛如五马分尸,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5、爱别离苦。生离已凄怆,死别更断肠,以及好景凋逝,财产毁于一旦,凡此种种,都常使世人泪满襟。

  6、怨憎会苦。恶的眷属来败家,或时常与仇人见面,都是难以言喻的痛苦。

  7、求不得苦。求名求利,以及所谋不遂,皆令人百般无奈、迷茫、失望,浩叹造化弄人。

  8、五阴炽盛苦。五阴又名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它的作用炽盛,把人的真性盖覆了,使人迷惑颠倒,妄生分别执著,造作诸业,故人死之后,复须再生。

  何谓‘无量诸苦’?

  人人除了上面所说之三苦、八苦之外,尚有来自人事方面的无礼、侮辱、诽谤、污蔑、漫骂、冤枉、加害等等,并有来自自然界的日晒、风吹、雨打、饥渴、寒热等等。

  总之,我们的‘依正’二报,皆恶劣不堪。尽管如此,我们毋须绝望,此地不好住,自有好住处,身心虽然苦,自有脱苦之妙方,佛不是跟我们介绍过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吗?只要我们依教奉行,一心念佛,必能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极乐世界可以九品往生,我们即使生于下下品,也能够:

  但受身心安泰之乐,而无苦苦;

  但受依正庄严之乐,而无坏苦;

  但受三昧寂定之乐,而无行苦;

  有莲花化生之乐,而无胎狱之生苦;

  有相好光明之乐,而无衰坏之老苦;

  有自在康宁之乐,而无病痛之病苦;

  有寿命无量之乐,而无四大分散之死苦;

  有海会相聚之乐,而无与所爱别离之苦;

  有上善俱会之乐,而无怨憎相会之苦;

  有所欲如意之乐,而无有求不得之苦;

  有五蕴皆空之乐,而无五阴炽盛之苦。

  像这样人生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全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彻底的解脱人生痛苦之道啊!

  摆在世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因惑(愚痴迷惑)造业,因业受苦,依旧留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受苦,永无出期;另一条则是赶紧修行佛法,断惑证真,背尘合觉,方法最好是念佛求生西方,蒙佛来迎,往生极乐,永享妙乐!

  然而,希冀佛来接引,往生极乐,必须下定决心,一心念佛,才有成功的希望。

  清时名士郑板桥,有一首寓意深刻和传诵千古的咏松诗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今天的身是业报身,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是充满天灾人祸的娑婆世界,正如诗中的松树,立根原在高山上之破岩中。松树因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故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傲然屹立于天地间;同样的,我们若能牢牢抓紧弥陀圣号不放松,一句佛号念到底,也能够不为邪魔外道所惑,不为五欲六尘所迷,进而由充满缺陷痛苦的娑婆世界,往生到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从众生生死往来的秽土相对世界,进入于诸佛菩萨美妙的净土绝对世界,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啊!

  一般俗人,只知求名求利;有智慧的人,求生西方。您呢?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功德无量,必然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很多居士告诉我,我的工作很忙,既要挣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根本没时间去诵经、打坐、放生。但我也想修行佛法,为自己和家人种些善根福田,请问师父,有没有什么方便法门能介绍给我?

  我告诉他,在佛前供杯水吧。

  居士不解,问我,这世间可以供养的东西很多,鲜花、饮食、香料、灯烛,为何师父建议我供水呢?

  我告诉他,水是这世间最容易获取的东西,它几乎不用花费你太多的金钱。所以,供养水可以避免让人生起带有贪念的不清净心。有些人供养了贵重的物品之后,心中会执着于那份贵重。这样的供养心就不清净。

  另一方面,水在佛教中本来就蕴含八种特性,这八种特性又分别对应八种功德。

  (一)清凉——表义戒德清净;

  (二)味甘——表义得享百味;

  (三)性轻——表义身心壮健;

  (四)质软——表义意念柔顺;

  (五)清澈——表义意念清明;

  (六)无臭——表义障碍消除;

  (七)益喉——表义成就妙语;

  (八)养胃——表义健康无病。

  所以,在佛前供养一杯水,是最方便且最简单的修行法门。

  【佛前供水注意事项】

  但需要注意的是,供养时的心念,一定不能应付了事。即便是供养清水,心中也要满怀恭敬。一分恭敬,一分功德。十分恭敬,十分功德。

  供养用的水杯,必须是供佛专用的杯子。

  我们不可以用供佛杯子喝水,更不可用于其他用途。

  要保持杯子的清净。

  杯子的数量,一般是一杯、三杯、七杯皆可。

  杯中水不要太满,九分满即可。

  水中不用放茶叶、糖、花瓣之类,清水即可。

  供水时间上,一般是早晨供上一杯清水,傍晚倒在无人践踏的土地或房顶上。

  倒掉水后,建议用专用的毛巾将杯子擦干后倒扣在供桌上。

  杯子不用太大,更不需要用我们日常喝水的杯子,一般佛具店都有售专用的供水杯。

  以上小细节,建议大家不要轻视。我们不是做给诸佛菩萨看的,而是为自己积累福德的。时刻保持一颗恭敬心,即便是一杯清水,也能蕴含无限功德和福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