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仁清法师:修大乘法的同时为什么不可以诽谤其它小乘法

仁清法师:修大乘法的同时为什么不可以诽谤其它小乘法


而不是像我们有的人认为的,我修的是无上大法,完全可以诽谤其它小乘法了,那就错了。人天乘的法,只要是佛法范畴里面的人天乘的法,你都不能去诽谤。刚才讲到了,受三皈就可以不受三恶道了,那个能保证人身啊。得五戒是保证人身了。在得五戒、受五戒、持五戒的基础上,再去行中品十善,那么你就可能去生天。这是佛讲的,这仅仅是人天乘的法。这个人天乘的法错了吗?没错。无论释迦佛最终讲的谁能成佛,提婆达多都成了佛了,这个原则是不变的。不是说佛陀在讲空性和如来藏时候,他又反回头来,把前边讲的那个法否定了,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很多读诵大乘经典的人,在诽谤小乘。有没有这样现象?读诵《妙法莲华经》的人,在诽谤小乘。念阿弥陀的人,在诽谤小乘。有没有这样现象?很多很多吧?高僧大德说:“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可以这样说,《妙法莲华经》是历代高僧大德,包括释迦牟尼佛在经上极力赞叹的功德很大的一部经典。那是佛的究竟之谈,因为那上面讲到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连提婆达多都能成佛。意思是,最终大家都能成佛的这种理念在《妙法莲华经》上体现出来了。所以高僧大德说《妙法莲华经》是成佛的法华,但是怎样成?《妙法莲华经》上说了没有?《妙法莲华经》上有没有怎样成的佛?这句话有没有?你们诵法华经的有吗?怎么成的?

  众生都能成佛,那怎么成的?法华经上有没有体现?有吗?《金刚经》上有体现了。这个我擦掉了,会听课的就会做些笔记,回去一消化,那受用就更大了。我举《金刚经》的例子,实际上纠正很多人在修大乘法的同时,诽谤小乘法这种邪知见。《妙法莲华经》是成佛的法华,是的。怎样成的?从《金刚经》成的。你看了吧,从《金刚经》成的,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修《妙法莲华经》,诵《妙法莲华经》能成佛,但是怎么成的呢?释迦牟尼佛就开始又讲《金刚经》啦,是不是?《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是《金刚经》的原话,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谁有办法把《金刚经》,证明是错的,谁能有办法?谁都没有办法。我们现在对释迦佛的讲解,对释迦佛的教言啊,只能以信仰比量的形式把他完全接受下来。‘信仰比量’这个跟五部大论又相关了。

  ——摘自仁清法师《成佛的法华》

 在大乘经典当中,释迦牟尼佛就开示了,开示什么?‘呵权斥小’,‘叹大褒圆’这两个词是天台宗的,我们大家课下可以去查。呵权斥小,叹大褒圆。呵权斥小,叹大褒圆,不是呵斥的不了义法,不是呵斥的四圣谛。而是呵斥的小乘的发心。明白吗?因为你是小乘的发心,你才把不了义的法作为究竟的来去修持,不思进取了。因为你是小乘的发心,所以才把化城当了究竟之地。把《妙法莲华经》上的化城当了究竟之地。而没有跟着商主去到有无量宝的那个宝藏之所,就是我们说的那个如来藏,我们说的最终的佛果那个地。

  佛陀呵权斥小,叹大褒圆。并不是否定他过去讲的四圣谛和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而是说你这个人不够大乘根性,是焦芽败种。为什么?你就不思进取,到这儿你就不向前走了。不是说这个城不对,也不是说我们走的那段路是错的。懂不懂?释迦牟尼佛引导我们去北京,鸟巢里看鸟去。噢,鸟巢里没鸟,鸟巢看人去。他带到我们河北了,带到河北了。有的人累啦,哎哟鸟巢这个鸟到底什么样的呢?我们这么费力辛苦的来到了北京鸟巢,看鸟去,实在走不了了。“算了我不想去了,我要退失。”释迦佛说你看我们走到河北石家庄了,石家庄非常好。哎呀这城市啊,历史悠久环境优雅,啊!它是国家级卫生城市。我那里有个朋友,他是管旅游的可以提前给咱们定宾馆。我给他打个电话:“喂,谁吗?老大么、老五么,行,我那来了几个人儿,给我安排吧。”哎呀,这次安排,有吃有喝晚上洗个热水澡,来咱们去安顿一下。

  安顿下完了以后,休息好了“走,上北京吧!”哎,他那里贪恋河北石家庄,不往前走了。焦芽败种,我让你是来在河北住的吗?我让你是去看鸟的!并不是说,你看吧,我们从济南走到河北这段路错了,我们走错了,没有吧?没有。所以权实教典,权巧的教典四圣谛,四圣谛是不了义法。为什么?它不是讲的最终的目的。佛讲最终的东西,法理上的最终东西是空性,因为一切法皆空。那么证果的最终的东西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连提婆达多都能成佛,是不是?证果上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大家都能成佛。只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所以,释迦佛破斥的是小乘的发心,不思进取的那种焦芽败种二乘思想,不是说我讲的权巧法是错的,怎么能是错的呢?不要说是带空性的,就说不带空性的三皈五戒,就说三皈吧。你受了三皈以后,就会有什么功德呢?不再受生三恶道的这一种功德。什么空性也没讲,你要修持五戒有可能来生得人身,在修持五戒的基础上再去行中品十善,你可以生天。在中品十善向上品十善的基础上,再有一定的禅定功夫,是天的高层次。这是什么因什么果。那释迦牟尼佛讲空性的时候,他会说三皈讲错了吗?五戒不对吗?走到河北啦,原来我们走错了,那再回来吧,奔上海方向走。可能吗?所以说,释迦佛呵斥小的,是小乘的发心,不是反回头来讲大乘法的时候,把小乘法否认掉。不是把小乘法否认掉。严格的讲,小乘法当中它有一些戒律,经、律、论嘛。小乘的戒律包括了三皈五戒,包括了八关斋戒,包括了我们现在所受的比丘二百五十条和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律。这一些如果释迦佛讲空性的时候完全否认了,那佛这个圆满智慧证得从那里体现呢?

  ——摘自仁清法师《成佛的法华》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他证两种功德。诸佛如来成佛以后,同时会证得两种功德,哪两种功德呢?一种是‘如所有智’,第二种是‘尽所有智’。

  有人讲到空性,就是空无一物,空空如也啊,什么也没有。

  ‘如所有智’就是万法的本体,如如不动的本体,《金刚经》上有一句话,「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那么什么是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说的空性。

  那么「诸法如义」是万法的本来面目,是真实的如来本性,就是这个含义。

  ‘如所有智’佛陀证得两种智慧:第一种是如所有智,这一切所有的法的本来面目是空性,全部证得,叫如所有智。人空、法空、万法皆空,空亦空,叫如所有智。

  第二种是‘尽所有智’,尽所有智是一切万法的事相差别明明朗朗。有很多人一讲到证空性,似乎你一证得空性以后,什么都没有了。请问你证得空性以后还穿衣吗?你证得空性以后,去厕所的时候是不是就分不出男女来了?麻烦啦,证得空性以后如果这样的话,就麻烦啦,谁还去修。‘尽所有智’是尽所有,一切法的事相差别,也叫差别事相,明明朗朗,了了分明。

  释迦牟尼佛他能无碍的了知,任何一只蝴蝶背部的斑点的来历。不同的蝴蝶身上有不同的花纹,任何一只蝴蝶身上的任何一个斑点它的来历,什么因什么果嘛,它的斑点肯定有一定的因来造成的,释迦牟尼佛都能知道,明明朗朗,了了在目,就是这个含义。所以说,证得空性成为圣者,成为智者以后。不会是说什么也没有了。证得空了啥也没有了,那是完全错误的。

  禅宗大德有一句话,证空之前,证空性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什么?他执着于他那个个性,事相。执着于事相,认为那个事相,万法,皆有自性。皆由一个恒常不变的本来的它。这是证空之前的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证得空性以后呢?证得空性前一阶段,就看山也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为什么?他已经证得它的本来的东西了。不仅仅是看到它表相了,这是证得空性前一步,到证空的后一步,就把空性和事相合二为一的时候,理体无二的时候。他又返回来啦,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么那个事相还是事相,了了分明。但是要比我们凡夫明白很多道理了。

  明白什么道理?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圣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仅仅是在世俗谛的事相方面,但是他胜义谛的空性方面照常证得。我们仅仅看世俗地的事相方面,没有证空,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不能把圣者的那种证量和我们混为一谈。圣者证得空性以后还不如我们呢,圣者证得空性以后,不知道男女厕所分不出来了,那就麻烦了。所以说因为有这一些经典的一种差距,有了义法和不了义法,有权巧法和圆实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当碰到他教化的有情众生的因缘成熟的时候,他会呵斥,呵斥就是你不要停留在这个阶段,要直趣最终佛果,这就是叹大褒圆,呵权斥小的一种真实含义。

一切诸佛皆从《金刚经》里出来。怎么理解?这句话怎么理解?怎么理解呢?《金刚经》是什么?要吃透《金刚经》的法义,《金刚经》我们分析两段经文,第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是吧?诸法如义什么意思?好,空性,这个我们已经涉猎到了,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万法皆空,这是《金刚经》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是不是?还有一首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一段是什么意思?「一切有为法」这是讲的事相,这一段实际上「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一段实际上讲的事相和它的空性双运无别。这个是一切诸法皆是空的。这个是事相和它的空性双运无别。明白了吧。

  刚才我们讲的,如所有智,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佛的证得,一是如所有智。二是尽所有智。成佛以后,同时证得这两种智慧,这两种智慧是圆融无碍的。也可以这样说,是法身的圆满,法身是智慧空性嘛,和色身的圆满。色身呢又分两种:报和化,所以成佛以后是法、报、化三身的圆满证得。「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是如所有智。「一切有为法」是说的事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尽所有智。事相和它的空性的双融无别,这样能懂吗?事相和空性的双融无别,当我们证得事相和空性的双融无别的时候,就是证得法、报、化三身,就是证得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就是证得佛果。而《金刚经》所揭示的真实含义,正是讲了这两种智慧和两种证得。所以说你成佛了,就相当于从《金刚经》里爬出来了。《金刚经》出生了我们。空性智慧,我们讲的时候,空性智慧是佛法有别于外道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小乘的人证空性,他就是证几果几果,大乘的人证空性,就是几地几地,最终圆满的时候就是佛果。所以这个空性非常重要。

 信仰比量是什么呢?就是佛讲了很多,有一部分我们实在不知道,因为我们是凡夫嘛,难以测圣智,那怎么办?因为佛,我相信佛,我就相信佛说的话。怎么办?我以信仰比量的形式,把佛说的话全盘接收,我认为他是真的,说的是对的。

  哪一句是对的呢?好,我们摘取一段话来解释,来完成我们这个主题,就是「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此经是什么经?「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金刚经》里出,所以有一部分诵《妙法莲华经》的人,他在诵所谓的《妙法莲华经》成佛的法华的经的过程当中,诽谤很多法门,包括了《金刚经》。有没有这种现象?

  我非常的赞同诵大乘佛法,但是你得是一个大乘行者。上午我们讲到了么,对不对?你得是那个材料,不是那个材料,这个你消化不了。就像刚才我们举的,诵《法华经》的诽谤诵《金刚经》了。是啊,《法华经》让你成佛,最终成佛的让你从《金刚经》里爬出来了,你把《金刚经》诽谤了,那怎么办?哈哈...这事,谁来给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下午这是重点,这个讲稿完了,我这次就没有白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往生西方的障碍》第159页下面,「彼人亲戚,以朋党心赞彼愚人,以谤法故,身及眷属俱堕地狱。」谤法的那个人亲身要堕地狱,他的眷属也要堕地狱。

  眷属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土话讲就是帮腔的,帮助他诽谤正法的,赞叹他诽谤正法的,或者是给他制造诽谤正法因缘的,是这一种眷属。朋党就是朋友。「彼人亲戚」是比较近的一种关系,不一定是我们认识的这种表亲,一家人啊,不见得是这种。这个亲戚是建立在同一种知见的基础上的。魔的知见是邪的,魔的言行是错的,那么我们和他混为一谈和他共同为伍,当好朋友走动,那就是他的眷属就是他的亲戚。

  这种亲戚怎么办呢?159页‘彼人’这种人的亲戚,「以朋党心」以和他要好的心,以和他感觉到很亲切的这个心,「赞彼愚人」就是赞叹他帮助他,或者是来给他提供方便者,因为谤法的缘故,那个人就是亲自谤法的人「身及眷属」他的身和他的眷属「俱堕地狱」。亲自实施谤法的人,和帮助欢喜赞叹他与他为伍的那些人「俱堕地狱」。

我有一篇文章是:‘如法选择道友很重要吗?’道友就是和你一起修行的人,和你一起探讨的人,和你一起进步成长的人,这属于一种道友。为什么叫道友?我们是建立在佛法修证的基础上,它称为道友。如果你选择的所谓道友是一个错的,是一个恶知识。你肯定会受他污染,受他影响,受他的知见的影响,受他恶业的污染。如果这中间造了共同的恶业叫共业,他堕地狱你也跟着,就这么简单。选择道友非常重要,也在这里体现了。所以说我们以前有不正确的理念的话,我们通过忏悔改正,把它改变过来。如果说你身边还有,持有这种邪见的人,你可以用佛教的正法理念劝解他,如果他真不改,我劝你们远离。严格的讲佛法的修证,不能有任何的差错。特别是持有邪见的人,你的亲戚关系再亲密,站到了脱的角度来讲,都不能深交。

  有的一家人有信外道的,有信佛法的,娘儿俩个都拜拜了,拜拜了。各信各的道吧。从世俗观点来讲,可能是有点不孝,从大爱的角度慈悲角度来讲,这是最大的孝。为啥?佛教正确理念。不正确的话将会堕落,堕落的话不是影响一生的形体寿命和法身慧命,而是可能会影响到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菩萨当说”。作谓修行的菩萨应当说,就是应当讲,应当听闻,就是这个意思。也是这部经典当中,第六十六页,释迦佛在经文上说:“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慈悲心。于畜生等。及虻虱前。转读此经。一闻于耳。此经力故。随类皆解。此等畜生。舍此身已。得升天乐”。这说的这部经典消业的不可思议的一种功德和作用。

  “若有菩萨。无慈悲心。不能广说此经典者。非佛弟子。是魔伴侣”。所以说,佛陀啊悲心殷切,告诉他的弟子,就是正在修行的,能够有能力讲经、能够发起真正的大悲心者、能够真实地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的修行者来讲,都要讲这部经典。如果他的弟子不讲这部经,释迦佛说:“不能广说此经典者。非佛弟子。是魔伴侣”。

  当然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菩萨是什么,平常我们经常听到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我们听说的菩萨名字很多,菩萨是一种通称,菩萨也是印度话“菩提萨埵”的简称,印度话是“菩提萨埵”四个字,我们简称为菩萨,现在呢已经是约定俗成了,我们都知道菩萨的名字。

  菩萨的这个名称是一种通称,不同的菩萨前面有不同的别称。比方说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前面的名字是别称,而菩萨这个名是通称,通用的,前面的可以是别称。“菩提萨埵”的意思是“发了菩提心的人”。菩萨是一个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称为菩萨,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我们很多在座的有发了菩提心的人,也可以称之为菩萨。

  所以,我们正确理解菩萨的这个含义,很多修行者互相称为菩萨,那也是讲得通的。菩萨又分两类:一类是“凡夫菩萨”;一类是“登地菩萨”。凡夫菩萨就是我们这个凡夫。凡夫和登地,他的最重要的区别在哪里?这个登地,也叫圣者,圣者有好几类,圣者,发了菩萨心的圣者叫登地菩萨。还没有证空性的、发了菩提心的人叫凡夫菩萨。

  所以,他主要的界限是“证空性”,他的界线在这儿。证得空性了就是圣者,没证空性就是凡夫,就很简单。空性是什么呢?证空性是什么呢?我们说的开悟,这是简单的说。他这里面有很多的层次,在这不展开。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他还没有证空性,他就是凡夫菩萨,也叫初发心菩萨。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通过修行,一下子证得空性,就是见性了,也就是开悟了,他马上就是圣者菩萨,或者叫登地菩萨。登地菩萨,他有很多,一地、二地,他叫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这叫登地菩萨。哪怕就是登一地,他也叫圣者,只要是证空性都是圣者,只要是发了菩提心都叫菩萨,就这么简单。

  所以这个菩萨,是你发了菩提心了,那么这个菩提心是什么意思?我原来讲过多次,这在经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菩提心他是两段,一句话分两段含义:“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是一首偈语,“为利有情愿成佛”,他分这么两段,这就叫愿菩提,发了这个愿心,他就是菩萨了。“为利有情愿成佛”,就是这个人现在正在修行,想成佛,他想成佛的目的是为了让一切众生而成佛。他这个利有情是究竟之利,不仅仅是你给他一个苹果,你给他一顿饭,或者你帮他一件衣服,不仅仅是这些。这些也是修道的资粮,但是真正的利益有情的最终的目的,对一切有情最大的利益是让一切有情、一切众生成佛,让一切众生成佛是目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成佛。那么他现在自己要修行成佛,那是一种方便和手段。就像我们磨刀切菜一样,磨刀的目的不是炒刀,是磨了刀切菜炒菜,这个能听懂吗?

  所以发了这个心的人,他就是菩萨。他发了这个心,没证空性之前,他叫初发心菩萨、凡夫菩萨,一证空性叫圣者菩萨。圣者菩萨又分初地和十地的不同,这个我们知道就行了。所以说既然你发了心了,要广度一切众生,要慈悲一切众生;既然你是在志求佛道在修行,那么如果有缘得闻这部经,不能广说此经典者,那就不是佛的弟子了。那是什么呢?是“魔的伴侣”,这是释迦佛说的。所以我们这一段讲的是“菩萨当说”,“菩萨应当说”,说明这部经的重要。

这个“诸佛常说”,我们在经文上也能找到根据。如果大家手里有这个经的话,可以看一下第二十七页,释迦牟尼佛说:“我于无量旷劫以来。常以护身。常与汝等宣说此经。令一切众生所有恶业。闻此长寿命经半偈于耳。皆得消灭”。

  正是因为佛陀救度众生的悲心殷切,所以,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于无量旷劫以来”,就是无始劫以来,释迦佛和很多的所谓的圣者,都会示现凡夫身形,来与世间讲这一部护助童子陀罗尼经。“常以护身。常与汝等宣说此经”,目的就是令一切众生所有的恶业“闻此长寿经半偈于耳。皆得消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佛不舍离任何一个众生,而且是在他弘法的过程当中,告诉了我们这种消除堕胎恶业的方法,就是讲这部经,让有缘的众生听闻一句于耳、一谒于耳,皆得消灭这种罪业。就是谒语,一谒就是一句谒语,谒语相当于我们说的诗。

  古代印度那个谒语往往是四句或者是五句算是一首谒语,如果是单数,它往往是五句;双数,往往是四句,算是一首偈语。这一首偈语,他代表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说,一首偈语,你听闻于耳的话,就能消除堕落无间地狱的罪业,更能消除堕胎的这种罪过,就这个含义,这是“诸佛常说”。

我们大家知道,六祖禅师有一个偈子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大师是说我们的心,我们的状态、我们的心地本来是清静、无分别、无对比的,也就不要把它认为有什么烦恼,有什么生死,有什么不如意的。没有你我的,离人、离我、离诸相的。如果能离人、离我、离诸相,那么也就没有尘埃,没有烦恼,没有生死了。

  我们的心是有分别的

  但是,这是圣人的状态,这是理上的。对凡夫来讲,从具体的事来讲,我们的心还是有分别的,不是“无一物”,而是“有万物”,这个万物,就是我们分别出来的、对待出来的。有人,有我,有能,有所,产生了对待了,何处惹尘埃呢?心里有了分别、有了对待了,就是尘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尘埃,总的来说都是我们的无奈、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执着。这些烦恼、无明、无奈、执着等等,都是由于我们的业习——贪、瞋、痴所造成。所以佛教,既讲因果,又讲修行,因果,种下了苦因,活该我就承受苦果,就这么不完了吗?不能完,这是前半句。后半句就是来修行、来转化。所以,人的命不完全是天注定。

  用修行来转化命运

  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我们的命,不是完全地由天定的,这个天就是自然规律。我们的命需要来顺从自然规律,就是因缘法,因缘所决定的。这只是说了一半。另一半呢,胡思乱想虽然不顶用,但是,修行转化,向上向善,结善缘,结法缘,这还是顶用的。前边的这句话说了虽然,那么佛法呢,更增加了它的下一步的所以然,所以大家通过对佛法的了解、认识,要懂得因缘法是自然规律。我们过去所种的恶因、善因,在一定程度来产生的善果和恶果,我们要来承受,我们要来承担,我们不能恨天怨地,不能怨老天爷不公平,要来面对,要来接受,这是第一步。

  在接受、面对的过程中,我们要总结经验,产生智慧,不能只被动的去面对、接受,要主动地去转化、去改变,这就是修行产生的作用。对这些基本的规律、现象,佛教所产生的作用,我们不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要从现象上、自己的亲身感受上来进一步地体会。过去所造的善、恶业,所产生的善、恶果,我们要来勇敢的面对,我们日后的修行,也要勇敢地来进行。

  守戒要“在兹言兹”

  佛教的修行,简单地来讲,就是三无漏学——戒、定、慧。第一,我们都要来持戒。当然,根本的戒是四种清净明诲,杀、盗、淫、妄。这是根本的,但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细化。好比说我们来参加禅七,打坐、行香、坐香、吃茶、吃点心,乃至护七。有人说,我第一没杀,第二没偷,也没盗,也没淫,好,我就持戒就完成了。这是一个大的原则,细的方面还不够。戒的精神就是来规范我们的身、口、意。先从身、口来说,最后的目的是规范的我们的意。我们的身、口的规范,要在兹言兹,就是在什么样的位置下、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就说什么样的状态。打坐、打禅七怎么样的守戒呢?固然说,四种清净明诲我们要来持,在打坐的二十一天,这四根本戒,一般的也不犯,那么持戒还有作用吗?还有意义吗?当然有。参加禅七的这个过程,我们来规范身、口,第一步就要来遵守禅堂的规矩。要来维护好禅堂的气氛,这也是持戒。

  守规矩就是持戒

  俗话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圆规,想画个圆圈是很简单的,而且画出来是很准确的。想画一个方,如果有一个角尺,很简单地就能画出来,而且很正确。如果没有圆规,没有角尺,你要想画一个圆,画一个方,你花费很大的力气,画出来也不准确。古人都是通过身边的这些现象来悟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打坐、禅修的过程要有禅堂规矩。但是这个例子对我们的生活的距离有点远,现在的工作、学习用圆规、用直尺、角尺的也不多了,好像说这个规矩就觉得不亲切了。

  我们身边亲切的事情也很多,好比我们打电脑,输密码,一个字母错,它就完全的不起作用,这也是规矩。我们事先把我们的程序编排好,不能有错乱。我们用规矩来画圆圈、画方块的时候,如果说有一点程序不对,那么虽然画的不好,或者画的慢一点,也能画出来。但是,现在的电脑,如果说你有一个程序搞不对,它什么都出不来,零状态。大家可以体会,现在我们对电脑、手机的运用,比过去用圆规、用直尺更加严格,你错摁一下它完全的不起作用。反过来说,我们要打坐,我们的规矩落实不了,你说,我们打坐的状态能够进入吗?所以说,我们要来注意规矩,这本身也是来持戒。

  共同成就修行气氛

  维那师也给大家讲了,我们有这么多的法师参加禅七,也有参加多次的居士们,大家都来带头,使这个规矩能够落实好,这样我们修行的气氛就会更加的充分。如果说这么大一个禅堂,就一两个人来坐,就是十个人来坐,我就懂规矩,不犯规矩,这种气氛也不够,需要人多,需要众,大众。我们讲丛林,独木不成林,写字是两个木才叫林字,当然两棵树不能算林,十棵八棵的也不一定能算林。对佛教的僧团来讲,四个人以上的才能算众,就按我们这个状态,四个人以上在这里打坐,固然说可以互相的监督,互相的帮助,整体的气氛当然不够,那么就需要多一点的众。目前我们有一百多人,当然越多越好,但是前提是要来整体地维护气氛。别说我们一百多人,就是二三十个人,如果像菜市场一样,那还谈什么修行呢?所以为了维护这种气氛,我们要来遵守规矩。

  入佛法的光明海洋

  遵守规矩的状态是什么呢?我们修行的气氛就像佛法的大海,每一个人就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把自己的这一滴水放到整个的大海中去,接受佛法大海的这种加持力,这就是刚才我所说的离人、离我、离诸相。没有我的这个概念,也没有别人的这个概念,这是什么概念呢?把自己融化到一个整体中来,把自己比喻成佛法中的一滴水,把自己这一滴水完全的放在整个佛法的大海洋之中。在这个海洋中,来体会它的光明,体会它的能量,是共同的,是一个大整体。

  我们来遵守规矩、持戒的前提,或者是说它所产生的后果、产生的作用,就是把自己放在整个的佛法的光明海洋之中,来体会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我们本来无一物的心。那么这样的状态就是佛法的光明、佛法的智慧,其中就会有大雄、大力、大慈悲,体会到大雄、大力、大慈悲,就可以体会到,有月、有花、有大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