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莲池大师戒杀文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心痛陈戒杀放生之利害,唤起众生慈悲好生之本性,是一篇绝佳的关于戒杀和放生的生动论文,不可不读,以下为古文原文和白话解释。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原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

凡有知者必同体,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为怪者,良由家世袭而为常,邻里比而成俗。习行既久,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何也?不习行故也。使杀人无禁,行之数年,以人肉而供庖厨者遍于天下矣。故曰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现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一也。

唐太宗万乘之主,生日尚不为乐。田舍翁多收十斛粟,乃贺客盈门,欢宴累日。不知其可也。今世有生日饭僧诵经,修诸善事者,其贤乎哉!二曰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令他子死,于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业,亦太愚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二也。

一猎人暮夜大醉,视其幼子为獐,砺刃将杀之,妻泣谏不听,竟剖其腹,出其肠,已而安寝。天明呼其子与入市鬻獐肉。妻哭曰:“昨汝所杀者子也。”其人举身自掷,五内崩裂。噫!人畜虽殊,爱子之心一也,安可杀欤?

三曰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业耳。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三也。

或曰:“梁武帝以面为牺牲,世讥其使祖宗不血食。”噫!血食未必珍,蔬食未必恶。为人子者,贵乎慎修其身,而不覆先宗祀,斯善矣。奚取于祀之必用血也?禴祭胜于杀牛,《易》垂明训。牲养犹为不孝,圣有嘉谟。奚取于祀之必用血也?

四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四也。

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妻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尔以相离为苦,禽兽以相离为乐乎?信乎婚之不宜杀矣!

五曰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怨号于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五也。

若知盘中之物,从砧几怨号中来,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虽食,亦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六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生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杀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种种淫祀,亦复类是。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六也。

《药师经》云:“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可得。”所谓命不可延,杀业具在也。种种淫祀,如杀生求子、杀生求财、杀生求官等,及其得子、得财、得官,皆本人分定,非鬼神所为也。偶尔满愿,遽谓有灵,信之弥坚,行之愈笃。邪见炽然,莫可救疗,悲夫!

七曰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或屠宰牛羊猪犬等,以资生计。而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冻馁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殛。以杀昌裕,百无一人。种地狱之深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矣。何苦而不别求生计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七也。

亲见屠羊者垂死而口作羊鸣,卖鳝者将亡而头如鳝啮。此二事近在邻居,即非传说。我劝世人,若无生计,宁丐食耳。造杀而生,不如忍饥而死也。吁!可不戒哉?

如上所列,甚拂常情。达人览之,必以为确论。倘能全戒,善莫加焉。其或不然,量力除减,或去四五,或禁二三。除一事则消一业,减一杀则杜一怨。若未能断绝腥膻,且先应市买现物,不加亲杀,亦免大愆。积养慈心,渐入佳境。得斯文者,更望展转流通,递相劝化。能劝一人不杀,如救百万生灵。劝至十人百人,以及千万亿众,阴功浩大,善果无穷。但肯信行,决不相赚。



白话解释


世间的人吃肉,认为是理所当然。于是任意杀生,积了很多怨业。世代相传,相互效仿,竟成为一种陋俗而不自以为非。每想到此,我都痛哭流涕而深深叹息。从它的迷误偏执来看,略有七条,列举如下。 

凡有知觉的生命必然同体。人们吃肉是一大怪事。然而不以为怪的人,是由于其家族世代相传而习以为常;又因为乡邻间相互效仿而成为一种陋习。如果现在发生了人吃人肉的事,大家一定非常震惊,迫切要求严惩。为什么呢?是因为不习惯。而吃其它动物的肉习惯了,就认为是正常。这就是我痛哭流涕而深深叹息的原因所在。在此告诫善众: 

一、生日不应杀生。父母生养我们劳累一生,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这个身体诞生的那一刻,正是父母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之时,这一天正应该戒杀持斋,广行善事。这样才能使已故父母往生善道,健在双亲增福延寿。如果我们杀害生灵,上给双亲留下祸患,下也不利于自己及子孙。种杀业得杀报,当戒之。 

二、生子不应该杀生。凡人无子便感到悲哀,有子便感到快乐,这是人之常情。动物界也如此。庆祝我的子女诞生,而杀害它们的子女,于心何忍?!婴儿刚刚出生,不去为他们积德造福,反去杀生造业,不是太愚蠢了吗? 

三、祭祀祖先不应该杀生。在祖先的忌日以及春秋祭扫时,都应戒杀。用杀生去祭奠亡灵,是在增添死者得罪业啊。即使山珍海味一样一样地摆上,遗骨又怎能起来享用呢?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这样去做的。 

带血的荤食未必珍贵,果蔬素食未必不好。作为后代,重要的是慎修自身,而不致断了祖宗的德性,这就是最好的祭祀啊。 

四、婚礼不应该杀生。世间的婚礼,从问名到采纳直至成婚,不知道要杀害多少生灵。结婚是延续下一代的开始,在生的开始时去做杀害生命的事,这在道德伦理上是相违背的。再说,婚礼是吉礼,在忌日而动凶杀,不是太悲惨而不吉利吗? 

凡人结婚,一定愿意白头到老。你愿偕老,禽兽也是如此。嫁女的人家,三天不息灭红蜡烛,是因为父母思念出嫁离别的女儿。你以骨肉相离为苦,难道禽兽反以骨肉相离为乐吗?  

五、宴请宾客不应该杀生。在美好的时光里,贤德的主人,高尚的宾朋,以素食菜羹来招待,不也挺清爽雅致吗?何必杀害许多的生命,穷极奢侈,而禽兽却在宰割中哀鸣悲号于砧板几案之上? 

若是知道盘中的食物,是从砧板几案的哀怨号叫中来,以它的极苦为我的极乐,你还能咽得下去吗?能不为之悲哀吗? 

六、祈祷不应该杀生。世人有了病,往往杀生祭神,祈求保佑。可你想一想,杀它命以延我命,背逆天理的事,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正直的人,才能成为神。神难道会徇私吗?结果是,自己的生命没有得到延长,而杀业却加重了。杀生者短命,真是背道而驰啊! 

过多、过甚、过滥的祭神祈祷,如杀生求子,杀生求官,杀声求财等等,即使得了子,得了管,得了财,也是你自己前生的福报,是份内的事,与鬼神无关。如果因此而相信鬼神灵验,对鬼神深信不疑,那么,邪知邪见会更加严重,以致不可救药,实在是可悲呀! 

七、谋生不应该杀生。世人为了衣食生计,或从事打猎,或从事捕鱼,或做屠夫。而依我看来,不干这些行业也一样可以生存。残杀众生,必将受到神明的惩罚以致遭受横祸而亡。而种种杀业所造成的地狱深层因果,将是来生受到恶报的根源。何苦不去谋求别的生计呢? 

我曾经亲眼见到一个专门杀羊的屠夫,在他临死时,口中像羊一样的咩咩叫着;还有一个卖鳝鱼的人,临死前,他的头像是被鳝鱼啃过一样留下齿痕。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我的邻居身上,并非传说。因此我奉劝世人,若是没有合适正当的生计,宁可去要饭,也不要去造杀业。与其杀生苟活,不如饥饿而死。唉,不可不戒杀啊!


莲池大师放生文


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是故逢擒则奔,蚤虱犹如避死;

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音古)于渊,多方掩取;

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

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

或被刀砧,则同临杀戮。

怜儿之鹿,舔疮痕而寸断柔肠;​

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

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

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

由是昊天垂悯,古圣行仁。​

解网著于成汤,蓄鱼兴于子产。圣哉流水,济枯槁以囊泉;​

悲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天台智者,凿放生之池;​

大树仙人,护栖身之鸟。赎鳞虫而得度,寿禅师之遗爱犹存;​

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

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

随侯济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己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

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音抽)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刑魂超天界;

易余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嗣解矰(音增)​缴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

潘县令设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

曹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环报恩,狐能临井授术。乃至残躯得命,垂白壁以闻经;​

难地求生,现黄衣而入梦。施皆有报,事匪无征。载在简编,昭乎耳目。普愿随所见物,发慈悲心,捐不坚财,行方便事。或恩周多命,则大积阴功;​

若惠及一虫,亦何非善事。苟日增而月累,自行广而福崇。慈满人寰,名通天府。荡空怨障,多祉萃于今生;​

培渍善根,余庆及乎他世。倘更助称佛号,加诵经文,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离恶道,则存心愈大,植德弥深,道业资之速成,莲台生其胜品矣。​

放生文白话文


人世间最重要的是生命,天底下最惨酷的是杀伤。

即使是一些低等动物如虱子等遇到逮它,也知道逃避死亡,立刻会躲藏起来。小如蚂蚁,尚且贪生,快要下雨了,赶快迁徙。既如此,为什么偏偏有人在山上张网捕兽,在水中布网捕鱼,千方袭击捕捉,用曲的钩,直的箭,百计捜罗,使这些飞禽走兽游鱼丧魂落胆,母离子散,有的被关在笼子里像囚犯关在监狱里一样,有的被放砧板上用刀剁,像人上刑场被砍杀一样。怜儿的母鹿舔舐着幼鹿的疮伤而柔肠寸断;畏惧死亡的猿猴,望见弓箭而双目流下悲哀的眼泪,倚仗我的强大而欺凌它的弱小,于道义上是讲不过去的。吃它们身上的肉而滋补自已的身体,将于心何忍?

于是老天垂怜,古圣施仁:网开一面开始于成汤;畜鱼于池兴于子产;圣贤如流水长者的儿子借来大象驮着灌满水的皮囊,解救众多干涸待毙的鱼蜉;慈悲的佛陀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饲鹰,以解救鸽子的危难;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普劝天下人戒杀放生;大树仙人怀护饥寒的小鸟;延寿禅师为怜悯水族动物,动用库银赎买鱼蜉放生,几乎因此获死罪,然而却由此得度,禅师的这种遗爱,至今还留存在世间;一代医圣孙思遨,救治一条小蛇,不仅得到玉笈秘方,并活到一百二十岁仙化而去,孙真人的这种慈风至今并未泯灭;小沙弥因救渡千万被困于水中的妈蚁,由短命而转长寿,并证得罗汉果位;书生宋郊也是救渡蚂蚁,而由末位升至榜首;大将军毛宝曾放生一只大白龟,在其后兵败投江寸,得以免于淹死,而帮助他临危脱难的竟是当年放生的大白龟;孔愉也是心生慈悯,将一只龟买来放生,后因这个善报得以从一个小官而封侯,屈师因放一尾鲤鱼而延寿十二年;隋侯在出使齐国途中救助一条受伤的蛇,从而获赠一对明月宝珠;张提刑天性仁慈,经常在屠宰场买回待宰的动物放生于林野,以此积功累德,终得超生天界;李景文每到钓鱼的船上,将渔夫所钓鱼蜉全部买来放生,后服用丹砂中毒,幸亏鱼类为其解毒;孙良嗣心地仁厚,虽家境贫困仍凑钱买鸟放生,死后家贫无法安葬,千万飞鸟口衔泥土来为其助葬;潘县令发布禁令,严禁在江湖捕鱼,奉调回京时,水族中丧失父母般同声悲号;信大师说服将要宰死牲畜祭天求雨的百姓,释放牲畜,在大师精诚祈祷下,天上顿降甘雨;六袓早年曾隐避在猎人队中,每见猎人不在,尽量将网内獐兔尽数放生,十六年中放生无数,得以道布神洲大地,使佛法永垂万世;汉朝杨宝因救一黄雀而受到四枚白玉环之赠,后子孙四代均位列三公;一只狐狸遭猎人捕获,被人赎救,救它的人被僧人诱入陷井,狐为报昔日之恩而教以脱身的方法,从而获救;大师〈莲池大师〉曾将被人所捉的一条娱蚣买来放生,后大师讲经寸,这条蜈蚣也爬在壁上来听经;于氏妇人梦见十名黄衣人跪地求救,醒来方知女儿送来的十条黄鳝放在瓮里,于是悉数放生。

凡是施恩于众生,都有果报。这并非没有根据的话,很多都记载在古书上,使大家心明眼亮,明白佛法真谛。普愿世人随所见之物发慈悲心,在捐助财物上不要吝惜,多行方便,恩泽周济众多的生命,这就是大阴功。如仅仅救助一只小虫子,也并非不是一件善事,如果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曰积月累,自然做得多了,范围也广了,福德就会更加崇高,慈悲就会充满人间,你的名字将通达到天府,世间的怨气都将扫空,多多的福祉将荟萃于今生,再加以培浇善根,余庆还能延及于来世。倘能进一步助念佛号,加诵经文,为其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使之永离三恶道。愿心愈大,愿力愈坚,所植善根福德就愈深,道业得以速成,往生莲台也当属于上品上生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1.母鹿断肠




  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  

  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

  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太康初年飞升成仙。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2.悲猿下泪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养由基,射箭技能,快速准确,超群绝伦,虽距离百步,任指一片柳叶,可以百发百中。时人称赞他的箭法为“百步穿杨”。

有一次随从楚王到野外打猎,遇见树上有一只老猴,楚王命养由基射杀,养由基张弓要射,猴子望见,惊慌失措,悲泪如雨。

原来这只老猴子手臂柔软敏捷,能接一般飞箭,但是如今面对这位风
闻天下的神射手,飞箭所到,手臂再敏捷,也无法应接,可怜老猴,而临死亡,怎不胆落魂飞,悲伤落泪?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3.成汤解网




商朝开国始祖成汤,是位仁德的贤君,为人处事,上体天心,下顺民意。

有一天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

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猎人这样网罗捕捉,不只手段残酷,而且鸟兽势将绝种,违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快往左逃,愿向右的,快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下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中。”

观成汤能以仁德普及禽兽,其伟大的精神,真值得永远歌颂赞美,只因人民积习已久,难以戒除不猎,因此倡导网去三面,尚留其一,祝愿命该绝的。才入网中,以此方便教化世人,不可残杀物命,以减少罪业,用心良苦,确是一位仁民爱物的伟大贤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4.子产畜鱼





春秋时代郑国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孔子称赞他:“有仁爱之德古遗风,敬事长上,体恤百姓。”当时列国横争侵扰,而郑国能以保持内政稳定,民生安乐,首赖子产辅政有功。

每当有人赠送活鱼给子产,子产从来不忍心,以享口腹,而使活生生的鱼受鼎俎烹割痛苦,总是命人把鱼畜养在池塘里,眼见鱼儿优游水中,浮沉其间,子产心胸畅适,不禁感叹地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由此可见子产的仁德普及物类,不只是民吾同胞,事实已扩大到物类了 。

观察以上事迹,可知爱惜物命,放生善举,并不只佛教提倡,儒家圣贤君子,也是遵守奉行的。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5.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