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分寸,拼的是进退!

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分寸,拼的是进退!

人生说到底


活的是分寸,拼的是进退!

云修行


人生的智慧不过六个字:懂分寸,知进退。

人生说到底,活的就是“分寸”,拼的就是“进退”。



讲分寸,才会皆大欢喜


古代兵法中有云: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

人在起心动念之际,也同时种下了因果。如果动了邪念,也就种下了祸根,不但为自己留下祸患,还会殃及子孙。

理论上如此,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为人处世把握不好分寸,百无禁忌,口无遮拦,轻则会惹人厌烦,重则会引火烧身。

“分寸”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因为一个讲求分寸的人,不仅仅是聪明、勤奋,而是内心拥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与人办事的时候,他们因人而异,懂得怎样轻松达到预想的目的,取得办事情的实际效果,给人留下办事能力很强的印象;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们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懂得什么时候需要清醒,什么时候需要糊涂,他们善于把握处理问题的时机,处理问题能够做到手起刀落,药到病除。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也要做到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会在一个点上发生转变,对应事物的这个特性,为人处事也应讲分寸,懂变通。

人生的兴衰成败,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分寸中见分晓。

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把握做人的分寸,掌管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才能在分寸间求得人生的高度。



知进退,方能走得长远


做人要讲分寸,更要知进退。

《左传》中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其实,知所进退,何止是“军之善政”,在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在几乎一切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知所进退。

刘邦进咸阳约法三章,付鸿门宴不辞而别,知进又知退,最终得以成就大业;

项羽沽名钓誉放刘邦跑路,败走乌江有船不渡宁可自刎,不知进也不知退,千古之下,仅供人轻叹一声而已。

韩信因功求封侯,拥兵不谋反,先不知退后不知进,终于被吕后害死,含恨而终;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就大业之后,主动请辞,带着美人西施泛舟五湖,好不自在。他虽退出庙堂,却勤于经商,最后富甲一方,成为世人艳羡的“陶朱公”。面对财富,他也懂得进退取舍,他三散家财,为自己赚得千秋美名,可谓是人生赢家。

古今中外,那些走得更远的人,无一不是在恰当的时候选择进取,为自己倾心的事业奉献价值;在适合的瞬间选择放下,不贪恋、不放纵,放下沉重的名利,反而得到快意的人生。



分寸、进退之间,彰显大智慧


很多事情的成与败,都在于能否把握住进退之间的“度”。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里所说的“中行”就是中庸,它是一种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它的两端就是“狂”与“狷”。

“狂”和“狷”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狂者易过之,狷者犹不及。过之则容易冒进,胆大妄为;不及则容易退缩,无所作为。只有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方能够做到进退自如,进退自如则可以趋利避害,事业可成。

进退之间,彰显人生大智慧。怎样进,怎样退,是一种手段;

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是一种分寸。


做人讲分寸、知进退,才能抵达功成名就的彼岸。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