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两样东西不要轻易碰,小心变成废人

有两样东西不要轻易碰,小心变成废人

有两样东西不要轻易碰,小心变成废人

南怀瑾先生

           
今天诸位远道而来,我听说大家想知道佛学的问题。学佛是个严重的问题。你们都是国内的菁英,看来都还很年轻。

我常常告诉人,世界上有两种学问不要去碰,第一是佛学,第二是《易经》——中国文化的根根。如果碰了这两种学问,钻进去一辈子不容易爬出来的,所以大家最好不要轻易去研究。

不过,这两样学问有两种人可以研究,一种是有第一流智慧、超人能力的人,其次是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人,像一张白纸,那也可以研究。

至于中间的一般人,最好不要去摸;非要研究的话,最好只学一半,不要钻到底。如果这两门学问有任何一门钻到了底,你就变成一个废人了。我呢,算是半个废人,这是开头给大家做一个序言。

想要了解佛教、了解佛学、了解佛法,这三方面太难了。第一是佛教,同世界上天主教、ji 督教、回教,以及中国的道教、儒教一样,是一个宗教。什么是宗教呢?人的思想意识和情绪,有个假设的寄托,这就是宗教,这样就够了,不要再问什么理由。至于有没有上帝?有没有佛菩萨?有没有鬼神?都不要问,反正相信就是了,这叫宗教,宗教是不准问的。

佛教之所以变成宗教,是后来学佛的人造成的,其实释迦牟尼佛没有创立宗教。所有的宗教就是一个“信”字,信仰是不问理由的,那就是宗教。佛教现在流行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大陆,表面上只是一个宗教,而真正佛法的内涵几乎没有了。

第二是佛学,那就太难了,不是宗教了。从古至今佛学的学问,中国有四个字形容,所谓“浩如烟海”,比四大海的海水还多、还伟大,不晓得有多少内容。佛学所包含的,有宗教、哲学、科学以及诸子百家,一切的学问都有,我经常说佛学像百货公司,什么都有,看你从哪一面入手。把佛学完全搞通了的人很少,凭现代人的年龄、精神与大环境,更难了,所以我说不要研究佛学,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是佛法,这就更不同了。佛法,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道理,不但要懂理论,还要以自己的身心性命去求证,如何由一个凡夫变成超人。中国古文的“凡夫”二字,就是平凡的人、普通人。“凡夫”要“超凡入圣”,同科学一样有基本的理论,懂了理论还要身心去求证,达到超凡入圣,这就是佛法。现在有没有佛法呢?好像有,也好像没有。那么今天为了时间的关系,我只用两句话带过去,不做深入的研究。

佛学呢?好像有,也好像没有,各个大学的哲学系里头也有佛学的课,但是以我的观点认为,精通佛学的人太少了。这是我向诸位作的一个交代,因为你们的时间也不够,浩如烟海的佛学想在一两个钟头内讲完,那是开玩笑的话。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佛法既不是宗教的迷信,也不是哲学的思想,更不是科学的囿于现实的有限知识。但是却可因之而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获得较深刻的认识,由此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较大的启示。


——《楞严大义今释》



我们今天这一次开始,只好从佛法入手,不是佛学,也不是讲佛教。你们看我的书,有一个观念要搞清楚,我经常把这三个分得很清楚。佛教是宗教,它有它宗教的形式,有它宗教的习惯,有它宗教的行为。譬如出家、盖庙子、化缘、做法事,都属于佛教的范围。……

第二是佛学。一般人研究佛经,东南亚小乘的国家泰国、越南,以及注重小乘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乃至中国,许多大学问家,研究哲学的,研究佛学的,这都是属于佛学,讲理论的。佛学家很有学问,讲起来头头是道。在我呢?从小到现在,就是古文一句话,“在所不取也”。大家听懂这句古文吧!对于这些,我是理都不理,因为我也很傲慢,讲学问太容易了,“在所不取也”,我看不起;不是看不起,是不注重这一面。世界上学问多得很啊,治国、齐家、平天下都重要,我还搞这个闲事!可是我也会,真讲佛学,我可以说比大家细密一点,但是我不注重,不向这一面走。

我是想要怎么样成佛,怎么样得道,至少打坐坐起来怎么入定耶!你讲了半天学理干什么?像学科学一样,我要发明,做一个科学家,光谈科学的理论,拿个博士学位,不过教书而已嘛,所以我不讲佛学。但是,你们讲佛学我还看不上,你们一讲,我认为都错。所以我要告诉人家的是佛法。我一生走的路线,是研究佛的修行方法,他的方法是干什么的?是解决生死问题的。……

释迦牟尼佛后来讲的佛法是什么?一切唯心。都是自己,没有上帝,没有阎王,没有天堂,没有地狱;如果说有的话,天堂、地狱,上帝、阎王,一切也都是你变出来的。这是一个问题了。世界上究竟是有他力,还是自力?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佛告诉我们彻底唯心的。不管唯物、唯心,都是心的本体来的,谁都做不了谁的主,没有个主宰,生命就是这样来的。佛彻底地推FAN了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一切的科学,一概都扫掉,只有那个生命的主宰,你明白求证到就行了,就成佛了。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在我的分类方法上,“佛教”是一回事,它的重点偏向于宗教;“佛学”是一回事,它是研究佛的经典等等,成为学术系统——讲思想、讲学理;“佛法”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佛说的这些学理,都是为了修证身心性命,如何来求证到我们自身心与形而上道相契合的(“相合”就叫做“瑜伽”,“瑜伽”就是“相应”、“相契合”),就是佛法。

我们平常学佛,就要仔细问:你是学“佛教”?学“佛法”?还是研究“佛学”?如果你要学佛教,侧重于宗教仪式;如果你是要讲佛法,佛法是干什么的?求证身心性命之学——把宗教的外形暂时放起来,使宗教仪式离开我们的禅堂。所以真正的禅堂里头没有佛像,什么都没有,只有大和尚,(“和尚”是翻译的名词,是很尊重的敬称,就是“大法师”、“大师”;他就是佛,代表了佛。)禅堂里头没有佛像,绝对没有,连达摩祖师也没有。例如唐未禅宗大师赵州和尚(经常跟他学的人四、五百人)大禅堂里,他的说法,他的教育法,经常有变化。有人在禅宗里念一声佛,罚他挑水洗三天禅堂,因为念佛把禅堂念脏了。这个道理,后世信佛教的人认为禅宗反对净土,那就完全错了。这个道理说明了禅堂里求证的是“心法”。任何东西,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都不加上。


——《习禅散记》之“南师开示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