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方发愿文 [明]莲池大师

西方发愿文 [明]莲池大师

西 方 发 愿 文

[明]莲池大师 作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

〖据《莲池大师全集·诸经日诵集要》录校〗

·清凉书屋点校·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西 方 愿 文 解

西 方 愿 文 解

[明]莲池大师 著并释


  
○初标主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稽首”者,以首叩地,敬之至也。西方国土无量,今归敬者,西方之安乐国也。“安乐”,极乐之异名也,或名安养,或名清泰,其义一也。“接”,摄取也。“引”,指导也。众生沉沦,接取置之善地。众生迷昧,指导归之正途。凡知识、罗汉、菩萨、如来,皆接引导师。如畋猎之有虞人,涉川之有舟长,问路之有土民也。唯佛为群导师中之大导师也。“大”,二意,一普度群灵无遗失故,二究竟成佛无退转故。


  
○二明愿


  我今发愿愿往生



  信、行、愿三,净土资粮。但言愿者,唯信故愿,愿之切者,必其信之真也;行以愿立,愿之切者,自能行之力也。是以《弥陀经》中,专说发愿愿往,不一而足。



  
○三请加


  惟愿慈悲哀摄受


  愿文备矣


  或问:古云:“把手牵他行不得,唯人自肯乃相应。”何乃求佛摄受耶?


  答:一者弥陀本愿力故;二者求佛摄受,正自肯故;三者感应道交,正相应故。



  △二正述愿文分三:初求生西方正因、二得生西方明验、三已生净土大用


  △初求生西方正因五:初发起大心、二忏除业障、三立愿自要、四求佛冥加、五净业成就


  ○初发起大心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先出念佛求生净土之本志也。“普为”者,兼利为怀,不为自身独求解脱也。“一乘”者,佛果为期,不于余乘妄有希冀也。发如是心,乃修净土,是谓正因。苟为不然,虽勤念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四恩”者,在家则父母、众生、国王、三宝,出家则父母、师长、国王、施主也。“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也。


  
○二忏除业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承上虽发大心,恐宿世今生,业障多而福慧少,欲净偏染,故须忏悔。“本净”者,心本自净,因迷成染。今始觉知,惭愧修省。若本不净,如销顽铁欲成真金,纵经百炼终不成就。


  “三业”者,身业、意业、口业也。三业各具贪、瞋、痴故。


  
○三立愿自要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虽已忏悔,不发誓愿,是谓有忏无悔。“要”者,犹俗云“胁制”,古曰“要君”,今自要故①。四句,即四弘誓也。


  “远离”句,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勤修”句,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誓成”句,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誓度”句,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



[校注:①自要:犹言自勉、自励。]


  
○四求佛冥加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古《净土文》,谓佛“以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他心速见”故。行人既发大心,佛必证知。既证知已,佛大慈悲必垂哀悯。既哀悯已,佛大威神必垂加被。显如禅观,幽如梦寐。所云“金色”、“宝严”、“甘露”、“光明”、“手摩”、“衣覆”,精诚之极,感应自然。或不精诚,与精诚未极,则不能也。然行人但须一心精诚,不必因此生著,作意求现。


  
○五净业成就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既以自力,又蒙佛力,内外交资,故障灭善生,有如是等大利益事。“空”而曰“疾”,不劳肯綮修证也。“破”而曰“顿”,不历阶级次第也。了悟圆觉,常住寂光,至是得本净心,故曰净业成就。


  “宿障”者,贪、瞋、痴等。“善根”者,戒、定、慧等。“妙心”、“真境”,言之似分,实则即心即境,即境即心,二而不二。



  △二得生西方明验三:初临终正念、二感佛来迎、三往生极乐



  
○初临终正念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


  “至于”者,前修净因,故至临终感斯净报也。平日散心杂念,临行挥霍慞惶。念佛若至一心,临终安得不定?然行人但贵已离贪恋迷惑,勿虑或遭病苦厄难。倘遭病厄,当知念佛人死此往生,如脱敝衣,得换珍服,如出牢狱,得还故家,不亦乐乎?况古云:“还有不病者么?”则亦有不厄者,复何虑哉!


  “病苦”者,身所生。“厄难”者,身所遇。“贪恋”者,或贪眷属,或贪财产,不能舍故。“迷惑”者,心念颠倒,如不知地狱,而曰“我欲往中,我欲往中”故。

[校注:①“还有不病者么?”:云门文偃禅师语,意指自性,见《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②“我欲往中,我欲往中”:见《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出地狱品》:“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弑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铜狗张口,化十八车,状如金车,宝盖在上。一切炎火,化为玉女。罪人遥见,心生欢喜:‘我欲往中,我欲往中。’……譬如壮士屈伸臂顷,直堕阿鼻大地狱中。”]


  
○二感佛来迎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经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也。众见发心,则自他兼利矣。又众人皆见,其事乃真。独己见之,或是魔事。


  
○三往生极乐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


  上见佛来,今随佛去,无来去中而来去也。“胜莲华”者,上上品也。



  △三已生净土大用四:初见佛得记、二蒙记具德、三成德利生、四普皆回向


 
 ○初见佛得记


  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


  上言平日求生,临终得生。然岂徒得生而已乎?今言得生之后,亲蒙佛记,具足功德,广度众生,有如是等大用也。凡生西方者,华开有迟速,见佛有早晚,悟道有先后。今是举念即生,生已即华开,即见佛,即闻法,即得忍,即授记也,皆上上品事。



  
○二蒙记具德


  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或疑如是广大功德,累劫修习,未必能得。云何一生西方,皆悉成就?不知万法唯心,既得一心,何法不得?《文殊般若》称念佛为一行三昧,得此三昧,所有多闻智慧辩才,远过阿难百千万亿倍。余可知矣。


  “三身”者,法、报、化身也。“四智”者,大圆境、平等性、妙观察、成所作智也。“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通也。“陀罗尼”者,此云总持。


  
○三成德利生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然后”者,古所谓既生西方得无生忍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也。不违而入者,常居九品,常在十方,时时堪忍度众生,刻刻西方入正定也。“还得净心”者,上言迷本净心,此言昔迷今悟,如久失方得,得其本有之净心,非新得也。“愿无尽”者,前来发起无上大心,故今成满无尽大愿也。



  
○四普皆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初始发心求生净土,本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故今回向亦如是。




--------------------------------------------------------------

〖据《莲池大师全集》录校〗

·清凉书屋点校·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西方发愿文注

西方发愿文注

[清]省庵法师 注



《西方发愿文注》叙



  或有问于余曰:诸经所载《净土文》总有三篇,其间词致咸可宗尚,而师独于云栖所作极口赞叹。又其文义不为难解,云栖略注已自显然,而师复为之注释者何也?


  余曰:余文虽可宗尚,而词义未周,独此愿文义周词备,请申言之。此一愿文,大章有六:一曰发菩提心,二曰忏悔三障,三曰立四弘誓,四曰求生净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总申回向。如此六章,始终备足。何者?盖念佛法门,菩提最要,大心不发,净土难期,故首之以发菩提心。心志虽立,惑业尚缠,果报一来,何从得免?故继之以忏悔三障。烦惑既净,业累都蠲,弘誓不坚,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弘誓愿。心愿并发,惑业双销,则三昧可成,九莲易往,故要之以求生净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愿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圆,故以总申回向终焉。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则为人天小果,缺二则受三途恶报,缺三则懈怠易生,缺四则轮回难免,缺五则声闻独善,缺六则因果非圆。余《净土文》,但有求生之愿,而无回入之文,发心、立誓既未彰明,忏悔、回向亦无陈述,故言词义未周也。


  然此愿文,云栖虽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则蕴而未发,初心钝根尚难开解。是以不惮繁文,复为注释。盖此法门属于圆教,不明圆理,岂是圆人?苟非圆人,则安发圆愿,安修圆行耶?故此注文,言四弘则必归无作,言回向则举必具三,无事而非即理,有愿皆从称性。又恐末世行人少谙教义,故诸名相不敢备述。但取其意,变换其文,只逗初机,敢闻宿学?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义,然后而求大乘经典、诸祖著述,方知菩萨修行法门,诸佛成道因果,无不在是,又岂别有一法出于愿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赞叹而注释者以此。


  问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为之叙。


  雍正四年岁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东吴虞山沙弥实贤,书于海南蛟门之海云精舍。




--------------------------------------------------------------



西 方 发 愿 文 注

云栖莲池大师 作


后学沙弥实贤 注


  △释此愿文大分为二:初题目、二入文。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


  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利他。依报则七宝庄严,圆融四土。正报则弥陀、圣众,一体三身。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应有胜劣,胜则巍巍堂堂,劣则丈六八尺。


  问:只一西方,何分四土?又只是一佛,何有三身?得无割裂分张耶?


  答:如只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只是一镜,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张镜、像耶?法身如月,报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镜体,实报如镜光,方便、同居如镜影像。在佛则唯一法性身、寂光土,为众生故现起二身,应下三土。为十地、三十心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十心)现圆满报身,居实报土。为声闻菩萨现胜劣二身,居方便土。为凡夫初发心菩萨现劣应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机,只约圆教一往而论。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烦不引。)


  问:此之四土,为同一处,为各异耶?


  答:亦同亦异。同则譬如一水,天、人、鱼、鬼四见差别。异则各各境界,所处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应化亦尔(菩萨能应同居、方便。声闻能应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诣上。故云亦尔)。


  弥陀究竟三身,圣众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无事用。此之身土,但约机见差别,故有不同。实则依正不二,体用无差,故曰圆融一体也。


  自利则现生断惑,后世往生。利他亦尔。又言“发”者,以激动为义。“愿”者,以希求为义。激动则如箭离弦,势不中止。希求则如好美色,如谋重利。乃有始焉发愿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发”也。又有口谈净土,心恋娑婆者,亦非“愿”也。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行则专事持名,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希求,定非好乐。希求不念佛,岂是希求?好乐、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


  问:有人于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间心重,贪恋尘劳,得往生否?


  答: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何难之有?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


  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以专求彼国,不愿余方。又彼土中依报、正报,超过十方,诸佛所赞。不唯凡夫愿往,菩萨亦然。不唯此方愿往,余方皆然。既无八难、三途,亦无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大士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弥陀经》中,释迦如来苦口叮咛,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


  又问:祖师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由是而言,则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参禅。若概劝往生,恐违祖意,非通论也。


  答:若言往生是愚,则从上诸祖、莲社高贤,乃至马鸣、龙树、文殊、普贤,亦皆愚耶?亦不知心耶?当知尽理而言,唯佛一人称为智者,余皆是愚。若就事论,乃有千差,谈何容易。呜呼!祖师破人执有,故发此言。今汝执空,因药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难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谁?


  又问:古有发愿来生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复云何?


  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师易得,入道非难。纵现世未明,来生可望,故发此愿也。今则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钝。邪多正少,退易进难。内障外魔,无人不具。明师善友,希世难逢。但见出家满地,未闻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后生宁致?青公、喆老,败辙昭然。《大集》悬记,可为诚证(《大集经》云:“后五百岁中,亿亿人修行,无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发此愿者,过矣。且言中国,则孰如安养?言明师,则孰愈弥陀?言出家,则孰若横超三界?言入道,则孰若华开见佛,悟无生忍?不是之愿而愿娑婆,我信是人诚为愚执。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见佛。纵十恶罪人,佛亦不弃。况十善凡夫,一生发愿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称洪名,灭罪八十亿劫,何疑业重。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何虑福轻。但办信心,决不相赚。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远超他土?


  答:西方净土,是仗弥陀愿力接引往生,故虽远而易届。兜率内院,要赖行人定力方得上升,故虽近而难生。苟无禅定,是无翅欲飞,求升反坠矣。且彼天欲乐,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为殷鉴。(《西域记》云:无著、世亲、师子觉兄弟三人,发愿同生兜率见弥勒佛,约以先去上生,必来相报。后师子觉先逝,杳无消息。世亲继殁,复隔一年,方来报语。无著问曰:“生兜率否?”答曰:“已生,亲见弥勒。”又问:“师子觉何在?”答曰:“彼生外院,耽著欲乐,不见菩萨,是以不来相报。”故知小菩萨尚尔,何况凡夫,安可不知利害?)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答:《药师》一经,主于消灾延寿,不专劝往生。其言菩萨示路,是为一类不定善根众生,欲随方受生,供佛闻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愿皆得。故闻药师佛名,随念即生彼国。八大菩萨特为示路,指归其处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国也。故曰: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及生人间,为轮王而摄四洲,安四民于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今弥陀佛国,专劝往生。诸经广谈,十方咸往。弥陀、圣众垂手提携,释迦、诸佛赞叹护念。而乃舍通途而行局路,执暂语以废常谈。东、西既无定向,持念又复不一。既无福慧,又鲜神通。未得随生,翻成莽荡。可弗审欤?
  今欲一其志念,专其趣向,不归安养,将安归耶?专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发愿”。“文”者,能诠章句也。


  又愿有通、别,通则四弘誓愿,别则随心所发种种誓愿。又通则皆名为愿,别则菩提名发心,四弘名发誓,求生西方名发愿。又回向亦名为愿,如《华严》“十回向文”,一一皆云“愿众生”等是也。


  又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故以此题而冠篇首也。


  然此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诸有智者当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几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为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已。
  初释题目竟。

  △二入文为二:初归命请加、二发愿回向。
  △今初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初二句是归命,后二句是请加。


  发愿之始必先归命于佛者,所以求证此心也。“稽首”者,礼佛之仪式,谓以头着地,稽留少顷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极也。“西方安乐国”,是依报。“接引众生大导师”,是正报。言“安乐国”者,无八苦故名“安”,无三毒故名“乐”,法王所统名为“国”。言“接引”者,众生没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著于五欲,佛以种种乐事诱之令离,故曰接引。言“导师”者,导人以正道也。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出要。佛为分别娑婆是苦,西方是乐,令起欣厌,发愿往生,故名导师。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师非导。声闻能出三界,不化众生,是导非师。菩萨能化众生,虽是导师,不名为大。唯有弥陀世尊,乘大愿船,入生死海,不著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导众生到于彼岸。如是利益,遍于十方,尽于三世,无暂休息,是故独称为“大导师”也。


  我今愿往,是自述己怀。唯愿摄受,是请求加护。爱念名“慈”,怜悯名“悲”。如母念子,心无舍离,是名“摄受”。
  初归命请加竟。

  △二发愿回向二:初发愿、二回向。初又三:初自利、二利他、三总结。初又三:初发心持名、二忏悔三障、三发愿。
  △今初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普为四恩”等,是所缘之境。“求于诸佛”等,是能发之心。“专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净土”,是所望之处。


  盖发菩提心,必先缘境。若无此境,则心无所依,亦无所发。然境有广、狭、远、近不同。“四恩”狭而最近,“三有”居中,“法界众生”则远而复广。境既如此,心亦复然,必先从亲至疏,由近及远也。言“四恩”者,在家则天地、君、亲、师,出家则父母、师僧、国王、檀越。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隔历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处,举依报以该正报也。“法界众生”,即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亦即九法界众生。


  非二非三故名“一”,运载众生故名“乘”,“无上”非有上。


“菩提”者,能觉之智也。言不但专为自利,乃欲普为四恩。又不但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复不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为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欲令度脱,使其皆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故发此心也。


  “专心”者,不杂余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万德,故云“万德洪名”。“期”者,望也。无有五浊,故名“净土”。盖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专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后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二忏悔三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又”以下,明忏悔之因。“今于”下,明忏悔之法。“我及众生”下,正陈忏悔。


  此一段文,承上文言。虽然念佛发心,期生净土。而我罪业厚重,福善轻微。障缘既深,智慧复浅。染污心识,如火炽然。清净功德,一无成就。兴言及此,焉不悲伤?盖末世凡夫,钝置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将如之何?此忏悔之宜急务也。


  言“业重福轻”者。“业”即十恶,“福”即十善。言十恶者,身有三,谓杀、盗、淫;口有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有三,谓贪、瞋、痴。翻此十恶,则名十善。言“重”,则十恶具造。言“轻”,则一善单修。又上品十恶名业重,下品十善名福轻(如十恶业,杀生则以父母、师僧为上,余人为中,畜生、微细昆虫为下。余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又炽然作恶名业重,泛然行善名福轻。乃有瞋他则咒其速灭,杖彼则立使随亡,此业重也。又或方才念佛便谓口酸,适遇礼拜又言腰痛,此福轻也。


  言“障深慧浅”者。“障”有二种,一者外障,二者内障。外障有二,一者尘缘逼迫,二者魔外牵缠。内障复二,一者疾病夭殇,二者愚痴颠倒。“慧”有二种,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实慧。闻、思、修为方便,见道为真实。见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见复有二种,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复二,一者但中,二者圆中。若就诸慧论深浅者,闻慧为浅,思慧为深,乃至但中为浅,圆中为深,转转互论可知。言“障深”,则内外交攻。言“慧浅”,则闻薰薄解。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恶疾,才能向道,适遇邪师,此障深也。又有未得内凡,便谓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门,此慧浅也。


  贪、瞋、痴名“染心”,戒、定、慧名“净德”。言“易炽”者,瞋如火焰,触干草而展转增高;爱似藕丝,割钝刀而牵连不断;痴则密织见网,愈缚愈缠,深种邪根,弥生弥广。言“难成”者,戒则律仪篇聚,持少犯多;定则大小禅那,造修无地;慧则权实妙智,证悟无门。乃有一毫染著,累月牵怀,片语不投,终身结怨者,此易炽也。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禅堂,但增昏掉者,此难成也。自非深生惭愧,痛自克责,恳到忏悔,则纵经尘劫,灭罪良难。


  次忏悔法中。“翘勤五体”,表外仪恭。“披沥一心”,明内心敬。两肘、两膝及额,名为五体。披沥谓开发洗荡也。以我之诚,归投于佛,故曰“投诚”。“忏悔”者,断相续心也。由昔身行恶法,故今五体翘勤。复由意起贪瞋,故用一心披沥。又由舌谈恶语,故今口陈忏悔。又昔无始身业猛利,故用翘勤而忏。意业秽污,故用披沥而忏。口业粗犷,故用陈词急切而忏也。


  次正陈忏悔中。“我”者,行人自谓。“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谓我与法界众生,自从旷劫直至今生,常常起惑造业,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独造,亦非一生一处所造。非是一人,故云“我及众生”。非是一生,故云“旷劫至今”。非是一处,故云“无量无边”。盖由众生从无始来,世世生生互为眷属,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业方成。造业既同,忏悔亦尔,故须遍缘法界众生为其忏悔也。


  问:旷劫罪业,应已受报。云何直至今生犹未灭耶?若已受报,则不须忏。若犹不灭,则忏亦无益。


  答:众生造业受报有三,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一生即受,生报次生方受,后报经无量劫乃受)。复有二种,一者定业,二者不定。若过去业属现报者,则亦已受。若生报、后报,正在将来,岂可不殷勤忏悔耶?又若是定业,则不可忏,若不定者,忏则除灭,何谓无益耶?(小乘所明有定、不定业,大乘所明一切不定。)


  “迷本净心”二句,是忏烦恼障。“染秽三业”四句,是忏业障。“所结冤业”二句,是忏报障。又“迷本净心”是根本惑,“纵贪瞋痴”是枝叶惑。言“迷”,则如云覆月,光明不现。言“纵”,则养贼为子,自劫家珍。身口意三,与烦恼相应,名为“染秽”。造作十恶五逆,名为“罪垢”。三业为能造,罪垢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业。冤必有报,故名报障也。


  言“无量无边”,略有五意:一约心,一念尘劳,具有八万,何况相续;二约境,一处所作,已自无量,何况十方;三约事,一业若成,罪无边际,何况诸业;四约时,一生所作,亦应无量,何况旷劫;五约人,一人所作,已自无边,何况众生。所以业若有形,虚空难受也。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啖,此名杀冤。汝负我命,我还汝债,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盗冤。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名淫冤。(问:淫则彼此无怨,何亦名冤?答:杀盗二业,名为怒冤,淫名喜冤。喜怒俱冤,无非是业。众生颠倒。以怨为亲,良由于此。)


  “愿悉消灭”者,谓三障俱灭也。


  二忏悔三障竟。

  △三发愿二:初总愿、二别愿。
  △今初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此即四弘誓愿也。修行若无誓愿,则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则不生懈怠也。此之四弘,依于圆教无作四谛而发,名“深誓愿”。愿不依谛,名为狂愿。若非无作,亦不名深。言无作者,谓本性具足,四皆无所造作也。


  天台大师云:“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为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今略释之:生死、烦恼,是众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诸佛因果。然众生、诸佛,但有名字。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极而言,只是一心。以由无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为烦恼、生死。故于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烦恼、生死,而为菩提、涅槃。名虽有二,体则无二,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此即无作四谛也。
 

 问:众生、诸佛,但有名字,则诚然矣。生死、烦恼是染秽法,菩提、涅槃是清净法,升沉迥异,优劣天渊,云何言亦但有名字耶?


  答:若就事论,诚如所说。若约理论,一一皆无实法。喻如梨园子弟,扮作贫儿,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须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欢悦。有智慧者,不应于是而生实想,谓有贵贱高卑之异。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亦复如是。凡夫谓实,诸佛、圣人知其非真。

  又问:生死、烦恼不实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实,何须辛苦修证耶?


  答:所言非真,但破执著,不言修证亦无。若执非真,反成邪见矣。乃有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为愚夫,以修持为著相。此末世聪明人参禅大病,不可不知。


  今言“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依集谛发心,勤修圣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此依道谛发心。“誓成正觉”,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发心。“誓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发心。文虽不次,义无二也。


  云何依于苦谛发心?谓观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恼。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早度生死,亦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观苦谛,因观生死,故愿度脱,是名依苦谛发心。


  云何依于集谛发心?谓观众生为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之所恼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自断烦恼,亦断众生无量烦恼,令得解脱。”烦恼即所观集谛,因观烦恼过患,故欲断除,是名依集谛发心。


  云何依于灭谛发心?谓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具有无量神通自在,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妄受诸苦。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灭之乐,亦令众生同得此乐。”涅槃佛果即所观灭谛,因观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灭谛发心。


  云何依于道谛发心?谓观六度万行,恒沙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诸众生不习不修,妄造诸业。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精勤修学无量法门,亦令众生修学是法。”法门即所观道谛,因观法门,故愿修学,是名依道谛发心也。


  然此只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则四皆无作。云何无作?谓众生是假名,度无所度;烦恼无实性,断无所断;法门元具足,学无所学;佛道本现成,成无所成。此名无作四弘誓愿,依于无作四谛而发也。

  △二别愿二:初求佛护念、二正发愿。
  △今初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佛”下五句,明护念之心。“愿禅观”下,明护念之事。

  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则有誓愿。以誓愿力,则当证知。由证知故,复当哀愍。以哀愍故,必应加被。此弥陀护念之心也。

  “禅观”谓十六观,始从日观,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观十六,或专一观。言一观者,且指总观。谓观己身坐莲华中,作莲华开合想。莲华开时,弥陀、圣众俱放光明,来照我身,水鸟、树林皆演妙法,此名总观。或但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垂手提携,己身胡跪华中,亦可。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难。


  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


  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非魔事也。然须了知,所见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则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


  “金色身”是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宝严”者,七宝庄严也。余文可解。

  △二正发愿三:初现生愿、二临终愿、三往生愿。
  △今初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由甘露灌顶,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长。由手摩我头,故烦恼、无明顿破。由衣覆我体,故妙心、真境现前。


  “宿障”指惑、业、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指见思惑。于第一义谛不了,名曰“无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显现。今二惑顿空,故开悟现前也。“圆觉”是能证智,“寂光”是所证理。“现前”者,洞然明白也。

  △二临终愿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临命终时,第八识将去时也。三日、七日,为“预知”。


  四大不调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药等名“厄难”。


  “贪恋”有四:一、终岁持斋,一朝食肉;二、长年念佛,此日贪生;三、恩爱牵缠,难割难舍;四、许愿保禳,求神服药。


  “迷惑”有三:一疑罪业深重,二疑功行浅薄,三疑佛不来迎。


  “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无病无难故“悦豫”,无贪无惑故“分明”。


  舍所受身名“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坐脱立亡,故云“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下,明感应道交。“令诸众生”下,明见闻利益。如文可知。

  △三往生愿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即莲华座,其座金刚所成,故名金刚台。又华内莲房,亦名为台。上品上生,乃有此台。“如弹指顷”言往生之速也。“胜莲华”即金刚台上之华。


  “无生忍”者,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不灭,众生颠倒,妄见生灭。今以智慧而了达之,故云“获无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现前。“承事诸佛”下,正明其相。


  “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四智”者,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也。“陀罗尼”翻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


  “一切功德”句,总结上文。“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

  初自利竟。

  
△二利他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问:菩萨化他,不于净土,而于秽土者何也?


  答:以净土中人,有善无恶,化度则易。秽土恶多善少,化度则难。难故大悲增长,行愿坚牢。易故悲心不深,行愿不广。《大弥陀经》云,此土修行一日,胜于西方净土修行一劫者,盖谓此也。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处,有缘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净土后,必先回入。

  又问:径在此土化导,有何不可?何须舍此趋彼,然后回入?

  答:若不舍此,则堕落有分,化导何从?若不往彼,则自利未能,利他安保?喻如贫人,未见帝王,未蒙官职,则自尚饥寒冻馁之不暇,又焉能周给邻里乡党乎?故知不愿度生则已,愿则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则已,生则必须回入。

  又问:适欲往生,又欲回入,得无进退踌躇,志不决定耶?

  答:先期自利,故愿往生。后愿利他,故须回入。发心虽在一时,行事则有先后。若不先发此意,一生净土,回入则难,其如四恩三有何?故知未得往生,决无复入胞胎之念。既生安养,决无不来化导之心。此正明决定,何谓不定耶?


  言“不违安养”者,法身不动也。言“回入娑婆”者,化身应现也。如一月千江,不升不降。从体起用,亦复如是。非独一国,亦遍十方。种、熟、脱三,番番不息。


  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议。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萨不尔,不消作意,化化无穷,故名“不可思议自在神力”也。悭贪者以财施摄,刚强者以爱语摄,为善者以利益摄,行恶者以同事摄,故名“种种方便”。使其三惑不起,名为“离染”。三德圆证,名为“净心”。见思、尘沙、无明为三惑。法身、般若、解脱为三德。“咸令离染”二句,是现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后世益。

  “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终不退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决无退失所修行业;三、念不退,决无一念忘失错误。又一入西方,纵在疑城边地、下品下生,终不退入三途,故总名不退也。

  
问:西方不退,设使回入娑婆,还有退否?


  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种种现前,加以弥陀护念、诸佛摄受,焉有退失之理?喻如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菩萨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后回入者,良由于此。

  
△三总结二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是举例,“我愿”句总显无尽。如云: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若四种可尽,我愿乃可尽。


  
问:何故发此无尽大愿耶?


  答:以由心无尽故,随心所发誓愿,亦无有尽。又世界等四,并由心具,纵然成佛,亦无可尽之理。


  
又问:愿既无尽,成佛何时?


  答:所言成佛,只是识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于三十二相,方便施为,本非真实。尚何成与不成之可论哉?
  初发愿竟。

  
△次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则是人天果报。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故也。


  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云何回己向他?以由众生无始时来,所修善业,并为己身,及己眷属。今回此心,向于众生,以己所修,悉施于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是名回己向他。


  云何回因向果?以无始来,但为人天福报,不求出世实果。今回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所修善业,悉用庄严佛果,是名回因向果。


  云何回事向理?若见有众生、诸佛、善法、回向种种差别,则事不空。今回此心,向于实际,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灭,是名回事向理。


  今言“恩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此二并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种智”者,佛之智慧也,谓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种智也。


  
问:所修善业,虽有若无,名不住相。今一事甫毕,汲汲回向,不已著乎?


  答:汝言善不住相,为有后报否?若无,则堕断灭。若有,则虽不求福,福还随汝。人天果报,固未免离,云何无著?今以此福,回施众生,及以诸佛,则成无漏胜因,何著之有?


  
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若无利益,则成虚妄。若有利益,则我作他受,焉有此理?


  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赐。如弥陀佛国,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并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如父财子用,孰曰不可乎?


  
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


  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别。不回向则多福转少,如水灌漏卮,须臾即尽。又若能回向,则心能转福,径往西方。若不回向,则心被福牵,还生三界。是以修净业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盖以此也。


  
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尊胜。由来为己,何与众生?


  答:苟不为人,则何须作佛?如不因治乱,焉用求王。当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别之有哉?


  问:众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见善法,将何回向?

  答:虽知三事俱空,而众生不解,妄造诸业,妄受诸苦。是故菩萨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脱之,不废修持、因果耳。若执俱空,则反成偏见,堕入二乘断灭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略释愿文竟。



--------------------------------------------------------------

〖据金陵刻经处印行本校订〗

·清凉书屋点校·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西方发愿文注(释文)

西方发愿文注(释文)



[清]省庵法师注 清凉书屋释文




《西方发愿文注》



  有人问我说:佛教典籍中所载《净土文》共有三篇,各篇都挺值得推崇,但法师却只对莲池大师所作极口赞叹。再说其文义并不难懂,莲池大师作的略注也很明了,法师为何还要再作注释呢?

  我回答说:其他的《净土文》虽然也值得推崇,但词义不够完备。只有莲池大师的这篇《西方发愿文》,文辞周详,义理完备。请听我解释。这篇愿文可分为六章:一是发菩提心,二是忏悔三障,三是立四弘誓,四是求生净土,五是回入娑婆,六是总申回向。这六章把净土法门从开始发心,直到普渡众生的修持次第,全都包括无遗。为什么呢?因为修持念佛法门,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净土,所以愿文以发菩提心开始。虽然立下无上菩提的志愿,如果身、口、意仍被惑业缠缚,一但果报到来,怎么能够脱免?所以必须要忏悔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种障碍。心中烦惑既已净尽,宿世恶业也已消灭,如果誓愿不坚,修行仍不免退堕,所以要立下四弘誓愿。菩提心和四弘誓都已确立,烦惑和宿业也已净尽无余,便可证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净土,故勉之以求生净土。只求自利是小乘,普愿利他才称为大士,所以立志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论自他、因果、事理均圆满究竟,故以总申回向结束。这六条缺一不可。缺了第一“发菩提心”,只能成就人天小果。缺了第二“忏悔三障”,就会长受三途恶报。缺了第三“立四弘誓”,容易生起懈怠。缺了第四“求生净土”,依旧难免轮回。缺了第五“回入娑婆”,只是小乘独善之法。缺了第六“总申回向”,因果便不能究竟圆满。其他的《净土文》,只有求生西方之愿,却没有回入娑婆度生之文,既没有明确发菩提心和立四弘誓,也没有忏悔和回向,所以说词义不够完备。

  这篇《西方发愿文》,莲池大师虽作了略解,但只是显明大意,其中蕴含的理致并未作进一步的阐扬,刚开始学佛的人和根钝的人仍难以领悟。所以我才不怕冗繁,对愿文作了进一步的注释。须知净土法门属于圆教,若不明圆理,怎能成为圆人?若不能成为圆人,又怎能发圆愿、修圆行?因此所作注释,讲到四弘誓愿,一定要以圆教无作之义为究竟。讲到回向,必须要包括回己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三种回向。凡涉及事相,必与理体相契。凡涉及发愿,必称性而谈。又因为担心末世修行人对教义不熟,故对其中的名相不作详述。只取其意,而以浅显的词语说明。这样作只是为了有益于初机,岂敢闻于饱学之士?如能因这篇注释而略知大义,然后深研大乘经典、诸祖著述,就会知道菩萨修行的法门、诸佛成道的因果,无一不包含在这篇愿文中,又有哪一法能出于其外呢?这也就是我赞叹和注释这篇愿文的原因。

  问者唯唯而退。我便整理前面所说的话,作了这篇序文。


  雍正四年岁次丙午十二月十六日,东吴虞山沙弥实贤,作于宁波蛟门的海云精舍。



--------------------------------------------------------------



西方发愿文注




  △本文对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的注释分为两大部分:初释题目,次释正文。


  题目共有五个字,有通名和别名之分。其中“西方发愿”这四个字是别名,“文”这个字是通名。


  在别名中,“西方”二字是发愿时的客体目标;“愿”字是发愿时的能动主体;“发”字将发愿时的能动主体和客体目标联系在一起。又“西方”是期愿往生的处所,“愿”是发起往生之愿的心。所说“西方”,包括了依报和正报。所说“发愿”,含摄了自利与利他。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七宝庄严的清净国界,有着圆融无碍的四种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是教主阿弥陀佛及无量圣贤众,具有一体三身。四种净土是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由于众生机感千差万别,故应身有胜、劣之分。胜应身巍巍堂堂,劣应身则为丈六八尺之躯。


  问:一个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分成四种净土?一尊阿弥陀佛,怎么又有三身?难道这不是割裂和分离吗?


  答:譬如一个月亮,而有月光和光影的不同。又如一面镜子,而有镜中影像和镜光的不同。月光和光影,镜子和镜像,何曾有过割裂和分离呢?法身如同月亮,报身如同月光,化身如同月光照射物体所形成的光影。常寂光土如同镜子,实报庄严土如同镜光,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则如同镜中的影像。就佛自身而言,只是一个法性身,居于常寂光土。为了化度众生,才现报身、应身,应现于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其中为证得十地、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示现圆满报身,居于实报庄严土。为证得声闻果位的菩萨示现胜、劣两种应身,居住于方便有余土。为尚为凡夫的初发心菩萨示现劣应身,居于凡圣同居土。(这里所说的身、土所对应的根机,只就圆教品位而言。如果要含括藏、通、别、圆四教,由于其相千差,较为烦琐,故不再加以引述。)


  问:这四种净土,是同在一处,还是各有不同的分界?


  答:有同在一处的情况,也有各自分界的情况。同在一处的情况,就象同是一水,天、人、鱼、鬼所见彼此不同。各自分界的情况则四种净土各有界域,彼此的处所不同。但上一土的众生能知道下一土的情形,下一土的众生却无法了知上一土。应化情况也是如此(菩萨能应现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声闻能应现在凡圣同居土。凡夫则只能居于凡圣同居土,不能到上一土)。


  阿弥陀佛究竟证得三身。果位圣众分证三身。凡夫则理体上虽具备三身,但还不能发起功用。这里讲的三身、四土,是就不同根机众生所见差别而言,故各各有所不同。若就实际理体而言,则依报与正报本自不二,理体与功用也本无差别,所以说是圆融一体。


  题中“发愿”包括自利和利他两个方面。自利则现生断除惑业,来世即往生净土。利他也是如此。所说的“发”,是激发之义。所说的“愿”,是希求之义。所谓激发就如离弦之箭,不可中止。所谓希求就如世人爱好美色、谋求重利一样专心致志。有的人也发愿往生净土,但过了不久便退惰,便不能称之为“发”。还有的人虽然口谈净土,心里依旧贪恋娑婆世界,这也不能称之为“愿”。“愿”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即专一持念佛号,不杂不散。愿即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信、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已发愿往生,却不会仍无信、行。


  问:有人听说西方净土,心里很喜乐,但不念佛,这样能往生吗?


  答:如果真的心生喜乐,一定会生起希求。如果生起希求,必然会念佛。喜乐而无希求,不是真的喜乐。希求却不念佛,怎能算是希求?如果喜乐、希求、念佛,却不能往生,这是从来也不会有的。


  问:有人对西方净土既有喜乐,又有希求,也肯念佛,但是世间心很重,贪恋尘劳,这样的人能往生吗?


  答:只要将猛,不怕贼强。如果希求往生的心很恳切,系念佛号的心很专一。贪恋即使重,也会自然而然的逐渐轻微,便能够往生了。就如同舍银而取金,舍鱼而取熊掌,有什么难的呢?只怕愿力敌不过爱力,佛念胜不过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那样就没什么办法了。


  又问:行善生天,作恶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


  答: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的希有因缘,若不发大愿激励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继续往前。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象牛无人驾御一样。所以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


  问:信、愿、行三资粮,现在已经知道了。可是十方都有佛国,何必非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这是因为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深的因缘,其他国土的佛则不尽如此,所以专求往生极乐世界,而不是其他佛国。又因为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超过了十方世界,为诸佛一致称扬赞叹。不仅凡夫愿生到那里,菩萨也是如此。不仅娑婆世界的众生发愿往生,他方世界的众生也同样。极乐世界既没有见佛闻法的八种障难和三恶道,也没有贪、瞋、痴三毒和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的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菩萨为数众多,可以和这些有着最殊胜善根的人常在一起。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如来才会苦口婆心的叮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又问:祖师说:“智者知道自心是佛,愚人只知往生西方。”照这么说,愚钝的人就只好念佛,而有智慧的人应该参禅。若是一概劝人往生西方,恐怕有违祖师之意,而失之偏颇。


  答:如果说求生西方的都是愚人,那从前的各代祖师,莲社中的高僧大德,以至马鸣、龙树、文殊、普贤等大菩萨,也都是愚人吗?也不懂是心是佛的道理吗?要知道就实际理体的圆满证悟而言,只有佛一人才可称为智者,其余都只能算是愚人。若论事相,则千差万别,怎能一概而论。呜呼!祖师为了破除人们对有为法的执著,才作如是说。你却由此执于顽空,因药而致病。你应该知道,对有为法的执著还比较容易对治,而对顽空的执著却难以破除,天底下最愚蠢的人,不是你自己又是谁呢?


  又问:古时有人发愿来世出生在佛法兴盛之地,长大后得遇明师,生正信而舍俗出家,以童真之身修行悟道,这又是为什么?


  答:从前的时候正值像法兴盛,人的根机还比较利,明师也容易遇到,因此修行悟道还不难。即使现世没有悟道,来生仍有希望,所以才发这样的愿。现在则已经完全不同,佛法越来越衰颓,人的根机越来越钝。邪知邪见的人多,正知正见的人少,退堕容易,进道却很难。自身的障碍和外在的魔扰,每个人都有。明师、善友,希有难逢。只见到处都是出家人,却没有听说有谁得道。无始劫来直到今天尚未证道,下一世又能如何呢?草堂青、真如喆,败迹昭然。《大集经》中如来的预言,便是最好的见证(《大集经》说:“后五百岁中,亿亿人修行,无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若还有人不知利害,妄自效法古人,仍发这样的愿,实在是大错特错。再说佛法兴盛之地,哪里能比得上极乐世界?说到明师,谁能比得上阿弥陀佛?说到出家,怎能比得上横超三界?说到修行悟道,怎能比得上往生西方,花开见佛,顿获无生法忍?不发这样的愿,却愿继续滞留在娑婆世界,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愚迷执著了。


  问:往生西方我当然愿意,但自己是一个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怎容易得生极乐世界呢?


  答:其他法门学道,全靠修行者的自力。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则完全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靠自力修行非常难,所以累劫至今尚未证道。仰靠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则容易得多,故只此一生即可成功。所以念佛能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就能往生。临终至心十念乃至一念,也能蒙佛接引。纵然是广行十恶的罪人,佛都不会弃舍。何况凡夫能力修十善,一生发愿念佛,怎会不能往生呢?至心称念一声洪名,就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须因宿业深重而怀疑。片刻执持圣号,就能胜过上百年的布施供养,何须因福善轻微而忧虑。只要坚固自己的信心,我所说的决无半点虚假。


  又问:兜率内院就在欲界之内,又有一生补处的弥勒菩萨在那里说法。何不上生兜率内院亲近大士,却要舍近求远,去十万亿佛土之外的他方世界呢?


  答:西方净土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往生,所以虽远而易至。兜率内院则要靠修行人自己的禅定力才能上升,所以虽近而难生。若无相当的禅定功夫,是无翅欲飞,求升反坠。何况兜率天的五欲之乐,连初心菩萨都要沉迷,西域无著、世亲、师子觉三兄弟之事可以做为殷鉴。(《大唐西域记》记载:无著、世亲、师子觉兄弟三人发愿同生兜率见弥勒菩萨,三人相约,谁要是先上生到兜率内院,一定回来相报。后来师子觉先逝世,却杳无消息。世亲接着逝世,隔了一年才来相报。无著问道:“生到兜率天了吗?”世亲回答说:“已生到兜率天,见到了弥勒菩萨。”无著又问:“师子觉在哪里?”回答说:“他已生到兜率外院,因为耽著欲乐,还未见到菩萨,所以没来相报。”由此知小菩萨尚且如此,何况是凡夫,怎么可以不知利害呢?)


  又问: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国土,其依正庄严与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差异。又有八大菩萨,在人临终的时候指示道路。何不求生东方琉璃世界,而一定要发愿去西方净土呢?


  答:《药师经》中所说,主要是为了现世消灾延寿,并非专门劝人往生其国。经中所说的菩萨示路,是针对一类善根所感果报具有时处不定特性的众生,想随愿生于有佛国土,供佛闻法。其人福慧具足,所愿均可实现。所以听到药师佛的名号,临终时便随其念生于其国。八大菩萨特来示路,引至往生之处。也并不是一定都往生药师佛国土。所以《药师经》上说:或者因此生于天上,或生于人间做转轮王统辖四大部洲,教导人民遵行十善。这些如果不是本人福慧具足,又怎么可能呢?而阿弥陀佛的国土,专门劝人往生。大乘经典广为称扬,十方众生无不愿往。阿弥陀佛与西方圣众垂手接引,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赞叹护念。若是舍离通途大道,去走偏狭小路。执著一时之语,背弃常时训诲。生东生西犹豫不定,持名念佛又不专一。既无福慧,又无神通。恐怕临终不能往生,反而前路茫茫。怎么可以不作正确的抉择呢?


  如果想要心念专一,志向明确,不去极乐世界又去哪里呢?志向明确,所以说“西方”。心念专一,所以说“发愿”。“文”是指诠释其义的语言篇章。


  愿有通有别,通愿即四弘誓愿,别愿即各人随自已心意所发的种种誓愿。所发之愿均可通称为愿,而发菩提心可以别称为“发心”,发四弘誓可以别称为“发誓”,求往生西方则可以称为“发愿”。另外,回向也可以称为愿,譬如《华严经》的“十回向文”,一一都说“愿众生”。


  求生西方,将一切的菩提心、一切誓愿,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都包括无遗,故以“西方”二字置于标题之首。


  这篇《西方发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有识之士应当深味其言,力行其事。这样才能自利利他、因正果圆,而不仅仅是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已。


  题目注释完毕。




  △第二部分为对正文的注释,分为两部分:初归命请加、二发愿回向。
  △初归命请加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的前二句是以身命归依阿弥陀佛,后两句是请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护。


  发愿的开始先以身命归依阿弥陀佛,是为了让佛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诚心。“稽首”,是礼佛的仪式,以头触地停留片刻后抬起,故名稽首,用以表示对佛的至极尊敬。“西方安乐国”,总指极乐世界的依报国土。“接引众生大导师”,指极乐世界的正报教主阿弥陀佛。称作“安乐国”,是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八苦,所以称为“安”;没有三毒,所以称为“乐”;由法王阿弥陀佛统辖,所以称为“国”。所说的“接引”,是因为众生沉沦苦海,所以佛以智慧之手相接,令众生出离苦厄;众生执著于五欲,所以佛以种种快乐之事诱导,令众生远离缠缚,所以叫做接引。所说的“导师”,是能够引导人走上正道。众生是非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道出离苦海的要径,于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便阐明娑婆世界之苦,西方极乐世界之乐,令众生欣慕极乐,厌离娑婆,发愿往生西方,所以称为导师。外道不能正确分辨邪正,妄立宗派,招徕徒众,虽为人之师,却不能导人以正道。声闻已能超离三界,却不愿教化众生,因此虽能导人出离生死轮回,却不堪为师。菩萨能够教化众生,可作导师,但却不能称为“大”。只有阿弥陀佛,以大悲誓愿为船,于生死大海中普渡众生,不执迷于轮回的此岸,不停留在涅槃的彼岸,也不因爱见、懈怠而止于中流,能够引导无量众生抵达解脱的彼岸。如此究竟广大的利益遍于十方世界,尽于过去、现在、未来,永无止息,所以称为“大导师”。


  “我今愿往”,是向阿弥陀佛申述自己的心愿。“唯愿摄受”,是请求阿弥陀佛慈悲垂护。爱护叫做“慈”,怜悯叫做“悲”。犹如母亲思念子女,心中片刻都不离开,这就是“摄受”。


  初归命请加注释完毕。





  △第二发愿回向分为两部分:初发愿、二回向。初发愿又分为三部分:初自利、二利他、三总结。初自利又分为三部分:初发心持名、二忏悔三障、三发愿。
  △初发心持名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是指发心时所涉及的外在对象。“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是指能发起菩提志愿的自心。“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指所念的佛。“期生净土”,是指期望往生的处所。


  菩提心的生起,必须要有相应的外在对象。如果没有所涉及的发心对象,心中便无所忆念,菩提心也就无从生起。发心所涉及的对象又有范围的广与狭及关系的远与近的不同。“四恩”的范围较窄、关系最近,“三有”居中,“法界众生”则关系最远、范围广大无量。发心所涉及的对象如此,菩提心的生起次第也如此,也一定要先亲后疏,由近及远。所说的“四恩”,对在家人而言,是天地、国王、父母、师长。对出家人而言,是父母、师父、国王、施主。所说的“三有”,即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彼此相隔有别,叫做界。随其业因所受果报不亡,因此称为有。三界是六道众生以卵、胎、湿、化四种方式繁衍生息之处,愿文在这里是用依报指代其中的各类正报众生。所说“法界众生”,包括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即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众生。


  发愿所求的并非声闻、缘觉的二乘法,也非包括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法,而是最终圆满成佛的一乘法门,故名“一”。能够运载众生故名“乘”。“无上”即没有再能超于其上的。“菩提”即能够达到彻底觉悟的内在智慧。愿文这里是说,自己并非只为了自利,而是要广报四恩。又不只报答四恩,还要普度六道四生。又不只普度一个大千世界内三界中的六道四生,而是为了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得到度脱,证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因此而发菩提心。


  “专心”是指不夹杂其它的事务。“持念”是指忆念不忘。阿弥陀佛的名号具备了无上圆满的万种德行,所以叫做“万德洪名”。“期”即期望。极乐世界没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等浊恶的现象,所以叫做“净土”。如果念佛但不发广大的菩提心,就不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便不能往生。如果发了菩提心,但不专心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必须以发菩提心为正因,以念佛为助缘,然后发愿往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二忏悔三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说明忏悔的原因。“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说明忏悔的方法。“我及众生”以下,是正式陈言忏悔。


  此段愿文衔接上文。虽然念佛发心,愿生净土。可自己罪业深重,福善轻微,障道因缘很多,智慧又很浅。染污的心识象火一样炽盛,清净的功德却一毫也没有。说到这里,怎么能不悲伤?末世凡夫的根器便是如此的钝劣。这些罪障能障碍修行人无法往生净土,那该怎么办呢?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忏悔罪障。


  先解释“业重福轻”。“业”即十恶业,“福”即十善业。十恶中,属于身业的有三种,即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业的有四种,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属于意业的有三种,即悭贪、瞋恚、愚痴。如果与此十恶相反,就叫做十善。在范围上,“重”是指十种恶业无所不造,而“轻”是指十种善业中仅有一种。在性质上,十恶的性质最为严重的称为业重,十善的性质最为轻微的称为福轻(例如十种恶业中,杀生以杀害父母、师父的性质最为严重,杀害其他人的性质居中,杀害畜生、昆虫等的性质为轻。其它恶业的性质的轻重之分与此类似。十种善业的性质轻重可由此推知)。在程度上,猛烈作恶称为业重,泛泛行善称为福轻。比如瞋恨人便咒其速死,杖打人便当下毙命,这便是业重。刚念佛就说嘴酸,才拜佛又说腰痛,这便是福轻。


  现在解释“障深慧浅”。“障”有二种,一是外障,二是内障。外障有二种,一是世缘的逼迫,二是天魔外道的纠缠。内障有二种,一是疾病夭折,二是愚痴颠倒。“慧”有二种,一是方便慧,二是真实慧。闻、思、修为方便慧,见道为真实慧。见道又有二种,一为小乘,二为大乘。大乘见道有二种,一为空、假二谛,二为中道。中道又分二种,一为离空、假之外而取中道的“但中”,二为不离空、假而圆融中道的“圆中”。如果就各种慧而论其深浅,那么闻慧为浅,思慧为深,以至但中为浅,圆中为深,各种慧的深浅关系可依此推知。所言“障深”,指内障、外障同时发生。所言“慧浅”,指虽听闻佛法,理解却很肤浅。比如刚要修行便生重病,才入正道却遇到邪师,就是障深。还有尚未证得内凡便说已超越佛地,稍微通达一些世间智慧就说自己已经开悟,就是慧浅。


  贪、瞋、痴即“染心”,戒、定、慧即“净德”。所言“易炽”,是指其瞋恚如同火焰,触到干草而越烧越旺;其贪爱好似藕丝,用钝刀切割却牵连不断;其愚痴则邪见之网越织越密,越缠越紧,邪见之根越种越深,越长越繁。所言“难成”,戒则对于各种律仪持少犯多,定则大小乘禅定无从修习,慧则权实两种妙智证悟无门。而一沾染尘境便月月挂在心中,与人片言不合便怨恨终身,这便是易炽。或是刚刚受戒就马上破戒,进入禅堂只是增长昏沉和散乱,这便是难成。若不深生惭愧,痛加自责,至诚忏悔,就算经过尘点劫那样久远又久远的时代,自己的罪业也难以灭除。


  其次说明忏悔的方法。“翘勤五体”是表明外在仪态的恭敬。“披沥一心”则表明内心的恭敬。两肘、两膝及额头,称为五体。披沥,就是敞开清洗。诚心诚意地归投于佛陀,所以说“投诚”。“忏悔”即断除恶念使其不再相续。由于过去身体犯下种种恶行,所以要五体投地勤恳礼拜;心意起过种种贪瞋,所以要发露己过以涤除垢染;口舌谈论种种恶语,所以要陈说忏悔之言。又由于无始以来身业猛烈,所以要以殷勤礼拜而忏悔;意业污秽,所以要以发露涤除而忏悔;口业粗野,所以要以急切陈词而忏悔。


  其次是正式陈言忏悔。“我”是发愿人的自称。“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是说我与法界众生,从久远劫来直到今生,常常起惑造业,未曾停止。这些罪业不只是一个人所造,也不只是一生一处所造。不只一人所造,故说“我及众生”。不只一生所造,故说“旷劫至今”。不只一处所造,故说“无量无边”。由于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彼此互为眷属,彼此互为主从,彼此互相辅助,才使罪业最终形成。既然是共同所造,理应共同忏悔,所以要遍为法界众生忏悔。


  问:久远劫前所造的罪业,应该受过报应了。为何直到今生还没有灭呢?如果已受过报应了,就不必再忏悔。如果仍然还没有灭,那即使忏悔也没有用。


  答:众生造业受报的情形有三种:一为现报,二为生报,三为后报(现报即现生就受报,生报即下一生受报,后报即来世乃至无量劫才受报)。其性质又有二种:一为定业,二为不定业。若过去业为现报,确实已经受过报应了。若为生报、后报,则在将来受报,岂可不殷勤忏悔呢?另外若是定业,则忏悔也无法灭除,若是不定业则通过忏悔就能除灭,又怎能说忏悔没用呢?(小乘法认为有定业、不定业两种,大乘法则认为一切业都是不定业。)


  “迷本净心”二句,是忏悔烦恼障。“染秽三业”四句,是忏悔业障。“所结冤业”二句,是忏悔报障。又“迷本净心”是根本惑,“纵贪瞋痴”是枝叶惑。所说的“迷”,就如云遮住月亮,使月光不能显现。所说的“纵”,就象把贼当成儿子,致使家中珍宝被劫掠一空。身、口、意三业充满烦恼,称为“染秽”。造下十恶五逆,称为“罪垢”。身、口、意三业是根源,罪垢即由之产生。罪垢既已形成,必会伤害其他有情众生而招致冤恨。有冤恨必有所报复,所以称为报障。

  所说“无量无边”有五重含义:一、就心而言,一念中包含的烦恼尘劳就有八万四千种,何况念念相续不停;二、就境而言,一处所造的罪业已经无量,何况十方无处不造;三、就事而言,一次所造的罪业,其罪就已无边无际,何况为数众多;四、就时而言,一生所造的罪业就已无量,何况是久远劫来无所不造;五、就人而言,一人所造的罪业已经无边,何况是无量众生所造。所以罪业若有形状,尽虚空都难以容受。


  冤业有三种:如《楞严经》所说,因为人吃羊,人死后投生为羊,羊死后投生为人,于是彼此轮转生死,互相吞吃,这叫做杀冤。你曾杀害我命强取而食,我也同样对你欠债,因此百千劫来常在生死中讨偿不已,这叫做盗冤。你爱慕我的心性,我贪恋你的相貌,因此百千劫来在爱欲里相互纠缠,这叫做淫冤。(问:欲染则彼此并无怨恨,为什么也叫冤呢?答:杀、盗这二种业,叫做怒冤,淫业叫做喜冤。喜、怒都是冤,无一不是造业。众生是非颠倒。把怨当成亲,就是由于颠倒的缘故。)


  “愿悉消灭”,即将烦恼障、业障、报障全都除灭。


  二忏悔三障注释完毕。




  △第三发愿分为两个部分:初总愿、二别愿。
  △初总愿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这段愿文就是四弘誓愿。修行若无誓愿就会退步,甚至丧失信心及功德,所以要用这四种弘誓来激励自己,不再产生懈怠。这四种弘誓依照圆教的无作四谛而发,就称为“深誓愿”。发愿若不按四谛而发,便是狂愿。若不按无作的原则而发,便不能称为深。所说的无作,指理性原本圆满具足,四种弘誓均无须再心外取法、有所造作。


  天台智者大师说:“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为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现略加解释:对于众生而言,烦恼是因,生死是果。对于诸佛而言,菩提是因,涅槃是果。但无论众生还是诸佛,都只是名称。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也都只是名称。究极而言,只是一心而已。由于无始以来迷失本心,本有的菩提、涅槃由于起惑造业而成为烦恼、生死。今日悟明本心,烦恼、生死便当体是菩提、涅槃。名称虽有不同,体性却无差异,如水冻结而为冰,冰融化又成水,这就是所说的无作四谛。


  问:众生、诸佛只是名称,确如所说。可是生死、烦恼染著不净,而菩提、涅槃则清净无染,二者之间升沉迥然不同,优劣有天渊之别,怎能说只是名称不同呢?


  答:若只就事相而论,确实如你所说。若就理体而论,一一都本非真实。就如戏院演员扮成穷人,身行乞食,心中也起求食之意。过一会儿又扮成帝王,身登王位,心中也满是喜悦。有智慧的人不会把演戏当真,认为角色有高贵卑贱的差别。生死、烦恼和菩提、涅槃也是如此,凡夫把它们视为真实,诸佛及证果的圣人则知道是虚幻。


  又问:把生死、烦恼说成是虚幻也可以,可是若菩提、涅槃也不真实的话,那又何必要辛苦修证呢?


  答:所说菩提、涅槃本不真实,是为了破除执著,并不是说不要修证。若执著一切非真,反而成了邪见。有人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人为愚夫,以修持为著相,这正是末世聪明人参禅所常犯的大病,不可不知。


  愿文中“远离恶法,誓不更造”,便是“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按集谛发心,要勤修圣道。“誓不退惰”,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按道谛发心。“誓成正觉”,便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按灭谛发心。“誓度众生”,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按苦谛发心。愿文中的次序虽与四弘誓有所不同,含义却没有差别。


  如何按苦谛发心?看到众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产生极大的苦恼,于是发下誓愿:“我要早日出离生死,并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轮回是众生所受的苦果,即所观的苦谛。因看到众生没于生死轮回之中而发愿度脱,便是按苦谛发心。


  如何按集谛发心?看到众生被贪欲、瞋恚、愚痴、邪见所恼害,不能自拔,于是发下誓愿:“我要断除自己的烦恼,并断除众生的无量烦恼,让他们都得到解脱。”烦恼是众生感得苦果的根源,即所观的集谛。因看到烦恼的种种过患而决心断除,便是按集谛发心。


  如何按灭谛发心?因看到诸佛灭尽烦恼,证得解脱之乐,具有无量的神通自在,而众生却不觉不知,妄受种种苦恼,于是发下誓愿:“我要精勤加功修习,证得大涅槃的寂灭之乐,并让众生同得此乐。”涅槃佛果即灭尽三界生死烦恼,永享清净自在之乐,即所观的灭谛。因看到佛果的殊胜而生起希求,便是按灭谛发心。


  如何按道谛发心?因看到六度万行,如恒河沙一样无量的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众生却不习不修,妄造种种罪业,于是发下誓愿:“我要精勤修学无量法门,并让众生修学这些法门。”法门即灭除烦恼、趋向涅槃的修行方法,即所观的道谛。因看到法门的利益而发愿修学,便是按道谛发心。


  这里所说的按四谛发心,是就事相而言。若能深知事相中理性具足,四者便符合无作的原则了。怎样才能是无作呢?了知众生只是假名,因此虽普度众生而实无所度;了知烦恼本无实性,因此虽断尽烦恼而实无所断;了知一切法门原本具足,因此虽遍学无量法门而实无所学;了知佛道本自现成,因此虽成就佛果而实无所成。这就叫做无作四弘誓愿,是按无作四谛而发。



  △二别愿,分为两部分:初求佛护念、二正发愿。
  △初求佛护念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佛”以下五句,表明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心。“愿禅观”以下,表明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事。


  诸佛之心,是大慈大悲。由于慈悲,而发愿度众。由有誓愿之力,所以会了知并接受众生的发愿。由于了知及接受,便会心生哀愍。由于哀愍,必然慈悲加护。这就是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心。


  “禅观”即十六观,从日观开始,直到九品往生。十六观可以全修,也可以专修一观。所说专修一观,一般指的是总观,即观想自己坐在莲花中,然后作莲花开合之想。观想莲花开的时候,阿弥陀佛及菩萨圣众都放出光明,照在自己身上,水鸟、树林都在演说妙法,这便是总观。或者观想身高一丈六尺的阿弥陀佛之像,在七宝池水上垂手提携,自己跪在莲花中,也可以。


  问:既然专持名号,为什么又要观想呢?


  答:整日执持名号,而花少量时间用于观想,以观想来辅助念佛,使念佛之心不散乱。即便十六观的境界大都细致微妙,自己业重心粗难以修习,还可以观想一丈六尺的阿弥陀佛像。因此有什么妨碍呢?禅观是醒着的时候,梦寐是睡着的时候。不论是醒是睡,都可以见到佛。若不修观想,见佛就比较难了。


  问:在观想的时候见到佛,会不会是魔事呢?


  答:参禅的人本没有忆念佛,而佛忽然显现,这是心境相违,因此是魔事。念佛人本来在观想佛,而佛随着观想而显相,这是感应道交,并非魔事。但必须知道,念佛人所见到的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能取相执著。若是取相执著,恐怕反会成为魔事。所以要特别审慎。

  “金色身”是阿弥陀佛的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的意思。“宝严”,即西方极乐世界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物庄严。其余文字都比较容易理解。



  △二正发愿,分为三部分:初现生愿、二临终愿、三往生愿。
  △初现生愿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由于阿弥陀佛以甘露灌顶,所以宿世的业障得以消除。以光明照身,所以善根得以增长。以手摩我头,所以烦恼、无明顿破。以衣覆我体,所以圆觉妙心、寂光真境现前。


  “宿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三种障碍。“善根”即戒根、定根、慧根。种种迷惑纷扰,侵害扰乱心神,称为“烦恼”,指见思惑。对于第一义谛不能了知,称为“无明”,指根本惑。由于有见思惑和根本惑,所以圆觉妙心、寂光真境不能显现。现在二惑顿然消除,因此廓然悟明妙心,真境自然现前。“圆觉”是能证之智,“寂光”是所证之理。“现前”即洞然明白。



  △二临终愿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临命终时,即第八识将要离去之时。能够提前三日或七日知道自己就要往生,即是“预知”。


  身体的四大不调叫做“病苦”。遇到火灾、水灾、战争、毒药等,叫做“厄难”。


  “贪恋”有四种:一、本来终年持斋,临终时却吃肉;二、多年念佛求生净土,临终时却贪生而不愿往生;三、临终时恩爱牵缠,难以割舍;四、不肯一心求佛接引,而是许愿保禳、求神服药以求病愈。


  “迷惑”有三种:一是担心自己罪业深重,二是担心自己功夫浅薄,三是担心佛不来接引。


  “诸根”即眼、耳、鼻、舌、身五根。“正念”指的是意根。临终时无有病苦、厄难故“悦豫”。没有贪恋、迷惑故“分明”。


  舍弃业报之身叫做“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临终时坐着或站着往生,所以说“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以下各句,表明往生时感应道交的情景。“令诸众生”以下各句,说明使众生见闻往生瑞相的利益。愿文表述的很明白。



  △三往生愿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就是莲花下面的宝座,座由金刚而成,所以叫金刚台。另外莲花内的莲房也称作台。上品上生才有这样的台。“如弹指顷”是说往生过程之快。“胜莲华”即金刚台上的莲花。


  所说的“无生忍”,是指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而众生是非颠倒,妄见有生灭。现在以智慧了知诸法本无生灭,故言“获无生忍”。获得无生忍后,便登圆教初住位,具有广大的神通妙用。“承事诸佛”以下各句,讲的便是获无生忍后的情形。


  “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陀罗尼”译作总持,意为总括一切法,摄持无量义。


  “一切功德”这一句,概括上述种种功德。“皆悉成就”,是指证得圆教初住位,并非成就圆满佛果。


  初自利注释完毕。



  △二利他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问:菩萨度化众生,不在净土,却去秽土,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净土中全是善人,没有恶人,容易度化。秽土中恶人多,善人少,度化很难。正是因为难,菩萨的大悲心才不断增长,行愿更加坚固。若是容易的话,悲心就不深,行愿也不会广大。所以《大弥陀经》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在西方净土修行一劫,就是这个意思。又因为娑婆世界是自己原来生活过的地方,有缘的众生一定很多,应该早日度化。所以往生净土后,一定要先回娑婆世界度众生。


  又问:那就一直留在娑婆世界化导众生,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何必非要舍离娑婆,往生西方后,再回来度生呢?


  答:若不舍离娑婆,自己仍不免堕落恶道,怎能化导众生?若不往生西方,则自利尚且未能,又怎能利他?好比一个穷人,没有机会见到帝王得着官职,自己尚饥寒交迫,怎能周济邻里乡党?所以不愿度众生则已,若发愿度众生,就一定要先求生西方净土。不能往生西方则已,若已往生到西方净土,必须要再回到娑婆世界救度有缘众生。


  又问:刚刚发愿往生西方,又发愿要回入娑婆,这不是进退犹豫、志向不定吗?


  答:首先要实现自利,所以要发愿往生。然后要利益众生,所以要回入娑婆。发心时虽然两者兼有,行事则有先有后。若不是先发回入娑婆之愿的话,往生净土后很难再发心回入娑婆,与自己关系最深的四恩三有谁来救度呢?所以在还未往生以前,决不生起再入胞胎之念。生到极乐世界后,决无不回娑婆化导众生之心。这恰是志向决定,怎能说不定呢?


  愿文中的“不违安养”,是指法身不动。“回入娑婆”,是指化身应现。如一月而映千江,月亮本身并没有升降,法身大士从体起用也是如此。不仅在娑婆世界应化度生,同时遍应十方世界。在众生心中播下佛法的种子,精心培育使善根成熟,直至因圆果满得解脱自在,同时发心度脱更多的众生。佛菩萨度生的事业就这样不断增盛,永无止境。


  小乘和外道的神通需要作意才能生起,所以称为可思议。其在作意时只能生起一种神通作用,不能同时有多种,所以称为不自在。菩萨则不同,不再需要作意,而且变化无穷,故称为“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悭贪心重的人用布施来摄化,刚强固执的人用爱语来摄化,行善的人用成就和利益来摄化,行恶的人通过在一起同事来摄化,故称为“种种方便”。使众生不起三惑,称为“离染”。圆满证得三德,称为“净心”。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为三惑。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为三德。“咸令离染”二句,是指现世所得的利益。“同生西方”二句,是指后世所得的利益。


  “不退”有三种:一、位不退,决不再退为凡夫、小乘;二、行不退,决不再退失种种行持。三、念不退,决不再退失中道正念。另外,只要往生西方,纵然生在疑城边地,或是下品下生,也不会再退入三恶道,所以也都称为不退。


  问:在西方能够不退,回入娑婆后还会不退吗?


  答:前面已经说过,在西方净土时三身、四智等种种功德都已证得,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护念,十方诸佛的摄受,怎会有回入娑婆后再退失的道理呢?就好象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这就是菩萨发愿度众生,必定要先求生西方,然后再回入娑婆的原因。



  △三总结二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一句,是概括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句是举例,“我愿无尽”这句显明誓愿无尽。就象是说: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只有四种可以穷尽,我的誓愿才可以尽。


  问:为什么要发下这样的无尽大愿呢?


  答:因为心量本来无尽,所发的誓愿也就没有穷尽。无论世界、众生、业和烦恼,都是由心而有,所以即使成佛,此愿也仍然没有穷尽。


  又问:所发誓愿既然无有穷尽,那何时才能成佛呢?


  答:所言成佛,只不过是彻证自心毕竟不生不灭。至于三十二相及种种应化,本非真实。又有什么成与不成可以争论的呢?


  初发愿注释完毕。





  △次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首先必须要发愿回向,若不回向就只能得到人天的果报,若能回向则能成就出世的正因。


  回向有三种:一是回己向他,二是回因向果,三是回事向理。


  什么是回己向他?由于众生无始以来,所修种种善业,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眷属。现在回转此心,向于众生,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全部回施给众生,唯愿众生得到利益,而不求自己的安乐,这就是回己向他。

  什么是回因向果?由于无始以来,只求得到人天福报,而不求出世的正果。现在回转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所修种种善业,全都为了证得圆满的佛果,这就是回因向果。


  什么是回事向理?若仍执著众生、诸佛及善法、回向等种种差别,那么事相仍旧未能看空。现在回转此心,向于真如实际,能够修习善法的自我和所修的善法,能够回向的自我和回向的对象,这二者都归于寂灭,这就是回事向理。


  愿文所说的“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这两种回向都是具体的事相,而理就在事中,所以三种回向就都具备了。“种智”是一切种智的略称,即佛所拥有的圆满智慧,能够通达诸法均以寂灭为相,也能通达诸法种种行类本来无二无别,所以称为种智。


  问:所修的善业虽然存在却毫不执著,这是不住相。要是一件善事刚做完,便急急忙忙回向,这不是著相吗?


  答:你说修善不住相,那还认为有果报吗?若认为没有,这样的见解就已堕落为断灭见。若认为有果报,那么虽然不求有福,福报还是会随着你。若是自己未能了脱生死,仍不免于人天的果报,怎么能说没有执著?现在发愿把福报回施给众生及回向无上菩提,就成为证得清净无漏果的正因,怎能说是执著呢?


  问:虽说是回施给众生,可众生能得到实际利益吗?若得不到利益,发这样的愿岂不是虚妄。如果说能得到利益,则成了我修善却由别人获益,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答:菩萨修积的福德,都与众生共享。现在虽不能使众生得益,但将来成佛后,众生便能获益了。就象阿弥陀佛的极乐国,众生尚未受生,就能和佛同样受用。这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修积功德,并回施给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得享其果报。就象子女花用父亲所积的钱财,谁能说不可以呢?


  问:回向与不回向,两者之间的功德高下及得失情况如何呢?


  答:回向能使少量的福报变多,犹如把一滴水投入大海,便与大海不可区分。不回向则使很多的福报变少,犹如把水灌入漏器,很快就会漏尽。另外,若能回向,心中就能将福报转化,而往生西方。若不回向,心就会被福报所牵,仍旧在三界中轮回。因此修净业的人,之所以要把所有的善事都回向西方,就是这个缘故。


  问:回向西方,是为自己求快乐。回向成佛,是为自己得尊贵。本来是为了自己,怎能说是为了众生呢?


  答:如果不为众生,何必要成佛呢?就象若不为治理乱世,何必要作国王。要使别人得益,自己应该先得益。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哪里能有彼此的分别呢?


  问:既然众生本来是空,菩提本非可证,善法本无可得,那该如何回向呢?


  答:虽知三者都是空的,但众生却并不了解,因此妄造种种恶业,妄受种种苦痛。因此菩萨修积善法回向给众生,又要发愿成佛来度脱众生,从不放弃修持及背离因果。假如执著一切皆空,就会成为偏见,堕入小乘灰身灭智的断灭深坑。因此具备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的要径,不可不知。


  对愿文的简要注释完毕。




--------------------------------------------------------------

〖据省庵法师原注释文〗

清凉书屋·2002.10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西方发愿文简注

西方发愿文简注



李圆净居士 编述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初二句,是表归命于佛的意思。后二句,是表求佛加护的意思。“稽首”是以头着地,稽留少顷才起来,是表恭敬到极处。诚与敬,实在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唯一极妙秘诀。“发”是激动意,好比箭离弓弦,势不中止。“愿”是希求意。信、愿、行三事,是念佛法门的宗要,有愿必有信、行,缺一不可。具足无缺,决定往生。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是千古不易的铁案。

  
一、发菩提心


  修净业的人,应当先发菩提心,方能和佛的本愿相应。所以必要以发菩提心为正因,以念佛为助缘,然后求生净土,即得一生成办。如果欠了这一着,便是人天的小果。


  ㈠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㈡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㈢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㈣期生净土。


  (一)“四恩”昰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本国恩。“三有”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法界众生”是十方世界无量一切的众生。○这两句,是指所缘的境。因为这心既有所依,才有所发。但境有广、狭、远、近的不同,四恩最近最狭,法界众生最远最广,三有居中。所以发心也是从亲至疏,由近到远。


  (二)这是说我发心念佛,不但专为自利,直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都能度脱,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这一句,是指能发的心。

  (三)“专心”是心里没有一点杂念。“持念”是念念不会忘记。“万德洪名”是表一名具足万德。○这一句,是指所念的佛。

  (四)末句,是指所希望的地方。

  
二、忏悔三障


  这一段,是承上文说的。虽然念佛发心,求生净土,但末世众生如此钝劣,如此罪障,必要急求忏悔。障碍既除,必得往生。如果欠了这一着,便受三途的恶报。


  ㈠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㈡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㈢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怨业,愿悉消灭。


  (一)“业”即是十恶。身有三,谓杀、盗、淫;口有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有三,谓贪、瞋、痴。言“业重”,便是十恶都造,或一心一意的想作恶。“福”即是十善,也就是十恶的反面。言“福轻”,谓单修一善,或泛泛然为善。又如方才念佛,便说口酸;刚想礼佛,又道腰痛之类,这都是因为福轻的缘故。“障”有两种,那尘缘逼迫,和魔外纠缠,便是外来的障;疾病早死,和愚痴颠倒,便是内发的障。言“障深”,便是内外交攻。或才想修行,就生恶病;才能向道,即遇邪师之类。“慧”有闻、思、修的方便慧,和见道的真实慧之分。言“慧浅”,便是闻熏薄解。或未得内凡,便说已超佛地;稍通世智,就夸已入悟门。“染心”即贪、瞋、痴。言“易炽”,就是说贪恋心像藕丝般牵连不断,瞋怒心似火焰般容易燃烧,愚痴心似密织网愈缚愈深。又有一种人,觉得一些儿染著,便至累月牵怀;片语不投机,就此终身结怨的,岂非染心易炽。“净德”即戒、定、慧。言“难成”,谓戒则对于各种律仪,只是持少犯多;定则对于大小禅那,时觉造修无地;慧则对于权实妙智,常苦没法证悟。或者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禅堂,就觉昏掉的,岂非净德难成。倘到了这般田地,自必要深生惭愧之心,痛自克责,恳到忏悔,才是道理的。○这四句,是说忏悔的因由,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忏悔。


  (二)“五体”就是两肘、两膝和额。因为从前身犯恶法,所以必要五体翘勤而忏。这是表外面仪式的恭敬。“披沥”就是开发洗荡。因为从前意起贪瞋,所以今日必要一心披沥而忏。这是表内心的恭敬。“投诚”是以我之诚,归投于佛。“忏悔”是断相续心。○这四句,是说忏悔的方法,就是说我们要怎样的忏悔。


  (三)“我及众生”,便是不止一人了。“旷劫至今”,便是不止一生了。须知众生所造的罪业,是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互为眷属主伴的,互相佐助引发的。既然是共同的造业,就应当共同的忏悔。“无量无边”,便是不止一处了。又有五种意义:一约心,言一念尘劳,具有八万,何况相续;二约境,言一处所作,已自无量,何况十方;三约事,言一业若成,罪无边际,何况诸业;四约时,言一生所作,亦应无量,何况旷劫;五约人,言一人所作,已自无边,何况众生。所以业如果是有形状的,便虚空也容受不了。“迷本净心”句,是忏烦恼障。“染秽三业”句,是忏业障。“所结怨业”句,是忏报障。“愿悉消灭”,便是愿这三种障都消灭了。○这十句,是正陈忏悔,就是说为甚事方忏悔。

  三、立四宏誓


  修行如果没有誓愿,便防有退失之虞,因此要用这四法自制其心。如果欠了这一着,便易生懈怠。


  ㈠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㈡勤修圣道,誓不退惰;㈢誓成正觉;㈣誓度众生。


  (一)初四句,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因观众生被贪、瞋、痴、邪见所恼害,不能自拔,故立此誓。这是依集谛发心的。


  (二)次二句,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因观六度万行恒沙法门,具有无量称性快乐,但众生不习不修,反妄造诸般罪业,故立此誓。这是依道谛发心的。


  (三)“誓成正觉”句,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因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但众生不觉不知,反妄受诸般苦楚,故立此誓。这是依灭谛发心的。


  (四)“誓度众生”句,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因观众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受大苦恼,故立此誓。这是依苦谛发心的。

  四、求生净土


  由上心、愿并发,惑、业双消,那么三昧可成,九莲易往,故要之以求生净土。如果欠了这一着,便难免轮回。


  甲、求佛护念


  ㈠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㈡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一)因佛心是慈悲无量的,故有愿力。因有愿力,故当证知。因证知,故当哀愍。因哀愍,故当加被。○这四句,是表佛护念的心。
  (二)次八句,是表佛护念的事。


  乙、正发愿


  (子)现生愿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那业、惑、苦三种宿障,因得佛的甘露灌顶,故能自除。那戒、定、慧三种善根,因得佛的光明照身,故能增长。“烦恼”是指见惑、思惑,能恼乱心神。“无明”是指根本惑,不了第一义谛。因得佛的手摩我头,故能疾空顿破。“圆觉妙心”是能证的智。“寂光真境”是所证的理。因得佛的衣覆我体,故能廓然开悟,常得现前。


  (丑)临终愿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三日七日前知,称为“预知”。“病苦”是身中四大不调。“厄难”是水、火、刀兵、毒药等难。“贪恋”即言长年持斋的,竟会临终食肉;或一向念佛的,忽然临终怕死;或因恩爱牵缠,甚至难分难舍;或是许愿保禳,甘心求神服药等。“迷惑”即言自疑业障深重,或疑功行浅薄,或疑佛不来迎等。“诸根悦豫”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无病无难。“正念分明”是指第六意根无贪无惑。“舍报安详”是舍去这所受的身,不忙不乱。“如入禅定”是坐脱立化。“阿弥陀佛”以下七句,是明感应道交。“令诸众生”以下四句,是明见闻利益。


  (寅)往生愿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如弹指顷”,是极言往生的快。“获无生忍”,是了达诸法是本来不生不灭的。“三身”指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指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陀罗尼”,译言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自“承事诸佛”句以后,是正明其相。

  
五、回入娑婆


  但求自利,是名小乘。普愿利他,才称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如果欠了这一着,便是声闻独善。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不违安养”,便是法身不动。“分身无数”,便是化身应现。“遍十方刹”,可见不止一国。方便度生,是指对悭贪的人,以财施摄;对刚强的人,以爱语摄;对为善的人,以利益摄;对作恶的人,以同事摄。“离染”即三惑不起。“净心”即三德圆证。“不退”有三:一是位不退,言终不退为凡夫、二乘;二是行不退,言决无退失所修行业;三是念不退,言决无一念忘失错误。又指一入西方,即使在疑城边地,也决不退入三途的。“咸令离染”两句,是说现世的利益。“同生西方”两句,是说后世的利益。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这五句,是总结全文。



  
六、总申回向


  由上自他、因果、事理俱圆,故总申回向。如果欠了这一着,便是因果非圆。


  
㈠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㈡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一)回向有三种。第一是回己向他。因众生从无始以来,所修的善业,无非是为自身和眷属打算。今回此心向于众生,把自己所修得的,尽施于他。只愿他人得利,不求自己安乐。这“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便是第一种回向。


  (二)第二是回因向果。因众生自无始以来,只知道求人天的福报,不晓得求出世的圣果。今回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把自己所修得的善业,尽都用来庄严佛果。这“法界众生,同圆种智”,便是第二种回向。“种智”就是佛的智慧。


  第三是回事向理。以上两种,都是事相。但理原本在于事中,便是三种回向都具足了,所以不须另立。回事向理,就是将这能修所修、能向所向的心,向于实际。二俱寂灭,没有种种差别的相。


  又修净业的人,凡有一善,必定要先回向于西方,这心便能转福,直向西方路去。倘不回向,恐防心被福牵,还生三界,不可不知。


--------------------------------------------------------------



〖据《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附本录校〗

·清凉书屋点校·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回向文白话解释

回向文白话解释

黄智海居士 演述





  回向,实在也就是发愿。修行人的发愿,譬如走路的人,定走路的方向。走路人定了方向,走路才不会走错。修行人发了愿,修起来才有一个结果。所以发愿是最要紧的。


  回向发愿的话头,多得很。有长的,有短的。长的叫“回向文”,短的叫“回向偈”。《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末后,“修行方法”里头,有好几种哩。不过这下边的一篇回向文,是说得最完全、最圆满的,并且是专门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漏去了,没有加进去,所以特地补在这本《朝夜课白话解释》的后面的。看的人,必须要留心些看,照了他念的。


  这一篇文,是明朝的莲池大师做的。莲池大师的法名,是“袾宏”两个字,在杭州五云山云栖寺修行的,专门修净土法门的,后来真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并且品位很高的。我们念他的回向文,学他一样的发愿,那末将来也可以像他一样的上品生到西方去了。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这四句,是在发愿文前边,先说一个偈,把所发的愿,大略先说一说,下边再详详细细的说明白。


  “首”,就是“头”。“稽首”,是把头拜到地下去。第一、第二两句,就是拜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安乐的地方,所以叫“安乐国”。阿弥陀佛是专心接引修行的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所以称接引众生的大导师。“导师”上边加一个“大”字,是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愿心大的很,凡是十方世界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接引的,所以称“大”。


  第三、第四两句,是说我现在发愿,情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愿阿弥陀佛,发慈悲心,哀怜我,收受我。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开头要把自己的名字,加在“弟子”两个字底下念的。没有法名的,用平常的姓名。有法名的,就用法名。


  “普为”,就是普遍为了大众的意思。所说的大众,就是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四恩”,是说我受过恩德的四种人:第一是佛的恩,第二是国王的恩,第三是父母的恩,第四是师长的恩。“三有”,就是三界。


  “一乘”,就是一佛乘。佛法是最高的法,没有第二种法可以比得的,所以叫“一乘”,就是第一的意思。“持念”,就是常常念,譬喻捏住在手里头不放松的意思。“期”字,是希望的意思。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弟子某人,普遍的为了四种有恩德给过我的人,同了三界里头的众生,还有各法界的一切众生,求十方三世一切佛独一无二最高的佛道的缘故,专心常常念阿弥陀佛万德齐备的大名号,希望能够生到西方净土去。这一段,是为了大众发的愿心,并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说“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


  “染心”,是污秽的心。我们本来的心,是清净的。因为造了种种的恶业,这个清净心,就变成了污秽心了。譬如一块白的布,染了别种颜色一样,所以叫“染”。“炽”,是火旺的意思。这个污秽的心,常常要发出来,譬如火常常要旺起来一样。


  这四句的意思,是又因为我自己的恶业重、善福轻、业障深、智慧浅,这个污秽心,容易像火那样的旺起来;清净的功德,就难成功了。这一段,是为了自己发的愿心。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翘”字,同了“勤”字差不多的意思。“披”字,是披开来的意思。“沥”字,是滴出来的意思。“投诚”,是把诚心来投到佛面前的意思。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在佛的面前,勤勤恳恳,五体投地的拜(头同了两手、两脚,叫“五体”。五体一齐着地,叫“五体投地”)。并且把这个心披露开来,把心里头的血滴出来(这是譬喻诚心的意思),投到佛的面前,很诚心的忏悔。

  我及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旷”字,本来是“空”的意思,这里当他长久解释。“旷劫”,就是经过许多劫数的意思。“纵”,是“放”的意思。“染秽”,是说染上了污秽,就是说三业都犯了罪恶。“垢”,本来是污秽的意思,比罪业轻一些的,各种烦恼,都可以叫做“垢”的。


  这一段,是说我同了众生,是从无始一直到现在,经过许多的劫数,迷惑了本来的清净心,把贪心、瞋心、痴心,尽管放他长大起来,使得身、口、意三种业,都染污秽了,成了三恶业了。所造的罪业,所起的烦恼,所结的冤仇,都是无量无边的多。现在既经忏悔了,情愿完全消灭清净,一些也不留。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深誓愿”,是很切实的愿,不是浮面的愿,所以叫做“深”。


  这一段,是说从今天起,立很切实的愿。一切恶的事情,要远远的离开,立誓决不再造。佛的道理,要勤勤恳恳的修,立誓决不退回转去,也没有一些懒惰的心。立誓一定要修成佛。立誓一定要度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


  情愿阿弥陀佛,拿慈悲的愿心、慈悲的力量,来证明白我现在的忏悔、现在的发愿,哀怜我的苦恼(“悯”字,就是哀怜的意思),保佑我的身心(“加被”,就是保佑的意思)。

  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禅”,是参禅。“观”,是观照。闭了眼睛,定了心,描摹各种佛的境界,一边看,一边想,是一种作观的修行方法。“寐”,就是睡。


  这一段,是说情愿在参禅的时候,或是在作观的时候,或是在夜间睡了做梦的时候,能够见到阿弥陀佛金色的身体,能够踏到阿弥陀佛七宝庄严的地土,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恩德,拿甘露来灌在我的头顶上,放出光来照在我的身体上,把手来摩我的头,把衣服来盖在我的身体上(“覆”字,就是盖的意思)。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宿障”,是从前所有的业障。“疾”,是快的意思。“顿”,是立刻的意思。


  “圆觉妙心”,是圆满觉悟的清静心,就是本来有的真实心。“廓然”,是“开”同了“空”两种的意思。


  “寂光真境”,就是常寂光土,这个地方完全是佛的清净法身所住的。这种境界,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所以叫“真境”。菩萨、缘觉、声闻,都不能够到这个地方的。


  这一段,是说要使得我从前所有的业障,自然而然的一齐消灭清净。所有的善根,渐渐加添长大起来。一切烦恼,快快的变成空的、没有的。各种无明,立刻破除消灭。本来有的圆满觉悟的清净妙心,大大的开悟起来。常寂光土的佛境界,常常能够显现在眼面前。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


  “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悦豫”,是快乐的意思。“舍报”,是丢开这一世的果报,就是死的意思。因为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受业报,所以生出来的。若是到了要死的时候,那是业报已经受完了,可以舍弃这种世界了。


  这一段,是说到了寿命完结,差不多要死的前,可以预先晓得死的日期、时候。身体上没有病痛的苦,也没有别种苦恼的zai 难(“厄”,是小的zai 难)。心里头也没有什么贪,没有什么舍不得(“恋”,就是舍不得),也一些不迷迷惑惑、糊糊涂涂。六根清静得很,快乐得很,一些不被眼、耳、鼻、舌、身、意牵动、搅扰。不像有恶业的人,到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或是眼睛里头,看见什么可怕的境界了;耳朵里头,听到什么吓人的声音了;鼻管里头,闻着什么臭秽的气味了;舌根硬了,不能够说话了;身体各处不舒服了;心里头就要烦恼起来了,念头多的很,颠颠倒倒乱起来了。这种样子,一些也没有。只有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正念,清清楚楚。晓得这个受报的身体,报应满了,可以丢开了,安安定定、和和平平的去了(“安详”的“祥”字,本来是同了“和气”的“和”字,一样的意思。用在这里,是很和平,一些没有发火的意思),像参禅人的入了定一样。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到了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同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许多菩萨、缘觉、声闻等,许多圣人、贤人,大家放出光来接引,并且大家都放下手来牵引(“提携”,就是牵手的意思)。天空里头,现出又好看,又宝贵,七宝装饰成的楼阁幢幡。还有很稀奇的香气,天上边发出各种很好听的乐器的声音来。西方极乐世界圣人的境界,明明白白,都显现在眼面前(“昭”字,是明白的意思。“示”字,是给人看的意思)。使得许多众生,无论看见的,或是听到的,大家都很欢喜、感动、称赞(“叹”字,就是称赞的意思),就各各发出求成佛的心来。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

  我在这个时候,坐在金刚台上边(“乘”,就是坐的意思。“金刚台”,是莲华下面的座子,是金刚的。这是上品上生的,才能够有金刚的莲华座),跟随在佛的后面,像手指弹一弹的时候,就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在七种宝贝装饰成的池里头,七种宝贝装饰成的莲华里头(莲华,也是七宝的,所以叫“胜莲华”。“胜”,就是好)。等到华开了,就见到了阿弥陀佛同了各位大菩萨,听到了很好的法音(“法音”,就是讲佛法的声音),就可以得到无生忍(“获”字,本来是“捉”的意思。用在这里,是得到的意思。“无生忍”,是能够把这个心安住在真如实相上边,觉得丝毫没有凡夫的情念可以丢弃,也没有圣人的见解可以取得的意思。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所以大家看见生生死死,都因为贪瞋痴种种虚的假的乱念头太多了,就现出这种生灭的形相来。讲到真如实相的道理,的确是没有灭,也没有生的。说的没有生,那没有灭就包括在里头了,所以只说“无生”。“忍”字,本来是忍耐的意思,现在是拿忍耐来比那得无生忍的人,心里头很安逸舒服,没有一些念头发生的意思。“无生忍”,是证得心念没有生灭的道理,就是能够不动心的意思。证得了心念没有生灭的道理,就能够见到一切法都没有生灭的形相,所以又叫“无生法忍”。这是要真正见到了真如实相的道理,才能够得到这种忍的。得到了这种无生忍,就永远不会被外面的境界,迷惑摇动他的心,使得他再退回转去了。“无生忍”在《佛法大意》里头,也讲到过的,可以一同看看)。就可以永远脱离生死,真正的自由了。


  ○若是要晓得往生西方的详细情形,只消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就可以明白了。

  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须臾”,是一刻儿功夫。“承事”,是伺候的意思。“授记”的“授”字,是给他的意思;“记”字,是记名,就是记名成佛。在没有成佛的前,先受佛的记名,将来成佛后,叫什么名号。把名号先记好,等到成了佛,就称这个名号。像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的时候,燃灯佛为释迦牟尼佛记名,说道:“你下一世,应该成佛了,名号叫释迦牟尼。”到了下一世,释迦牟尼佛真是成佛了,就把燃灯佛所给的“释迦牟尼”四个字,当作名号。


  “陀罗尼”,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总持”两个字,是把住了不放他失去的意思。就是常常想念各种的佛法,不放他忘却的意思。也可以当做“法”字解释的。


  这一段,是说在一刻儿功夫,就可以伺候到许多许多的佛,亲自受着佛替我记将来成佛的名号。等到记了成佛的名号后,所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无边的法门(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在《佛法大意》,同了《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都有详细解释的),一切的功德,完全都可以成功了。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一切功德,都已经修成了,那末可以本体不离开西方极乐世界(“违”字,是离开的意思。“安养”,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本体,是原来的身体),用化身来回到娑婆世界。化出多得数不清的身体,遍满十方刹土。用不可以心思来想、说话来讲的自由自在的神力,行出种种的方便法门,来度脱众生。使得他们一齐离开这污秽的妄心(“咸”字,就是一齐的意思),回复他们本来有的清净心(“还”字,就是回复的意思。实在清净心是个个人本来在的,因为被妄心染污了,所以清净心显不出来了。现有既经离开了这种污秽心,那末清净心自然回复了。实在是回复,并不是本来没有的,现在才得到的。所以“还得”两个字,只可以当他回复解释的),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个不会退转来的地位(西方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有种种的上等善人,所以去的人,只有向前进步,不会退步的。不退转的地位,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皆是阿鞞跋致”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种种的上等善人,是菩萨、阿罗汉,一切的修行人,都包括在里头的)。

  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像上边所说的种种大愿心,世界没有穷尽,众生没有穷尽,众生的业同了烦恼都没有穷尽,我的愿心也就没有穷尽。


  这几句的意思,就是要世界没有了,众生度尽了,众生的业同了烦恼都消灭清净了,我的愿才算满足。要晓得世界多到无穷无尽,哪里会完全没有。众生无量无边,哪里会完全度尽。众生的业同了烦恼,那就更加多到了不得的。一个人所造的业,照《华严经》上说,若是业有体的,那就尽虚空也装不下去。一个人的业,已经这样多了,何况无穷无尽的众生,各各所造的业,那还了得么?哪里会消灭清净呢?这几种都是不能够完尽的。那末所发的愿,也永远没有完尽的时候了。


  莲池大师所发的愿,大不大呢?不是同了普贤菩萨所发的愿,差不多么?所以能够上品上生到极乐世界去,就因为愿心大的缘故。我们怎么可以不学莲池大师,快快的勇猛精进,发那样的大愿心呢!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我现在情愿拜佛发愿,修行种种的功德(“修持”,就是修行。因为修行不可以间断的,要像捏住了一件东西不放手一样,所以用一个“持”字),回转来把这种种的功德,布施给所有的有情众生。四种恩德,一齐要报答的。三界众生,都要使得他们得到我的帮助(“资”,是帮助的意思)。九法界的众生,一同圆满一切种智,一同成佛。


  ○念到这里末了再加念一句“弟子某某发愿”。念完了,拜三拜,功课就圆满了。


  ○发愿的话头,本来可以照了自己的愿心,自己做一篇文,或是做一个偈来念的。不过自己做的,恐怕终没有像从前的大德所做的好(大德,是有很大的功德的人)。所以还不如把旧时候现成的发愿文,或是偈,至诚恳切的念,觉得更加容易得益。




--------------------------------------------------------------

〖据《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录校〗

·清凉书屋点校·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