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群法师《问道》

续 6





            生灭与永恒  


            问:缘起是否定永恒的,那缘起规律的本身是不是永恒的呢?
    答:缘起规律当然是永恒的。无论有佛出世还是无佛出世,缘起规律都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所谓法尔如是。佛陀只是这一规律的发现者,而非创造者。另外,当我们说到永恒时,切莫执著有个独立存在的、永恒的东西。事实上,缘起规律也离不开缘起的现象,不可在缘起现象之外执著有个缘起的规律。


    问:“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本身也是一法,那么它何时灭呢?
    答:“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存在,具有必然性、普遍性。所以,它是作为共相而不是别相。只要有法的存在,就离不开这一规律。


    问:涅槃是否为求得永恒?
    答:圣者所证得的涅槃、解脱确实具有永恒的内涵,但这完全超越我们想象的范畴,所谓“不可思议”。如果我们将永恒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或是执著有个对象是永恒的,那必定与涅槃背道而驰。因为涅槃是超越二元对立的。


    问:释迦佛在地球涅 后,是否会在其他世界度化众生?
    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仅仅是一个小世界,是宇宙无量世界中的一个。释迦佛在这个世界出世,是否对我们这些众生情有独钟呢?非也。《华严经》记载,释迦佛在娑婆世界出现的同时,也在其他很多世界出现。《梵网经》亦云:“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就像“千江有水千江月”那样,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映现一轮明月。佛陀对众生有着无尽的悲愿,只要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佛陀便能随缘显现。


    问:宇宙有成、住、坏、空,空劫时,有情住在何处?
    答:当这个世界空了之后,有情到哪里去呢?这很好办,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据佛经记载,世界进入坏劫期间,有情就会在这个世界慢慢消失,然后随各自业力到其他星球投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有什么担心。事实上,科学家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在宇宙中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修 正 篇
                              

      真 履 实 践
      问: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宇宙真理?
    答: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开智慧、证真实。要认识真理,必须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是错乱的,无论怎样认识,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就像我们戴上黄 se眼镜时,看到的世界是黄 se的;而戴上绿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其次,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学到八十岁、八百岁,能穷尽整个宇宙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想以这种有限的经验认识无限的宇宙,是永远办不到的。惟有通过修行,才能去除种种错误知见,开发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由此证得诸法实相。


    问:对修行来说,应当先悟道,还是先以所学救度众生?
    答:这两种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据的。在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国王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等。国王式的发心,就是先着力于自己悟道,具备相应能力后再度化众生。船夫式的发心,则是将自利和利他结合在一起,从利他中完善自己,就像划船的船夫那样,和乘客共同抵达彼岸。当我们无私帮助他人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私心;当我们慷慨布施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啬。所以,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至于哪种更合适,应根据各人实际情况选择。假如今生不悟道的话,也不必沮丧。生命是无尽的,今生做不完的事,来生可以继续。只要我们的愿力坚固,就能不断在世间广行菩萨事业。


    问:律宗的修行和开悟是怎样的?
    答:就律宗而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由学佛至成佛的修行系统。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础。不论修学哪个宗派,不论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应以戒为基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成就解脱。但我们要知道,戒律固然重要,却不是一切。
   “八正道”为修学佛法的常道。其中,正命、正业、正语即属戒的内容,但不能涵盖全部。戒律在中国形成独立宗派,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但是,如果仅仅持戒,却不修习止观,不具足正见,只能得到“人天果报”,使你来生继续做人或生天,却无法成就最终的解脱。


    问:自依止、法依止的“止”,当作何解?
    答:依止,就是依赖、追随。“依”和“止”不能分开理解,这个“止”,不同于止观的“止”,那是指禅定修行。“自依止、法依止”是告诉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佛法的指导。


    问:从理上能够理解“心能转物”,但有没有实例呢?  
    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在现实中,我们也随时都在转物。如将木头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转物”的例子。事实上,人类对世间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属于“心能转物”的范畴。当然,这种转物须借助外在条件。就更高层次来说,有些修行者可直接以心念改变物质的原有状态。很多气功师也有类似能力,可用意念将物体折断等。佛经记载,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国王得罪于他,就用意念下了场冰雹,将整个城市毁灭。佛经还讲到,八地菩萨可随意念将海水变成黄金。在我们看来,外在世界是实实在在的,那是因为我们的业力相同。但在不同业力的生命看来,却有不同境界。唯识宗经常举这个例子:海里的水,我们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饿鬼看到的是脓血,而鱼就像住在房子里一样。又比如,我们看到大便觉得臭秽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所以,我们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以为所看见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使我们非常信赖自我感觉,听到与这些与感觉相违的观点,总是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我们的见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里?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那样成佛太容易了吧?
    答: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神通广大的黑齿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预知未来。他算出自己只有几天寿命,很是苦恼,因为神通也不能帮他解决生死问题。在他痛苦彷徨之际,另一位天人让他去求教佛陀。五通仙人立刻捧着两朵花前去见佛,请教生死大事。佛陀告诉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还是叫他放下。他说:我已没东西可放了。佛陀这才对他说: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花,而是你对生死的执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理。所谓的屠刀,并非手中有形的刀,而是我们对生死烦恼、五欲尘劳的执著。这一切,并不是我们说放就能放下的。当我们苦恼时,说一声放下,就能立刻放下那些让我们苦恼不堪的事吗?我们想念亲人时,说一声放下,就能立刻把那个日夜思念的人忘掉吗?若非平日训练有素,你想一下子放下,根本是办不到的。如果放下已经不成问题,那么,成就也是不成问题的。


    问: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发心修习菩萨道,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每天就可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
道。”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相应目标进行。只有确立人生目标,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此就会努力赚钱、存钱。如果缺乏指向,钱一到手就随手花掉,即使赚得再多也无法积攒下来。修行也是同样,明确目标之后,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发愿,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愿望。当我们念诵发愿文时,应当问一问自己:我理解发愿文的真实内涵吗?我的发愿是发自内心的吗?如果是由衷、真切的愿望,并且每天都在反复不断巩固,那么,这一愿力必能对生命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和引导作用。


    问:如何发起菩提心?
    答:发菩提心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如何发起,二是发起后如何巩固。
    菩提心的发起,可参照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阐述的十种因缘进行观修,也可依据《菩提道次第广论》阐述的“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修习。其中,“七支因果”由阿底峡尊者所传,“自他相换”由寂天菩萨所传。
    发起后又如何巩固呢?最重要的,是时刻念兹在兹。对于任何一件善行,都是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若能每天不断地这样想、这样做,菩提心必定会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力量。


    问:精进就是苦修吗?
    答: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过修行进行调整,确实很艰难。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要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我们在世间,为得到一点蝇头小利尚须付出诸多努力。而学佛修行是成就世间最大的事业、究竟的利益,假如不愿付出代价、不愿努力精进,怎么可能达到目标呢?如果在佛前供上
两个苹果就可以成佛,那不是太容易了?
    但修行也不要追求无谓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并非盲目的自苦其身。天道酬勤,有了努力的因,只要方向正确,必能结出成就的果。


    问:定中出现的景象是否可信?
    答:不论定中出现什么境界,都不可执著,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是好的境界,执著了不会进步;如果是不好的境界,执著了会走火入魔。无论是什么境界,都不要在乎,更不要执著。


    问:如何增强自主意识?  
    答:通过培养心灵的觉醒能力,可以增强意识的自主性。
    觉醒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每个念头生起的时候,观照它、觉察它,不取不舍,不迎不拒。随着观照力的增强,生命的自主能力也将随之增强。


    问:当五欲六尘现前时,怎样调整?
    答:关键在于,平时就努力培养觉照力,而不是等敌人上阵时,临时再找武器。
    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生起与之相关的妄想,然后就“心随境转”。根本的对治之道,是以智慧进行观照。但对修行刚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力非常弱。妄念现起时,可能很快就失去正念,对付不了情绪波动。不过,也不必沮丧,只要我们依法修行,时时提起正念,久而久之,观照力自然增强。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化解。如同光明出现时,黑暗就会消失一样。到最后,心就能始
终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觉照中。


    问: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答:静坐时,不要刻意追求“静”,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执著“静”,就会因此排斥某些念头。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又会产生相应的反弹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导致的效果,恰恰背离“静”的初衷,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所以,静坐时对各种念头要不取不舍。无论是执著的取,还是讨厌的舍,都会使心浮躁掉举。当妄想到来时,我们只须以正念观照它,不为所动,不随之跑,就是修行的功夫。真正的“静”,并非什么念头都没有,而是不随境转,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问:修行要念念分明,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观照有必要吗?
    答:我们说活在当下,保持清明的心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包括工作、学习,乃至吃饭、走路时,都能念念分明。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搬柴及运水,神通并妙用”。活在当下、念念分明的禅修,能使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心不会粘著其上,从而培养“心无所住”的能力,培养从容应对的平常心。

                              

           忏悔与除障  
       问:为什么学佛后反而有很多障碍?
    答:学佛有障碍是正常的。有些人学佛后一切顺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学佛后障碍丛生,麻烦不断。本来还平安无事,学佛后反而不顺起来,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都不关照呢?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命历程。有的人业障很多,但一时没有显现。现在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生死,业障就开始显现。就像我们欠下一些债务,本来不到归还期限,但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
债主立刻会前来追讨。同样,当我们发心向善时,往昔很多冤家债主就会找上门来。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的违缘。
    在《金刚经》中,对于这种情况也有所说明:“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如果学佛后反而出现障缘,是重业转为轻报所致。


    问:什么是魔障显现?怎样对治?
    答:魔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佛教观点来看,主要有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蕴魔。而从广义上说,凡是障碍解脱修行的一切违缘都属于魔障。如身体疾病、家人阻挠、工作干扰等等。至于对治手段,我们要知道,魔亦由心所生。在修行中,不论遇到顺缘或违缘,只要我们具备智慧观照,转换思考角度,也能将违缘化为激励自己的增上缘。那样,魔也就奈何我们不得了。

    问:如何才能破除我执,尤其对性格基本定型的成年人?
    答: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都因无始以来的习气不断现起贪、嗔、痴种种烦恼,或者说,都具备这样的倾向。但人格并非固定不变,也是可以调整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树立正见。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是向善还是为恶,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人生观念。因此,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改善生命、调整习气的必要条件。
    如何破除我执?首先要知道,“我”是什么?“我”是常、一、不变、独存之义,以缘起智慧观察有情的生命体,看看其中有没有常、一、不变、独存的东西?如果找不到,自然就能认识无我之道。


    问:定业可以改变吗?为什么又说“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呢?
    答:“定业不可转”,是说这一业力强大坚固,若不进行对治,就必须承受果报。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若以至诚恳切的心进行忏悔,并使用力量极猛的忏悔法门,还是可能出现转机的。
    比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宣法音僧的“五无间罪”,是所有罪行中最为严重的。因为这些罪业实在太重,依声闻的作法忏不能忏悔。而在《普贤行愿品》、《药师经》等大乘经典中,或通过佛力加持,或通过观罪业实相,觅罪相了不可得,如幻如化,还是可以忏悔的。


    问:怎样去除贪心和嗔心?
    答: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为什么会起嗔心?同样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根本的对治方法。
    但破除我执并非轻而易举。因此,还需要具体、切实可行的对治方法,如多贪众生修不净观等。也就是说,贪心炽盛者应以“不净观”对治自身烦恼。对于热恋中的双方,相互贪恋,这个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不妨以对方来修“不净观”。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身体开始腐烂,在腐烂过程中,恶臭扑鼻,九孔长流不净,又是怎样的污秽不堪,哪有什么可爱之处?哪有什么值得贪恋?所以,要是
爱上谁就对谁修观。

    而嗔心则以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我们多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心自然无从生起。人为什么有嗔心?无非是因为心胸狭隘,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人的气度。作为一个学佛者,要在无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心,观想一切众生无始劫来曾和我互为父母、互为眷属。如果认识到自他本是一体,嗔心自然逐渐消解。

TOP

续 7




    禅宗与净宗

    问:什么是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超越了凡夫的认识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常规思维去理解。禅宗有这样一个公案:六祖惠能向五祖求法后就离开了。五祖弟子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尚是白衣,怎么有资格将祖师衣钵拿走呢?他很不服气,就去追赶。追上后,六祖将衣钵放在石头上。但衣钵是祖师传下的,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动的。慧明拿不走衣钵,顿感自己鲁莽,就请惠能大师出来:“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说:“既是为求法而来,那我就给你说法!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慧明闻言即刻开悟。
    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所见的“性”,即一念未生前的生命状态。通常,我们都处在思维状态中,一念接着一念。当思维尚未形成,念头尚未产生时,心是什么状态?禅宗所要追寻的,就是心的源头。


    问: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
    答:在修行来说,理一心不乱是安住于空性时的不散乱状态。按照禅宗之说,是已经见性。而事一心不乱则还未见性,只是具备相当定力,安住于善的所缘(佛号)中,念念相续,无有间断,风吹不入,雨打不透。达到事一心不乱后,尚须通过相应的观修,心空境寂,才能进入理一心不乱。


    问:众生皆具佛性,为何不识自家宝藏?
    答:佛性,是生命中的清净宝藏。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无明。佛性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我们常说“一念不觉”,事实上,我们从未觉悟,是“念念不觉”。虽然我们有佛性,却虽有若无。不仅如此,还认贼为父,反被贪嗔烦恼左右、控制。当贪心现起时,立刻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嗔恨、妒嫉、也是同样。
    众生为无明所惑,造业流转,无有了期。修行,就是要铲除烦恼之源,将无明我执构成的虚妄世界彻底打破,由此开启本具的佛性。


    问:“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作何解?
    答:这句话是永明延寿禅师所说,后两句是“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这是永明禅师对禅净双修的高度赞叹,他认为,若将禅宗与净土宗的优点结合起来,在修行上必能取得巨大成就,有如长角的老虎般威猛无比。
    禅净双修,可以说是宋元以来佛教修行的的主导路线,但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侧重于禅,就是以禅为体,以净为用;侧重于净,就是以净为主,以禅为辅。禅宗和净宗的主要区别,在于禅宗偏重自力,而净宗偏重他力。如禅宗参话头,也会参“念佛是谁”,但在修行上走的是禅宗路线,只是将“念佛是谁”作为话头。
    禅宗自四祖、五祖之后,也有提倡念佛禅的。而念佛除持名念佛外,还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由此证得念佛三昧,得佛菩萨接引往生。一句佛号看似简单,但赋予的内涵有多深,所念佛号的力量就有多大。平时,我总劝念佛者多看些经教,也是为了念佛时获得更好的效果。总之,禅宗和净宗的修行是可以统一的,但必须有一个侧重点。


    问:相对于一心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  
    答:想将一句佛号念好,并不容易。有些人念着、念着就念不下去了,无法完全放下,也无法使这句佛号在生命中真正产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不重视闻思,不重视经教,所以对其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念到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声音。这时,念“阿弥陀佛”和念“桌子”已没什么区别了。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为深广。若缺乏认识,如何能将这句佛号念到位?念得心心相印?所以说,“不夹杂”是有前提的。若对佛号理解得非常透彻,才可以“一心念佛”。否则,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么之前,就将闻思经教视为夹杂,恐怕会欲速则不达。


    问:极乐世界是否本来就有?有没有成、住、坏、空?
    答:极乐世界并非本来就有。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因为这种愿力和功德而成就极乐世界,所以它有形成的阶段。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往生到极乐世界,万一它也坏了、空了,岂不是白费劲?这个问题确实有必要搞清楚。和污浊的三界相比,极乐世界虽然清净无染,但也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因为无常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极乐世界是有为法,自然不能摆脱无常规律。同样是无常,一个纸杯是无常,一个金属杯也是无常,但保存时间却大不相同。
    极乐世界虽不是永恒的,但会随诸佛菩萨的愿力住世漫长时间。如果娑婆世界在百年内就会经历住、坏、空,那么,极乐世界则会因弥陀愿力,因彼国众生的清净善业保持千百万劫。另外,西方极乐世界有那么多神通广大的诸佛菩萨,当那个世界将要结束时,他们很快会依自身愿力成就与极乐国土同样庄严清净的佛土,不必有任何担心。


    问:极乐世界路途遥远,为何《坛经》又说“西方只在目前”呢?
    答:《六祖坛经》说:“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这是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层面而言。须知,净土不离当前一念,和净土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并不矛盾。从究竟意义上说,我们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十方世界从未离开现前一念。当然,这个境界极高,还是念佛求生西方的路子较易契入。首先,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其次,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三,要一心念佛。这信、愿、
行,就是通常所说的净土三资粮,能具足这三点,就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印顺法师论证阿弥陀佛源于波斯的太阳崇拜,这种说法是否可靠?
    答:印顺法师所说的太阳崇拜,是从学术角度所作的考证。但宗教问题不是都能通过考证解决的,有些东西可考,还有很多东西不可考。因为考证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始终处于发展中。比如我们对人类文化史的考证,一会儿发现什么,将人类文明提前一千年,一会儿又发现了什么,再将人类文明提前数百年。什么时候才是最终的结果呢?所以考证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定论。既然如此,我们大
可不必将其作为衡量经典的依据。



                                                                    
                                                                                                                   六,生死篇
                              
             临终与超度  
    问:器官移植是否会对捐赠者造成极大痛楚?会妨碍往生吗?
    答: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部分构成。寿,是一期生命的期限;暖,是色身的温度;识,是精神系统。当色身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降低。所以,死亡后身体很快会变凉,就说明识已离开。那时的色身,不过是我们废弃的一间屋子而已。而在识尚未完全离开时,对亡者进行解剖,确实会对他造成伤害。
    对亡者来说,临终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时生起嗔心,很容易堕落恶道。而带着善心离去,更易前往善趣。佛教提倡临终助念,就是为濒死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他回顾善业,并使意念和善法相应,带着欢喜、祥和的心前往他方世界。


    问:昏沉死是什么结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业?一定会前往恶趣吗?
    答:昏沉而死属于无记,非善非恶,非快乐非痛苦。其结局如何,主要取决于往昔的善恶业力,何种业力先成熟,即往生何处。至于痛苦而死的人,是否一定往生恶处呢?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回顾平生,因所作恶业而招致痛苦,一般就是往恶处去了;一是因色身病痛而苦,也可能是业障现前,也可能就是消业,不能一概而论,也不一定去往恶处。


    问:既然是业力推动生命轮回,为何临终一念那么重要?
    答:因为临终一念直接影响到业力的成熟。临命终时,善念会引发善业的成熟,而恶念则会导致恶业的成熟。所以说,临终一念直接关系到未来生命的走向。
    临终助念的意义也在于此,通过助念,可以帮助亡者提起正念,摆脱恶念。


    问:超度亡人,能否将他度到西方极乐世界?
    答: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超度可以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本来要堕落地狱五百年,超度后减少到五十年,或者转投于畜生道,乃至人道、天道。又如本来要投身为人,经超度生到天道。具体效果如何,由超度者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决定。就像我们请人介绍工作,能不能如愿,也要看所托之人是否有能力帮你办事,是否用心帮你办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论。


    问:烧纸钱及用品祭拜先人,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只是人们为报答死者采取的一种仪式。虽然这一祭奠方式并非佛教所主张的,但多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许自我安慰。那么,死者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呢?你给他烧汽车,那里没修公路还是开不了;你给他烧电视,那里没有电视台也同样派不上用场。再如纸钱,如果先人已经生到天道,他不会要这个钱;如果先人在畜生道,他用不着这个钱;如果先人在地狱道,更没机会花这个钱。纸钱,只有对生到鬼道的先人有些用处。我们总觉得,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有生前同样的物质需要,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真正对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如诵经、供养三宝、救济社会,并将所修功德回向给他,这样才能对他有所利益。


    问:为什么有人死去那么久还未投胎?
    答:按照佛教的观点,亡者一般会在七天或四十九天内投胎。但投胎要有因缘,当相关因缘尚未成熟时,比如,来生该当谁的儿子,可这个妈妈还未做好准备,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说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方面,各种因缘都成熟了,才能投胎、降生。


    问: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系?
    答:《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持续时间很短暂,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当进入下期生命时,中阴身就完成了它的过渡。
    佛教所说的鬼道,和中国传统观念不同。国人认为:鬼是归,是人生归宿。任何人死了都会变成鬼。佛教的生命观是不断不常的,既非固定不变,也非彻底断灭,而是在六道流转不休。佛教认为,鬼为六道之一,和人一样,也是一种生命存在形式。它和中阴身的不同在于,任何人在死亡和投胎之间,都要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但只有一部分会投生为鬼。
    中阴身也是色身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存在也是靠识在执持,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当这期色身败坏之后,识就继续下一期生命。就像这个电灯,电在源源不断地输送,但灯泡却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个灯泡坏了,我们再换上一个,再坏就再换。生命延续也是同样,永远处在相似相续的状态。

                           
            
    轮 回 路 上  

    问:六道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答:一般宗教都认为,生命有一个主体。而佛教不讲灵魂,不讲神我。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往往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困惑:既然“无我”,又是什么使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六道?佛法认为,生命就像流水一样。江河中的流水看似没什么变化,其实,每一刻的水都不是原来的水——前面的水不是后面的水,后面的水也不是前面的水。但无论哪部分的水,都有它的一贯性和相续性。生命延续也是同样,它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断灭的,相似相续而不常不断。
    唯识宗对这一问题还有更为详尽的说明,提出阿赖耶识作为生命延续的载体。
    或许有人会说:阿赖耶识和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灵魂是永恒的,而阿赖耶识则念念生灭,相似相续。具体来说,作为生命载体的阿赖耶识,其内涵会随着我们的心行不断改变。


    问:怎样才能生天?如果生天也会堕落,又该选择什么去处?
    答:如果我们布施、持戒,就能感得生天的果报。但生天并非学佛的最终目的。学佛,是为了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整个修行,也是围绕这些核心进行。
    对于学佛者来说,往生西方才是比较稳妥的途径。凡夫流转六道,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深信弥陀愿力,一心念佛,往生极乐。那样,就能使我们不再退转。具备相应能力后,再倒驾慈航,乘愿再来。


    问:什么是了脱生死?跳出三界之后,是否有第四界可去?
    答:所谓“了脱”,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了解,即了知生命真相;一是了悟,因为了悟生死实质而不被其左右,于生死中来去自在。
    跳出三界外,就是出离三界。三界是由惑业所建立,是生死轮回的境界。凡夫于六道中不得自由,学佛,便是通过修习戒定慧来解除轮回之因。至于到哪里去,可以往生佛国,也可以发菩提心倒驾慈航,于轮回中度化众生。


    问:现世为男,来生是否还能投男身呢?
    答:这主要由两种力量在发生作用:一是业力,一是愿力。业力,由善恶行为所积聚。愿力,则是各人的愿望、兴趣。有些人本有条件投男胎,但他喜欢做女人,这一愿望自然会影响到投生。所以性别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换。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男性具有很多女性特点,也有些女性具有很多男性特点,这就和他们往昔的习气有关。


    问: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中国人口怎么会在解放后增加数倍?
    答:虽然生命是轮回的,但不是说,某种生命形式会永远存在。如果某种生命形式失去生存因缘,比如失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境等,那么,这类有情就会因其它业力成熟,转而投生为另一种生命形式。佛法告诉我们,“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生与灭,并不意味着永恒与断灭,只是缘聚与缘散。当因缘不再具足,某种动物就会濒临绝境。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为某些濒危动物创造生存环境,转危机为生机,又使它们重新繁衍壮大。所以,灭绝还是生存,是取决于各种条件。
    人口增加也是同样。轮回不是局限于人道,也不局限于其它任何一道,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哪一道的生存条件优越,哪一道的众生就会增多。当人道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加之解放初期鼓励生育等种种原因,就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问:人从哪里来?
    答: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由进化而来。生命是沿着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发展而来。就进化论的观点,人类祖先乃猿猴。现在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是从外星球来。外星人漫游太空,飞过地球时发现景色美丽而无人居住,就长居此地。佛教也有类似说法,认为人类最初从光音天而来。当时,地球非常富饶,到处生长着香甜的水果,光音天人来此游玩,因贪吃过甚,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定居下来。
    以上所说,只是对地球人类的起源而言。如果从宏观上看,从整个宇宙的发展来说,生命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所谓“有始”,都是相对而言。就像我们的讲座开始之前,大家早已存在,只是没有来到这个讲堂而已。


    问:按佛教理论,怎么解释试管婴儿的诞生?
    答:《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投生需要交合、中阴身介入等条件。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试管婴儿的出现,是否就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了呢?其实,原理是一样的。中阴身虽是因为看到男女交合而去投胎,但交合只是一个缘,其中最主要的是遗传基因,即精和卵的结合。试管婴儿的诞生,也有精和卵的结合,也有中阴身去投胎。虽然这种结合不是常规方式,但中阴身投胎时,因业力所致,在其境界中,也会将精卵结合视为男女交合的幻象。所以,试管婴儿的诞生,只是结合方式不同,主要条件并未改变。


    问:佛教如何看待灵魂转世之说?
    答: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世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否认灵魂。但是,否认灵魂并不等于否认轮回,否认生命的相续。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有情还会继续随业力流转于六道。而对于成就者来说,则是按照自身愿力,在六道中化现种种身相救度众生。所以,每个人都是转世而来。只是,我们是被动地、无可奈何地转来转去。而成就的圣者则是自觉地、主动地乘愿再来。


    问: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答:真正能够修行的,主要是人道众生。除此以外,天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都很难修行,因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障碍。天道是因为太快乐而想不到修行,地狱道是因为太痛苦而无法修行,畜生道因为太愚痴而没有能力修行。唯人道有苦有乐,能引发离苦得乐的希求,并且人有理性也有能力不断探寻真理。那么,畜生道的众生又如何解脱?难道它们就永远是畜生吗?非也。畜生道的众生也是果报生,果报一旦偿还,就会随着往昔业力继续流转六道,当它们转生到人道之时,就有机会修行了。
  
    问:既然地狱众生痛苦得无法修行,地藏菩萨又是如何救度他们呢?

    答:地藏菩萨发心救度这些无法修行的地狱众生,正说明地藏菩萨愿力之深,所谓难行能行。虽然地狱众生无法修行,但在地藏菩萨的教化、加持下,就可能因生起一念善心,当下脱离地狱道。即使不能这样,也可多少种下一点善根。这善的种子,终会有成熟的一天。在座的哪一位能保证自己从未去过地狱呢?我们现在有缘接触佛法,也许正是当初在地藏菩萨那里种下一点善根。我们说动物不能修
行,但寺院内的动物因为常常听闻佛法,这一善根也能使它们将来得人身时有缘亲近三宝。


    问:无法见证六道轮回,我们怎能相信它是真实存在呢?
    答:我们这代人接受的常规教育,认为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所谓人死如灯灭。但轮回原理告诉我们:生命并不会因死亡而结束,还会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这也是现代人最不容易相信的。因为凡夫总是执著于眼见为实:我能看见、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就拒绝接受。但我们很少会去考察,这些感觉是否可靠?
    事实上,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我们能感觉的事物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我们很难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我们也很难相信宇宙的浩瀚无际。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的现象,也未必就是客观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呢?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就如身处地狱。如果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此外,天堂地狱也各有其处,天堂在天堂处,地狱在地狱处。地狱业力成熟的众生才能看到地狱,天堂业成熟的众生才能看到天堂。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身业力所感得,所缘境界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在不具备相应业力和心态的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的。


    问: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答: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本想不到接触佛法。佛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位叫耆婆的在家弟子是名医,僧团有人病了都找他治疗。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因为这一功德,耆婆死后就生天了。一天,僧团又有比丘病了,目犍连尊者就上天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治病。尊者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师,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结果耆婆答说: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其他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可见,天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将修道置之度外。色界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那里的天人安住于禅定带来的喜悦中(这可是远远超过欲乐的喜悦),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虽因往昔善业带来极大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但也因此缺乏修行动力。不像在娑婆世界,到处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能激发人们为离苦得乐而不懈努力。天人虽有善根、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著,使其自身智慧被覆盖而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人类有心追求真理、追求解脱,更容易通过闻思修而解脱得度。


    问:“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业是什么意思?
    答:当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中,这种力量就是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动力,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不论有过多少,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走。就像我们光着身体来到世间,走的时候,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去。此时,唯有曾经造作的善恶业力及由此积累的各种习气伴随我们,这是一份永远不会丢失,但可通过修行予以更改的生命档案。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9-2-20 14:14 编辑 ]

TOP

续 8

                           

                            七,抉疑篇


                           
            佛教和其他宗教  
            问:佛教怎么看待其他宗教?
    答:ji 督教、yi si  lan教等其他宗教,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也能对改善人心和安定社会发挥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宗教的价值,应当彼此尊重。当然,从教义上说,佛教更为圆满、究竟。我曾在北大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作过《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的发言,对佛教和其他宗教进行了比较。区别主要有四点:
    一、佛教是“无神而非有神”,不建立主宰神,而其他宗教普遍认为世界是神创的;二、佛教是“业力而非神创”,认为人类的吉凶祸福不是由神决定,而是由自身业力、行为所决定;三、佛教是“自力而非他力”,其修行是依靠自身努力而非上帝拯救;四,佛教是“人本而非神本”,认为在修行意义上说,唯有人的身分才能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


    问: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应该怎么做?
    答:我们对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赞叹的态度,不要因为他们是外道而轻视。作为一个学佛者,即使对普通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态度,何况其他宗教的神祇?我们一样可以合掌问讯,这些礼节也体现着我们的胸怀和修养。再则,我们虽然学佛了,但毕竟还是凡夫,人格未必能和这些神相比,又有什么理由不恭敬他们呢?但是,恭敬和皈依是两回事。我们既然已经皈依三宝,就应将三宝作为唯一依怙,不再皈依任何神教,否则会失去佛教徒的资格。


    问: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有何不同?  
    答:对ji 督徒来说,升到天堂就是究竟归宿,就给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佛教则以为,天道还在六道轮回之中,是不究竟的。因此,佛教徒发愿往生佛国净土而不是天堂。净土虽然有三类九品之分,但只要往生就能获得不退转的资格。有了这个保障,可在净土安心修行,一旦于生死具足自主能力,就能回入娑婆,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而不是停留在净土享乐。

                          

             佛教与科学文化  
             问:法师好像对现代科学很不屑,平日是否使用电器设备呢?
    答:怎么不用呢?虽然我住在山里,但同样在使用电脑之类的现代产品。我并不是对科技不屑,更不是要大家抵制科技,只是要纠正一些错误观念,使大家不要过分迷信科学。就科技本身来说,并没有善恶的属性,关键在于掌握和使用科学的人类。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比科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观念和健全的心灵。倘若人类缺乏正确的观念,缺乏健全的心态,科技就可能成为世界的第一破坏力。


    问:科学认为行动源于大脑和思维,为什么佛法认为一切源于心呢?
    答:两者并不矛盾。我们的行为和大脑有关,以举手为例,如果是脑瘫患者,手就举不起来。但大脑又是由意识所控制。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被大脑左右,其实是错误的。近代很多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存在独立于大脑之外的意识。可见,行为并不纯粹是由大脑控制,意识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问:科学和佛学有什么不同?

    答:主要是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佛教所解决的,是人生的究竟问题;科学所关注的,是世界的外在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已经有了可以观察星空、测量大海的仪器,有了可以观测脑电波、心电图的技术,但科学能否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能否为我们提供究竟解脱烦恼的方法?同时,科学是建立在人类现有经验之上,其认识还处于变化中,永远是有限的。牛顿曾是站在时代前列的科学家,可爱因斯坦又否定了牛顿的理论,谁能保证爱因斯坦就不会被否定呢?科学总是越新越好,总是能够不断超越才好。而佛法却为我们揭示了有情生命的真相,提供了究竟解脱人生烦恼的方法,无论在何时、何处,都是适用的。


    问:若现在有人按下核电钮,世界就会毁灭,那佛教对世界**的预言不就错了吗?
    答:佛教认为,地、水、火、风对世界的毁灭,是一种彻底的毁灭。经历这几个过程,整个地球将化为乌有,消失于太空。如果是由战争,哪怕是核战争造成的毁灭,也不可能那么彻底。只要有幸存者,生命又会逐渐繁衍壮大。所以,你所指的是小毁灭。按照佛教观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这样的小毁灭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空劫不曾到来,世界又将开始新的历程。

      问: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说明了什么?
    答:马克思所否定的宗教,主要是西方宗教,并不包括佛教。在马克思的辩证哲学中,如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等,和佛教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所以,马克思曾经评价:“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恩格斯更是赞叹道:“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作为佛教徒的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认识呢?


    问:佛法和科技文化能否兼容?佛教是否反对发展科技?
    答:佛法有佛法解决的领域,科学有科学解决的领域。科学是一种工具,而佛法则是一种观念,一种智慧。作为工具,需要健全的精神去运用它。若无心灵健康的实践者,科学会为虎作伥,成为世界祸害。所以,佛法并不排斥科学,只是教导我们如实看待科学的长处和不足,同时对如何运用科学给予正确指导。
    科学主要偏向对物质世界的改善。过去我们总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事实又怎样呢?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我们的确比以前掌握得更多,但对于精神领域依然无知。我们可以用手术刀把患病的胃切除,可烦恼现起时,却无法用手术刀将烦恼切除。今天的人一味强调经济发展,这种想法非常盲目。生活水准是提高了,但社会面貌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甚至出现道德沦丧的倾向。发展还带来了什么?环境的污染,能源的过度开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在澳洲,不能随便砍一棵树或挖一块石头,但我们却为了发展经济,毁灭了大片的森林、山峦。我们的子孙后代,又将以什么作为生存资源?所以,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看待发展的利弊。
    目前,人类所拥有的核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通过发展核武器互相制衡,是制止战争爆发唯一可行的方法吗?我们又怎样保证这些核武器会得到安全的保存?所以,不管科技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发展,关键还是要有健全的理念来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佛和发展科技是不矛盾的。

    问: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这个问题很大,只好简单讲一讲。秦汉以后,中国文化的主流基本是儒、释、道三家。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和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就像体内输入的外来血液,虽然是外来的,但已和我们自身血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学思想,而宋明理学的骨子也是佛理。一直到近代,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代表人物,仍秉承佛法的思想理念推广社会改良。至于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容源自佛教,如盂兰盆会、腊八粥等民俗活动,就直接脱胎于佛教节日。而在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名相,如烦恼、世界、利益等等。此外,佛教道德观也对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


    问:宗教境界和艺术境界有什么区别?
    答:可以严格分开,也可以融为一体。所谓的艺术境界,和自身文化素养有相当关系。如果接受一些佛法的思想观念,自然也会影响到审美倾向。创作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古代很多文学艺术家都是佛教徒,如王维、苏东坡等,其作品往往体现了佛教的内涵。可见,宗教境界和艺术境界是可以相通的。

      问:阿赖耶识是否弗洛伊德精神学说的翻版?
    答: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像:爷爷是不是孙子的翻版?佛教的阿赖耶识说,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提出的,弗洛伊德的理论才多久?如果大家学过佛教的唯识学,就知道佛法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分析有多么详尽,远非弗洛伊德学说可比。


    问:佛教所说的“唯心”与哲学的“唯心”有什么区别?  
    答:哲学的“唯心”,是以“心”作为世界的第一因,而佛法不建立第一因。其次,哲学所说的“心”是常恒不变的,而佛法所说的“心”是因缘和合的。第三,尽管佛法强调“心”的主导作用,但不认为“心”与世界是先后派生的关系。佛法认为,有心就有境,有境才有心,是相互依赖的存在。我们要改变自身行为,改变世界,必须从“心”开始。比如,一个持刀杀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认为根源是这把刀,有了刀才会杀人,那么把刀毁掉是否就不会发生谋杀事件呢?刀毁了,还可以用枪,用其它凶器。真正的犯罪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心,在于罪恶、嗔恨的心。但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心的作用很大,也是离不开因缘的。


                                 
     其 他
           问:某功为什么能蛊惑人心?
    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佛法弘扬得太少了。如果大家都有机会接触佛法,就能具备辨别正邪的能力,某功自然没有市场了。佛教界1996年就开始批判某功,因为某功既依附佛教又贬低佛教,很多理论都是对信众的误导。不过,只要稍有宗教常识,就不会被其蒙骗。所以说,要彻底消除某功的隐患,必须从弘扬佛法入手,以正教抵制邪教。

    问:佛教也有falun,与某功的falun有何区别?
    答:按印度传说,转轮圣王出现于世时,以轮宝统领天下,见者悉皆归顺。佛教也以falun为喻,比喻佛法能摧毁一切无明烦恼和世间邪见。因此,将佛陀说法名之为“宣法音”。如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说四谛法门,即“初宣法音”。
    现代很多气功都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传播需要,便依附于佛教或道教典籍。不仅某功有这个现象,其他如菩提功等等,都盗用了佛教的部分内容。但那些气功师往往对佛教一知半解,难免误导信徒。更有甚者,在盗用佛教内容后,又根据自身需要加以歪曲,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李轮子盗用佛教的业力、三界及falun等名相为己所用,却别有用心地对其原有内涵大肆篡改。所以,在国家取缔某功之前,佛教界已对某功现象展开了批判。


    问:士兵必须以服从为天职,作为佛弟子该怎么做呢?
    答:从声闻乘戒律来说,受了戒的佛弟子绝对是不能杀生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哪怕是为了保卫国家也不行。而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说,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若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遭受侵略,作为菩萨来讲,为阻止侵略者造下恶业,使更多民众生活安定,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去参加战争,也是可以的。所谓非正义战争,就是为自身利益去侵略别国。作为佛弟子来说,宁愿失去一切也不能参加这样的战争。否则,将给未来生命带来无尽过患。


    问:众生平等和爱国主义是否矛盾?
    答:不久前,我去了欧洲,国外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民族主义有其狭隘性,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统一。如种族间日益严重的冲突,就是因为这些观念造成的。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应该打破一些传统观念,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以更广阔的胸怀关爱人类。


    问:佛教如何看待妇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
    答:佛教虽然提倡众生平等,但并不否定事相的差别。在佛教中,声闻乘偏向事相差别,强调男女众的尊卑有序;大乘则重视理体的平等,反对于男女相分别高低。
    那么,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呢?如果我们不执著女身的相,也就无所谓厌离。其实,佛教并未要求我们厌离女身,尤其在大乘经典中,觉得男女本身就是假相。《维摩经》记载,舍利弗尊者去探望维摩诘,见天女散花而心中不悦,维摩诘居士就介绍说:这位天女是菩萨再来,非同寻常。舍利弗就问天女:你修行这么长时间,怎么不转成男身呢?天女就以神力将舍利弗变为天女,责问其为何不转成男身。然后,天女又告诉他说:诸法是无相的,只要不执著女相,就没有尊卑分别。

TOP

续 9


                            八,社会篇




            佛教的传承及传播
            问:为什么汉传、藏传、南传看起来如此不同?
    答: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之分,除传播地点、时间的不同,对佛法义理也有不同侧重。南传主要继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态及声闻乘、解脱道的思想。
    汉传虽然同时传译声闻乘、菩萨乘典藉,但实际继承的是声闻乘的行仪,菩萨乘的见地。藏传佛教则主要继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并结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来说,三大语系都是相同的。


    问:公开戒律以接受社会监督,是否有利于佛教的良好发展?
    答:公开戒律,使社会对僧团起一定监督作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现在的国民整体素质还不够。也就是说,以目前的情况,多数民众还不适合担当这一责任。我认为,在民众素质普遍提高的将来,公开戒律是完全可能的。在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地区,几乎每位男性都有过出家经历,都知道戒律,确实可以对僧团起到监督作用,对僧团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确实是有利的。
  
    问: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

    答: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自然会有很多人把生意场上的一套带到寺院,带到佛菩萨面前。或是带着投资心态供养三宝,希望得到更大回报;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想依赖菩萨;甚至自己想干坏事,也要去求菩萨保佑。看到这些,我觉得菩萨实在不好当呵!
    从人之常情来说,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学佛的角度来说,显然不是正确的发心。但目前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所以,我们不能粗暴地否定,而要本着慈悲心、怜悯心和包容心理解他们,耐心加以引导。先以一些善巧方便摄受他们,然后逐步提高他们对佛法的认识,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至于引导方式,主要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根基,以每个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


    问:佛教界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如何?
    答:我们一直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这几年,我到台湾参访了四次,觉得他们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整体来看,台湾佛教基本走的是人生佛教的路线。在教育方面,佛教界既开办面向社会的大学,也开办专门的佛学院和研究所。在弘法方面,台湾教界有五家电视台,有多媒体弘法、音像弘法等多种渠道,每个寺院还有定期的讲经、讲座和共修活动。在慈善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证严法师发起的“慈济功德会”,事业遍及世界各地。参访归来,我曾在《法音》发表《台湾佛教见闻记》记述所见所感。大陆与台湾从体系到文化背景都是相通的,走的道路大致不会相差太远。目前,大陆佛教基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逐渐在教育、弘法和慈善方面开展工作。
    此外,大陆教界在吸取台湾佛教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要避免他们的不足。在台湾参访期间,各地都曾邀请我演讲或座谈,我也谈了自己思考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
“学术与信仰”,台湾将大批法师送到欧美和日本攻读学位,结果这种学术化倾向导致了信仰的相对淡化。
    其次是“内修与外弘”,作为弘法者,僧人如何使自身修
行和弘法事业有机结合在一起?过分入世地做佛教事业,很可能会忽略自身内修。
      第三是“出世与入世”,过分强调佛教入世的层面,忽略出世解脱的层面,会使佛教世俗化、肤浅化,甚至等同于人天善法。大陆佛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所以,正确处理好这几种关系非常重要。
    目前,大陆佛教界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僧团制度的建设就是首要问题。僧团纯粹是靠制度维系的,僧人来自十方,需要良好的制度才能保障僧团稳定发展。其次,对戒律的弘扬也不是很得力。再就是僧教育的问题,这是关系到续佛慧命的大事。2000年,在苏州西园寺召开的全国性“佛教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我曾发表《我理想中的僧教育》,谈到对培养僧才的想法。中国古代的僧教育是丛林式教育,民国以来才改为学院式教育。学院教育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太重视素质教育,僧人往往因此忽略信心、道念及僧格的养成。虽说在佛学院会学到很多佛教基础知识,但素质教育不能跟上的话,就违背了僧教育的初衷。此外,在汉传佛教地区,出家人当学生时就被称为“法师”,几十年后还是“法师”,没有一个明确界定,教育制度不完善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另外,教材问题也很多,不少地方都在交流办学经验,但对于教育宗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却不是很明确。
    再就是佛法弘扬与普及的问题。类似柏林寺举办的夏令营,在台湾非常多。很多道场到夏天就开始举办活动,参加对象有老师、大中小学生、家庭妇女等各种类型。此外,还面向社会开展短期出家活动,吸收在家众进入佛学院学习,都可作为高素质僧才的重要来源。目前,大陆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问题不在经济方面,关键是很多道场还缺乏这方面的理念。还有慈善事业的开展,在大陆,虽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还有很多地方非常贫穷,教界应当有能力做慈善事业的牵头人。
    我们将来的重点,就是使弘法、教育、慈善在教界形成良好的风气。我们也希望更多在家居士们参与进来,乃至发心出家,全身心投入这一净化社会人心的事业中来。

                              

            佛法在世间  
             问:成佛和为百姓谋福利,什么功德更大?
    答:成佛,正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只有利益众生,才能积累成佛的福德资粮。《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还告诉我们:“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由此可见,成佛和利益众生完全是一致的。


    问:佛陀一生都在说法,并没有为民众解决衣食问题,这两种功德有没有区别?
    答:佛陀度化众生的本身,就是一种利益社会的福利事业。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有不同层面的需要。对衣食无着的人来说,吃饱穿暖是最重要的;对流落街头的人来说,遮风避雨的小屋是最重要的;对孩子来说,可能觉得一件新衣、一根冰棍就很重要了。从宏观上看,从人生的究竟幸福来说,能够开发智慧、认识真理、彻底断除烦恼,的确比一片面包、一件新衣更重要。不过,对于没有面包的人而言,先给他一片面包再晓以佛法之理,效果自然会更好。


    问:资助“希望工程”和把钱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区别?
    答:当然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放在功德箱里,一个是资助“希望工程”,本身就是区别。至于功德大小,又是如何判断的呢?首先,取决于所供养的对象,他的德行越高,供养所得功德就越大。就像种田,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地播种,收获自然是不同的。若在沙漠耕种,甚至可能颗粒无收。其次,功德还和发心有关。佛经记载,佛陀在世时,很多人点灯供养佛。有个贫苦乞丐看到,也用全部乞讨所得在佛前供上一盏灯。天亮时,所有灯都熄灭了,惟有这盏灯还长明不熄。阿难尊者看到后就请问佛陀,佛陀告诉他:因为他在点灯时发了很大的愿心,愿以这盏灯的功德让世间一切穷苦人摆脱痛苦黑暗。所以,这盏灯大风吹不灭,大海浇不灭。可见,功德大小不在于财物多少,而在于心量有多大。《金刚经》也告诉我们:“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我们能够不住相、无所求地布施,所得利益将如虚空般无穷无尽,不可思量。


    问:为何柬埔寨、泰国等佛教国家经济都相对落后?
    答:这些例子是不是有些片面呢?泰国是亚洲四小龙,经济不能说是落后。除此而外,韩国是佛教国家,日本是佛教国家,新加坡是佛教国家,台湾是佛教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很发达,应当全面地看待问题。



    问:佛教对发展社会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至于佛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要知道,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不仅要提高物质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否则,社会发展就可能失衡。积极弘扬佛法,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如果民众都能具备健全的道德规范,经济发展才不会走向片面、盲目的极端。


    问:如何看待网络弘法和网络学佛?
    答:网络弘法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但面对的众生和问题还是一样的。今天,网络使我们看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法宝,也可以听到不同法师、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佛教的开示,这种便利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网络提供的资讯太多,许多人热衷于在网络到处闲逛、攀缘、论战。虽然看得很多,花的时间也很多,真正落实到生命实处的几乎等于零,甚至造作不少口业,殊为遗憾。若不能亲近善知识并选择一个法门深入修学,网络提供的方便,很可能会给学佛带来负面影响。


    问:佛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佛教是人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在今天,佛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只要三宝还住世,寺院还存在,即使暂时不能为社会做点具体工作,至少可为大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我们在外忙忙碌碌,有机会到寺院放松一下,使心灵得到休憩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社会贫富悬殊,不少人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如何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如何使那些有钱人像佛菩萨一样慈悲众生?完全通过政府力量行使这些职责,目前还有一定困难。而宗教团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僧尼是独身,没有家庭拖累,不必为个人所需奔忙,可以更投入地从事慈善事业。如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在全球拥有四百多万会员,无论是赈灾扶贫还是发展医疗事业,都做了大量工作。
    佛教对社会道德的重建,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宗教内涵,道德更是以宗教为基石。因为宗教使人心存敬畏,并强调因果观念,能有效约束我们的行为。否则,人们就会抱着侥幸心理犯罪,使社会失去基本制约。法律虽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还取决于执法力度等因素。即使法律能将罪犯绳之以法,但破坏已然构成。宗教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防患于未然,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对于心灵健康、环境保护、家庭情感等问题,佛法中都有丰富的指导内容。长期以来,我也一直在从事人生佛教的弘扬,在各地作过很多相关讲座,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佛教的财富观》、《心灵环保》等书籍出版流通。我觉得,佛法对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独特的解决之道,对改善社会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



                                                                                                                下    编
                              

                            
南 大 答 疑



             2002年11月,济群法师应邀为南大历史系几十位博士及硕士作了
    题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与在场师生交流、答疑。

    一·认识佛教
    问:听了这次讲座后,对佛教有了新认识。但我的困惑是,为什么在非佛教人士看来,佛学那么深奥?您觉得,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对这种简单理论的理解?
    答:佛学并不简单,事实上,它比任何哲学、宗教更博大精深。但在做人方面,佛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简单、基本的做人准则。
    什么原因使我们无法了解佛教呢?我想,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佛教印象,往往是经过其他思想处理的,多对宗教持否定态度。我们从生活中得来的佛教印象,则往往是寺院烧香拜佛的场面,或影视作品演绎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由此得来的认识,不仅似是而非,且不少是完全颠倒的,本身就是对佛教内涵颠倒、错误的演绎。如是,以讹传讹,成为人们深入了解佛教的障碍。
    佛法是佛陀为众生留下的精神食粮。我们不去学习,不会给佛法带来什么损失,却会使自己失去很多。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解脱的途径,拒绝它,就是拒绝了解自己,拒绝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大智慧。

    问:我是学思想史的,据我所知,隋唐时期的老百姓对于佛教经典都耳熟能详。只不过近代以来,我们受话语方式、书面语言等原因限制,使我们觉得佛法很遥远。
    答:这有两方面的原因。语言是一方面的障碍,随着“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现代人的古文阅读能力比以前差了许多。另一方面,佛教的思想义理确实深奥,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真理,不是仅仅根据文字就能读懂的。《金刚经》的文字并不深奥,但其中深意却很难透彻。事实上,我们在修行的不同阶段阅读,都会有新的、进一步的理解。但读不懂也没关系,因为佛教也有许多普及性的入门读物,可以由浅入深地渐次学习。

    问:讲座中,您谈到胡适先生写《中国哲学史大纲》,之所以写不下去是因为对宗教不了解。但他在《回忆录》中说,是因公务繁忙才没完成的。如果把他关在山上,两三年后就完稿了。
    答:关于胡适没有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原因,你说的和我说的并不矛盾。他为什么要到寺庙闭关呢?不就是因为不懂佛学吗?如果他已经有深入了解,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了。
  
   
    问:我想问法师三个问题。一是您讲座中提到的梁漱溟先生,我们知道他对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洋文化都有研究。请教法师,梁先生对于佛学讲得怎样?第二,印度已经没有佛教了,而是信仰印度教,我想知道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及佛教灭绝的原因。第三,你刚才谈到宗教对人类道德修养有很大作用,但和法律相比,却是一种软机制,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我们怎样解释另一种现象,即历史上各宗教之间及宗教内部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事件?
    答:梁先生早年在北大讲过印度哲学,但他对佛学的研究并不深入。后来又回归儒学,他的思想是徘徊于佛儒之间。
    关于第二个问题,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有三千年的历史。印度的原住民是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侵入后建立婆罗门教,并占据统治地位。佛教兴起后,被称为反传统的沙门集团。它对婆罗门教的挑战,类似西方人文思想对中世纪黑暗统治的突破。佛教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对婆罗门教的祭祀仪式、种姓制度等进行了全面否定。到十二世纪时,佛教逐渐在印度消失。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佛教人才衰落,而印度教则涌现许多出色人才。印度非常重视辩论,各宗教间常以论辩一比高下,失败者必须改宗。另一个重要原因,是yi si  lan教的入侵。佛教在印度消失,是印度的极大不幸。在佛教盛行的阿育王时期,整个印度社会安定、生活富足。而佛教退出印度舞台之后,回教、印度教、锡克教之间经常出现争斗和冲突,酿成流血事件。
    至于第三个问题,宗教之间所以会产生冲突,主要是因为宗教的局限性。一神教通常有很强的排他性,甚至为捍卫宗教进行圣战。而在佛教历史上,从不曾以佛教的名义发动战争。佛教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宗教,也是一种更重视和平的宗教。
    当然,健康的传统宗教都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即做人的基本准则。总的来说,这些准则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


    二·正信与迷信

    问:我在做建国后秘密社团的论文,比较关注邪教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宗教资源和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反邪教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以无神论和科学技术来反对它。实际上,他们在斗争平台上找不到对手,因为科技人员也有相信邪教的。有些宗教人士或学者认为,佛教是比较和平的,且经过长期积累,已完全中国化了,大力发展佛教,可以保护我国的宗教资源不被“falun功”之类的邪教夺取。
    答:你说的有道理。过去,政府对宗教认识不足,导致整个社会与宗教对立。科学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两者不可互相替代。科学有科学涉及的领域,宗教也有宗教涉及的领域。科学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宗教是解决心灵问题的。科学能解决的问题,宗教未必能解决;宗教能解决的问题,科学也未必能解决。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练气功是科学,而信教却是迷信。所以,信教是难以启齿的,练气功反而是光明正大的。“falun功”之所以盛行一时,就是因为它既打着气功的旗号,又赋予宗教的内涵。虽然这个内涵是极端错误的,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
    这又涉及另一个问题,人类究竟有没有信仰的需要?从社会现状来看,虽然很多西方国家宗教信仰十分普遍,但在中国,很多人没有信仰也照样过日子,似乎宗教并非生活必需。因而,人们常以诧异的目光看待佛教徒,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分子,觉得文化人怎么也信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
    国人之所以缺乏信仰,主要是因为对宗教有太多偏见。而当这种精神需求被压抑时,会转而寻找另外的替代物,比如邪教,比如物质。现代人往往通过拼命赚钱、享乐,甚至对社会进行破坏来发泄烦恼。其实,也不能说他们完全没有信仰。但他们所信的,只是钱,只是自己,只是眼前的利益和快乐。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有不同层面的需求,并通过不同领域予以解决。如果只关心基本生存,那么宗教的确是不重要的。如果还有更高的精神需求,那宗教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安全感也是人们主要的精神需求之一。比如,人类对死亡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关注到这些层面,势必会归于宗教。历史上风光一时的人物,都已烟消云散,这便使人们对生命的终极目标产生疑惑。如果没有宗教信仰,往往会在对生死的探究中迷失方向。不少哲学家和文学家便因此产生虚无感,并因无法排遣这种虚无而选择自杀。而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是无限的延续。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终结,同时,又是新生命的开始。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不会畏惧死亡了。在茫茫宇宙,地球就像太空中的一艘飞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我们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唯有信仰,才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立足点和最终归宿。

    问:平时所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否说明了佛教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
    答:“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确实很多。但是,为什么他们想到抱佛脚,而不是抱别的脚呢?佛法义理深广,信徒的理解程度也大相径庭,只有部分人才有能力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多数人只是在遇到困难时想到佛教,想到来佛菩萨面前寻求保护。不过,这也足以说明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力,否则,他们就会去抱别的脚了。人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所以,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佛教的重要性。
  
    问:我对宗教接触比较少,提一个门外的问题。宗教给我的感觉很神圣,但
我看到许多僧人有世俗化的倾向。特别在乡村,有和尚吃肉、帮人做法事等现象。我想知道,真正有虔诚信仰的僧人在教界的比例有多少?
    答:你提到的这些现象的确存在。我认为这既是佛教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佛教一直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机遇,并在文ge期间遭到几乎毁灭性的破坏。宗教政策落实后,整个社会又处于转型带来的无序状态。如是种种,教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因发展旅游而走向商业化、世俗化。如果在人们需要宗教时,教界不能以纯洁的面貌出现,不仅是教界的不幸,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幸。如果教界失去纯洁性,人们就失去了精神家园,失去了心灵净化之地。我对此也很担忧,并发表了《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等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至于有虔诚信仰的僧人占有多大比例,我没有具体调查过。我们每个人接触到的,只是几个寺庙,部分僧人,看到不良现象时,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就我走过的地方看,道风好的寺院也有不少。


    三·价值取向

    问:您刚才讲到执著,如果一个很贪的人,对一切很执著,那么不执著后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执著不是很强烈,是否就说明宗教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另外,执著与得失成败对立吗?
    答:对于凡夫来说,不可能做到什么都不执著。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执著之后,就是一个自在的人,一个不会被外界各种变化影响或伤害的人。至于执著不太强烈,也未必就是受宗教影响,也许是往昔善根,也许是因为天性淡泊,也许是因为自身修养使然。当然,佛教中有很多断除执著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快地看破、放下。
    每个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都是以执著为基础。它与得失成败,在某些方面未必对立,但在某些方面却是对立的。如果在努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执著,必然会因这种执著带来无尽烦恼。而有些人生追求,虽是以执著开始,最终的结果,却是放弃执著。即以执著为起点,以放弃为终点。从佛法修行来说,如果不放弃执著,将始终处于有限状态,达不到最终目标。我们在乎一件事,就会落入相应的陷阱中。一旦打破这份执著,心就能和整个宇宙相通。

    问:在现实生活中,对别人好一点,自己不会失去什么。但生活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比如三人被困在洞内,其中两人必须吃掉另一人才能生存,否则没等到救援者前来就会全部饿死。这个故事曾引起一场对人生价值的争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关键是你如何为自己定位,也就是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定位不同,采取的行为也不同。在佛教中,菩萨处处舍己为人,就像舍身饲虎的萨埵太子一样,主动为他人献身。如果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凡夫,当然会为了自身利益把别人吃掉。所以,关键在于定位,然后就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

TOP

续 10




                            定 慧 法 音



            2004年5月1-4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为信众开讲《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每天讲座结束,又现场为信众解答听讲及日常修学的各种问题。


              一·《行愿品》相关
      问: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答:实物供养是通过具体供品,如一盏灯、一束花来表达我们对三宝的敬意。而观想供养是通过座上观修,达成我们没有能力完成的广大供养。如《行愿品》所说的花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及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等等。如果不通过观修,以我们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如此殊胜稀有的广大供养。
    具体修行中,我们可以将实物供养和观想供养结合起来。当我们以实物供养时,再赋予其观修的内容。当我们在佛前供上一盏灯的时候,不仅是供养现前这尊佛,更可以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前都供着这盏灯,或是观想这盏灯变现为无量无边的灯,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虽然我们能供养的灯很有限,但若赋予观修的辅助力量,就可迅速成就无量功德。
  
    问: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将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微尘,都观想成佛身、佛德的显现。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深信不疑,就像自己亲眼看到那么清晰,那么确定。只有深信之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观修。佛法中一些很高的见地,都是建立在深信的基础上。如果信仰之力不足,完全要靠理解来接受,难度会比较大。

    问:“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答:礼敬诸佛,是以诸佛菩萨的品质为观修对象。一切众生在生命的某个层面,都具备与十方诸佛菩萨同等无别的品质。能于众生身上观想诸佛品质,视一切众生如佛,生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之心,自然是最好的修行。

            二·发心为本
            问: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什么关系?
    答: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称为修学佛法的三主要道,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何为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我们在前面讲到,应不断思维三恶道之苦。这种思维的意义,正是为了对出离轮回产生迫切感。如果意识不到三恶道之苦,或许觉得轮回挺有意思。尤其在物质丰饶的今天,多数人的生活环境相当舒适,很容易迷失在物欲中。佛经说人生是苦,可能不少人无法产生共鸣:“人生哪里苦呢?不是有很多快乐吗?”倘能如理思维三恶道苦,就会发现,这些快乐只是漂浮在轮回苦海的一堆泡沫。出离轮回,才是究竟摆脱痛苦的唯一出路。出离心有两种走向,一是趋向个人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一是以出离心为基础,然后引发菩提心,最终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说,出离心不仅是成就解脱的保障,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础。
    何为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行者,就不能成为菩萨,更无法成就佛果。但菩提心又需要以出离心为基础,需要看到在这个世间,不仅我们自己长劫辗转轮回,一切如母有情也在苦海中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当我们具备这种认识后,才可能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在自己解脱苦海的同时,进一步救拔众生。如果缺乏这种认知,菩提心只是一句口号,修行也往往缺乏动力。有了菩提心,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将菩提心发起来、发到位、发圆满,成佛就没问题了。

    问: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那么,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答: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三大核心之一。至于清净心,有相对意义上的清净心,也有绝对意义上的清净心。相对的清净心,指妄想减少时的安宁状态;绝对的清净心,便是真心。  
    从本质上说,真心和菩提心并无差别。但就修行作用而言,则有所不同。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等,当它作为世俗的修行愿望时,还是妄心而不是真心。一旦证得空性,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和真心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

    问:发菩提心和持咒的关系如何?
    答:作为修学大乘法门的佛子,不论持咒还是诵经、念佛,都要以菩提心去做。那样的话,我们所修的一切善行将迅速增长。如果说,每做一件善行能使我们离佛道更近一步。而发菩提心去做,这一步所跨越的距离,或许会是原来的百千万倍乃至更多。因为菩提心是无限的,所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限的。
  
    问:怎样才能不退初心?

  答: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心中;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怎样才能不退道心?必须有善知识指导,并依修行次第持续修习。如果既无老师指导,又不能持之以恒,就很难保持初心。因为我们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所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勇猛精进,才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凡夫心,逆流而上,不退初心。

    问:未能持好戒,又厌离凡夫心而发菩提心,能否了脱生死?
    答:戒律未持好,凡夫心未完全弃舍,是很正常的。对大小乘各种戒律毫无违犯,确实有一定难度。如有违犯,应立即忏悔,誓不再犯。发起菩提心之后,也不会立刻解决所有问题。对于凡夫来说,初发心只是世俗菩提心,而且只是一念的力量。所以,还要积极克服凡夫心,以空性见消融我法二执。如此,才能具足了生脱死的自主能力。



            三·闻思经教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会伤心失落。及至死亡来临,更是万般恐惧,不知死后去向何方。
    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我们没有来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里?面对家庭离异,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其实,夫妇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著,将对方当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可见,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清这点,生死才能得以解脱。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从而产生概念的混淆。
    比如,麦克风是缘起的现象,其作用是将声音扩大。它是否属于谁,是否有“我”的属性,并不影响其扩音作用。但我们花钱把它买来,就会在其上投射“我的”感觉,当它丢了会失落,当它坏了会难过。这些感受,就是因“我的”而产生。
    我们对色身也是同样。当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合时,阿赖耶识前去投胎,将精和卵执以为“我”。从此,这个色身就成为“我的”。如果当时是别的阿赖耶识去投胎,那这个身体就是别人的了,哪里能代表“我”?只是我们将之误认为“我”,并不断执著,才形成“我”的概念。此外,我们还会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执以为“我”。其实,那也是缘起的现象,代表生命无始以来的积累。我们时而高兴,时而难过,到底高兴时代表着“我”,还是难过时代表着“我”呢?其实都不是。它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想法,但被执以为“我”时,烦恼就此产生了。反之,如果我们不将这些执著为“我”,身心的一切作用都还在,但我们却不会为其所缚,就能超然、自在。

    问: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答:这句经文出自《金刚经》。法,可理解为佛法;非法,可理解为佛法以外的教法。另外,法也可理解为一切存在的现象,而非法可理解为空。
    不应取法,指不应执取于法;不应取非法,指不应执取于非法。因为空性是超越法与非法,超越空有二边的。如果我们执取法或非法,心就会落入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就与空性不相应了。所以,在空性的观修中,不应取法,也不应取非法。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
    答:色是指物质现象,至于空,在一般人观念中就意味着没有。如桌子代表着色,代表一种存在;而桌子以外的,我们便认为是空的、不存在的。通常,人们将存在与不存在当做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在我们眼中,存在的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桌子有桌子的实质,花朵也有花朵的实质。换言之,常人对世界的理解是:色不是空,空不是色;色就是色,空就是空。
    而佛法以缘起认识世界,认为一切物质皆是条件的组合,由条件决定物质的存在。桌子的名称,只是人们为它安立的假名,如果当初称为椅子也未尝不可。而在英文、法文、日文中,桌子又有种种不同的发音和写法。可见,名称并无固定不变的实质。而桌子的本身,是由木头、铁钉、油漆等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离开这些条件,哪里来的桌子?可见,桌子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桌子如此,房子如此,乃至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我们所认为的不变的本质,从来是不存在的。
    所谓“色即是空”,是说物质现象没有不变的实质,因而是空的。但空并非什么都没有,事实上,因缘的假象宛然,并不妨碍有。所以,色和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问: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答:功德,也是一种利益。那么,可否带着功利心修行呢?对于凡夫来说,若没有任何利益,恐怕无人愿意修行。所以,修任何法门前应明确: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也正因为凡夫的这一特点,经中才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修这一法门有多大功德,修那一法门又有多大功德。
    但若停留在功利心的基础上,我们就不能摆脱对功德相的执著。那么,修行境界是不会提高的。所以还要修空观,了知一切如梦如幻,以此超越我执和功利心。
    只有超越这些局限,才能真正成就无量功德。否则,虽然我们希望得到许多功德,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心就如容纳功德的器皿,若它本身的容量有限,自然也装不下多少功德。就像一个杯子,只能装一杯水;一个桶,也只能装一桶水。如果心量完全打开,就能像虚空那样,容纳日月星辰,容纳山河大地。所以说,心无所住才能获得无量功德。

    问:怎样理解以一念心住于无量亿劫?
    答:我们当下的一念,就是住于无量亿劫的。只要不落于能所的执著中,当下的一念就是超越时空、亘古亘今的,从未离开无量亿劫。

    问: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但评判标准却不同。戒律有自身考察方式,每条戒,都有成犯的因缘。如杀戒为五缘成犯,盗戒为六缘成犯。就像法律一样,犯与不犯,犯轻与犯重,都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是与善法的不同所在。
    另外,戒行有宣誓的前提,有依托的戒体,并且周遍所缘境界。普通的善行并不具备这些内涵。

    问: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有何不同?
    答:是三种译本的不同。六十《华严》为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四十《华严》为唐朝般若三藏所译,八十《华严》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其中,四十《华严》只是《华严经·入法界品》这一部分,而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比较完整。但我们所熟悉的《普贤行愿品》,只出现在四十《华严》中。

                              

              四·修行路上
             问:在修行中遇到退步,很紧张,怎样调整自身心态?
  答:修行的退步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常的退步,一是非正常的退步。修行过程,是降服凡夫心的过程。而凡夫心是无始以来形成的,虽然我们每天按特定的法门不断修习,但在此过程中,面对不同境界,凡夫心仍会发作,修着修着就失去感觉了。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去做,这种退步是正常的,且往往是进步的前奏,所以不必着急。
    另外,还有不正常的退步。根本未按一定方法去修,在修行过程中也未能持之以恒,而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刚修出一点进步就放弃了。这种退步可能一退千里,或许要重头开始,而且会成为日后修行的障碍。这种退步,才是需要紧张的。

    问:听经时心比较清净,但回到工作中烦恼还是很多。如何才能摆脱凡夫心,保持内心清净呢?  
    答:对治凡夫心,应针对其落脚点下手,也就是我们贪著的一切,包括家庭、事业等。只有减少这些贪著,内心才可能清净。《金刚经》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了达事物无常、无我的本质,我们才能淡然面对,不随其所转。
    有了正确观修方法后,应持之以恒地修习,否则就容易退转。不仅修行如此,掌握世间任何技艺也是同样。如弹琴、习武、练书法,都要每天不断练习,才会熟能生巧,任运自如。任何心行都是长期培养起来的,应每日数次不间断地观修、巩固,并在未修中间保持正念。如果我们每天以十分钟念佛,其余时间都在念贪、嗔、痴。那么,十分钟的正念又如何抵挡二十多小时培养的贪、嗔、痴力量?凡夫心是无始以来培养的,要抵抗它,必须加倍努力,一刻不能松懈,否则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问: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怎样破除对色的执著和欲望?
    答:“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一般年轻人来说,破除对色的执著确有一定难度。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到处充满着声色刺激。为什么佛经说今天是末法时代?原因正在于此。从修行角度来说,现代人修行较古人艰难几十倍、几百倍。因为人们在物欲的陷阱中,远比古人陷得更深,更难以自拔。
    作为在家居士,可以有正当的感情和夫妻生活,但不能贪著,尤其不能邪淫。从佛教观点来看,淫欲是障道法。如果不希望因此影响自身修行,可以通过持戒、修定、作不净观等方法逐步克服并消除欲望。持戒,能避免引发色欲的外缘;修定,则能调整内心,从而以法乐代替欲乐,这才是彻底的解决之道。

    问:供养与布施有何区别?
    答:二者都是供给对方所需。通常,布施是中性词,而供养是敬语,带有恭敬的成份。若是我们能以供养心来行布施,更符合菩萨道的精神。

    问:有位居士信佛多年,求佛加持早日往生。一次念佛感得弥陀现身,却心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答:见到佛菩萨为什么恐惧呢?“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有时候,我们虽然总在说想往生西方,但只是一种说法,只是对现实挫折的逃避,并未从内心深处生起确定不移的意愿。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去西方。所以,真正感得弥陀现身时,反而会患得患失,心生恐惧。
  
    问:居士在家诵经,是否一定要燃香、礼拜,或按经中所说的仪规进行?  

    答:只要条件许可,读诵佛经时最好布置一个庄严的坛场,燃香点灯、鲜花供养,这种氛围能帮助我们收摄心念。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在清净的环境中,心更容易静下来。此外,燃香点灯、鲜花供养,也是在修习“礼敬诸佛”,可使我们获得无量福报。

    问: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买下?可否只买一部分放生?
    答:关于这个情况,一方面看心发得有多大,一方面看有多少财力。什么是全部买下呢?是把整个市场的所有动物全买下?还是把我们所在地的动物全买下?我们能拿出多少钱放生,取决于我们的发心。菩萨可以舍身饲虎,但作为一般人,哪怕只是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也会考虑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每个人境界不同,所以放生也没有标准。能全部买下最好,做不到,就根据目前的修行境界和财力来抉择,能放多少就放多少。



           五·业力与轮回
           问:近几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谐,是否是前世所造的业?该如何消除此业?
    答: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出生在怎样的国家、地区、家庭,是由自身业力招感。而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谐,也与业力有一定关系。除业障而外,缺乏福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我们要不断忏悔,并积极培植福报,从两方面进行化解。
    但我们也要知道,不如意的生活环境,对修行未必是坏事。因为逆境中更容易生起出离心,学佛比较容易相应。有些人生活顺利,家庭美满,就很容易陶醉其中,执著不舍。
    可见,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有漏法就是有利也有弊。
  
    问: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

    答: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武侠小说中,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也有些人一生是为了爱而寻觅。一种情绪竟然能支配人的一生,可见心行力量之大。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是为了事业而活,有些人是为了信念而活,有些人是为了某种情感而活。所有这些,都会成为无尽生命中的积累。往昔未了的心愿,会在今生继续;今生未了的事情,会在未来继续。
    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不过有些是低级的重复,有些是高级的重复。凡夫的生命,是低级重复;菩提道的修行,则是高级重复。世人虽然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但基本欲望是相同的,无非是饮食男女,无非是衣食住行。这些就是生命中形成的因,当它们现行时,就会产生结果。心念延续的过程,其实也是业力。就像电脑程序一样,我们在生命中编写了许多运作程序,将来就会形成不同的生命结果。


    六·佛法在世间
    问:成佛的目的是什么?
    答:成佛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唯有成佛之后,才更有能力广泛利益一切众生。
  
    问:学佛是自我安慰吗?和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相比如何?

    答:学习佛法,是要我们直面生命现实,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面对烦恼,积极以智慧去化解,并不是寻找自我安慰,更不是自欺欺人,这和阿Q精神截然不同。另外,佛法教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透视世间,从根本上断除烦恼产生之因,更不同于阿Q的无可奈何。     


    问:为什么现在是末法时代?
    答:末法时代,和众生共业有关。佛教界的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的折射。而社会现象又来自众生的共业。有什么样的共业,就会感得什么样的佛教界。教界弘扬怎样的佛法,乃至缺乏如法的僧团,都和众生的共业有关。
    世间是缘起的,一切皆息息相关。正因为世间是缘起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共同发心弘扬佛法,发心利益众生,发心造福社会。


    问:以慈悲心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但其中有不劳而获者,岂不是滋长他们的贪心吗?
    答:我们要以慈悲心帮助他人,同时还要以智慧进行抉择。比如修习布施,前提是我们的行为要对众生真正有利,而不是在解决他们暂时困难的同时,使之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所以,要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方式行布施,既使他们获得暂时安乐,也使他们获得长久利益。


    问:法师说要尽量去除欲望。但我认为去除欲望后,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答:进步的意义是什么?现代社会只考虑进步,却从不考虑进步的意义是什么。难道进步就是发展经济吗?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进步,而不是某方面的片面发展,否则一定是畸形的。如今,片面发展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危机、道德危机等等。虽然物质繁荣了,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极为贫乏,幸福感不升反降。所以,我们要进步,更要健康的进步。
  
    问: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答:出家是否没有人情味呢?有句话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提心教法要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心系众生。可见,学佛不是无情而是多情,是对一切众生的真情大爱。
    但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舍弃凡夫心。而家庭和感情,正是凡夫心建立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舍弃这些执著,就很难舍弃凡夫心,很难从生命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小爱升华到大爱。只有摆脱狭隘的人情味,才能将有限的悲悯之心扩展到大慈大悲。否则,我们往往只会想着身边的家庭、亲人,很难将同样的爱扩展开去,对天下苍生产生无限的关爱和慈悲。

TOP

续 11




                         清凉山上话清凉  




          2005年夏,济群法师应邀参加“五台山清凉之旅夏令营”活动。
     除专题讲座外,主办方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请法师为营员答疑解惑。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一·学佛与做人

            
    问:佛教也提倡孝道。对出家人来说,怎样实践孝道?  

    答:孝道有各种表现形式。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以引导父母学佛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确有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可以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世人所以觉得出家人不孝,多是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这代表儒家传宗接代的观念,但它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吗?事实上,若不是这一观念误导,中国的人口数量及男女比例会更正常些。
    至于对父母的报答,其实有许多出家人做得并不比在家人差。当今社会,真正有孝心的并不是很多。而出家人因为学佛修行,往往更有感恩心,更能体会父母的恩情,更懂得知恩报恩。
  
    问:我有个朋友,母亲信佛多年,他受母亲影响而学佛修行,并因此不愿结
婚,现在三十多了。母亲逼着他去见对象,他见了就不愿意,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但母亲说,如果你不结婚,我就改信ji 督教。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没有感觉,无法结婚。现在,他母亲改信了ji 督教。从佛法的角度,怎样圆融地处理这类事?
    答:结婚和不结婚,代表着不同的个人意愿或需要。有的人需要结婚,有的人不需要结婚,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其实,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喜欢结婚,宁愿做单身贵族。人不是非要结婚,非要千篇一律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最后退休养老,每天无聊地打打麻将,稀里糊涂地离开世界。愿意这样过的人,当然可以这么过,但不愿意这样过的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我觉得,文明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就是一切。问题是,若他们的意见是错误的,是否有必要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来协助他们完成这个错误?若父母不考虑儿女的自身需求,只要他们绝对顺从才能满意的话,那是一种狭隘、畸形的爱。
    至于这位母亲因此改变信仰,足见其信仰之肤浅。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根本不了解佛法的大智慧,觉得信佛教和信ji 督没什么区别,那种所谓的信,只是泛泛的迷信、盲信。因为他们只想得到暂时的依赖和安全感,对人生没什么深入思考。这种需求,是一般宗教都可以满足的。对于这样的人,其实信什么宗教都一样。当然,真正要开智慧、了生死,真正要明心见性、安顿身心,那就非得学佛、修行不可。

    问: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三点:一方面,是以佛法观念指导整个生活。《善生经》中,佛陀就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事项,从而使夫妻双方、兄弟姐妹、六亲眷属之间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培养慈悲心,善待一切人。一方面,是按照戒律的标准生活。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正当,坚决杜绝法律和戒律不允许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始终保持超然的心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问:上次受八关斋戒后,师父说不能妄语,最好禁语。我就反省自己,再观察其他人,发现大家说的话更多,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话。我最近几天观察大家交流,也不外乎是情绪的宣泄。应该怎样看待?
    答:不妄语,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如果别人觉得你整天在说假话,和你在一起就没有安全感。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将我们导向真实,而妄语却是在种虚妄之因。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的内心,而非客观世界中。所以,想法、情绪、欲望就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品质。众生被无明所惑,积累了太多的情绪和疑惑,就需要发泄,需要说出来。对于这种需要,一般人往往是不能自主的。
    我觉得,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装着各种动物的动物园,而我们就是给动物投食的人。投放口味不同的食物,会有相应的动物跳出来活动。若是生命不经过有效管理,就会陷在这一大堆混乱中不能自拔。虽然你会有很多想法,觉得“我就这么想的,我就喜欢这样”,其实还是在习惯中身不由己。比如你抽烟,似乎是因为自己喜欢,可马上不抽能做到吗?你讨厌一个人,似乎是主动的选择,但能够立刻就不讨厌他吗?如果我们有自主权,应该有决定的能力,有立刻改变自己言行和想法的能力。事实上,戒烟或改变看法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逐步培养起对这件事的自主能力。修行,关键是培养生命的自主能力,使任何情绪无法左右我们。
    同时,我们还要对每个人本着理解的态度,这也是修习慈悲的前提。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觉得应该怎样,然后以此衡量一切。发泄或牢骚,是某些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都是正常的。按照佛教观点,世间没有好人或坏人之分。我给它的定义,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如果我们能这样看待并理解每个人,理解每个人所以需要发泄的真正原因,将会有更多的慈悲心,也能给他人更有爱心的实际帮助,而不只是看不惯他人的行为。
  
    问: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
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必然要伤害他人、巧**夺等。我自己有亲身体会,三个企业都偷税漏税,否则就活不下去。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答:今天的社会,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企业确实不易。我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因为做事把心做坏了。面对恶性竞争,企业不这样做就面临生存问题,这样做又内心不安,确实处于两难境地。
    前面说过,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过去,我们衡量一个行为成功与否,更多是从客观结果来考核,考核投资获得多少回报,比赛取得什么成绩。比如开公司,几十年后,积累了相应的财富和管理经验。又如打篮球,人们重视的结果,不外乎比赛取得良好成绩或是技术得到全面提高。除此而外,还有项重要投资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参与。我们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参与,相应的,每件事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客观结果,一是心行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后会强化或成就某种心态。若以不良心态做事,就在强化负面心态,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却做坏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很多人事业有成,却感受不到人生快乐,这样的成就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学会算帐。社会上精明的人虽然多,包括在座的,很多是社会精英。但从佛法眼光来看,若不能看破轮回的虚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暂时当做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义。不管多么聪明,其实都是傻瓜。因为你所追求的只是虚幻的泡沫,其意义甚至不足几十年。当你离开世界时,这些成就都和你了不相干,于了生脱死更是一无用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事业成就越大,死时可能更痛苦,因为实在是舍不得,实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汉临终时可能还自在些。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较高的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择时也就不会茫然,不会患得患失了。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知道,以偷税漏税来获取更大的利润,是否是属于正当行为。如果一个企业必须通过偷税漏税才能经营下去,那么,这个企业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调心之道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
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执著。但是,你现在能做得到吗?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旦在乎起来,可能比谁都在乎。人的心理很复杂,有些人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很不在意。可一旦遇到感兴趣的,就会特别执著。就像同样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强就越大。若把全部精力投放一个点上,必然深陷其中。我将这种状态比做心灵的巨大陷阱。怎么办呢?我常告诉他们,暂时不妨多在乎一些人,多在乎一些事。也就是说,不要只挖一个陷阱,哪怕多挖一些,也比挖一个深不见底的要好,因为那样太难爬出来。所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现在觉得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不经意间落入比别人更深的陷阱。
   “应无所住”代表较高层次的用心。心的觉性本是无住的,并非通过后天修
成。前面讲过,心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的,一是绝对的;一是心的现象,一是心的本质。契入心的本质时,就具有“无所住”的功用。如此,任何东西无法沾染其上。因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性,任何情绪、尘劳都无法染污它,就像云彩不能染污虚空一样。
    如果一时做不到心无所住,不妨先选择一个健康而无副作用的对象“安住其心”。一旦具足相当的“止”力,再依正见修“观”。随着观照力的增强,自然能做到心所无住。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加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一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这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结。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结,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许多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结,一旦产生作用,我们马上就被它抓住,一头扎进痛苦中。现在,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将问题重新思考一遍,再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觉得这其实没什么,然后把它放下。若能这样,即使还不会马上忘却这件事,但它能造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还有更高的办法,就是当下解决。因为心有制造烦恼的能力,也有当下解除烦恼的能力。一旦将这个能力调动起来,烦恼就像雪花落入燃烧的火炉,立刻会自动化解。这是比较高明的用心方法,多数人可能一时用不起来。

    问:有种说法是,如果一直跟着心走,心指向哪儿,你就做什么的话,会活得很真实。但现实中我们总有很多束缚,总有很多该做的事。有时就会矛盾,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想做的却是另一件事,那该怎么办?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或者说,做两件这个,再做两件那个?
    答:从佛教角度来说,做自己愿意做的,未必是好事;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人们愿意做的,可能是吸毒,可能是打麻将,可能是暴力行为。愿意,代表着一种情绪,一种生命习惯,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若是健康的,生命素质能因此得到提升和净化;若是不健康的,顺其自然就会不断堕落。
    很多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愿去做的,但很有意义,做了对生命有所改善。但也有些我们不愿做的事,做了也没意义,却又不得不做。比如很多人每天上班,身体不舒服还要去,根本没有做不做的自由,是不是?
   (问:就是说,当你没自由时就接受它,有自由时就看情况选择?)这就对了。不过也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还是要作基本判断:比如,这个工作是否属于正命?如果不是,即使生活暂时会受到影响,也要马上考虑换工作,否则受苦的还是自己。


            
                                三·如理思维

   
    问:《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
否对立?  
    答:“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对立,而是代表两个层面的修行。佛法修行中,基本贯穿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但修行不仅是止恶行善,更要超越对善恶相的执著。因为修行最终要契入空性,以哲学角度来说,即通达绝对真理。空性又名真如,超越一切善恶,这就必须摆脱二元对待的心。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我们现在的心,是二元对立的心。换言之,每个心念都有相应的对象。比如想起某个人,某件事,都有“能想”和“所想”。而在空性层面是没有对待的,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绝对世界。凡夫活在相对的世界,而圣贤同时活在相对和绝对的世界。体悟绝待的空性时,是超越善恶的。安住于相对时,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对现象与绝待的心似乎会发生冲突。但对圣者而言,心的相对层面和绝待本质是可以并存的。
   
    问:佛法说“诸行无常”。我理解,无常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并不是
说事物没有客观规律。我是学中医的,我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周易》衍生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也是统领客观规律的原理。作为中医,在治病过程中,这些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想知道,作为学佛者,应当怎样认识、对待并应用这些规律?  
    答:作为中医来说,需要了解我们的生理结构和脉络,这种了解并不影响学佛。缘起法确实有规律可循,干任何一行,都要钻研它、了解它,在这一前提下,才有能力正确认识乃至应用。
    至于佛教所说的“无常”,和这些规律并不矛盾。所谓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要是客观规律,一定是相通的。区别只是在于,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程度深浅的不同。另外,佛教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断惑证真,了脱生死,不同于单纯的治疗疾病。当然,学佛能帮助我们深化对身心世界的认识,也是有助于学医的。

    问:法师是研究唯识的,我想请问,“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是说什么?
    答:根据唯识观点,我们有八个识,分别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修行过程中,首先运用的是第六识,这也说明修行是从分别、造作入手。因此,第六识和第七识在初地、二地已开始转依。而前五识和第八识则要到成佛阶段,在金刚道后才能转依。简言之,在修行转化心念的过程中,心识的转化是有先后次第的。

                              

                                          四·身体力行
            
            问:无为而为是佛法修行的最高方法,但对于初学者,却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无为而为。很多时候仍是有为而为,感觉很累,障碍也比较大。但若无为而为,又达不到那个境界。应当如何处理?
    答:有为和无为,是修行的不同层次。开始必定是有为的,任何人都不例外。或许有人会问:祖师不是说“平常心是道”吗?关键在于,什么是“平常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现有的心是很不平常的。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无明我执,是贪嗔痴,若不是用很大的力量,根本无法摆脱。只有脱离这种不平常的心,真正的平常心才会显现,然后才谈得上没有造作的用心。无为而为的用心是有次第的,并非开始就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分别,坐下来什么也不想,那多半是在打瞌睡吧?所以,起初必定是有为的,然后再以相应的方法导入无为。从有为到无为,并非水到渠成,也需要特定的引导。

    问: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我们初学打坐时,往往妄想纷飞。事实上,这正与平日的执著有关。最在乎的,必定是打坐时出现最频繁的念头。而那些我们从不在乎的,自然不会形成干扰。
    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强烈的出离意愿,唯有这样,才能排除外缘干扰。就像我们在一个地方呆烦了,一刻也不想忍耐,只求速速离开。这时,此地的一切不再使我们产生留恋。若离开的愿望并不强烈,就难免有些牵挂,有这样那样让人恋恋不舍的执著。如是,让你立刻放下那些干扰打坐的念头,也就很困难了。
    此外,应以佛法智慧审视人生,透彻世间,培养超然的心态。再打坐时,就不会浮想联翩了。心是可以调整的,我们想起幸福往事,会怡然自得;引发痛苦记忆,会悲从中来。但每个人对幸福和痛苦的感受程度又是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不同人会作出不同反应。这就取决于我们观念和心态的差别。
    心又像有很多频道的电视台,若不是对其中某个频道有强烈兴趣,往往会东想西想,思绪纷飞,就像我们平时坐在电视前拿着遥控器不停调台那样。如果我们能经常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念人身难得,就能逐渐强化出离心。久而久之,心中唯有解脱的意愿,别无它念。如此,便能锁定这一频道,就像球迷遇到世界杯直播时,其他任何节目都不会使他转移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排除一切干扰,修行障碍自然随之减少。

           
                                 五·关爱生命

            
    问: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增产不得不杀死一些害虫,以得到充足的食物来
源。但对一些信佛的农民来说,怎样处理这些矛盾?
    答:农民种地,确实会面对很多“害虫”。所以称其为“害虫”,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通常的做法,无非是打农药。但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受了五戒之后,是不可以杀生的。既然这样,就不能以获得好收成作为犯戒理由。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时常面临孰轻孰重的抉择。当然,生存很重要,但止恶行善、了脱生死是否更重要呢?对我们来说,生存只具有暂时的意义,而修学佛法才具有永久的意义。虽然农药可使收成暂时得到提高,但所造杀业将有严重果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药越多,虫也越多。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从未杀尽过,还会使粮食受到农药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我们在以慈悲心对待一切生命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更健康、更人道、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耕作方式。
   
    问:如果外族侵略中国的话,我们也抬头让他杀吗?  

    答: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别无他求,那怎么做就是个人选择了。但若觉得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应以戒律作为行为标准。所以说,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是以生存高于一切,还是以修行重于一切。
    此外,佛教还有更高的菩萨戒,不仅要止恶,更要行善,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菩萨,可以毫无保留地布施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为利他而开杀戒或是其它,这在《瑜伽菩萨戒》中有明确说明。比如菩萨看到歹徒要杀死很多人,可以为保护他人而将之杀死。但这也涉及发心问题,若只是像侠客那样嫉恶如仇,仍属凡夫心态。身为菩萨,不仅要关心被伤害的人,即使对现起杀心的歹徒,也应生起极大悲悯。想到此人将造作深重罪业而堕落恶道,为使其免遭未来苦果,宁愿自己将他杀死,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使他造下重罪。果能本着这样的悲心行动,不但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
    所以说,对于外族入侵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和所受戒律来衡量。在特定情况下,菩萨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前提是以慈悲心去做,为利益更多人去做。

    问:动物界相互残杀,比如老虎一生会吃掉很多兔子,那它是否也造下很多罪业呢?  
    答:动物造杀业是出于生存本能,罪过较轻。这和它的业力有关,因为感得这样的果报身,才以这种方式生存,没有经过意志选择。造业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行为本身,更取决于发心。按照戒律,若无心造作杀业,虽有业罪却不犯戒,果报也是很轻的。所以,从佛教观点来看,业有重有轻,有定业和不定业,有可悔有不可悔,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问: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
生呢?
    答:虽然动植物都是生命,但有层次的不同。佛教所讲的不杀生,主要是从动物的角度来说。佛教认为,动植物分属有情和无情众生,因为它们受伤害时产生的痛苦程度不同。佛教慈悲一切有情,同样包括我们自己这个色身。如果连植物也不吃的话,便无法生存了,那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人身。所以,戒律要求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众生,但不是绝对的。“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但我们如果连水都不喝,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喝水,是为了让这个色身继续维持下去,这和因贪恋美味而残杀动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一切生命,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心存慈悲,心存感恩。所以,喝水前要念咒,喝了再回向给它,使之早日超生。


                                                                        
                               六·佛法在当代


            问:昨天明奘法师介绍,您对当代社会有很多思考。我的问题有三个:一、法师认为现代社会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二、佛法发展到今天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三、佛法怎样适应主流社会?
    答:这些问题是不是太大了一点?世间是有漏的,也就是有缺陷的。在有漏的世间,必然有各种问题出现。社会问题不用我来说,因为社会学家多得很,你们每个人自己也能发现。
    至于佛教的问题,其实和你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大。虽说教界存在不少问题,但佛法是没有问题的。当佛教作为社会现象出现时,就成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因此,佛教的问题和社会环境有关,也和大众素质有关,并不单纯是教界的问题。中国佛教经过“文ge”摧残,然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迅速恢复起来,存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必须相信佛法是大智慧,是圆满、究竟的,是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脱生死烦恼的唯一途径。
    佛法在世间的流传,确实要适应社会。所以,我们目前也在做佛法现代化的工作。弘扬佛法,人人有责,这不仅是出家人的事务,也是每个在家居士的责任。你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一些事,比如将自身学佛心得和他人分享,也可引导亲朋好友亲近善知识,或者助印经书。总之,可以选择自己有能力承担的方式参与。
    我觉得,这是世间最有意义的事了。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心的问题!大众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所以,中央也在号召“以德治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心态得到改变,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近年来,佛教对社会影响日盛,渗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当佛教在社会中影响越来越大后,会不会谋求更大的影响?政府会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
    答:佛法在世间的使命是利益一切众生,使之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这也是它的存在价值。从基本层面来说,则是帮助我们获得良好心态,这正是很多人渴求的。作为佛教界,当然希望佛法得到广泛弘扬,使之更具有影响力,给社会民众带来更大的利益。目前,各地举办的夏令营,也是在作这种努力。至于推广到什么程度,由众多因缘决定。比如,佛法在世间的流传离不开政府支持,如古德所言:“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至于能否得到支持,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政府;而拥有什么样的政府,又与民众共业有关。从佛教角度来说,政府也是人民的福报感得。若政府真正认识到佛教对于净化道德人心的价值,那是社会之福,众生之幸。

    问:有些学者提出,社会在几十年左右将发生问题。因为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天灾人祸。若没有信仰为基础,社会难免面临各种困扰。佛教是安抚人心的,那么教界能否主动参与,重塑国人的价值观?
    答:社会怎样发展,代表着众生的共业。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当下。在佛教界来说,积极弘扬佛法,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方面,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一方面,是实践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至于能做到怎样,那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从我个人来说,一向是以无所得的心在做,不敢指望会改变哪个人,也不觉得自己一定能改变哪个人。当然,我希望所说的这些对你们有所启发。我做的,仅此而已。

    问:ji 督教特别主张慈善救助,还发展出一套理论和体制。相比之下,大多数佛教修行人却在深山中。请问,两者的社会意义有高下之分吗?
    答:从慈善方面来说,ji 督教做了很多年,确实做得比较好。但佛教也提倡慈悲济世,利益众生,只是更侧重精神方面,相比之下,在物质方面做得比较少。
    不过,这几十年已是有所改观,尤其台湾教界,如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就规模很大。大陆南普陀等道场,也在积极从事慈善救济事业。在给予众生物质利益方面,不论ji 督教做还是佛教做,效果都一样。所以,我们也随喜赞叹ji 督教的慈善行为。
    但我们也要看到,佛教有更高的智慧,能给予人类更究竟的帮助,那就是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另外,佛教所要利益的是一切众生,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在行布施等善行时,更应做到“三轮体空”:了知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空无自性,了不可得。果能如此,其意义远胜于普通的世间善行。


                                                                                                           七·修行与创作

            问:我的问题想分两步问,第一,如果学禅到一定程度,内心是否会有一种喜悦、平静,做事特别有智慧?第二,我是学文学的,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是在愤怒、仇恨、绝望、痛苦的状态下写出。假如我们都学禅并达到那种境界,都很平静,很有智慧,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慷慨激昂的作品会不会产生?艺术会不会很单调?
    答: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正是修禅的利益之一。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拥有平静、安详、自在的心,确实不会再去创作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作品。但我想问的是,文学创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古人赋予文学以特定使命,即“文以载道”。本着这样的精神创作,作品才能对社会有健康、智慧的引导。而不是将人导向令人躁动的爱恨情仇,令人惆怅的悲欢离合,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很多迎合大众口味的食品,实际却是危害身体健康的杀手。当我们知道真相后,还愿意为了美味的诱huo而置健康于不顾吗?

    问:比如《史记》,也充满各种欣喜、愤怒的感情,但并没有把我们导向仇恨。如果司马迁也像禅者那样平静的话,可能写不出这种作品。
    答:作为历史著述,基本是以客观手法进行记录,可以说是理性多于感性。虽然也会带着作者自身及所处时代的立场,但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处于特定的情绪状态中。所以,我觉得历史传记和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文学作品,还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司马迁也学禅,能否创作出好作品呢?学禅能使人更为理性、淡定,更具有洞察力。我想,若有佛法智慧为引导,当然会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八·其 他

            问:法师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我听说法师不收女弟子,为什么?在《善生经》中,妻子要对丈夫先起后坐,先意承旨。如果我是封建时代的妇女,只负责家务,那没意见。但现在我要承受比丈夫更重的社会压力,一边要工作,一边要把家照顾好。那么,怎样理解这种平等呢?
    答:一切生命有相同的层面,换言之,六道众生和十方诸佛在某个层面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迷悟与缘起的显现。佛法的缘起论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显现,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男众、女众,有地位、没地位等,只是缘起的假相。
    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必须顺应社会环境、风俗等方面,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而进入更高层面的修行,又要超越这些外相,否则就无法提高。但完全否定这些外相,佛法在世间也不能健康发展。这就是真俗二谛,即事物的两面性,需要辨证看待。我不收女弟子,主要是指出家众。至于男众,就有条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修学环境。
    在当今社会,女性所能发挥的社会作用并不比男性差。在台湾教界,就有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出家女众,且人数远远超过男众,比例高达八比一。而在大陆教界,目前基本是男众的天下。所以,佛教界将来确实有必要为女众创造更多的修学条件,使她们在佛法弘扬上发挥积极作用。
    至于《善生经》,你刚才只说到妻子对丈夫的义务。其实,《善生经》对相关问题的阐述是相互的,既说到妻子对丈夫的义务,也谈到丈夫对妻子的义务,我觉得还是比较平等的。当然,《善生经》有其时代背景,因为佛陀说法是对机而说。当时,妇女因为不外出工作而承担更多的家务。如今时代不同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协调。

    问:生活中有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这种人能否修证佛法?
    答: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可以成佛。当然,人确实存在差别。有些人世俗心特别发达,而有些人则相对超然。原因何在?就在于生命的不同积累。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在造作不同的业力。有些人常怀慈悲,善根深厚,奠定了学佛的增上缘,极易与佛法相应。还有些人行为不端,障深慧浅,积聚了深厚的贪嗔痴,很难受到法义熏陶。比如那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其特点,往往是比较自我、虚伪,具有欺骗性,这与佛法所说的“直心是道场”正相反,确实会对修道构成一定障碍。不过,有情生命是缘起的,是有可塑性的。如果我们有计划地努力改造,没什么不能成功的。

    问:作为弘法者,如果以说话为主要沟通方式,是否会因说得太多而造成过失?一方面,您所说的,和我们所听的肯定不一样,因为听众难免会产生歧义,尽管这误导非法师本意。一方面,从行之于心到行之于口的过程中,有时内心明白,语言却未必能完整展示,会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这种过失是否会使您产生压力?我当过老师,有时讲很长时间,学生也听得高兴,因此会有一种满足感。另外的经验是,和同辈谈了很多之后,内心反而会特别空虚。可见说得太多,对心灵确实会产生影响。那么,法师能否达到这么一种境界,随口说,随口忘,把所有说出来的忘了?
    答:以前刚当法师时,上课或讲座都需要去准备,考虑怎样把这个内容讲好,确实会有一些影响。相对而言,现在这样的感觉就比较少。要说一点都没有,可能也不见得,至少我自己感觉不明显。
    在随缘弘法的过程中,比如回答各位的问题,表达中确实会存在不圆满的地方。当然,这也和听众有关。我现在弘法比较随缘,很多时候,是感应下的自然反应。所以,听到我说什么,其实也和你们有关。你们有什么样的闻法态度,自然就会感应我说什么样的法。说了,也就过去了,凡是表现出来的,肯定是有漏而有限的。若想真正知道我的心,那就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