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群法师《问道》

续 12




                            心灵启示录




         
           2006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参加支提山华严寺“心灵之旅夏令营”,为营员们作主题开示、答疑解惑及禅修指导。


          一·走入佛门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就意味着冲突呢?其实未必。社会上,许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关键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们身为佛弟子,对没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切莫因为“我有信仰,你没有信仰”而人为对立,甚至瞧不起对方。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可寻找适当时机将佛法介绍给他们。但不要强行推销,否则反而可能引起抵触情绪。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善巧方便,要以别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播。
    有时,我们也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信仰而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甚至引起他人的误解或非议。若有类似困扰,我们可以表现得含蓄一些,但也不必刻意隐瞒。作为一个公民,有自己的追求,有正当的宗教信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之所以要表现得含蓄一些,主要是为别人着想,不希望他们误解,更不希望他们因误解而造作口业。从我们自身来说,完全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方式理直气壮地生活。

    问: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
    答:佛与众生之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似乎有着天渊之别。事实上,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六祖坛经》有句话,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为觉悟之义。在迷的状态,就是众生;而在悟的状态,那就是佛。
    从迷到悟,虽是一念间,但要跨越这一念,转变这一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都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说,难道只是把手中的屠刀放下,就能解决问题吗?
    佛经记载:有位梵志求见佛陀,两手各拿一朵花。佛陀说,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再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放下。但是,佛陀还让他放下……两手空无一物时,还要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内心的执著,这才是我们要放下的关键。如果内心还有执著,即使将外在的一切都放下,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佛法修行,重点是解决心理问题,所谓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所以说,佛与众生之间的平等,是本质上的平等;差别,则是显现上的差别。

    问:是否只有通过坐禅才能观察自己的心?
    答:坐禅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反省,也能观察我们的心。当然,反省能够观察到的层面比较有限。通过坐禅,则能培养观照力,对内心有更深层的认识。
    我们的心往往非常混乱,常听得有人说:平时也没察觉自己有多少妄想,可一打坐,妄想反而不绝如缕。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打坐时妄想比平时更多,而是因为以往从来没有观照内心的习惯,虽然妄想纷飞,却不知不觉。
    通过禅修,我们才有能力观照内心。就像点燃的蜡烛,必须在无风状态下,才能照清周围景象。而在风中摇曳的烛光,是无法将四周朗照分明的。坐禅,不仅能帮助我们观照内心,止息妄想,还能以此消除负面情绪。

    问:看过法师的《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您在文中提到:要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请问佛教对此是怎样定义的?我们又该怎样去做?
    答:价值观离不开人生观,而正确人生观的建立,需要佛法智慧的指引。价值观是探讨人活着的意义。人应该怎么活着才有意义?佛教认为:人身的价值,一是令自己觉悟,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一是令他人觉悟,帮助众生圆成无上菩提。
    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呢?关键是修学佛法。佛法认为,每个生命都蕴涵着无限宝藏。但我们却为无明所惑,每天在烦恼、妄想中虚度年华。一旦开发这个宝藏,就能成就无量智慧,无量慈悲。不仅自己开心自在,还有能力帮助普天下所有的人。所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修学佛法的基础上。

    问:有人说学佛要“一门专修”,但四弘誓愿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当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答:开始学佛,其实不必考虑“一门专修”或“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两种都为时过早。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修习皈依,以此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二是修习发心,以此确定人生的目标;三是受持戒律,以此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应一门深入,依某一宗派修学,树立正见,修习禅观,体证佛法。然后,为利益更多的众生,才能“法门无量誓愿学”。



            
二·心之种种

            问:佛教中将“生气”称为什么?怎样阻止这种情绪在内心蔓延,尽量不去生气?
    答: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问:嫉妒心是一种什么状态?当别人嫉妒你时,该如何应对?
    答:嫉妒心是一种什么状态,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当我们看到别人成绩比自己优秀,事业比自己辉煌,就会感到失落或不以为然,进而甚至会去阻挠、伤害别人。因此,嫉妒也属于嗔心的表现方式。
    如果被别人嫉妒,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不去理会,这是比较消极的方式;一是对对方抱以同情,尽力给予帮助,以此化解嫉妒心,这是比较积极的方式。

    问:什么是菩提心?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成就菩提心?
    答:菩提心,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这比“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更宏大。因为一切众生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们应从内心发愿,希望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帮助他们解脱痛苦。
    发起这一愿望,意味着要彻底打开心量。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装着几个人?有的或许只有一个,有的或许多几个,还有的或许装着更多。发起菩提心,就意味着要把一切众生纳入心中,不论人或动物,不论熟悉或陌生,也不论喜欢或讨厌。总之,对于一切众生,都愿给予平等无别的关爱,无私无我的帮助,这就是菩提心。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帮助的,就不是圆满的菩提心。
    当我们具备这一愿望后,便能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并非生来就是菩萨,也是在不断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过程中,完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品质。如果我们像佛菩萨那样胸怀一切众生,尽力帮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观音菩萨,乃至十方诸佛菩萨同样的生命品质。

    问: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答:平常的人,确实会有很多念头,很多妄想,这也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我们每天要读书,处理人际关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让心平静下来。首先要使它变得简单一点。
    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生活及环境尽量简单。那样,对心的干扰能相应减少。
    二、培养淡泊的心态。如果对很多东西不去在意,心自然比较清净。所有念头都是因为在意某件事引起的,否则,不论发生什么,都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
    三、以佛法智慧指导我们的心。对每天经历的事,都以佛法智慧观照。看完就把它放下,而不是进一步带动情绪,这样就能保持无所得的心,空空荡荡,自由自在。
    四、有一个修行法门。每天以一定时间诵经、念佛或禅修。
    五、生活必须有规律。
    若能做到这几点,心自然能比较稳定,比较清净。

    问:习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当习气刚刚形成时,怎样察觉、怎样对治呢?
    答:佛教所说的戒定慧,就是帮助我们改正习气的具体方法。社会上,帮助吸毒者改正,是让他们住进戒毒所;帮助犯罪者自新,则是请他们住进监狱中。其实,这些都是“戒”的方式。很多习气的产生,往往和环境有关。到戒毒所或监狱,就是让他们在一个特定的、不易引发习气的环境中改造,使原有的错误需求逐渐萎缩。至于佛教所说的戒,则是对个体行为的自律。通过对不良环境的远离,达到自律、自治的效果。
    持戒之后,须进一步修定。我们的心,之所以会被很多外在事物干扰,会因诱惑而引发某些不良习气,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定力,且本身就缺乏独立性。修定,可以训练心安住的能力。一旦具备相应力量,妄念就无法对心形成干扰了,所谓“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显智慧。生命本具解脱烦恼的能力,欲令习气斩草除根,关键是开发生命内在的无限能量。一旦这种能力得以开发,我们的心就会像虚空那样广阔无垠。如是,烦恼习气就失去立足之地了。

    问:我总是做梦,请问法师做梦吗?您如何克服做梦的心理?
    答:如果平时妄想较多,晚上的梦往往也比较混乱。因为做梦是意识的延续,在睡眠中,意识会继续活动。而出现最频繁的,多半是白天缠绕在我们脑海的那些影像,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自己是很少做梦的,因为平日就很少把事情搁在心里。从修行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担当利益社会大众的事;一方面,又要保持无所得的心。尽管忙于种种事务,但做过就放下,不让那些事情在内心留下痕迹。这也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一境界,做事会很辛苦,而且和世人忙于事业没什么本质区别。反之,虽然忙忙碌碌,但除了体力上的辛劳之外,不会再有精神上的负担和得失。

                           

       三·诱huo与需求
            问:现在社会诱huo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huo的?出家人消极吗?
    答:生活在现实中,会面对不同诱huo。相对而言,出家人的干扰比在家众少一些。因为寺院本身有较为清净的环境,但也不是真空,不是无菌病房。
    当我们面对诱huo时,怎样对待呢?其实,这还涉及到对“诱huo”的定义。通常所认为的“诱huo”,是否对任何人都是“诱huo”呢?其实不然。在开示中,我讲过关于需求的原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你需要的东西,才可能对你构成“诱huo”。而你不需要的,虽然能“诱huo”别人,却不能“诱huo”你。
    我经常会碰到有人问:你们不想吃肉吗?想吃的话怎么办呢?之所以会提出这类问题,完全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揣度。因为他们觉得肉很好吃,身体很需要。但对于我来说,情况是什么呢?如果我在外边吃饭,遇到锅洗得不干净,稍微有点荤油,或有些葱蒜味,吃过马上就会呕吐。所以,对于这些我是避之惟恐不及,根本谈不上被“诱huo”,更不需要抵制“诱huo”。
    可见,诱huo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相应的需求和贪著。同时还在于,我们能否以智慧进行审视。若能当下将很多东西看破、放下,它就无法对我们构成诱huo,构成心理障碍。
    至于说到出家人是否消极的问题,其实消极与积极也是相对的。世人所说的消极,多半是以自己的人生追求及价值观为评判标准。比如他们热衷于世间名利,便觉得那些热衷此道的人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这是世人认为出家人消极的主要原因。
    我们要知道,出家人虽然不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追求。事实上,他们有着更高尚、更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所追求的,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乃至帮助天下所有众生认识真理、走向解脱。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更积极的人生吗?

    问:我工作四年了,经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走向哪里。我该如何认清人生方向,不虚度此生呢?  
    答:对人生有明确定位,才能了知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但这恰恰是我们今生能否成功的关键。有了合适的定位,我们就会知道究竟该做些什么,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度过今生,而不是随着社会潮流,随着外界诱huo,随意改变生活目标。那样,可能将一生蹉跎在接连不断的选择中,却什么也不曾抓住。
    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非常重要。每个生命的起点都不是空白,而是带有某种天赋,或是擅长经商,或是擅长文学,或是擅长行政,这些正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所以,我们应对自身条件进行考察,发现自身长处所在。从另一方面来说,生命并非机械运转。机器不懂得怎么做才有价值,但人却可以选择,选择怎么活才更有意义。也唯有人,才能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佛的意义,正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人生拥有清晰的方向。关于这个问题,多学佛法之后会逐渐明了。但怎样选择,关键还在于自己。

  
           四·自利与利他
            问:我们回去后,如何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学佛?
    答:我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能变成一盏明灯,以此点燃人们内在的心灯。
    从佛教角度来说,我们内心的某个层面,都具备佛菩萨那样的智慧,都和佛菩萨无二无别。我们之所以还是凡夫,只因目前被无明所障。所以,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光明使者,以佛法智慧开启更多的心灯。
    至于影响周围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带他们去亲近善知识,或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佛心得,告诉他们自己学佛后的改变,还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入门书籍,介绍一些佛教网站,等等。我觉得,能以佛法帮助他人,是最持久的帮助。因为任何物质帮助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以佛法利他,却能令人彻底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意义极为重大。希望在座的同学都要发菩提心,让更多民众有机会接触佛法。

    问:六度的建立有什么依据吗?
    答:佛教法门的设定,确实是有根据的。六度,属于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通过这些修行成就佛陀的悲智两大品质。因为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
    六度中的前五度,主要是成就福德,而第六度则侧重于成就智慧。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其中也有一些交叉的内容。所以,六度法门的设定是有依据的。除此而外,佛教中还有四谛、三十七道品、三无漏学等修学内容。对于不同众生,佛陀设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虽然法门千差万别,但最终目的是导向解脱,导向成佛。

    问:怎么做,才能真正孝养父母?
    答:孝养父母,首先要了解父母自身需要的是什么?这是作为子女应当观察的,而非根据自已的想法作出决定。了解之后,应尽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父母的需求有时也未必明智。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应以佛法智慧来衡量,决定怎样对父母真正有利,而不是一味随顺。此外,还应善巧地以佛法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心灵安宁,且能尽未来际地获得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孝。


    问:普度众生也要靠金钱和权力吗?
    答:仅以金钱和权势,是无法普度众生的,关键是靠智慧和品德。当然,金钱和权势可以给人以物质帮助,但这种帮助达不到度化效果,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真正的度化,是以智慧帮助他人解除内心困惑,帮助他们开智慧、证空性、断烦恼。


    五·观我 观空
    问:法师曾谈到关于“我”的问题,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答:在我的认识中,找不到“我”的存在。若说有“我”,那只是一种错觉。几乎每个人都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可是,“我”究竟是什么?《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神智混乱,逢人便问:我是谁?黄蓉告诉他:你不是欧阳锋吗?他又进一步追问:欧阳锋是谁?这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得出吗?
   “我”,是现有的色身吗?色身,其实离不开父母的遗传基因,离不开组成它的各种元素,离不开生存所需的各种食物。除了这些,身体是什么?
   “我”,是现有的思维吗?作为一个人,总会有各种想法、情绪。平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当做是“我”。生气时,觉得是“我”在生气;高兴时,又觉得“我”很高兴;思考时,更觉得是“我”在思考。其实,这些同样是错觉。我们把情绪、想法当做是“我”,但情绪、想法也是因缘所生,并非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状态、不同环境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情绪。哪种情绪,才是真正的“我”呢?
    佛教讲无我,就是要破除对“我”的错觉。这些所谓的“我”,正是妄想所致,并由此带来诸多烦恼。唯有破除我执,才能认清生命真相,还“我”本来面目。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
吗?
    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说“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么?不过是一堆材料的组合。离开组成茶杯的各种元素,还有没有茶杯呢?其实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客观上根本没有不依赖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茶杯。
    茶杯的“存在”,无非是两个东西:首先,是名称。我们把这件东西称为茶杯,这个名称有没有绝对性?可以把它叫做桌子吗?如果一开始就把茶杯叫做“桌子”,我们现在就是用“桌子”喝水了。一切名称都是人为安立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名字,如笔名、艺名,包括现在流行的网名等等。所以,佛教将名称称为“假名安立”,并非实实在在的。
    其次,茶杯的本身只是一种因缘假相,是由一大堆条件构成。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由更微细的物质单位构成。佛教认为,其中没有一个不可以再分的元素。任何存在,哪怕再微小,也是有形状的。只要有形状,一定可以再分。既然可以再分,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
    由此可见,“有”和“空”其实是不对立的。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这些“存在”,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当体即空”。但我们要知道,“空”并不影响因缘假相的存在,两者是统一的。如果以这样的智慧观照,就能摆脱对世间的执著,就有能力去体悟空性。

                           

     六·生死 抉择
            问:苏格拉底能在狱中笑对死亡,而多数人却害怕死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像苏格拉底这样,以视死如归的从容去拥抱死亡,禅宗公案中也有许多。禅宗大德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有的坐着死,有的站着死,有的还倒立着死去……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死亡的超越。在他们的境界中,不仅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对未来的去向清清楚楚,所以才能来去自如。
    常人之所以恐惧死亡,一方面是出于对生的留恋,当我们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又不得不离开时,这种痛苦不舍导致了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去向哪里?不知道那个未知世界究竟有些什么,自然就会畏惧死亡。又因畏惧而逃避,每天都在考虑生计问题,却从不为死亡作过丝毫准备。因为忽略了死亡,所以,一旦死亡来临时,自然手忙脚乱。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中一样,其慌乱可想而知。
    西方哲学家说过:学习哲学是为死亡作准备的。事实上,了生脱死也是学佛的重要内容。所有的死亡经历,不是必须到死亡那一刹才降临。对于禅修功夫深厚的修行人来说,完全可以在当下体证死亡经验。如果生前就具备相应的经验,那么,死亡对他们来说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问:一个曾有恩于我的人,现在需要我的帮助。为此,我必须提前离开这个令我改变人生态度的夏令营,可我不想离开,内心很困扰。我该怎样做呢?
    答:在人生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两相权衡时,选择的标准,往往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在这件事上,一方面你想学佛,一方面你要报恩。当然,报恩也符合学佛的要求,因为佛法也倡导知恩报恩。但是事情总有轻重缓急,你应当考察一下:那个人对你的需要程度有多么迫切,如果不回去会给他造成多大伤害,是否永远无法弥补?如果不是那样,不妨以后用另一种方式去帮助他、回报他。因为这几天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后的取舍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靠你自己用智慧抉择。

    问: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竞争,但竞争使我非常烦恼,怎样才能避免呢?
    答:不必带着竞争的心态,但依然可以好好学习。

    问:我想知道,什么原因使一个人在功成名就时就能激流勇退?
    答:其实,这往往代表某些人在人生过程中的体悟。我们可以看到,花开到最艳丽时,接着就是凋谢、枯萎;月亮最圆最亮时,接着就是亏损、黯淡。具有一定的人生智慧,就能透彻这种规律,认识到无常的规律,认识到世事的虚幻。于是,在事业做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执著于此,而选择激流勇退。否则的话,待到高峰过去之后,再想退出可能也为时晚矣,最后狼狈收场。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更高价值,甘愿放下世间一切去寻找全新的追求,去完成精神的升华。

    问:请法师对在座学员说一句总结性的勉励。
    答:珍惜人生,把握当下,好好学佛。

TOP

续 13




                           柏 林 夜 话




         
         2006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参加“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佛子作修学开示,并与营员们进行了分组交流。本文根据问答部分的现场录音整理。


            一·辩证看佛典
    问:看过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起初他读了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难以接受。后接触原始佛典,觉得很相应,这才对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毕竟我们受唯物论教育多年,对类似神话的描述很难接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金庸先生的说法,只代表他的一家之言。其实,佛经并不像小说或传奇那样,是编出来的,而是由佛陀阐述其亲证经验,再经弟子们记录而成,并不存在神话的成分。
    佛教有不同语系、不同法门之分,每个人有缘接触什么,又能对什么生起信心,都取决于他自身的认识。正因如此,佛陀才应机设教,开显种种法门。金庸先生喜欢原始佛典,感觉那才比较平实,只是代表他的根机,他的需要。作为他个人来说,当然有自由选择任何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但是,因此评判其他法门,显然是不合适的。
    事实上,大乘经典是以整个法界为平台,蕴涵着更高的知见,更广的视野,更深的修法。在修行上,所要成就的品质和境界也更为高广深远。因为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成佛,不仅要成就大智慧,还要圆满大慈悲。
    人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难免有诸多局限。所以,我们不要过于主观地看待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更不要轻率地下结论。有时,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为这是对,那是错。事实上,所有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只是我们根据有限经验所作的判断。可曾想过,我们看到的究竟对不对?又能看到什么程度?在证得实相之前,每个人都在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被我们处理过的影像,并非客观的真实。
    因此在了解过程中,我们应当本着虚心学习的原则,先去理解我们能够理解的那部分,而不是妄加评论。在此过程中,善知识的引导也非常关键,否则我们很可能师心自用而不自知。



             二·弘法现代化
    问:佛法弘扬是否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现代人应如何弘法?
    答:佛法在现代的弘扬,当然需要有契合现代人的表现方式。佛法虽是究竟圆满的真理,但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文化。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也经历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包装。我们今天接受的佛教,是被传统文化包装过的,现代人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较以往有巨大差别,这就需要更直接明了、更贴近大众的沟通方式。我们目前所要做的,是把佛法从不适应时代的包装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诠释,使大众不会因为文字、表达等外在因素而障碍对佛法的认识。
    我在弘法过程中,主要把佛法定位为对心灵的认识和改善。事实上,佛法就是究竟的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透彻内心世界,并通过禅定之力彻底解决心理问题,最终导向解脱,导向生命的完善。佛法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世间任何哲学、心理学无法比拟的。

    问:法师谈到弘法的现代化,这样是否会使佛教走向世俗化?是否会影响佛法的纯正性?
    答:现代化和世俗化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世俗化是带着世俗目的,将佛法作为获取名利等世间利益的手段。现代化则是以当时人们最易接受的表现方式,诠释佛法的甚深义理。
    其实,佛教在每个时代都面临现代化的问题。在唐朝,是以唐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在泰国,是以当地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所以,现代化本身是中立的,不存在任何倾向或问题,关键是我们运用得是否如法,是否应机。
    佛法的传播,是以契理、契机为原则。不仅要适合时代,更不能背离佛教的根本精神,这就需要如实理解佛陀说法的本怀,所谓“愿解如来真实义”。作为弘法者,应通过闻思、修行来把握佛法本质。若能体悟佛法的真谛,就有资格以任何方式去表现。如果背离佛教的根本精神,那这个现代化就很危险了。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弘扬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误区现象,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对佛法本质的掌握不足或出现偏差造成的。此外,佛教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当代佛教,是经过十年浩劫的全面破坏后,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世俗化的倾向,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问题,只是程度不同。但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和佛法本身混淆起来,要深信佛陀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知。

                           

       三·皈依及修学
            问:法师最近一直在大力弘扬“皈依共修”,请问,五大要素中为什么如此强调皈依?
    答:皈依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法的根本,但以往一直重视得不够,这是现在需要特别强调的原因所在。以往的学人,信心较为坚固,也没有如今那么多的诱惑和考验。相比之下,今天的学人不仅自身信心薄弱,更兼外在干扰较多,难免妄想纷飞,游移于各种选择中。
    现代人学佛,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对皈依的认识不足,二是缺乏相应的修习。虽然表面看来是在学佛,但原有的生活方式及人生观念并未发生多少改变,并未将生活重心由自我转向三宝。如此,自然难以体会学佛的利益。长此以往,佛法也很难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更不可能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所以,当我们确定以三宝为人生究竟皈依后,必须不断进行强化。否则的话,心很容易被各种诱huo带走。同时,我们的习气、烦恼极其深重,若不强化三宝在内心的份量,很难超越原有的不良习性。唯有将信仰提升到人生重心,才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抵挡自身习气和外在诱huo的双重攻击。
    你们在这里参加夏令营,因为环境的力量,会觉得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佛法氛围中。一旦回去,很快会转向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进入固有的心灵轨道。于是乎,在多数人心中,佛法又会被边缘化,又会成为若隐若现的影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身处世俗社会时,更应时时强化自身的正知正念。对皈依的深入修习,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强化三宝在心中的地位,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修行。真正发心学佛的人,都必须认真对待,努力修习。具体方法,可参照“戒幢佛学研究所”出版的《皈依修学手册》。
   
    问:佛教讲究真修实证,请法师开示一下基本的实修方法。

    答:佛教各宗派有不同的修证方法。但不论有多少修行法门,基础是共同的,必须由下而上地一步步修习。
    皈依,是修行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它不仅是基础,本身也是高不见顶的修行法门,甚至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皈依的修行,是以佛法僧三宝为所缘对象。而整个佛法修行,正是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如《阿含经》的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净土宗的即心念佛、即心是佛,禅宗的即心即佛,及很多佛子熟悉的《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等等,都是皈依的高级修法。
    在奠定修行基础后,我们还要了知: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不论什么法门,归根到底,是对内心的一种训练,是对健康心理的正确重复。所以,我对修行的定义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不仅修行如此,做世间任何事也都是这样。唯有不断摆脱错误习惯,完成正确重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对于佛法修行来说,正确重复的过程,就是完成正念、正见,就是在圆满慈悲、智慧。重复的是正见,就是在成就正见的修行;重复的是慈悲,就是在成就慈悲的修行。反之,如果我们重复的是贪嗔痴,就是在增长内心的贪嗔痴,在成就自身的凡夫品质。我们现有的凡夫心,正是这样生生世世训练起来的。修行,关键要放弃对凡夫心的训练,以这样的力量训练正念,训练慈悲、智慧的品质。


    四·以戒为师
    问:对于在家居士,是否受持五戒就够了?  
    答:作为在家人,严格将五戒持好还有些难度。尤其在现代社会,受持五戒会面临很多考验。不杀生就不容易做到,但更难的是不偷盗。现代企业存在很多偷盗问题,常常在有意无意中就会犯戒。至于不邪淫和不妄语,在如今这个红尘滚滚的世界,每天面对这么多诱huo,这么多境界的考验,稍不注意也可能违犯。所以,五戒看似简单,但也不容易持得清净,切莫掉以轻心。
    五戒之外,最好还要多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信众体验出家生活慈悲开设的方便法门,可以为我们种下出世解脱之因。当然,解脱的根本是生起出离心。唯有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才能使我们走向解脱。


    问:八关斋戒中“过午不食”的原理是什么?
    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
    和在家戒相比,出家戒主要有两条比较特别,分别关于饮食和男女。关于男女
问题,五戒的要求是不邪淫,而出家戒的要求是不淫欲;关于饮食问题,出家戒有“过午不食”一条,为五戒所无。八戒是为培植解脱之因而施设,故这两条与出家戒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和色,是凡夫最容易产生执著的两大问题,也是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本力量。所以,修行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逐步减少对食、色的贪著。八关斋戒要求“过午不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五·出世与入世
    问: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答: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
    作为在家居士,虽不能在寺院、山林过一种远离尘嚣的清修生活,同样要具备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态,不为世间种种名利声色所染,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出离心。有了这种心态,我们才会过得更自在。
    菩萨道,是以入世的悲心修行。但我们要知道,这种入世仍须以出世的心态为基础。只有这样,入世时才不会陷入对世事的执著中。若无出世的超然,很可能入到哪里就陷到哪里。不仅陷入世事中,同时也陷入生命内在的世俗心中。那时,自顾尚且不暇,遑论利益他人?所以说,入世修行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否则就会随世俗心所转。
    至于说到出家及在家的修行方式,我觉得,出家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是有前提的,必须找到一个如法道场,找到一位堪为依止的善知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修学道场,出家后也可能会忙于应酬,和世俗生活并无太大差别。
    若是因缘具足,自己也有纯正坚定的发心,走上出家之路,就可放下一切负担,全身心奉献于追求真理、传播佛法。在社会上,毕竟有太多牵挂,太多羁绊,必须完成各种责任后,才有时间修行或弘法利生。但人生几十年是很短暂的,如果我们在尽义务的同时又继续不断地制造责任,可能永远都会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比较而言,出家确实比在家的修行条件优越很多。

    问:如何以缘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答:以缘起的智慧观照,了知一切皆是因缘假相,如幻如化,无常无我。其中的关键,是将这一智慧审视真正转化为自身认识,感觉它确实如此,必然如此,而不仅仅是一种用来说、用来听的理论。否则,说得再热闹,关键时刻仍无真实力用。当然,未具空性正见和相当禅修基础前,也很难在认识上产生这样确定无疑的感觉,因为我们看到一切时仍会觉得很真实。

                             

      六· 何为菩萨
    问:菩萨属于六道中的哪一道?和佛又是什么关系?
    答:菩萨虽出入于六道,但又超越六道。所以,在六道以外还有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合为十法界。这里所说的菩萨,是指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比如我们刚发菩提心,也可称为菩萨,但并未具备超出轮回的能力。也就是说,生命内在能够制造轮回的力量还在左右我们。当这种力量不再对我们构成影响,就是超越轮回之时,就能像诸佛菩萨那样来去自如。
    通常来说,菩萨是佛的因,佛是菩萨的果。要想成佛,必须经历修习菩萨道的过程。圆满菩萨道的修行之后,就成佛了。但也有一些大菩萨,已和佛无二无别,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才以菩萨身分示现。甚至还可能以六道众生的身分出现,事实上,他们的生命品质早已圆满。所以,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问:是否只有成佛后,才有度化众生的资格?
    答:未必。若真正有能力帮助众生解脱烦恼,证得空性,帮助他们走向解脱之道或菩提之道,都属于有资格度化众生的人。比如说,世界冠军未必是世界冠军训练出来的,只要研究并掌握训练方法,懂得因材施教即可。

    问:地藏菩萨为什么不愿意成佛?
    答:是否具有“佛”的身分,并不是最重要的。成佛,是成就生命内在的悲、智两大品质,并不仅仅是身分的象征。对于大菩萨来说,其生命品质与佛并无差别。只是在凡夫看来,才有佛或菩萨等名分的分别。至于大菩萨,他们早已超越这些外在束缚。所以,这个问题不用我们关心。


           七·禅宗相关
            问:据敦煌写本记载,禅宗曾传播到藏地,并在当地导致顿渐之争,后来就退出藏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答:你是说,汉传佛教在西藏传播过程中,禅宗的大乘和尚和印度莲花戒论师进行的那场辩论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胜负也有不同记载。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辩论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一,虽然某人所持见地很高,但未必大家都能认同;其二,有辩论必然有裁判,但裁判的思想可能有倾斜,有取舍;其三,被某个时代接受、推崇的见地,未必是最高的,关键在于,什么见地是当时更需要的。所以,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通过一些表相来判定孰高孰低,不是那么简单的。

    问:什么是禅净双修?
   答:所谓禅净双修,即融合禅宗与净土的修行。其中也有不同类型:比如,参禅者有个话头叫“念佛是谁”。从字面看,是关于净宗修行的内涵。事实上,其修行方式是禅宗的,但似乎也有净土宗的内容,可归为禅净双修的方式之一。还有一类是早年参禅,参了几十年没有消息,或者已经找到一些路头,也有明心见性的功夫,但对生死还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用禅修的工夫念佛,成就念佛三昧,回向往生净土。这也是属于禅净双修。

    问:什么是参话头?
   答:参话头,究竟参的是什么呢?参,就是寻找,比如参“一念未生前是什么”,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让我们顺着这个话头一路追寻下去。在参的时候,无须以意识穷根究底,寻找答案。凡是通过意识思维而得的,皆非参禅所要寻找的答案。它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扫荡我们心中现有的一切杂念。
    我们的心,时时陷在各种念头中,从这里跳到那里,又从那里跳到这里。有的念头会暂时影响我们,有的念头则会长久左右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经历一种心路历程,都是一次心灵之旅。
    念头生起时,我们会进入相对的世界。只要有一个念头生起,就是一个相对世界的显现。因为每个念头必然伴随相应的影像,没有哪个念头是没有影像的。想到一件事情,会有想的影像,而那个被想的影像背后,还会伴随着某种感觉、某种情绪,使我们的心陷入相对世界中。
   在这些念头未曾生起时,我们的心又是什么呢?参“一念未生前”的目的,就是在帮助我们超越生命的相对状态,进入绝待、不二的状态。禅的真义就在于此。所有的禅宗公案,所做的都是这么一件事。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明白公案中的那些祖师们为什么要对学人当头一棒,大喝一声。所有这些超乎寻常的方式,无非是帮助他们打破能所,进入生命的绝待状态。

    问:那时我们还有没有知觉?
    答:到那个时候,你的知觉比任何时候都灵敏。因为心进入相对状态时会很迟钝,就像我们特别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对周围的反应会变得迟缓。如果心不曾执著某个影像,便空寂澄彻,对一切了了分明。

    问:禅宗与宁玛巴的大圆满,在见地、修行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禅宗和宁玛的大圆满,都属于如来藏的见地,即认知自己是佛,本具诸佛菩萨的品质。而契入这一见地的手段则各不相同。如禅宗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包括后来的参话头,都是一些实修方法。而大圆满则是另外的用心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通过某种特定方式,契入内在明空不二的智慧,并安住于此。所以说,相同的是见地,不同主要表现于用心方法。


    八·认识轮回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答: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在,因为那是看不见的。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无须向外寻求,人间已然有六道之别。
    饿鬼,其特征为渴求无度,不知餍足。生活中,很多人对地位、金钱、感情也存在一种病态渴求,即使拥有再多,仍无法满足,仍一味索取,这就是与饿鬼无异的心理特征。
    畜生,其特征为愚痴,这也是它和人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具有理性思维,而动物只是凭着本能生存、享乐。事实上,很多人也处于类似的生存状态,一生都是为衣食、为改善生活条件奔忙。活着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活着,对人生再无更多的思考和追求,那就与动物的生存状态相差无几了。
    地狱,其特征是身心时时处于极度痛苦中。世间有不少人,现世就遭遇了这种苦不堪言的处境,有些是被剧烈的病苦纠缠,有些是被无尽的烦恼折磨,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种生活状态,正是通常所说的“人间地狱”。
    阿修罗,其特征是嗔心极重,并以争斗为乐。这样的人,现实中也比比皆是。他们热衷于各类争斗、挑衅,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似乎只有在争斗中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界正是人们内心迷妄的显现。所以,六道也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就会感得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九·需求原理
    问:请问法师,如何看待个人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在今天的讲座中,我谈到有关需求的问题,这是与环保有关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所有环境问题都和人类不断增长且毫无节制的需求有关。我们总在想着,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才能过好日子。却很少去想,为达到这个目的所消耗的一切资源,最终都是向大自然索取;由此产生的一切垃圾,最终也要由大自然负担。这就从两方面构成了对环境的破坏,而其中的一些,是不可逆转的破坏。
    问题是,这些需求是生存必需吗?我们必须依靠现在已经拥有和希望拥有的一切才能过好日子吗?我们反省一下就会发现,所有需求都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当我们没有对电的需求时,它根本不会对生活构成影响。没有电的古代,人们一样在过日子,并不觉得缺少什么。事实上,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更悠然,更闲适。至少,他们不需要像现代人那样日夜颠倒地加班加点,因为忙于工作而影响生活本身。可一旦建立这种需求并产生依赖,一连几天没有电,就会对生活构成很大影响,让人感到种种不便。若是从此不能用电,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其实是我们制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人类的所有需求都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并非必然,才能自觉减少无谓的需求。所以说,对需求进行自律,而不是过度纵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其实,生命本身是自足的,如果不是在无明怂恿下建立种种无谓的需求,简单的生活一样也能令人怡然自在。

    问:这次有几位法师讲到,柏林寺举办首届“生活禅夏令营”时,投入的财力、物力没有现在这么多。我想,若不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而投入,未必能吸引这些年轻人。
    答:举办第一届夏令营时,我就应邀参加讲座了,前后至少参加过六届,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发言权的。我觉得,从环境、硬件上来说,柏林寺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至于其它方面,差别应该不会太大。第一届时,也请了很多老师,也有很多义工来为大家服务。当然,现在办了十几届,经验更丰富了。
    至于说到吸引年轻人的问题,其实也和人们的需求有关。如果大家对学佛有发自内心的向往,即使环境简陋一些,仍会对他们有吸引力。因为我们真正需求的是法,其他条件如何,不会构成太大影响。反之,如果大家觉得学佛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工作生活之余的一个消遣项目,才会在意环境及各种生活条件。
    另外,对于淡泊随缘的人来说,条件简陋也能安然自在;而对于习惯挑剔的人来说,条件再优越也往往是不完美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唯心所现,还是由内心的不同需求所决定。


            十·其 他
    问:有些师父告诉初学者,让他们专门持一种咒,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持咒,而且要观想这个咒语。请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持念、观想咒语,也是令心安住的方法。
    从我个人的弘法方式来说,倾向于把道理讲清楚,告诉学习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之后对心有什么改变,最后达到什么目标。我希望把这些环节说清楚,让学人了解修行意义,从而生起信心,明明白白地去做。
    但人也是挺复杂的,各自有不同需求。有些人要明白道理后才有信心去做,也有些人,听明白了就觉得没有神秘感了,反而没兴趣做。所以,有的师父只提供一个咒语,藏地来传法的上师们通常会这么做。如果学人很有信心,专心持念某个咒语,也能由此完成心行的转化。但如果只是稀里糊涂地念着,本身就很难专注,往往念着、念着就坚持不下去了,那样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问:如果有人处于重病中,该如何引导他们学佛呢?
    答:对于处在病痛中的人,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帮助他们。一是引导他称念佛号,以此消除业障,并令精神有所依托。很多患者在病中都会感到恐慌,需要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作为依托。念佛,既可助其消除违缘,亦可令其心有所属,不再彷徨无措。此外,我们还可以为他做一些善事,如诵经、放生等,将功德回向给他,通过外在力量帮助其减少违缘,增长善缘。

    问:佛教怎么看待人的梦?
    答:通常来说,梦是妄想的显现,迷惑的显现。所以,佛教中有个词叫做“颠倒梦想”。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一场梦,而不仅仅是在睡眠状态下才会做梦。至于通常所说的梦,和意识活动很有关系。此外,还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有时是一些鬼神进入梦的状态;有时梦中也能感得佛菩萨的示现;有时修行达到一定程度,梦中会出现相应境界;有时是意识超前的感知,会在梦中预知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有时是过去生命留下的特别强烈的印象,会在今生乃至很多生中不断以梦境显现相关影像,等等,不一而足。

    问:听说居士可以到西园寺学佛,寺方管吃管住,请问现在还是这样吗?
    答: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西园寺有个“戒幢佛学研究所”,下设教学部、弘法部、研究部等。研究所不仅招收出家众,也招收在家男众。只要通过相关考核,就可进入研究所学习,食宿全免,每月还发一定补助,只要专心学习即可。这也是“戒幢佛学研究所”的特殊之处。当然,我们对于在家众也有一定要求,除各方面条件合格外,还须具有出家意向。
    另外,弘法部也开设了“青年佛学进修班”,主要面向有工作的青年居士,每周六来西园寺上课。为方便外地信众学习,每堂课都有网络直播,无法前来寺院的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同步学习。我为“进修班”设定了两年的学习课程,包括佛法概论、戒律、道次第、百法明门论等,使在家居士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的基础修学和基本知见。

TOP

续 14



                          京 城 论 道  




         
         2006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来到“佛教在线”,为部分北京信众答疑解难,并对皈依后如何依法修持作了简要开示。


          一·发心与见地
    问:如何正确认识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之间的关系?
    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出离心、菩提心作为一种愿望生起,觉得“我要出离轮回”,或“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是建立于世俗心的愿望。真正的出离心,是一种解脱的能力,这种能力离不开空性见。同样,胜义菩提心的成就,亦须以空性见为前提。不仅如此,它们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佛陀已究竟圆满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若这些是彼此独立的,难道佛陀的人格中,还会分为各自为政的几部分吗?
    但三者在作用上又是不同的。因而,在具体修习过程中,必须分步完成。修了出离心,不等于修了空性见;修了空性见,也不等于修了菩提心。只有通过不同途径的修习,才能完整开显空性或菩提心具备的功德。声闻人成就了出离心、空性见,但最后只能导向解脱,而非无上佛果。可见,三者虽然关系密切,但不等于说,修习一项之后,就可以彼此替代,就什么都成就了。

    问: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答:愿心萌芽时,也是妄想。只不过,这一妄想不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通过这种愿心,可以扩大并成就我们的慈悲心,进而藉空性见之力,将其中的杂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净无漏,成就佛菩萨那样究竟圆满的大慈大悲。
    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妄心。就修行而言,不仅离不开妄心,还须运用妄心完
成对心的改造。包括慈悲心、空性见的成就,皆离不开有漏意识的作用。

    问:如何避免自己所发的愿陷入凡夫心中?  
    答:如果所发的愿只是单纯的愿望,未辅以正见引导,就很难摆脱凡夫心,摆脱我法二执。尽管起初是想着利益众生,但做到后来,我执很可能会转而利用这一发心,使我们陷入颠倒妄想、人我是非等各种困境。事实上,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变化。初发心,确实是想着“我要帮助别人”,想着“我要利益众生”,待有了一定利益后,就想着为自己服务了。因为我执的力量太大,在没有利益干扰时,许多负面心理还不容易被调动起来。而有一定利益后,如果没有定力,没有空性正见,很容易被诱huo带走。
    什么都没有时,发心可能会比较单纯。等你要什么有什么时,还要保持这份单纯,就需要一些真功夫了。所以,必须以修空观引发无漏智慧,契入空性,否则还是逃不出凡夫心的左右。

    问:很多学佛者急于证得空性,若只是参禅打坐,不修慈悲心,是否证不了空性?
    答:修空性和修慈悲是两部分内容。在佛法修行中,不同学人会各有侧重。声闻圣者由体证空性完成个人解脱,而菩萨行者则须空性与慈悲的修行并进。
    若想究竟圆满空性和慈悲的修行,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因为圆满的慈悲须以体悟空性为基础,否则,慈悲心必是有限的。同样,空性的究竟证得,也离不开慈悲的修行,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问:《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将声闻所证初果名之为“入地现观”,而在“菩萨地”中,将菩萨所证初地名之为“见道”。请问,“入地现观”和“见道”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答:“见道”的这个“道”的本身,并无分别。但在程度上有深浅不同,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我们不能说,声闻“见道”,所见是一个东西;菩萨“见道”,所见又是另一个东西。在空性上,这是共同的,“现观”也好,“见道”也好,所见都是空性。“现观”是对空性所作的“观”,这种“观”属于无漏智慧,也是契入空性的一种作用。但是,体和用并非两个东西。虽然说,是在“见道”或“契入空性”,但其中并无“能”、“所”,不是说,这个见了那个,或者说,那个契入了这个。
    声闻所证和菩萨所证,因为彼此积累的资粮不同,所以,见道后成就的功德也有天壤之别。大乘经典时常说到:初地成就多少功德,二地成就多少功德,但阿含典籍并无相关论述。声闻成就的是解脱身,而菩萨成就的是无上佛果,其中,又包含三身(法、报、化)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对此,《解深密经》比喻说:声闻成就的解脱身,就如穷人从牢中获释,除了解脱,仍一无所有。而佛陀成就的是法身,则如亿万富翁从牢中获释,不仅获得自由,还有巨额财产可以享用。原因何在?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修行内容。声闻是以持戒、修定来开显无漏智慧,由此完成解脱。而菩萨不仅要解脱惑业,证得空性,更要成就差别智,积累无量福德。因此,所获成就亦不相同。




            二·顿渐与次第
    问:通常,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阿罗汉也要多生成就。可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讲即身成佛,如何看待这问题?
    答:三大阿僧祇劫并非绝对的说法,因为时间也是因缘假相。而且,用心方法和修行途径不同,效率也是不同的。
    佛陀在世时,很多弟子面见佛陀后,不过听闻只言片语,便当下得法眼净,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并未经历从初果到二果、三果的次第,也不需要天上、地下往返数次后再证得。换言之,未必完全按照既定程序证果。可见,修行所需要的时间和步骤,虽有常规界定,但也是缘起法,是随因缘变化的。就像耕地,以往的人每天只能耕一两亩地,而运用机械化操作,一天可以耕几百乃至几千亩地。修行也是同样,各人用心程度不同,精进程度不同,采用方法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近年来,我特别提倡《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因就在于,《行愿品》是积累成佛资粮的第一生产力!成佛要圆满无量功德,若以低效率去做,三大阿僧祇劫也未必够。若以最先进、最迅捷的方法去做,即身成就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说,成就所需时间并非固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做。
   
    问:如何使唯识修学成为菩提道的修行,而不至偏向学理研究?

    答:在“戒幢佛学研究所”,我们把唯识教学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内容。最近,还招收了些唯识专业的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我近年对唯识修学次第的思考,重新作了安排。
    首先是学习《道次第》,重点在于皈依、出离心、菩提心,止观这部分先略去,因为《道次第》为中观见,而学习唯识专业是要确立唯识见。接着学习《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由菩提心导入菩萨行。然后进入唯识的中道正见,主要学习《辨中边论》,兼以《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等经论。最后,是唯识的止观实践。
    整个课程的基本次第,是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菩萨行、唯识中道正见、止观。以往,人们学习唯识较偏重于见的部分。如果忽略皈依、发心等佛法修学的核心,很容易将唯识当做哲学看待。事实上,民国年间的唯识学人已然出现这一倾向。
    有鉴于此,我在讲授唯识课程时,特别提出学习唯识必须注意的十个问题。由菩提心、菩萨行进入唯识见,如三性三无性、八识、唯识、种子,再进入瑜伽止观、唯识修行次第及转依。我认为,只要按照这一次第来学习,就不太容易出现偏差。我最近完成一本“《唯识三十论》讲记”,书名是《认识与存在》,年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本书“绪论”部分,就谈到这样一个思路。


           三·何为功德
      问: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答: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为修学向导。
    佛陀,是学佛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佛陀功德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佛法的信心。从另一方面说,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陀的品质。了解这些品质,也就明了修行究竟要做些什么,明了修行的重点所在。
    佛陀具备悲智两大品质。因而,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佛陀有法、报、化三身,在修行过程中,除了修习般若以外,还要广修方便。否则,只能证得法身,不能证得报身、化身。 如是因,如是果。认识果之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了。

    问:学佛者经常提到“功德”一词,请问该怎么理解?
    答:功德,大致有两个内涵,一是德行,一是所获利益。当我们用于佛陀时,通常是指佛陀具备哪些德行。当我们用于众生时,通常是指做某件事所能得到的利益。用于不同方面,内涵会有些区别。


            四·中心与定位
        问:如何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三宝为中心的修行?  
    答:对三宝生起绝对的信心,完全的依赖,确实要有些诀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女孩子,本来极端自我,自从嫁人后,开始依赖丈夫生活,转而以他作为生活中心,对丈夫所说的一切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这就是重心的转移。待到有孩子之后,又以孩子作为生活中心,不仅时刻牵挂,甚至愿意代他承受病苦,愿意为之献出生命,这就是重心的彻底转移。
    我们对三宝,也要建立这种信任和依赖。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所作所为皆以三宝为中心,皆以佛法为准则,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见、情绪和利益进行判断,作出决定。
  
    问: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答:首先,我们要有正命的生活,这是基本前提。所谓正命,一是不违背法律,二是不违背戒律。进而,是以出离心、菩提心做事。具备出离心,虽仍在世间尘劳中,但心不会对外境粘得太紧,执著太深。具备菩提心,则可将每件事当做利他的修行。此外,若是对一切皆能以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等佛法正见作为观照,了知一切乃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待到动静一如、功夫成片时,做事与修行就不相违背了。



            五·《行愿品》修学思考
    问:您在文殊院讲《普贤行愿品》时,讲到两点,一是皈依三宝,二是发心。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两点?
    答:佛法虽有各大语系,诸多宗派,且都有自宗的正见和实修法门,但基础却是共通的,即皈依、发心、戒律,不论修习哪一宗派,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基础。把基础修好,才有资格进一步深入。
    我上次讲《行愿品》,是将之作为普贤菩萨的行门来讲,通过对“十大愿王”的观修,直接临摹佛陀品质,从而完成智慧和慈悲的修行。但是,修习这样至高的行门,必须有相应基础。所以,我在讲座前半部分强调皈依、发心、道次第。这一安排方式,是将“普贤行愿”作为菩提道的独立行门来解说。有了之前的基础,我们才有能力按《行愿品》开显的甚深原理进行观修。

    问:《行愿品》的用心方法,对当代学人是否有特殊意义?
    答:现代人烦恼深重,且外在诱huo众多,在修行路上举步维艰。所以,除了常规方式,还需要有些特殊方便。否则,一点点地走,可能退起来比进的还多,还快。因为烦恼来得剧烈,相应的,就需要一些猛利的对治方法。但在运用这些特殊方法前,还应踏实地做些基础工作,以便接受大刀阔斧的治疗方案。就像某人得了一种怪病,需要某些特效药来医治。但这种特效药必须强壮的体魄才能消受,否则一帖猛药下去,病还没好,命先没了。
    所以,需要有次第的修行,先有比较扎实的常规基础,再修普贤行愿这样的特殊方便。两相结合,更容易修好。

    问:在藏地,通常将《普贤行愿品》的修学作为前行,而您将此定义为正行,能否具体说明一下?
    答:在藏地,通常是将七支供作为前行。在汉地的早晚功课内,《行愿品》也是作为大忏悔文出现,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觉得,仅仅将《行愿品》作为前行,其中深意并未得到完全开显。
    为什么说,《行愿品》是一种正行呢?因为它是建立在华严见地之上的行门,是普贤菩萨成佛的途径。普贤菩萨就是按这一方法修习菩萨道并成就的,自然就是正行了。如果十大愿王只是前行,那么,普贤菩萨的正行是什么呢?《华严经》中,并未说到普贤菩萨还有另一个正行。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菩萨道的正行,通常是指六度、四摄,又可归纳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实上,不论运用什么法门,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都不外乎是悲、智两大内容。
    那么,《行愿品》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它在这两方面不完整的话,就没有资格称为正行。我在学修过程中发现,《行愿品》不仅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且独树一帜,手法高超。其中,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观修,是直接以佛陀品质为临摹对象,在模拟过程中完成智慧的修行。换言之,是直接立足于果乘的修行,直接将我们的心行向佛菩萨心行靠拢。相对而言,六度的修行则是从因到果,是立足于因乘的修行。因而,我将《行愿品》总结为两句话,即“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通过临摹,逐渐向佛菩萨贴近,乃至合二为一。当我们的心进入无限状态时,不是佛菩萨的智慧,又是什么呢?而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则侧重于慈悲的修行。当然,在十大行愿中,有些既包含慈悲的修行,也包含智慧的修行,虽各有侧重,但不能截然分开。
    由此可见,《行愿品》本身就是无上的正行。但这种修行须以华严见地为基础,如因陀罗网般,事事无碍,一多相即。若无这样的见地,很难直接将《行愿品》作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为前行来修习,《行愿品》也堪称积集资粮的捷径。当我们以无限的心做每件事,当下就能成就无限功德。反之,若以有限的心去做,再多有限加在一起还是有限。而佛陀功德是无限的,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心行来完成,这在因果上是说不通的。
   《行愿品》的观修,直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无限的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刻意培养一种无限的心。事实上,心本来就是无限的,只是要将那些有限的设定取消,回复心的本然状态即可。所以,从有限到无限,不是去完成某种无限的境界,而是通过特定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碍。若有相应见地为基础,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操作起来的。



                                              附:关于皈依修学的开示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将皈依当做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对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若无进一步的呵护和灌溉,这株萌发不久的幼苗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枯干。倘若三宝不能在心中深深扎根,占据重要地位,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构成多少影响。就像幼苗,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蔽荫,多少清凉呢?更何况,它随时可能因缺乏照料而面临夭折。
    皈依,是寻求生命的究竟依赖。但很多人皈依后,心仍是飘浮的,并未找到归宿感。也就是说,虽然皈依了,但佛法和人生仍是脱节的。甚至,由皈依带来的激动和虔诚渐渐平复后,还会因习以为常而出现信仰淡化的倾向,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事实上,这一状况在教界极为普遍。其根源,正是由于对皈依修习的忽略所致。
    近年来,我因为讲授《道次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专门就此作了系列讲座,后整理为《皈依修学手册》,包括“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等九个章节,对有关皈依的种种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为配合皈依修习,我又根据汉传佛教的传统,并结合南传、藏传有关皈依修习的长处,编写了《皈依共修仪轨》,即如何修习皈依的具体步骤。希望通过一种常规的宗教生活,帮助信众确立信仰中心。如果皈依后不再对归投对象进行强化,这一目标很快会被淡忘,会被边缘化。
    因为我们自身有太多妄想,太多习气;社会又有太多诱huo,太多干扰。人,就是由这么一大堆混乱的想法、情绪构成。而每种想法和情绪,都代表着一种念头,都来自心的相续。修行,难就难在摆脱自己的相续。就像我们难以脱离地心引力那样,除非进入太空,否则,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摆脱引力的干扰。事实上,心的力量绝不亚于地球引力。
    若不下决心改变这一点,即使学佛,仍是以原有习性为依托。那样的话,诵经也好,禅修也好,只是在固有习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项目,增加一点修行的包装,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虽然学了很多,看了因果,看了缘起,也看了中观,但是否确信无疑呢?是否觉得这是唯一真理呢?佛陀反复告诫我们,持戒有多少利益,有多么重要,但我们是否不折不扣地信受呢?我们所以会不当做一回事,听归听,做归做,一言一行仍和佛法无关,正是因为三宝在我们心中本来就没有多少分量。所以,佛陀的言教我们只是听听、看看,自己感觉喜欢的,就做一点,感觉麻烦的,就随它去了。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生起彻底、绝对的皈依之心。
    皈依的修行,由前行和正行两部分构成。前行部分,主要是发心、忏悔、供养。正行部分,主要是念诵三皈依。其中,又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是在完成一种心理引导。现在很多人念“阿弥陀佛”,但往往念得有口无心,念得没有力量。问题在哪里呢?其实,念佛也好,念皈依也好,关键是令这一念具足力量。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意识到念诵所缘的对象有多么重要,这是需要通过观修完成的。如果没有意识到所缘对象的重要,虽然也在念,但投入的心力、能量却很少。试想,同样是念一小时,投入百分之零点五的能量,和投入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能量,在相续中产生的力量可能一样吗?
    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由此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其过程就是观察修。其实,观察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心行运作规律。生活中,我们就时常在作观察修。比如为某件小事生气,本来只有一点点气,但若是把心粘在这件事上,不断地想,很快就会想出一大堆值得生气的素材。这么想上一个钟头后,开始的一点气,就会充斥我们的整个心,让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观察修的原理,正是如此。
    至于安住修,其实也并不玄妙。沿用刚才的比喻,当心进入生气状态时,继续保持这一状态。一旦这种感觉变得模糊,立刻转入观察修,进行相关思维,进一步把嗔心调动起来。可见,观察修、安住修都是我们平时经历过的,只不过,以前是用于成就贪嗔痴,现在是用于培养对三宝的正念。虽然目标不同,但用心原理是相同的。
    观察修和安住修,就是通过这种心行运作规律来完成修行引导。我们要经常观想三宝功德,观想佛陀身、语、意的功德。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佛陀身业的功德;三藏十二部典籍,为佛陀语业的功德;无量的慈悲、智慧,为佛陀意业的功德。经常作如是观修,或读诵赞叹佛陀功德的经典,令信心得以生起,并不断增长。其实,不仅观想佛陀功德会有这些作用,我们平时听到某人如何苦行,如何精进,如何为法忘躯,也会油然而生景仰,从而激发修道向上之心。三宝在心中有一分地位,佛法对人生就会有一分影响。若能每天以一定时间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久而久之,三宝在心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佛法对人生的影响也将日益增长。
    我们现有的人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是一种习气的相续。学佛,则是将生活重心转移到以三宝为核心。在《皈依共修仪轨》中,从发心到忏悔、七支供等等,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观想。比如忏悔,须以至诚恳切的心念诵忏悔文,念诵七佛灭罪真言,使心念与七佛无量功德相应,以此清洗罪业。所以说,忏悔所凭藉的,不仅是七佛具备的功德,同时也包含自身的心念力量。任何仪轨,若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未辅以相应的观想、用心,是没有力量的。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效果会小很多。最后,是关于五戒的内容,选用了一行禅师用现代语言对五戒进行的诠释。五戒,是健康生活的行为准则,也是修学的重要增上缘。
   “皈依共修”既是常规、基础的修行,也可以深不见底,一直修到成佛。事实上,整个佛法的修行,无非是念佛、念法、念僧,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品质的过程。除此而外,并无其他奥妙。关键,是修习时赋予什么样的见地——我们的见地有多高,就可以把皈依修到多高。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