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六波罗蜜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六波罗蜜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六波罗蜜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共一集)  

2006/9/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节录自华严经12-17-1626a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略示胜能最后的一首偈颂。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

这首偈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是「总结胜能」。前面是法说,后面两句是比喻,喻说。我们看清凉大师的《疏》,「信乐者,信三宝性已,于方便诸度,求欲修行。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由此二故,于诸行有能,故名最胜。非佛不信,故云难得」,到这裡是一段。这是说大菩萨的信心,我们常常念「菩萨摩诃萨」,摩诃是梵语,就是大的意思。通常我们称四圣法界裡面的佛、菩萨,我们通称为菩萨,四圣法界的佛也称菩萨。一真法界,圆教从初住以上都称之为摩诃萨。天台别教裡面讲的三贤,那个三贤位,别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就是四圣法界裡面的佛、菩萨,是这个位次。别教初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摩诃萨。别教初地断证的功夫跟圆教初住相等,圆教初住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跟别教初地相等。通常我们讲三贤十地都是说别教。这是佛学常识不可以不知道的。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信乐,乐比信又进了一步,乐是爱好,我们讲非常爱好。这个字念去声,不念乐(ㄌㄜˋ),乐是快乐的乐;念乐(ㄧㄠˋ),乐好的乐。这裡面有殷切的希求在裡面,从信生出来的。信三宝性已。三宝的性就是佛性,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对有情众生说的。有情众生包括十法界,畜生、饿鬼、地狱都是属于有情众生。换句话说,统统具足三宝性,佛性、法性、僧性。僧是清淨,法是平等,佛是正觉。诸位想想,是不是就是《大乘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说的「清淨平等觉」?觉是佛,平等是法,清淨是僧;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戒定慧三学,佛法僧三宝。你看那个题目上,三学、三宝、三性具足,你就知道这部经的殊胜,这部经的不可思议。
同样,《华严经》亦复如是具足。古德称《华严》是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说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小本是什麽?《佛说阿弥陀经》。古人把这三部经看成一部,大中小,《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弥陀经》是小本。把这三经看成一体,分量有大小不同,义理没有差别,大小不二。《无量寿经》要是细讲就是《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要是略说(简单介绍)就是《阿弥陀经》。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信心。

信心怎麽建立的?明白了,信心才能生起。如果对这个经不明白,了解不够,这是我们现在的话说,你的信心生不起来。「乐」这个字更了不起,乐是爱好。你看今天对这个经有信心的人,不少!他喜不喜欢学习?有问题了。喜欢学习,是不是真的喜欢学习?这真喜欢学习,一堂课都不缺。常常缺课,就是没有乐这个字,有信,没有这个字。如果有乐这个字,肯定一堂课不缺。为什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在经教裡面没有得法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个字生不起来。凡是真的有了爱好,我们讲十分的欢喜、无比的欢喜,那得受用。无论世法、佛法,你要不是真正在那裡得受用,这个欢喜心怎麽能生得起来?

《华严》,无上的法门,古人把它判作一乘法,比大乘还高一级,一乘法。为什麽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这在后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一生成就,没有说到第二生,这一生就成就。《华严》是一乘法,《法华经》有龙女,龙女八岁成佛,一生成就。一生成就才叫一乘。大乘一生成不了佛,成菩萨,菩萨在第二生、第三生以后慢慢再成佛。小乘的目标是阿罗汉,证到阿罗汉,在小乘就是圆满成就;在大乘,一定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究竟成就。小成就,小乘初果,证须陀洹,大乘初信,我们这十信位的初信。

真的是初信,那对这个法门就无比的爱好。我们有这麽一个机缘在一起学习,确实他一堂课不会放鬆的,无论有什麽要紧的事情,他都会把它安排恰当,不妨碍来学习。即使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办法,不能分身,他一定很快就来补课。所以这个乐是关键,从这个乐你能够体会他契入的浅深。信裡面要有乐好,儒释道三家都不例外。只要契入了,他一定会落实在生活;要不落实在生活,这个爱好不是真的。唯有落实在生活,就是说我们把所学习的跟生活完全结合成一体,跟我们的思想见解成了一体,跟我们日常生活言行融成一体,这裡头才有乐。

所以底下一句,于方便诸度,求欲修行。方便是善巧方便。诸度,《华严经》裡面讲十波罗蜜,通常在大乘裡面讲六波罗蜜,他会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自己的生活行为就是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用这个把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犯的错误行为全都修正过来。

六波罗蜜裡面,第一个布施,一切时、一切处布施波罗蜜没有间断。布施是什麽意思?就是现在人所讲的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在家庭裡面,为一家人服务,这是布施。从小到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人有每个人分内的事情,都能做好,自己把自己做好了,还可以帮助别人。在家裡头,父母帮助儿女,儿女帮助父母,大家庭裡面有兄弟姐妹,有长辈、有晚辈,人人都有个热心为这个家庭所有人服务,这是修布施波罗蜜。放下悭贪,悭是吝啬,贪是贪欲。儿女懂得了,《弟子规》就落实了。早晨早起,不敢贪睡,贪睡也就是贪心,贪心就是吝啬,不肯为家裡服务。早晨起来,晨昏定省。这是布施波罗蜜用在家裡面。

在古时候,男子外出工作赚钱养家,财布施;妇女在家裡面教育儿女,法布施;一家和睦相处,互相照顾,让这一家人无有后顾之忧,无畏布施。布施波罗蜜用在家庭。家裡面有规矩,虽然没有用文字写出来,叫不成文的规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人遵守自己的道德规范,各人有各人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互相照顾,持戒波罗蜜。人是凡夫,烦恼习气没断,偶尔也有烦恼起现行,彼此互相包容,要能够宽容别人,忍辱波罗蜜。一心希求家裡面的生活水平渐渐往上提升,如理如法的改善生活环境,提升自己伦理道德与智慧,这是精进波罗蜜。一切时,身体轻鬆,不要那麽紧张,心地安定,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这就是禅定波罗蜜。于家内,于家外,家外面是社会,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没有迷惑,般若波罗蜜。这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应用在家庭,这是菩萨家庭。所以这六波罗蜜用在家庭。

你在公司行号裡面服务,六波罗蜜可以用在公司,用在你的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善巧方便的六波罗蜜。在《华严》说得更细,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是后面五个是般若波罗蜜开出来的,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如果是六度,后得智也在这一条。讲十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后面的四条是后得智,有方便、有愿、有力、有智。这四个合起来,在佛法裡通常用一句话说明,善巧方便。你学了会用,六波罗蜜会用。要达到善巧,一定要配合「四摄法」,就做到善巧。这四摄法是世尊教给我们,人与人相处的关係法。四条,头一条也是布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后面我们会详细说到。

所以这方便诸度是在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个人的私生活,还是团体生活,你都会用上。以这个为标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凡是我们行为与这个不相应的,就是错误的;与这个相应的,正确的,菩萨行。错误的赶快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他要不是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在这裡得到乐趣,这个他做不到。六度学过,四摄法也学过,用不上!无论在自己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团体生活,统统没有用上。这是我们学的佛,不能说没有学,都学了,但是都用不上,所以不得利益、不得法喜。用上之后,才真正得法喜。

一个人,我们讲出家人,在家的老人,已经退休的人,他没有工作,年岁也大,我们用什麽方法来修布施?最殊胜的方法,读经、研教、念佛,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三种方法就是修戒定慧。以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给一家人,乃至于迴向给虚空法界,迴向给一切众生,法喜充满。我这一天没有空过,不是没有工作,是换了另一种工作,这不能不知道。非常的认真。老人可以把每天自己修学的心得、悟处,利用空閒的时间讲给家人听,没有杂心閒话;亲朋好友来访问,可以把自己修学心得跟他们做报告,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也可以,没有杂心閒话。这样做报告,自他两利,他听到了,他得利益;自己说一遍、说二遍,就是古人所说的「温故知新」,常常读,常常给人讲,就有很多的悟处。一般人不开悟,自己没有去做,也不愿意跟人讲,凡是遇到人都是杂心閒话,他怎麽会开悟?

所以我们这些年来,深深体会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初学佛的时候,听到这一句话有怀疑,总以为释迦牟尼佛上课的时候跟大家讲经,一天几堂课,难道每天都是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不中断?以后才完全明白,释迦牟尼佛除非不开口,开口所讲的就是经。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场所,对一个人还是对多数人,都一样,从来没有一句话是废话,只要开口都会叫人得利益。不但言语,身体动作也不例外,动作是身教。

动作是什麽?动作就是戒律。你把释迦牟尼佛一天行谊记录下来,那就叫戒律。戒律不是他发明的,也不是他制定的,是什麽?是他日常生活行为就是这样的,每天都如是;无论你在什麽时候看到他,在什麽场所看到他,皆如是!行为世范,一举一动都是世间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小事,从穿衣吃饭,我们讲穿衣有穿衣的相,吃饭有吃饭的相。佛家裡头所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有没有刻意去做?没有,自然的,不是刻意的,刻意是做作,装模作样,自然的。

示现在这个世间,无论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是长是短,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众生。对自己来讲,有没有利益?有,菩萨有。菩萨对自己什麽利益?我们知道菩萨无明虽然断了,无明习气没断,对菩萨来讲,断无明习气。但是无明习气虽然没有断,它不障碍,不障碍你教化众生,就是不障碍菩萨跟众生感应道交,不障碍。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以什麽身得度,这不是菩萨边事情,众生边。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位要晓得,菩萨没有心想,众生有心想。因为菩萨分别执着都断了,他没有想;要是法身菩萨,无明都破了,更没有想,他能跟众生起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希望佛来度我,他就现佛身来度;众生希望ji 督来度我,他就现ji 督身来度。我刚才还听到有个同学说,他的老伴是信ji 督教的还是天主教,他往生了,到天上去,听说做了护法神。心想生,你想什麽,他就现什麽身。我们学佛的人知道。

所以我常讲,世界上宗教是一家,是佛在各个不同环境当中现不同的身,说不一样的法。说虽然是不一样,但是你细细去观察,他的方向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趣向无上菩提。但是他有阶段。就像办学校一样,终极的目标是要办研究所,是让你都拿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就好像是佛,要成佛。但是你现在程度是小学程度,先办小学,适合你程度,帮助你到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告诉你上面还有,还有中学,那再从中学念起;中学念毕业,上面还有大学,这叫循序渐进,这就是善巧方便。对于天才儿童,非常聪明伶俐的,不需要这些阶级,就是顿超。法门有顿、有渐,有圆、有别,都是适合不同根性而说的。在佛菩萨那裡,尤其一真法界菩萨,这些差别完全都不存在。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了,还有什麽差别?所以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个感应就恰到好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叫善巧。巧是方法巧妙,善是善于诱导,不断把他向上提升。

底下说「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大师这一句我们可不能疏忽。我们常问,你什麽意思?菩萨什麽意思?菩萨的意思是信乐。那我们也要有这个意思,那你就是菩萨。至于信前面讲得多,用前面的标准来比照一下,我们是第几等的信心?不能说没有信心,这个信心裡头有等级,大的等级,有迷信、有强信(勉强相信)、有正信、有真信,这是大分。每个等级裡面,你去细分,等级就多了。我们自己也晓得自己现在在哪个等级。是不是年年向上提升?月月向上提升?年年向上提升就不错,很缓慢,也很危险。危险的是什麽?外面的诱huo太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huo现前,你没有法子抗拒,你就把这信心放下,你的信心转变,信名闻利养、信五欲六尘,你去信那个去了,你对那个产生爱好。某个生意可以赚钱,一个月可以赚几十万、赚几百万,马上就去,佛教慢慢来,等我老的时候再来学。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个长辈,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学佛之后,他也很讚歎。他的事业放不下,他说这个好,等我将来老了、退休了,我再来学。他真的是老了,跟我讲话的时候,六十多岁,没有几年过世了。这是什麽?放不下,眼前得了一点名利,没有学佛得的利益殊胜。学佛如果年岁老的,一心专修淨土,几年之后,他到极乐世界去了,那个福报多大。为了在世间这名利没有放下,纵然是得到了,死了之后也是三途。

所以菩萨在这一章裡头,第一句就是告诉我们,「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不能求!这两句就是我们讲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活在这个世间,生活所需很少,何必要把精神、时间放在那上面,太可惜!日食三餐,不需要多;有几件换洗衣服,足够了;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知足常乐。

人不能不知足,不知足的人是最苦的人,佛经上常讲「可怜悯者」。世出世间圣人都告诉我们,知足者富,他真的富有,为什麽?他没有求了;不知足者贫,他还是贫穷,为什麽?他还需求,他还需要。这裡不需要了,不需要有,满足了,你说多快乐!你想想看,一个满足的人快乐,还是不满足的人快乐?你从这个地方就能知道,苦乐不一样!并不是说,一切拥有就是乐,那你就错了。释迦牟尼佛什麽都没有,他全放下,得大乐。孔夫子、孟夫子生活都很清苦,不富裕;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勉强能过得去,他不求,很快乐。他天天干的什麽?求学、修道,这裡头有真乐。

所以无论是世法、出世法,你没有真正契入,你得不到,你也不懂。看到一般人追求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以为那个是快乐。如果你冷静的观察,凡是追求这些的人,他心神不定,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尽方法求;求得之后,又怕丢掉,身心不安,六神无主,他哪一天过过清淨的日子?哪一天过过真正快乐的日子?真正快乐,心裡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我们现在人讲没有压力,身心没有压力。不行,这些人,凡是追求的人,晚上睡不着觉,要吃安眠药,所以安眠药的生意很好。跟知足的人不能比。

知足的人有信乐,不知足的人,这两个字都没有。所以清凉大师讲,这两个字是菩萨正意,说得好!我们要不是这麽多年的放下,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统统放下,才懂得!要不然这两个字不懂。体会不到它的味道,你怎麽能讲得出来?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