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菩萨染淨观

菩萨染淨观




           菩萨染淨观  (共一集)  

2007/2/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节录自华严经12-17-1708b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再看后面的两句:

【或有杂染或清淨。或有广大或狭小。】

这两句是讲依报的环境,前面一句「有佛、无佛」是讲的正报,这是讲依报。『杂染』、『清淨』,心淨则国土淨,虽然讲的环境,跟心性决定脱不了关係。为什麽?心性是能现,外面的境界是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你明白这个道理,「杂染」跟「清淨」就没有了。为什麽?杂染是心性,清淨也是心性,回归到心性裡面,染淨俱不可得,所以染淨不二。但是在事相上讲,染淨有差别,理上是没有差别,如果我们在事上能够见到理,也就是说在相上见到性,这叫明心见性。佛陀教导我们,我们自己修行做功夫,确实就在这一着。

清淨是四圣法界,我们讲十法界,杂染是六道。诸位要知道,杂染裡头有善有恶,善是杂染,六道裡头有三善道;恶也有杂染,也是杂染,这裡面有三恶道。所以这裡头有善恶。清淨裡头没有善恶,清淨我们讲纯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要懂得。譬如说中国童蒙读本《三字经》裡面,「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是清淨,不是杂染。所以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那个善是纯善。善恶的善是习性,习性是杂染,清淨是本性。但是有清淨,也有了染着,不严重,有了染着是他已经起心动念,但是这个裡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他的相是清淨的。如果清淨也没有,就是起心动念都没有,那才叫真正回归自性。所以有清淨,有本善,还是隔一层,见不到真性,为什麽?这是妄想,这裡头虽然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它是个妄想,比六道凡夫高明太多了。

也就是六道裡面有五种受,苦、乐、忧、喜、捨,清淨裡头没有苦乐忧喜。五受裡面的捨受,就是没有苦乐忧喜。六道裡头,捨受的时间短,所以是暂时的;在四圣法界,苦乐忧喜没有了,捨受是长久的。长久的捨受就不叫做捨,叫什麽?叫三昧。清淨裡头的受是三昧,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由此可知,正常的享受对六道,六道杂染就是不正常的享受,于是乎我们就要明白,苦乐忧喜都是不正常。

然后我们再回味世尊给我们讲的,「常生欢喜心」,那个欢喜是不是忧喜的喜?不是的,如果是忧喜的喜,那佛菩萨又回到六道裡去了,还比不上四圣法界的清淨。他那个喜是什麽?没有苦乐忧喜捨,那叫真的喜。法性裡面有四淨德「常乐我淨」,这裡有乐,这个乐不是苦乐的乐,这个常不是断常的常,我们一般讲有常有断,这不是的,它讲淨不是染淨的淨。也就说它没有对立,只要是有对立的都是不淨,这个不太容易体会。自性裡面东西没有对立,所以自性,佛常常经教裡头给我们讲,叫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对立。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都是对立,我们讲大,大一定跟小对立;讲长,长一定跟短对立;讲淨,淨一定跟染对立,所以起心动念都在对立的世界。对立就是现代科学家讲的相对论,总是相对的,这个世界是相对的。那你就晓得,六道是相对的,十法界还是相对,超越十法界,相对就没有了,入不二法门。你在相对裡面见到不二,这叫开悟,这叫证道,或者叫证果。果不是真的有个果,实在讲你就是体会到性德。所以见性,明心见性,见性就是在一切现相上见到了不二。

这桩事情《华严经》上叫做「不思议解脱法门」,不思议这句话非常重要。不思,就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是属于思,起心动念;议是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宇宙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真相,就在眼前。见性的人说了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如果我们用在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完全相同。他老人家从十九岁到三十岁到处参学,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吗?到菩提树下一切放下,立刻开悟了,「得来全不费工夫」。六祖惠能大师是后面一句,他没有前面参学,他没去参过学,他真的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没参学。

这两尊佛给我们的启示你要能体会得到。世出世间法,放下最真实,不放下全是虚妄,放下最真实。世出世法裡面的真相,只要一放下,全都显现出来了。古人诗句裡有句话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法王身是什麽?法身。一一色,一一相,我们今天所说所有物质世界裡头所显示的,无有一法不是。然后你对于清淨、杂染完全明白了,心淨则佛土淨,心染则佛土染,境界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你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地球上zai 难很多,能不能化解?能,而且轻而易举。为什麽?地球这个环境是随着人心那种感应显示出来的。如果地球上的居民心都变善,这个山河大地会恢复成过去古圣先贤文字裡面所描写的那种真善美的世界。现在世界为什麽会变成这个样子?你就晓得,现在人心起心动念是什麽?贪、瞋、痴、慢、疑、恶见全具足,这个世界怎麽能好?现在全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地球的病态非常严重,到处在喊环保,环保能有效吗?我讲经这麽多年说过很多次,环保没有效。为什麽没有效?环保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根本上救,所以没有效果。根本是什麽?根本是人心。根本怎麽救法?根本救法是在教育,所以还是中国古人有智慧,教学为先。唯有教育才能帮助人觉悟,他觉悟了自然就回头,他回头的时候,这个地区磁场马上就有显着的改变。磁场的改变就是山河大地的反应,你以善念头给它,它的反应就是真善美。

这个我们从江本胜博士水实验裡面得到科学的证明。我看到报导,有不少人用这个理论去做实验,不是用水,用盆栽,两盆的盆栽都很好,同时培养出来的。给它放在房屋的两边,一边以善意对它,另外一边以瞋恨、讨厌对它。结果几天之后,善意对它的,花不谢,保持得很好;恶意对它的,花已经枯了,先枯,枯掉了。另外是用水果,像香蕉,从树上刚刚摘下来,两支香蕉,也用这个方法。善念的,那香蕉放一个星期没有变坏;恶念的,已经变臭,不能吃了。我听说还有用米饭、用馒头,统统都明显的呈现这个效果。从这些实验当中就证明,山河大地这些物质我讲是有机的,不是死的,活的。它能够接收到人发给它的讯息,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的回应非常美好;给它不善的,回应就不好,就这麽个道理。

我们今天讲求环保,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层次,所以想什麽样的方法都收不到效果。我们虽然天天在讲,常常在讲,可是现在收看我们电视网路的人还是很少,为什麽很少?他心理上有个障碍,这是宗教,这是一重障碍。另外一重障碍,他需要刺激,现在一般电视、网路上播出来的都是给人刺激,我们讲经要心平气和,他平静不下来。好像吸毒,他已经上瘾,没有毒品刺激他就觉得很痛苦,静不下来。有这麽两种因素,所以收看讲经教学的人就少了。虽然是少,对于环保还是有影响的。如果没有这些人,善心的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环境比现在还要差。一边是染污的讯息,这一边还有善心的讯息,收到调和的作用。我们善心人愈多,善的讯息愈强烈,对于地球上许多zai 难的化解是肯定有效果的。

由此可知,我们为苦难众生,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有义务、我们有使命要学佛,要学习圣贤的教诲。这在佛法裡面,就是讲的自度度他。我们自己不认真的学,还在敷衍塞责,不但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佛菩萨,更对不起现在在地球上生活的这些众生。他跟我们属于同一个时代,我们今天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不知道则情有可原,知道了就应当全心全力帮助大家。知道了就是觉悟的,觉悟有程度浅深不同,我们虽然比不上佛菩萨,比不上阿罗汉,但是比一般人来讲,他们依旧还迷恋在醉生梦死,我们已经从这裡头走出来,比那些人高明多了。

怎样帮助他们?一定要做出最好的榜样,远离杂染。远离杂染我们就走向清淨,这个清淨虽然是染淨之淨,能救眼前燃眉之急。离开染污得清淨了,然后再提升一步到纯淨,那要相当的功夫。这种功夫,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一生时间不是很长,能不能得到?我们相信只要好学,这一生当中是可以得到。但是好学是自己具备的条件,另外还有个缘分,缘分很重要。缘分就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老师、好的同学,这三个条件要是具足,可以说没有不成就的。成就有高下不同,这个高下之因则与宿世的善根有关係,与这一生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係。这都是我们现前应该努力的方向,成就自己,再成就别人。

所以要了解,环境上的杂染、清淨悉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少分,不要说很多,体会到少分,我们会对于现前的生活环境感到满意。为什麽?因为染污不在外面,染污在自心,我心清淨,我的环境清淨,我没有办法像佛菩萨那样,但是我自己居住的小环境得清淨。你清淨了,你至少会感化你一家人;你一家清淨,你的家会感应到你的邻居,你的四邻会清淨,慢慢扩大。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读古书,特别是读到舜王的故事,当然在四千五百年前,人们纯朴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可是那个烦恼习气很重,舜的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个继母,继母生了个弟弟。继母爱她自己亲生的儿子,对于前面夫人留下的儿子她很不喜欢。这个事情我们能想到,为什麽?古今中外都有,私心。可是,舜的继母的心狠毒,总想把前面这个儿子害死,去掉。而且他的父亲也是个煳涂人,不是个明白人,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舜以纯孝之心,没有看到父母的过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让父母不欢喜。天天思过,天天改过,三年,感动了他一家,父亲、继母回心转意,感动了。所以,他能成为圣人。你想想看,他的继母好不好?他的继母要不是那样的人,他成不了圣人。他能成圣人,他继母给他的机会,他自己好学。如果不好学,起了怨恨,就变成敌对,可能他会做出大不孝,杀父、杀母,都很难讲。大孝,所以在中国二十四孝排名第一,你要晓得这是他的继母给他的。

你从这个角度看,什麽叫善人、什麽叫恶人,很难分别。岂不是恶裡头有善,善裡头有恶!问题是你要有智慧之眼,能见到,能取其善,捨其不善,这叫大善。舜以后做到天子,还封他弟弟为诸侯,没有一丝毫怨恨,对他的父亲、对他的继母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是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定要有善意,不能有恶意。善意能改变成为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环境,一定要把不善变成善,要把杂染变成清淨。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这个本钱,为什麽?我们自性是本善的,佛说我们本来是佛,这就是本钱。只要觉,不能迷。逆境裡面起一念怨天尤人的念头,迷了;顺境裡面起一念贪恋,迷了。所以在境界裡头,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顺境裡面没有贪恋,逆境裡面没有瞋恚,永远保持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只要清淨心、平等心,就生智慧,《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淨,则生实相」,实相是般若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烦恼不能解决。

今天的社会,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溷乱的。这个世间多少人在动脑筋,想方法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怎麽想都想不出来。为什麽?因为你那个想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个溷乱,溷乱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你再用妄想分别执着,不能解决。真正解决是什麽?真正解决要把自己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这是自性裡头本来有的,应当把它开发出来,就能解决问题。本有,一定能现前,妄想分别执着、贪瞋痴慢,自性裡头没有,没有,一定可以远离,本有的一定能现前,你要有这个信心。依照世出世间大圣大贤的教诲,决定能成就。

对自己来讲,我们在这个世间,中年以上大家都非常重视保健,身体健康。你有再大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你身体生病,没用。要想身体健康,你先要把心理上的杂染去掉。你的清淨心裡头没有杂染,心裡头没有贪瞋痴慢,有贪瞋痴慢叫妄心,真心裡头没有。所以你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怎麽用真心?远离真心裡头没有的那些东西,就是一切的不善你统统不要去想它,统统不要去用它;起心动念你想一切善,你用一切善,这就对了,这个对你身体健康有大帮助!

最不好的东西,佛在经典上比喻叫三毒,贪瞋痴;就是顺境裡面起贪心,逆境裡面起瞋恚心,对于顺逆境界一无所知,愚痴。这是六道众生的病根,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就在这裡。佛是苦口婆心,一切经论裡头常常讲,使我们想到他老人家当年住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几乎天天讲。这个状况我们能想得到,每天来亲近他的人,来看他的人,向他请教的人太多了,来自四面八方,不是常常跟他的。常常跟他的,经上有记载的也不是少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常随众。不是常常跟他,临时来看他,向他学习的,不计其数。这样重要的开示当然要天天讲,常常讲,所以我们在经论就常常看到,非常重要。修行从哪裡修?觉悟从哪裡觉?真正能够提醒自己,贪瞋痴三毒烦恼非要拔除不可,这是觉悟。在顺境裡面学不贪恋,你可以受用,不可以贪恋;逆境也可以接受,不要生瞋恚;顺逆境界、业因果报,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愚痴。然后你就会转烦恼为菩提。

所以,真正修行,真正的受用,真实的利益,在哪裡?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没学佛的时候是这样的,学佛之后还是这样的。可是你感受不同,没有学佛的时候苦,烦恼多,学佛之后还是这样,快乐。不是学佛之后,我们生活突然变了,不是,哪有这回事情!这裡头不一样是什麽?迷悟不一样,没有学佛的时候迷,学佛之后悟了。你的生活环境没有改变,工作也没有改变,待人接物也没有改变,心改变了,不迷了。不迷,没有一样不乐;迷了,没有一样不苦。然后这很显然的就说明白了,佛教教学是什麽?破迷开悟,破迷开悟后面,果报自自然然的离苦得乐。佛有没有给我们什麽?佛什麽也没有给我们,佛只是把这些道理讲清楚,方法讲清楚,我们自己觉悟,我们自己照做。

从这个地方你细心去观察、去思惟,佛教是教学,不是宗教,他不是神。神怎样保佑我,要赐我什麽,佛什麽都没有,佛是老师。老师开导你,帮助你,只要觉悟,教学的目的达到了,以后的成果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对众生只有开示,众生自己要觉,就是要悟、要入,入是做到了,悟是证得,证得是做到,那个老师没有法子帮你忙。老师帮你忙就是开示,开是开启,示是指示,老师现身说法做出觉悟的样子给你看。你常常接触,看到了,你也恍然大悟。你有疑惑向他请教,他讲给你听,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只到这个地方。

末后这一句,『广大』跟『狭小』,这是心量。心量大的人快乐,心量小的人很苦,什麽事情都想不开,放不下。心量大的人,遇到再困难的事情,大而化之,有什麽了不起!大而化之,他烦恼就轻。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认知,心量本来是广大的,佛在经上说,你的心量多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说佛心。你本来是佛,既然本来是佛,你的心量本来是包太虚、周沙界,你跟诸佛菩萨没有差别。你现在心量怎麽会变得这麽小?错了,变得这麽小,迷了。这是迫切需要恢复的。

用什麽方法恢复?人都爱自己,把爱自己的这个意识、念头扩大,怎麽扩大?你先爱你喜欢的人,这个容易,这有步骤的,然后再扩大能爱护一般人;到最后再扩大能爱护你的仇敌,得罪你的人你也会爱护他。毁谤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你都不在意,你都能很爱他,尊重他,关怀他,照顾他,帮助他,会把那些冤亲债主感化,都变成朋友,化敌为友,这个多快乐!然后再把心量扩大,爱一切动物,爱一切植物,爱山河大地,爱整个宇宙,就慢慢扩展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你的自性,你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要懂得方法。

我们这些年来得老师的教诲,也就是这样慢慢扩充的,原本心量不大。我从小在苦难当中长大的,我们年幼的时候就遇到八年抗战,抗战当中天天逃难,处处受到别人帮助,所以感恩的心从小养成。这个对于学佛,拓开心量,方便多了。受过很多苦难,接受过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帮助你。你到没有吃的时候,没有穿的时候,没有水喝的时候,人家送一杯水给你,送点吃的东西给你,在那个时候就常常遇到。我们自己也看到逃难很多可怜的人,我们有力量也都帮助他,扶持他一把,彼此都不认识,患难之交。在那个时候我们在学校念书,学校是大家庭,老师就像父母一样,同学就是兄弟姐妹,都要互相照顾。学校同学一千二百多人,像这种生活也是把自己心量拓开,以后接受佛法的薰习方便很多。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好教,从小娇生惯养,从小就养成自私自利,他有的东西你想分一点给别人,很不容易。可是还是要教,还是要做好样子给他看,总希望他日久天长,慢慢薰习,能转过来。这就是我们这一生,年轻生活环境跟这一代人不一样。在我们那个时代,父母对儿女不是不爱护,不能溺爱,溺爱是死路一条,一定是严格的管教。从小就要学洗衣服、要学烧饭,我厨房的事十岁就开始学了,那时候抗战爆发,芦沟桥事变那一年我十岁。家裡父母就意识到,万一战争逃难,一家打散了,你怎麽能活得下去?所以洗衣服,以前还缝被子,这些生活教育就变成家庭裡头重点的教育。好在十岁以前学到一点伦理的教育,十岁以后就着重在实际的生活教育。以后学佛,原来这些教育佛门裡头全都有,而且非常重视。

所以我们念到这一句要想到,拓开心量比什麽都重要。拓开心量就是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真正转变成大公无私,仁慈博爱,那都是我们的性德,自性慢慢的往外透,烦恼习气逐渐捨掉。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